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变之力挽狂澜在线阅读 - 136.因式分解

136.因式分解

    吴琅西此时已停止了在黑板上的演算,不好意思的笑一下道:“实在对不起,我也是被李老爷出的这题目难住了,一时竟忘记了向鲁老爷复命,鲁老爷你不要见怪!”

    说的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只是带了许多南方江浙一带口音,那个时代应该叫南京官话。

    鲁胤昌不满地对吴琅西哼一声,又奇怪的问道:“不是你在教这个书呆子吗,怎么倒叫他难住了?”

    吴琅西就感叹道:“其实,你们中国的数学博大精深,只是你们的皇帝不重视,没有人研究罢了。我一开始是在教李老爷,可是,后来从一些古书里发现的数学问题,我也搞不明白,所以,只好和李老爷一起研究了。”

    这时候,李天俞一边给王烁赔罪,一边忙着找地方让王烁坐,却是满地垃圾,没有可以坐的地方。

    他不好意思的陪着笑,想让王烁他们还是回客厅去坐。

    王烁的注意力却放到了那黑板上。

    黑板上用中文写着一道题目:一人持杆进门,横杆进则杆余二尺,竖杆进则杆余一尺,斜杆至门对角,杆恰可进门。问杆长几尺?

    问题下面,是一堆算式,用阿拉伯数字写的。

    看来,欧洲已经意识到文字数字复杂,不利于计算这个问题,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了。

    王烁看完,回身道:“这个问题很简单啊,勾三股四玄五,杆长五尺。这还用你们费这么大劲吗?”

    听王烁如此问,吴琅西道:“我们也知道杆长是五尺,可是不能靠推算,靠数学方式演算出来,就难了。”

    王烁就看黑板上吴琅西的演算,大多是外文,他看不明白,只好按自己的思路来了。

    难道欧洲这时候代数还没有发明?

    他心下疑惑,因为吴琅西的算法他虽然看不懂,但从算式的排列看,他是走入歧途了,也没用到代数。

    牛顿那一批科学天才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生的,他记不清了。

    应该,这个时候还没生出来或者是没长大,要不然,牛顿都开始研究微积分了,这吴琅西连个代数和因式分解都不会。

    这明明就是一个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嘛,中学的知识。王烁是大学毕业,这中学知识,对他来说,太简单了。

    先在脑子里想一下,王烁拿起石笔,边说边写道:“先假设杆长x尺,门宽就是x减去二尺,门长就是x减去一尺。然后根据勾股定理,门宽的平方加上门长的平方,就等于杆长x的平方。列好等式,解方程。”

    王烁写好算式,把方程解出来,杆长就是五尺。

    屋里的人,包括鲁胤昌都惊呆了,这王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会阿拉伯数字就让人震惊,还会这妖魔一般的算式,算出来还完全正确!

    “mondiue!”(法语:上帝)吴琅西不由自主发出一句外文,然后就顾不得礼仪,跑过去,指着黑板上王烁算式的因式分解部分问道,“你是如何将这平方算式化解掉的?”

    王烁也不言语,在黑板上方又写了一个公式:(a b)(a b)=a*a 2ab b*b,然后说道:“这是定理,你可以根据它自由转换算式,当然,也可以利用开平方的方式。”

    这下吴琅西完全陷进去了。

    他在欧洲学习的数学,刚刚开始知道使用阿拉伯数字,代数还没有普及,也就是刚刚接触了个皮毛,自然是不懂这些。

    通过吴琅西的表情,李天俞已经知道,王烁做对了这个题目。

    他不由问道:“大将军是如何懂得如此高深的问题的?”

    王烁这才想起来自己在哪儿,这是明朝啊!

    他寻思一下,打哈哈道:“我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罗莎国来的洋人,他教我的。”

    这话吴琅西肯定不相信。

    文艺复兴的欧洲比农业为主的俄罗斯不知先进多少倍,他都没见过这种算法,俄罗斯怎么会有?但他已经沉浸到那算式中去了,懒得询问或者根本就没听见别人在说什么。

    李天俞可不知道罗莎是怎么回事,他刚从吴琅西那里学会用阿拉伯数字代替中文数字,各种加减乘除一下子换成了容易明白的样子,多位数乘除也简单起来,这仿佛就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许多难题迎刃而解,怪不得他会如此痴迷。

    而王烁的到来,仿佛又让他看到了一个更高境界的世界。

    随后,他也顾不上礼仪了,又出题给王烁:83000竹,做成笔和套,笔三套伍为定期,多少笔和套,用完这些竹?

    王烁仍旧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只是中间稍动了下思考。

    二元一次方程却只能列出一个等式,仔细一想,笔和套是配套相等的,于是问题轻松解决。

    然后李天俞就又出题:两鼠对穿五尺墙,大鼠小鼠日一尺,后大鼠倍增小鼠倍减,多久大鼠小鼠相遇,各穿墙多少尺?

    二元一次方程,王烁又轻松解答。

    李天俞再要提问,鲁胤昌打断他道:“行啦,大将军每日忙的脚不沾地,哪有时间和你弄这些乱七八糟?今日来找你,是商量大事的!”

    王烁却改变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