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构架(一)
星战小说的世界构架是星战小说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大多数的星战小说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世界架构出了差错。 世界架构不仅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不仅是星球大战类型的小说,任何科幻小说都要进行世界构架。 所谓世界构架,就是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小说中的科幻世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科幻小说的背景大多发生在未来,因此;这个世界里肯定有现实世界没有的东西。 在进行世界构架的时候,对于星战小说小说的创造,很多作者常会犯一个错误:他们往往把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也进行发散想象,而当他们描写一些重要的东西时,例如战舰,高科技产品,就会由于作者的完美主义倾向而造成读者的视觉疲劳。 在这个时候,作者想象出来的一些超前的产物在作者看来就不怎么吸引人了,司空见惯的东西,读者怎么会感兴趣呢? 作者在进行世界构架的时候,要弄清楚描写对象的轻重缓急,对于重要的东西和进行星球大战时必不可少的东西进行重要的描写,对于次重要和不重要的东西则略写和一笔带过或者不写,这样就能突出重点,并且给读者一种满足感。 这只是完成了世界构架的第一步:描写对象的筛选。接下来就是怎样进行世界构架。 在物理学领域,有一个理叫做‘平行宇宙’,按照这种理论,在我们的宇宙之外,应该还存在着与我们相同或者不同的宇宙。 如果是相同的宇宙,那么这些宇宙的星球就和地球的相似程度接近甚至百分之百一样,如果是不同的宇宙,那么和地球的相似程度低,甚至为0. 根据科学家的观点,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大概都是来自宇宙中的同一个地方或者2个地方,最初的生命无论是结构还是形态都是一致的。 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外星人生存的环境和地球不是一样的,但是还是有某些特征是外星人也拥有的。 如果罗列起来,有以下项目:社会及其结构、(等级)制度、、语言、信仰、科学技术﹑军队或者国家(只针对没有完成大一统的星球)﹑法律或者规则﹑物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文化也在其中)﹑思想(包括动物的想法)﹑职业的形式和种类、教育﹑农业﹑工业以及涵括各种生产与销售的行业和领域。 以上项目如果慨括起来就是星球的文明发展的程度和发达程度(或者社会规律),当然,这只是完成了一个大的项目,接下来就是星球的环境与地理条件以及星系的宇宙环境的描写。 这也可以说成是星球文明程度的发展的背景,星球的文明程度和发达程度会受到星球的背景以及星系的宇宙环境的制约。当然既然是星球,肯定在这个星球上会有资源,和(一般资源和稀有资源,这些资源的形式可以是地球上都有的,也可以是地球上没有的。)外星生命(可以有动物和植物,甚至是既非动物也不是植物的生命,详情请见:地外生命的形态)。 这个星球还要有地形结构和生态环境,星球上的一切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圈 星球文明的进化和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星球的背景以及星系的宇宙环境,也只有进化出了高等生命,不管是人或者蜥蜴人甚至其他种类的人,才能对他们所处的星球的文明程度进行改造和发展。 当你完成了这2个步骤后,你只需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及其结构以及发达程度做出描叙就可以了,毕竟这才是重点。 对于一个星球的背景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不必费用过多的笔墨去描述。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配,这只是起个陪衬的作用。 