第三百四九章 小悠的往事
♂ “就是这样,”菊黄大约是受了小悠那份淡定自若的感染,声调也比刚才轻松了,“小悠姐的阿娘先是带着小悠姐在班楼帮厨,小悠姐七八岁的时候,小悠姐的阿娘觉得小悠姐在酒楼里长大不好,就带着小悠姐辞了班楼的活,到紫金书院打理菜饭,就和陈家做了邻居,陈家在书院做杂役已经做了两代人了,陈家太太和小悠阿娘很说得来,结拜了姐妹,小悠姐和陈家大哥一块儿长大,青梅竹马,很合得来。十四岁的时候,小悠姐和陈家大姐定了亲。” 菊黄看着小悠,见她垂着眼皮抿酒,一声没吭,知道自己没说错,接着道:“小悠姐十七岁那年,小悠姐的阿娘病倒了,是肺上的毛病,说是会过人,书院不让小悠姐的阿娘再进厨房,也不许她再住在书院里,怕过人。” 菊黄一边说,一边看着小悠,小悠仰头喝了杯,又给自己倒了杯。 “小悠姐和陈家商量,陈家的意思,说大夫说了,这病没有能治好的,让小悠姐赶紧嫁进门,然后把她阿娘找间庵堂送进去。”顿了顿,菊黄低低道:“送进去等死。” 小悠低垂着头,看着手里的酒杯。 “小悠姐七八岁上头,就帮着她阿娘做菜饭点心,十一二岁就在厨房里算一份儿了,小悠姐的阿娘厨艺特别好,当初在班楼时,就在铛头下面领了白案这一摊,咱们班楼工钱又高,那时候,小悠阿娘一年就能挣百十两银子,后来到书院,统总管着整个书院厨房,工钱虽说没有班楼时高,一年也有二三十两银子,后头小悠也算一份儿,专门侍候山长的茶饭,一年也有十几两银子,十几年下来,娘儿俩存了小一千的银子。” “一千三百四十两。”小悠低低接了句。 “这么多!”秋媚一声惊呼,菊黄横了她一眼,秋媚忙捂住嘴。 “陈家还说,送走阿娘,再求一求山长,让我接替阿娘去管厨房,一年三十多两银子呢,便宜了别人太可惜了。”小悠仿佛没听到秋媚的惊呼,声音低沉的接着道。 “小悠姐说什么也不肯把她阿娘送进庵堂里等死,就带着阿娘搬出书院,在城里租了房子,到处请大夫给她阿娘治病。”菊黄似有似无的叹了口气。 “陈家说我败家,”小悠语调里都是忿然,“说我阿娘得了治不好的病,我再折腾也治不好,还非要折腾,说我是天生的败家货,陈家说,我要是不立刻把我阿娘送进庵堂等死,就再不许我进他们陈家的门。” 秋媚听的一双眼睛睁在老大,文二爷低低叹着气。 “银子都是我阿娘挣来的,到她生了病,这银子怎么就不能给她用了?她那病治得好治不好,得治了再说,就算治不好,那也得治!她的银子,她花她的银子,我花我们娘儿俩的银子,凭什么不让我给阿娘治病?” 看样子,时隔十来年,小悠的愤慨一点也没有减少。 “不让我进陈家的门,就算他们求着我进,我还嫌恶心呢!”小悠将手里的杯子重重拍在炕几上,杯子里的酒溅出来,秋媚急忙拿帕子给小悠擦手。 “断亲就断亲,他们嫌我败家,我还嫌他们没人性呢!”小悠从秋媚手里扯过帕子,用力擦着手,冲菊黄道:“你说你的,别管我。” “嗯,就这样,小悠姐和陈家的亲事就断了,小悠姐带着阿娘搬进城,治了一两年,小悠阿娘的病,到底没能治好,小悠给阿娘办了丧事,找到班楼想谋份差使,万嬷嬷说,那时候小悠手里也就几百个大钱了?” 菊黄看着小悠,这句疑惑是冲她说的,小悠嗯了一声,“阿娘走时,银子花的差不多了,余下一二百两银子,也都用在了阿娘身上,算是风光大葬吧,阿娘挣的银子,我就是要给阿娘用光。” “小悠姐在班楼管了两年白案,后来,因为姑娘爱吃小悠姐做的茶饭,那时候太太正给姑娘挑陪嫁,万嬷嬷就找到小悠姐,让小悠姐进府,专门侍候姑娘的茶饭,后来姑娘嫁进姜家,小悠姐也跟进姜家,后来又从姜家出来。”
“那陈家为什么找上门来?”文二爷问菊黄。 “小悠之后,陈家大哥又重新定亲娶了媳妇,今年年中,陈家大哥的媳妇一病没了,留下两个孩子,一儿一女,陈家大哥来,是想把小悠姐娶回去当填房。”菊黄语调平平,听不出感情。 “呸!脸怎么这么大?”秋媚猛啐了一口,菊黄气的呼了口气,“瞧瞧你!这是怎么说话呢?” “这事儿,”文二爷连叹了几口气,“小悠啊,我说句实在话,你别生气,当年的事,陈家不算错,要是陈家太太象你阿娘那样,生了治不好的病,陈家肯定也是这样,送进庵堂,也就是多去看几趟。市井人家,哪有象你这样,为了一个病人,倾家荡产的?你这是就你跟你阿娘,你又的手艺,要是普通人家呢?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十几几十口人,难道不管其它人,把银子都填进治不好的病里?” “你说的这个理儿,我懂,我也觉得是这个理儿,一大家子十几几十口子,断没有把所有的银子全填进治不好的病里,让一家子倾家荡产的。可是!” 小悠直视着文二爷,“那些银子都是我阿娘挣的,她自己挣的银子难道不该她自己用?她用她自己挣的银子治病,难道还碍着谁了?难道不对?哪儿不对?凭什么她自己挣的银子,不能用在她自己的病上?那些银子,是我阿娘挣的,就是我阿娘的,不是我的,更不是陈家的,她就是能用光,用到倾家荡产!” 菊黄瞪着明显极其激动的小悠,秋媚两眼放光看着小悠,简直有些崇拜了。 文二爷沉默片刻,露出一脸苦笑,“你这话,怎么说呢,听起来是这个理儿,可是,从礼法上讲,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