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魔云冲霄在线阅读 - 第0065章 鬼市(2)

第0065章 鬼市(2)

    天津的‘鬼市’为嘛星期四、五热闹,就是因为天津附近县市的收藏爱好者和古玩商人们,会在这两天把好东西拿到这里来。

    北京‘鬼市’的贩子们也常到这来收,碰上识货的,就能卖个好价钱。

    当初上鬼市没有闲逛的,一般都是为生计所迫,才在天要亮还没亮“鬼龇牙”的时候,到偏僻的旧南开靶档道、西市大街一带买旧物,天津“鬼市”就在这几个地方扎了根。

    刘振山说:“现在古玩市场的早市,是‘鬼市’传统的延续,不过已经没了因为家道中落前来卖东西的人,而是更多的收藏爱好者。”

    刘振山是一个经常逛“鬼市”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还只是鬼市里的半个“虫子”,平日到这里为的只是寻个希罕物件,拿回家自己玩。

    “听老人们讲,清朝的时候,在天亮之前有两个市集,一叫人市,一叫鬼市。

    人市是买卖劳动力的地方,而鬼市卖的东西可就杂了。

    这里既不定点设摊,也不分商品种类,上至皇帝戴的玉佩,下至要饭花子的打狗棒,什么都有人卖,什么也都有人买。不仅如此,必要的时候还能定货,甚至点名要东西。”

    如果你想要东西,就把钱褡子往左肩一搭,右手托起下巴往显眼的地方一站,就会有人来招呼:“想抓点儿嘛”

    “找点上等的玉件。”

    “有,价儿可高啊!”

    “货高价出头,先见见!”

    这也许就谈成了一桩多少两银子的生意。

    也有人想找些便宜货,“您抓点儿嘛”

    “我这马褂上五个铜钮掉了一个。”

    “还真有!”

    “要多少钱”

    “给嘛钱,把您了手里两块驴打滚给我吃了就行了!”这也算一桩买卖。

    占了便宜就显摆吃了闷亏肚里埋。

    在这儿做生意得有好脾气,要多大价您别上火,还他多少钱他也不生气。

    许多东西是偷来的,脱了手就好,在这儿你碰到多好的东西也不能打听出处。

    也因为这个原因,确实有人在这儿买过便宜货。用买醋瓶子的钱买了个青花瓷瓶的事有过,要买铜痰盂买来个商朝青铜器的事也有过。

    反过来说,花钱买人参买了香菜根的事也有。

    那时的天津人,得了便宜便到处显摆,透着自个儿的机灵!

    吃了亏多半闷在肚里,惟恐被人耻笑。

    刘振山说:“听老人讲,天津‘鬼市’出现在清朝末期天津开埠之后,由于国势的没落,很多达官显贵的家道也是江河日下,而那些曾经的富家子弟依然游手好闲,为了度日或换取抽大烟的钱,就偷偷变卖家中的古玩。

    毕竟这是有失身份的举动,卖也不敢明目张胆,于是只在凌晨两三点钟托人拿到‘鬼市’上。

    除了他们,还有人在这里脱手一些偷盗来的东西或来路不明的物件,趁着天未亮掩人耳目。

    人们点着灯笼交易,因为都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价钱上自然打了很大的折扣,原本值50两银子的东西,也许2两银子就出手了。”

    刘振山还告诉记者,他曾经听人提起,在石家大院里,有一口荷花缸,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

    有人说它是从北京“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里搬来的。

    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和焚烧,天津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大都会,圆明园里被盗窃的大部分珍奇物品、装饰摆设、园砖园瓦就被英法联军拉到天津,当街拍卖。

    据当时法国公使葛罗吐露:“此时天津的景象是乱哄哄的,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兵士出卖成匹的丝绸、珠宝、翡翠、花瓶和无数贵重的东西,这些都是来自圆明园,总值至少达三千万法郎。”

    天津卫的高官显贵,遗老遗少,收藏名家,有着各种不同目的的人,都以拥有一件圆明园的物件为乐。

    “洋鬼子侵略天津后,天津的街面上真成了‘鬼市’。

    他们把不知从哪里抢来的一些文物和古玩在街面上叫卖。

    ”刘振山说,“到后来古董文物多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坟墓里被人挖出来的‘阴物’,‘鬼市’的名号就更加响亮了。”

    夏季的清晨亮的比较早,5点多钟,天已经大亮了。

    只见一个个地摊整齐地排在沈阳道两旁。

    据刘振山说,这里的地摊对收藏者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

    从清朝开始,卖家往往是在地上铺一块油布,摆上几件古玩玉器、或真或假的古旧工艺品,然后便蹲在一边,只用眼睛余光扫视着行人,绝无像其他商贩那样高声叫卖的。

    买家则悄悄穿行于地摊之间,尤其是稍微内行一些的买家,即使看到自己中意的东西也绝少直接问价,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和摊主打起了哑谜,绕来绕去,半晌才绕到正题。

    刘振山说,这些东西除了不值钱的旧货以外,古董字画、珠宝玉器之类大部分都是“西贝”(假货)。几乎每个卖货的人都有赝品,有许多人甚至带的全部是赝品。这些假货往往还仿造的挺像,外行是难于分辨鉴别的。

    在心理上,卖旧货古玩的人,希望将带的赝品在天亮之前能顺利卖出,天亮光线好了,赝品就不好卖了;而去买古玩的人,又生怕去晚了,好东西被别人买走。

    买家卖家心理上的双重作用,造就了古旧市场的早市。

    从清朝起,鬼市处处就充满了陷阱,以赝充真、以劣充优屡见不鲜,稍有不慎,便会人仰马翻、代价惨重,精明狡猾的商贩更以三寸不烂之舌引诱买家上当。

    如有的商贩为推销古字画或古瓷器,会谎称这“名家”作品是祖上流传,乃传家之宝,甚至编出许多动听的故事,骗得你非相信他卖这件“传家宝”实乃迫不得已不可。

    古玩市场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但总的来说,古玩市场除大部分为赝品外,非赝品也绝大部分为不够博物馆入藏等级的或文物专业人员不屑一顾的大路货物品。

    珍品虽有,但也是百年难遇,谁要有眼力、有运气碰上,您就找个地方偷着乐吧。

    据了解,自清朝以来,鬼市里的商品真假参差,鱼目混珠,便给了收藏爱好者、收藏家们一个练眼力、考学识的场所,也提供了无数“拣漏儿”淘金觅宝的机会。

    常在鬼市上逛的人们常说谁谁有“眼”没有,这“眼”就是指对古董的鉴赏能力。

    有许多的收藏者都是在地摊上练出来的“眼”。

    不过在练出“眼”以前,交的“学费”都不在少数。

    “眼”以前都是自己的,因为来地摊上淘金的多是“独行侠”。

    现在收藏热起来了,收藏界爱好者们也成了一拨拨的。

    这便有了“借眼”之说。

    地摊上也常听见人说“某某兄,借您的‘眼’看看,这鼻烟壶……”若能拣上了“漏儿”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珍品,便少不了摆上壶茶或拿一瓶酒,邀上三五好友鉴赏品评一番。

    随着民间集藏的不断升温,天津鬼市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离开清朝时发展起来的大方向。

    现如今的鬼市和以前一样包罗万象,字画、陶瓷、家具、文房四宝、铜器、玉器、竹雕、奇石、古籍善本、钱币、鼻烟壶、香炉、紫砂、象牙雕、连环画、烟标、火花等,可谓五花八门。不少东西在外面商店难觅踪迹,而在鬼市里却能亲眼目睹。一般来说,几乎带点文化味的小玩意儿,鬼市应有尽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