对于人类社会的描写,可以根据与地球的相似程度为标准和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类社会作为参照物并且加以改造后对其进行描写。 但是你所创作的这个‘新世界’一定要栩栩如生,并且在制定这个世界的规则时一定不要犯原则性和方向性的错误,即使是你的小说科技含量不高,也不要犯这种低级的错误,否则你只能作茧自缚。 当然只要你对于世界的的设定符合逻辑并且科学合理,自然就能让你创造的世界栩栩如生。 以上只是完成了初步设定,在接下的的步骤中,你要对你的科幻世界制定规则。 为科幻世界制定规则时,你要考虑自然规律,因为是星球都会有特定的天气现象和运动规律,当然这也只是陪衬。 在逻辑学上,人和社会是对应的,但是,这样用在外星世界中不一定符合要求,因为外星人的文明结构和世界观不一定和地球人相同或者相似。 制约外星人世界观的是外星人的文化教育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的信念和信仰(2者可以说成是对人生的态度)。 外星人对人对事的态度也可以折射出外星人的风俗文化,这就是所谓的一滴水里见大海。 在制定规则的时候,我要告诫大家:你设定的世界最好要和地球不相同,看科幻小说的人都追求一种新鲜感和理想化的世界,如果是相同的场景,只能让人厌烦。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你们大多都看过银河系漫游指南吧? 银河系漫游指南就是一部科幻小说,这部小说主要就是以星际旅行为主线,再加上旅行上遇到的各种事件以及各个星球的社会结构和风俗文化的不同构造出了一个奇特而瑰丽的世界。 在这其中,星球的环境与地理条件只是陪衬,里面的各种生物和社会以及风俗文化是高一级的描写对象。至于小说中的人物以及环境和故事情节是更高一级的描写对象。 电影中各个星球人类对于其他种族和星球的人的态度是故事发展的基本路线,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条款和规章制度才让旅行者在旅行中谱写出了动人的故事。 在故事的结尾,旅行者由于说了一句不该说的话而让2个正准备打一场打仗的星际领袖听到了,他们认为是极大的侮辱,因此决定联合进攻地球,但是由于可怕的计算失误和时空出错,这2支大军竟然被地球上的一条狗给吞了。 当然,不得不佩服作者奇特而大胆的想象力,但是作为作者的你,千万不要和这位作家比。 你一定得想好你的小说中星际航行的方法,而且在小说开头就得告诉读者。 你的小说里要有人类的存在,否则你在写作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麻烦。 你的小说开始之前,人类已经到达外星球了(或者外星人已经到地球了) 星际航行的问题有两个:光速问题和燃料如何转化为动力的问题。 如果你的小说是软科幻性质的小说,那么就不用考虑相对论中关于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与达到光速的物质就会变成能量这些科学规则,当然对于燃料如何转化为动力却是必须要考虑的。如果你对于硬科学没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和厚实的基础,那么你就不可能写出很好的硬科幻小说。 对于如何跨越光速的障碍,科幻小说历史上有如下几种理论。 1多维空间。多维空间理论认为,我们看来只有三维的空间实际上有四维或者更多维,在其它维度中,我们在三维空间看来很遥远的距离实际上离得很近——只要你能找到一条航线离开三维空间,穿过高维度空间后出现在你想去的地方。 穿过多维空间的航行通常被称作“跳跃”。关于跳跃有许多不同的规则。 在阿西莫夫的小说中,跳跃会使人类暂时消失,处于一种假死状态。这使得一个试图带人类一起跳跃的机器人宇航员发了疯。 蒂莫西·扎恩(TimothyZahn)的《重叠点》以及其它几部设定在同一个宇宙中的小说假设,在跳跃时你会从无穷多的宇宙中同时再次出现,绝大部分情况下你会死去,但由于你只知道你活着经历的跳跃,所以你不会了解那些你跳跃出来时已死去的宇宙。其它版本的多维空间需要你靠近一颗大型恒星来实现跳跃,如果你旁边没有巨大的引力源,跳跃可能会被扭曲。海莱因在一些故事中允许无穷多种可能的跳跃,小心地控制进入跳跃前的速度和轨迹可以改变跳跃的出口。而其它人,比如保尔(FrederikPohl)在他的《冲出黑暗天》(Heecheesaga)系列中则只有少数几个超空间通路,每个都只有固定的出口。出口可能是在有人居住的世界旁边,也可能紧挨着一个黑洞的边缘。 有些书中的多维空间甚至不需要宇宙飞船。