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军工帝国在线阅读 - 第两百六十五章 做玻璃也需要技术

第两百六十五章 做玻璃也需要技术

    陈旭捏了捏眉心的软,他已经在考虑该怎么引进这些技术了,光学对半导体工业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光刻机对于镜片的要求高到了变态的程度,非蔡司不能做到!

    本的光刻机很厉害,和尼康、佳能这些光学企业强大的光学技术是分不开的。

    “引进全的技术……这可要花不少的钱吧!”陈杰出把步枪放回到桌子上,忧心起来,他可是知道和外国人做生意就没有便宜的,人家喊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根本不给还价的空间。

    民用项目尚且如此,更别提涉及到军工的技术了,尤其是高精度镜片在军事上的应用极广,且不说望远镜、瞄准镜这些了,就是间谍卫星上的军用镜头、坦克的瞄准系统,潜艇的潜望镜、激光武器都少不了。

    民用上的应用就更加的广泛了,显微镜、天文望远镜、汽车大灯、摄像头这些。等到以后手机拍照流行起来,智能手机的镜头模组就是个巨大的市场。

    不过光学技术属于那种比较死板的工作,德国和本这两个国家的光学工业这么先进,和他们的民族有关,这两个国家的人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死板。不过种花家地大物博,要找几万格沉稳的光学工人还是很容易的,只要用心去做就不怕搞不起来。

    面对老爹的担心,陈旭毫不在意的摆摆手,请送道:“不贵现在东德的子并不好过,咱们甩几千万美元过去,人家连祖传手艺都肯卖的!”

    东德是华约集团工业科技最高的国家,尤其是苏联更是离不开德国的精密工业。而东德的市场面向整个苏联,是华约国家中最富裕的国家,比苏联还要富裕,德国人的小子过得相当舒坦。

    不过东德的经济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单一的面对红色帝国统治范围下的市场,北约国家并不卖它的帐,生意很难做开。更倒霉的是苏联手下的那帮小弟一个比一个穷,东德的好东西其实是买不上价格的,再加上苏联对东德事实上的殖民统治,苏联方面把价格压得极低,甚至是亏本生意都必须做,人家在东德驻军超过了四十五万,就凭这点生不起丝毫反抗之心。

    而西德就好过多了,在整个西方世界都吃得开,经济迅速复兴,很快就重新回到了世界最发达国家的行列。

    东德的经济被苏联高压封锁控制,经济环境非常恶劣,只靠着苏联的军事订单勉力支撑。可想而知等到苏联解体,东德全国的企业将失去最主要的市场,吃饭的东西被砸了,被西德吞并是必然的事。

    而东德蔡司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典型,这家企业在苏联存在的时候,凭借着技术优势几乎垄断了华约世界的光学市场,过得还算不错,算是东德最有钱的企业之一。

    有钱当然要扩大产量了,但是过度扩张的结果往往会很倒霉,东蔡司出门踩****,果然就碰上了苏联解体,东蔡司的产品一下子没有了买主,市场急剧萎缩。

    赚不到钱了,但是扩建工厂的钱全都是借来的,债务依然需要偿还。

    在庞大的债务压力下,东蔡司几乎到了倒闭的境地,如果不是德国不愿意这家德国民族的工业名片倒闭,不得不出手拯救,让东德蔡司和西德蔡司合并。

    说是合并,其实就是让西德蔡司吞并东蔡司这个庞然大物,按照两家公司的体量规模诧异,西蔡司德行为说是蛇吞象都不为过了。

    “几千万美元……”在场的干部们全都咽了咽口水,他们都知道南方重工集团有钱,但是亲耳听到陈旭这个老总随意的开口几千万美元去国外收购企业,又是另外一番感觉了。

    其实说几千万美元是陈旭贪心了,蔡司并非是个简单的磨镜片的公司,它的全名叫做蔡司联合企业,他是一家专门制造军用光学系统、工业测量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巨型企业,共有25个骨干工厂,3个研究中心,一个外贸公司,规模之庞大技术含量之高,是世界最顶尖的企业之一。

    这些骨干工厂中包括蔡司厂、耶拿玻璃厂、****若光学仪器厂、德莱斯顿精密仪器厂等在内,总共能生产超过30大类800种产品,包括摄影镜头、天文和地理测量仪器、精密仪器、医用光学仪器、测距仪、望远镜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光学产品。

    蔡司的产品占据了华约国家的光学市场,和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有商业联系,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00亿马克。

    当然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痼疾,东德蔡司虽然规模很大,销售额也相当可观,但是在交了税、发了工资,再刨除掉研发费用之后,真正的盈利况并不多。

    等到苏联解体后,东德蔡司公司的业务崩溃,数万人人吃马嚼的光工资都能拖垮这家企业了。

    而种花家和东蔡司本来就关系不错,所以到时候陈旭提出收购它们的工厂设备,想必也不会太困难。

    为了渡过难关,东蔡司也会很乐意把一些业务和工厂设备卖掉,断尾求生。毕竟东蔡司和西蔡司合并之后,西蔡司完全掌握了公司的主动权。

    这对于规模更巨大的东蔡司来说难免有些不舒服,谁都不愿意屈居人下,如果陈旭的投资能够让东蔡自己恢复元气,那么就没有合并这事儿了,说不定会让东蔡司和西蔡司相互掐起来,最后谁吞并谁还不一定!

