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石油大计(上)
杨寰宇邀请孙宝琦出任计划指导委员会的委员长的过程非常顺利,一来不用赋闲在家,终日无所事事,这让忙碌惯了的人,总会感觉不自在,现在有事情做,当然求之不得。二来,在他的女婿里,杨寰宇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但在军中,孙宝琦并没什么根基,想帮女婿也无从帮起。而杨寰宇在请他出山的言辞里,希望他帮忙掌控这一机构的暗示,非常明显,他当然愿意帮忙。三是,两个女儿,话里话外都是杨寰宇太忙了,回到家里也经常是一头扎进书房,忙于公务,没空陪她们,以致他想添个外孙的愿望至今没能实现。 三天后,张昭德带着两个人前来见杨寰宇。他带来的是地质学家翁文灏和李四光,而他推荐的另一位地质学家丁文江则因为去川南云贵一带考察而联系不上。 杨寰宇颇为兴奋地把两位地质学家迎进他的办公室之后,却意外的发现,两位专家面对他的热情,表现出来的是冷淡和隐隐的疏离。负责引荐的张昭德,看到杨寰宇投来的询问的目光,只能回以苦笑。 翁文灏和李四光本来是不愿意来见杨寰宇的。对杨寰宇,翁文灏和李四光可也算是久仰大名了。这倒不是因为杨寰宇的一系列彪炳的战绩,也不是因为杨寰宇年纪轻轻就已经位居上将、担任华夏军委会副委员长和国防军总司令的高位。只是因为他们对杨寰宇的第一印象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所以会有坏印象,是因为杨寰宇当年在北大的那次演讲。 杨寰宇在北大演讲的时候,翁文灏和李四光都是北大的教授。所以,杨寰宇那句:“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的名言,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听说了。这句话给他们的认识,就是杨寰宇是个狂妄的,只迷信于武力的军阀。只是后来对日,对俄一系列的战事,杨寰宇对外侮的强硬态度,才让这个坏印象稍稍得以扭转。可这一次,对国防军入疆平叛,外界传的纷纷扬扬的大屠杀传言,又让刚刚有点好感的印象,再次变成了坏印象。 最终让他们答应来见杨寰宇的原因,是杨寰宇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质矿产普查,并断言华夏不缺油的大言,这终于勾起他们的兴趣。这个大军阀,凭什么说华夏不缺油呢?而对华夏进行全面的矿产普查,也是他们做为地质学家梦寐以求的。 “司令,翁先生和李先生,致力于华夏地质学人才的培养,倡导科技救国,寄望华夏能自立自强。所以,他们得知司令欲支持进行全国范围的矿产调查,愿意为这个工作的早日开展做些事情。”当着翁文灏和李四光的面,张昭德不好向杨寰宇做什么解释,只能含糊其辞。 “呵呵,科技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还是强军救国,我们虽然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华夏的崛起和富强。应该说,我们的理想是共同的么。”杨寰宇一时搞不明白这两人对自己冷淡的原因,但他知道,这些知识分子都爱国,在这一点上肯定能和他们找到共同语言。 “对于将军在收复蒙古和青岛,驱赶日本出东北,我们都是非常钦佩的。可我们有点不明白,新疆那里,叛乱头子已经逃往外国,为什么那里还要军管,以后的华夏其它地方会不会也要军管呢?”翁文灏和李四光对视了一眼,忍不住问起了新疆的事情。只是当着杨寰宇的面,问的相对婉转,没有直接问杨寰宇是不是要军事独裁。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看来他们也受到了大屠杀的流言的影响。杨寰宇恍然而悟,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好办。 “蒙古的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这两个人,你们怎么看?”杨寰宇向两位教授提了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该杀。”翁文灏回答道,李四光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那他们的家人子女,跟随他们的那些族人呢?”杨寰宇接着问。 “……”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连同他们追随者的家人子女,全被我杀光了。”杨寰宇面无表情的给出答案。翁李两人听到杨寰宇这么说,目瞪口呆,只是他们瞬间煞白的脸色,透入出了他们的震惊。 “或许你们听了会觉得我残忍,罪不及妻儿么!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的父辈被我杀了,他们的子女长大后会做什么?当然,或许他们什么都不会做,老老实实地活着,为了活着而忙忙碌碌。但是,那怕十个后代里,有一个想为父报仇,那么,这些人,将再次成为动乱之源。他们会在暗地里串联,会在偷偷的鼓动更多对现状不满的人,和他们一起参与动乱。我不想冒这个险,也不想我们的子孙后代再次面临这样的局面。所以,我杀光了他们,斩草除根。同时,也告诉那些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他们的同类,想分裂华夏,付出的代价将是他们不能承受的。我想,你们的问题,我已经给了你们答案。”杨寰宇的声音,平静而冷漠。但在翁李二人听来,却听出了一丝“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
“将军这是以修罗手段,行菩萨心肠,看似残忍,却活人无数。文灏愿意与将军一道,为华夏富国强军,尽自己的力量。”翁文灏站起身来,向杨寰宇鞠了一个躬。 “翁教授的话,也同样说出了我的心声,请将军莫怪我们此先的怠慢。”李四光也站起身来,向杨寰宇鞠躬致意。 “谢谢二位能理解我!那么,我们现在能言归正传了么?”杨寰宇也急忙站起身回了个礼,开口问道。 “来之前,张先生和我们说,将军断言华夏不缺油,而是缺少发现。我们想知道,将军这话,是依据什么说的。”依旧是翁文灏开口,打开了心结,双方之间,不知不觉就变得融洽起来,说话也就少了些客套。 “据我所知,美洲大陆地质结构,和我们欧亚大陆地质结构是有不同的,比如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那么,美国人用他们那一套石油勘探方法在我们华夏勘探,得到的结果就未必正确。而在我们华夏的地下,形成油田的三个要素:丰富的源岩,渗透通道,可以聚集石油的岩层,应该都能满足。唯一的可能,就是埋藏的深度不同,所以,我认为,华夏只是还没有发现油,并不是缺油。”杨寰宇的话顿时让两个教授的目光变得象在看一只怪物。 杨寰宇的话,在专业人士眼里,是很小白的。而且还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可问题是杨寰宇并不是个专业人士,也不是地质系的学生,而是个带兵的将军。他竟然知道形成油田的三个要素,这也太博学了吧?难道,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