那些书中,在行星表面有“大门”或者“隧道”,只要穿过正确的地点,走向正确的方向,就可以到达另一个行星的表面了。赖瑞·尼文的小说中,则没有天然的“时空之门”,而是由机器造出的穿越多维空间的通道。另一种方法则根本不使用超空间。你进入一个跟老式公用电话亭差不多的装置,它检查你的身体构造,把你还原成元素,然后向其它星球(或者地球的其它地方)上的类似装置以光速发送关于你的所有信息。其它装置接受信息后仔细地把你在当地重组。但这些方法中,你都先得从出发处以亚光速旅行到有空间跳跃装置的行星去。在所有这些版本中,多维空间都有相同的优点,即提供相对迅速而廉价的在不同世界间旅行的方法,速度和价格由你决定。 你可以让你小说中通过多维空间的星际旅行拥有上面任何一种方式的安全性和速度——可以让星际旅行像乘坐协和式那样舒适方便,也可以像用四分仪和不准的钟表导航的十六世纪小帆船一样缓慢危险。 为何故事开始时星际旅行已经结束,你却仍需决定旅行的方式?首先,因为你故事中完成旅行的角色(无论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刚结束航行,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他们对新世界以及母星政府的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会由星际旅行的方式决定。 如果其它飞船不可能在数月内到达,如果航行过程充满了危险,已经有人在途中遇难,如果只有60%的机会活着回到故乡,那宇航员们会不得不在新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他们将意识到严酷的事实:不成功,便成仁。他们对原先行星上的政府机构也不会有原来的一半那么看重。 但如果他们只花了六小时就抵达了这颗行星,这里到家乡的航行将很舒适并会经常进行,他们基本上不会遇到什么危险,那他们的态度会不经意得多。而且,原星球的政府将更有参与性,呼叫援军或是轮班者也会很容易。你为什么要清楚地阐明小说中星际航行的规则?因为你要让读者知道你的角色在遇到问题时为何如此紧张——或者为何如此泰然自若。你要让你的读者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危险。 并且——这可不是鸡零狗碎的小事——这样博览科幻的读者就会知道你了解这类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确信这本书的作者晓得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即使你想叛逆一下,不使用常规的方法,你也得先给出规则。读者们同样会觉得安心的。 世代飞船。如果你不想使用超空间,觉得它太不科学,或者只是不喜欢经常有人在你的行星上来来去去,那你也可以改用以亚光速飞行的宇宙飞船,让星际航行该花多久就花多久。 我不讨论亚光速飞行的科学细节(主要是因为我自己也不懂),只指出它的主要问题是花费的时间太长。而且你还得带着所有的燃料。所幸的是,大部分时间你可以滑翔,因为太空中没有什么摩擦力,你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速度,就可以沿着直线以这个速度一直飞行下去,直到有东西使你转弯或减速为止。因此一路上你几乎不需要燃料。 但问题是你的燃料还得推动它本身的重量。你不能运载过多的燃料。存在一个临界点,你无法携带超过临界重量的燃料,或者至少无法制造足够坚固的飞船来携带。另外,由于抵达目的地后还有个和起飞相反的减速过程,所以你还得留一半燃料用来降落。这还不算改变航向进入行星轨道所用的燃料。也就是说你的燃料至少得能推动它两倍的重量。更糟的是,如果你的目的地没有燃料可以补充,那么你要么再也回不了原来的星球,要么就得带上四倍的燃料。 因此,你不能浪费燃料来让一艘巨舰脱离地球那么大引力的行星。这样的飞船应该在太空中建造,从离太阳尽可能远的地方起飞。而抵达目的地时,应该保持母舰在轨道上运行,宇航员乘坐小型登陆舱、火箭或是航天飞机登陆。 用我刚才说的方法,你的飞船大约可以达到光速的十分之一,相当于每小时六千七百万英里。但以这个速度,飞到三十光年外的星系就需要三百年。这还没算上加速的时间!所以这种飞船被称作“世代飞船”。飞船中有完整的模拟自然的环境,培植植物以循环空气、提供食物,人们就在其中生、老、病、死,尸体被处理后,也成为飞船上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已经有很多小说探讨过这个主题,特别是飞船上的人已经忘记了原来的使命,甚至忘记了这是一艘飞船这样的故事。