    不过陈旭知道磨镜片是非常精密的工艺,不仅涉及到烧制玻璃,还有打磨工艺,如果这两步做不好,那么整个后续的产业都伸展不开。

    所以他并没准备一口吃成一个胖子,陈旭决定真正从光学玻璃厂起步,十年磨一剑先烧出纯净透彻的玻璃和把透镜磨好,只要把这两个基本功做好了,其它的都好说。

    顶尖的镜头都是需要工人用手工去打磨的,即便是再先进的机器也打磨不出手工做出来的透镜。

    而哈勃望远镜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美帝耗资十几亿美元把望远镜发到太空中,为了保证望远镜镜头的精度,美国人特地使用了电脑抛光机来研磨镜片。

    结果就是这个电脑控制打磨出来的镜片,在研磨的时候形状出现了两微米的偏差,导致望远镜无法聚焦。

    但是在地面上几年的时间,却没有人发现镜头上的这个错误,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么先进的电脑打磨的一定不会出错,结果等上了太空才发现哈勃望远镜原来是个近视眼,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为时已晚。

    最后还是派奋进号航天飞机上天,给哈勃望远镜戴上了一副眼镜,才勉强修正了这一毛病。不过这一致命的硬件缺陷,仅凭着修修补补是没用的,哈勃始终都没办法发挥最极限的能。

    哈勃的例子并不能说电脑打磨镜片不好,如果没有电脑打磨技术,人们恐怕就无法享受到廉价的相机和摄像机了。

    正是拥有了先进的现代化自动打磨设备,才可以大批量的生产透镜,比如尼康、佳能的单反镜头,全都是在自动化流水线上生产的。后来本人为了节省成本,镜头用的都不是玻璃了而是树脂镜片,当然这也造出来的镜头都属于低端产品。

    尼康最顶尖的光学镜头,依然用的都是手工打磨的玻璃透镜。

    当然要论玻璃打磨的工艺,莱卡才是老师傅,人家就是用手工慢慢的打磨,然后把一个镜头买到上万块,人家卖的是工艺品和怀,买不买。

    当然陈旭可不想做莱卡,他要为全国各单位提供高精度的透镜镜片,产量自然要上去,所以需要培养至少上万名这方面的工人才行。

    当然在保证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陈旭或许会分离出一部分技术工人,成立一个精密光学部门,像莱卡一样对镜片精雕细琢,专事生产高端的镜头和望远镜。

    现在距离苏联解体还有八年时间,陈旭完全可以从蔡司先引进基础光学技术,把玻璃烧制技术和镜片打磨技术给学透了再说,人家蔡司用了140年时间才成为世界最顶尖的磨镜片的公司,陈旭用八年时间去学其实已经是冒进了。

    等到苏联解体后,趁着东蔡司最艰苦的时候,陈旭再过去提出收购工厂的要求,相信以两家企业这八年来经常往来的友好关系,买下一些重要的技术应该是没问题的,光凭着这些设备就足够把种花家的光学工业提升到世界一流的水平。

    “你小子倒是牛气,几千万的生意做起来,眼皮子都不眨一下的,老子都只能在旁边干瞪眼。”陈杰出背着手上下扫视着自己儿子,这小子穿着短衣短裤戴着墨镜,怀里抱着一个大碗挖冰淇淋吃,嘴角还沾着油,怎么看都像一个还没毕业的高中生,和张口就是几百上千万的大企业总裁完全不搭边。

    陈杰出看得有些恍惚,他当年把自己这个最小的儿子送去苏联留学,以至于错过了陈旭成长最快的那段少年时期。等小儿子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个彻头彻尾的大人了,做的都是惊天的大事,自己一辈子的功绩还不如陈旭一年做的事要大。

    陈旭把勺子放在嘴里嘬着,淡然道:“也就一时兴起而已,玻璃光学是一个国家很重要的产业,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少不了他,投些钱进去最后总不会亏本的,就是回本的速度慢一些而已。”

    “我就懂玻璃是做窗户和杯子的,那些技术深的光学玻璃我也不懂,不跟你讨论这些了,我继续看装备!”陈杰出从口袋里掏出手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抓在手中的一枚甜瓜手雷放在桌上,示意旁边的其他干部一起看其它的武器装备。

    过了一会儿,大家的注意集中到了桌子上的两款单兵肩扛式反坦克火箭筒上面!--本站免费app阅读器正式上线啦!门小说免费全部任您看!支持离线下载功能,让读者无网阅读更轻松!下载请xuanhuan11安装手机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