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唐朝工科生在线阅读 - 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

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

    

    正如张德猜测的那样,长孙无忌下榻“虎丘客舍”之后,屋门大开只有一个目的,光明正大地收钱。

    贞观二十四年的苏州有一个特点,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户,往往都不缺钱。因为哪怕是农户,一年到头织布也不少,一个苏州乡野的“贫农”,扔到关中,假假的也是个“小康之家”。

    帝国的政治版图中,苏州常州并不抢眼,但是在经济版图中,却是天然的耀眼。毗邻东海、扬子江、大运河……要做一个亏本买卖,其实也挺难的。

    哪怕只是做物流跑单帮,苏州本地赚钱也要比别处容易,天下能压一头的,唯有两京和武汉罢了。

    因为张德的缘故,仅江阴和常熟,就有接近大小五十家水泥工坊。物料出口内销都相当丰富,有的直接行船至筑紫岛,属于兵部采买,由东海都督府查验,最后再从督府结算。

    这笔钱结算方式又有两种,一是东海诸地物产用以冲抵,江东水泥商可以选择要也可以选择拿现钱。二是返转地方,由苏州刺史府或者常州刺史府支付,这笔款子跟丝帛挂钩,兵部和民部双重运作……

    可以说,能够做这样的生意,或者类似这样的生意,那是相当的爽。

    不在于钱赚了多少,而是跟官方融为一体,最少吃三代人的关系没问题。

    对苏州常州的土鳖们而言,他们能够跨越地方州县,直接接触中央天王,这是前所未有的际遇。

    钱不钱都是小事……钱在苏州常州土豪们眼中,就是个数字。

    有些常熟土豪,甚至独自修建了一条从县城抵达长江的水泥路面,可以并行走两辆马车的双车道。

    在唐朝贞观年间,修一条长达七十里的水泥路。

    完工是去年的事情,直接震惊朝野。

    关键问题在于,这个土豪别说在苏州,就是在常熟县,也不是首富,离首富还差了几个身位。

    之所以修路,为的就是混一个官身出来,实际上朝廷也的确给予了嘉奖。是登仕郎还是将仕郎倒是不知,反正今年的牌匾已经竖了起来,这常熟土豪家门口,几代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装逼的牌面,从此以后,身份陡然变换,再也不是土鳖……

    想当年张德前往长安,混了个梁丰县男,江阴县上下与有荣焉,如今那牌子都还在,后来升格梁丰县子,又混了个牌子,张大安上任之前,前任县令还专门派了俩衙役天天守着,可谓光荣。

    一个张公谨就有这样的能量,一个长孙无忌呢?

    苏州常州诸地土豪们的疯狂,自然是不言而喻。不管是求财还是求官,甚至什么都不求,只求跟令公老大人见个面,返转乡里也是能大嗓门嚷嚷的事情。

    名声,能无形地转化成能量。

    尤其是乡野之间,更是如此。

    “这吴地风貌,着实别致。便是庭院楼阁,也是极尽巧思,相较于此,北地屋舍,委实朴实了一些。”

    兴起的长孙无忌去了虎丘山游玩,此时黄红交替的迎春花已经起了花骨朵,能够看到黄色的花瓣要从花苞中绽放。

    虎丘山豪门庭院极多,但却并不杂乱,而是错落有致。苏州本地世族豪门,过日子的精致程度,确实让长孙无忌感慨。

    连差点糕饼,都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极尽巧思”。

    都是绿豆糕,偏偏苏州的绿豆糕,还要做几个花样出来,看着也是舒服。

    “本地自来富庶,不愁吃喝,自是要略作讲究,纯属人性使然。”

    幕僚微微点头,同意长孙无忌所言,但还是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这阵子走动,汝所见,苏常物产如何?”

    “丰富。”

    两个字概括了所有,长孙无忌喟然一叹,“不来苏州,尚不知道这江东物产,竟是丰饶至斯。亩产六石……竟然只是稀松平常。”

    “这几年整饬松江,外拓良田听闻有七八十万亩。”

    亲随跟着说道,“这一年下来,就算不能当四百万石算,斩一半,也有两百万石,着实惊人。”

    “账,不是这么算的。”

    长孙无忌摇摇头,“倘使中国,自是要往多了去报增加田亩,只因为官一方,劝课农桑乃是极好的政绩。但在苏州,却非如此,你可知为何?”

    “还望主公解惑。”

    亲随不解,倒不是他不聪明,而是位置不一样,看的角度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于苏州本地官吏而言,相较往年增加税赋,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是,一石增加一倍,不过是两石,可要是十石增加一倍,就是二十石,难度自然就上去。这苏州本地物产丰饶,岂能这般思量?”

    言罢,长孙无忌拂须正色,“若是为官,只为考绩计算,这每年增补,也要精打细算。于是哪怕开拓两天一百万亩,为官三年五载,每年只上报十几万亩的增产,年年都是绩优。倘使一次上报……便只赚了一回便宜。”

    “啊?”

    亲随顿时愣住了,“岂不是说,苏州本地是往少了上报田亩增产?”

    “还有一事,当年华亭、昆山二地,是专门去武汉请了临漳山的学生,整饬松江又有张、陆、虞三家襄助,只增加七八十万亩地……别人兴许以为震惊,便信了。老夫却是不信,只这等实力,怕是少了一个位数。”

    “少了一个位数?”

    念叨了一声,亲随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长孙无忌,“主公,一百七八十万亩?这……怎可能?”

    “常熟一个乡野村夫,能修七十里的水泥路。老夫问你,洛阳上下,有几个人能修哪怕七里厂的水泥路?”

    “这……”

    倒不是说洛阳权贵没钱,而是水泥怎么看都是先拿来修个猪圈、厕所、浴室、游泳池什么的……修路?这不是浪费么。

    “明白了?”

    “多谢主公解惑。”

    “你虽聪慧,却还是缺了实务经验。过几日,张cao之前来见老夫之时,老夫自有话要与他说,你便旁听说个甚么,也好早作准备,将来在江东做官,不失了你的前程。”

    “下走还是更愿意在主公跟前效力。”

    “效个屁的力……”

    长孙无忌骂了一声,感慨道,“长孙氏风雨飘摇啊,天知道甚么时候,就亡了。”

    “主公岂能言至与此?”

    “你不懂。”

    言罢,长孙无忌又感慨了一声,“只希望皇帝身体康健,远胜太皇陛下吧。”

    只是感慨也就只是感慨,现实来看……太皇陛下都这个岁数了,还能年产亲王公主一两个,这能力,俨然就是奔着学习周天子好榜样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