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辅国权臣在线阅读 - 第三百零一章 能够走到哪里(第七章)

第三百零一章 能够走到哪里(第七章)

    已经得了授官的徐明远对此倒是无所谓,而且诗词一道,他本就不太擅长,就算是刚好轮到他,估计也难以做出什么能让百官觉得好的诗词来。网≯

    今日在那大殿之上,襄王一派对他的反感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而教大皇子听上去像是件普通差使,不过若说教了大皇子练字后他还能说自己不是大皇子一派的,那也只能说天下人都是傻子了。

    既然已经被动成了大皇子一派的了,徐明远自然不用再多想什么了,反正他也不可能为那襄王出力,现在亮明了立场,只要大皇子一派的人不傻,他以后的仕途如何,应该是用不着他来cao心了。

    再怎么说他对那大皇子和亦媱公主也有救命之恩,就算皇家天性薄凉,想来也不会将他这个在云台司中掌有实权的人往外推。

    曲江流饮在一众新科进士的吟诗作对中结束了,徐明远干坐了一个多时辰,那酒杯果真不曾在他面前停下过。

    众人幸灾乐祸之余,又是有几分失望,毕竟众人对于徐明远能够连中三元颇为好奇,皆是有些想知道徐明远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诗词来。

    徐明远一次都没有喝到那酒杯里的酒,反倒是坐在他身旁的白墨楼连着喝了三杯,连做三边塞诗,字字铿锵,仿佛有千万尸骨堆于战场之上,让众人震撼之余,又是纷纷称赞不已,就连燕帝都出言点评了两句,评价颇高。

    对此徐明远也是笑着打趣说是因为地势不行,根本兜不住那酒杯所以才一杯酒都没有喝到。

    也就徐明远运气不佳,方亭延和宁安志,还有百里瑜皆是喝到了一杯酒,各自献诗一,皆是得了不少赞誉,也不算埋没了长安四大才子之名。

    能够金榜题名,自然皆是有几分才学的,众进士之中也是有几人作了不错的诗,引得坐在上面的官员点评的,也是让那被点评的新科进士欣喜不已。

    曲江流饮结束之后,众进士拜别陛下,前往离此地不远的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雁塔提名,此乃进士登科之后的第一等事,可谓是登科之后最为重要的事情,甚至还在曲江流饮之上。

    毕竟曲江流饮只不过是一顿宴席,虽然有陛下亲自参加,不过在这雁塔提名,可是能够流芳百世之事,就如那雁塔石碑上的那些名字,就算是再过一百年,也能够诉说着当年题名之人的辉煌。

    一行人到了雁塔,题名自然不可能由众人一人一笔题写,不然笔迹各有千秋,就算是刻在石碑之上也是混乱不堪。

    所以众人商量之后,也是纷纷推举由徐明远和白墨楼代笔,虽然也有不同意者,不过毕竟是少数,最终还是定下了由二人来写。

    对此徐明远也没有拒绝,怎么说都是同榜进士,这些人现在才刚刚登榜成了进士,就算过了吏部考核也不会授什么重要官职。

    但是再过些年,这些人当中定然会有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朝中栋梁,现在提名之恩虽然算不得什么,不过多少能够增加一些同年之间的情谊。

    这提名是按着金榜上的名单来的,徐明远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行书在宣纸之上流畅而不失优雅地写着,让一旁围观的新科进士们也是纷纷点头。

    众人之前还觉得陛下让徐明远教授大皇子书法有失妥当,不过在看了徐明远所写的行书之后,已是完全没了那想法,纷纷称赞其书法在同榜中能称第一。

    对于众人的称赞,徐明远也是谦逊地笑着接纳了,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些人虽然有见风使舵的嫌疑,不过看着确实比一旁面色难看的文华舒服不少。

    在纸上写完了中进士的名字后,将这些纸张交于雁塔下的石匠,让他们帮忙刻在石碑之上,然后立在雁塔之下。

    不过这刻字可不比写字,一时半会也完成不了,不过既然已经将题字交给石匠,这两天内应该就能够将新的刻字石碑立在最外面了。

    雁塔提名之后,今日进士的各项事宜也算是全部结束了,接下去众进士便是可以自行散去,或回家报喜,或是相约去平康坊**一度了。

    徐明远和白墨楼、方亭延、宁安志、百里瑜四人聚在一起,同游了大慈恩寺后,便是一同前往平康坊,进行了例行宴席。

    今日徐明远喜得状元,本该由他来请客,不过没过一会李牧便是来了,听说了今日太极殿上之事,冲着徐明远竖了个大拇指后,便是承包了今日的所有开销。

    今日赐婚之事无疾而终,徐明远也不算太过沮丧,一行人先是在酒楼喝了一顿,又是到倚翠楼再喝第二轮。

    秋水姑娘听说白墨楼得了榜样,也会喜上眉梢,特意为众人多弹了几曲,还放声唱了一曲,惊艳四座,让众人大饱耳福。

    众人也不知喝了多少酒,喝到最后全趴下了,就连酒量最好的徐明远也不例外。

    从去年六月,被他师父骗下山,入了崇州书院,从对科举一无所知,到今日连中三元天下知,徐明远这一路走来倒也算不上坎坷,甚至称得上顺畅无比了。

    不过一打入了这科举一道,原本他轻松自在的生活也是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但若是没有这些改变和努力,那今日他又有和资格站在那太极殿上,和恒国公之子争赐婚,逼迫吏部尚书更改决定,领着一百新科进士游长安呢。

    也不知是他主导着自己的生活,还是被生活不断向前推去,去面对一个个问题,却解决一个个问题。

    不过科举之事到今日为止也算是完美收官了,连中三元,在大宛历史之上屈指可数,他的名字注定会被记入史册之中,在科举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

    至于接下来的官途如何,那将是新的一页篇章,他能够走得到哪一步,他现在还不知道,就像当初他不知道参加科举之后,有一日竟然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过。

    ===========有点晚了,大家早点休息吧,明天起来再看,轻语继续奋斗,决战到天亮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