但这种想法仍很有生命力。 这里的问题是(除了几乎不可能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之外),到达新星球的人们对自己的故乡没有直接记忆。他们几代以来都是在一艘飞船上度过——那么为什么还要离开飞船,到一个行星的表面去呢?在飞船中长期生活这个主题很容易喧宾夺主。如果你的小说旨在于此,比如丽贝卡·布朗·奥尔(RebeccaBrownOre)极富才气的首部小说《弹射武器与外星球的水》,那很好。但如果你想写些别的,世代飞船的这个问题就很难绕过。 冷冻技术。另一个备选方案是让船员们在漫长的旅途中,用冷冻或是其他方式停止自己的生理机能,抵达终点时,飞船或留守的船员将其他人唤醒。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在长时间内为很多人准备生活空间和给养,而在两星球间的频繁航行仍不切实际或无法实现。 而其缺点在于,如果假死技术在航行时有效,那么在小说中的任何时候也应当有效:如果船员生病或受了致命伤,就应该迅速撤回飞船暂时冷冻,直到有特效药或者相应的治疗技术为止。另外,也一定会有人想滥用这个系统,让自己能活得更长寿。你不能在发明一种科技之后,只把它用在你需要的地方,而对其它用途视而不见,否则你将招致评论家和读者的轻蔑。 也有这样一种方法:殖民地派出的飞船上没有人类,只有冷冻的受精卵。当飞船上的电脑认为飞船到达了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时,就把一部分受精卵由电脑或船上的机器人培养成人。他们将作为全新的生命来到殖民星球,除了自己之外,他们对祖先及其社会一无所知。显然,这样的航行一往无回。不可能指望殖民地会有新的来客,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派出的飞船是否找到了适合居住的星球,不用说具体的位置了。 Ramdrive。在个人电脑普及,Ramdrive成为“内存虚拟磁盘”的代名词之前,它在科幻小说中代表的是一种飞船引擎。它能部分解决燃料问题。使用Ramdrive的飞船先用常规燃料起飞。达到一定速度后,它在飞船前方打开一张巨大的,漏斗形的网,以收集太空中无处不在的暗物质用作燃料。这样飞船就不用携带路上需要的所有燃料了。这样做有理论上的漏洞:宇宙尘埃能否有效利用;网状结构是否能捕捉足够推动飞船前进的物质;在高速下这些宇宙尘埃将变成非常危险的易爆物,对飞船会构成威胁。但Ramdrive很有趣,说不定也行的通。用这种理论可以建造相对较小型的,不比一颗平均尺寸的小行星更大的飞船。 这里的问题是(除了几乎不可能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之外),到达新星球的人们对自己的故乡没有直接记忆。他们几代以来都是在一艘飞船上度过——那么为什么还要离开飞船,到一个行星的表面去呢?在飞船中长期生活这个主题很容易喧宾夺主。如果你的小说旨在于此,比如丽贝卡·布朗·奥尔(RebeccaBrownOre)极富才气的首部小说《弹射武器与外星球的水》,那很好。但如果你想写些别的,世代飞船的这个问题就很难绕过。 冷冻技术。另一个备选方案是让船员们在漫长的旅途中,用冷冻或是其他方式停止自己的生理机能,抵达终点时,飞船或留守的船员将其他人唤醒。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在长时间内为很多人准备生活空间和给养,而在两星球间的频繁航行仍不切实际或无法实现。 而其缺点在于,如果假死技术在航行时有效,那么在小说中的任何时候也应当有效:如果船员生病或受了致命伤,就应该迅速撤回飞船暂时冷冻,直到有特效药或者相应的治疗技术为止。另外,也一定会有人想滥用这个系统,让自己能活得更长寿。你不能在发明一种科技之后,只把它用在你需要的地方,而对其它用途视而不见,否则你将招致评论家和读者的轻蔑。 也有这样一种方法:殖民地派出的飞船上没有人类,只有冷冻的受精卵。当飞船上的电脑认为飞船到达了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时,就把一部分受精卵由电脑或船上的机器人培养成人。他们将作为全新的生命来到殖民星球,除了自己之外,他们对祖先及其社会一无所知。显然,这样的航行一往无回。不可能指望殖民地会有新的来客,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知道派出的飞船是否找到了适合居住的星球,不用说具体的位置了。
时间压缩。这是一种比较中庸的写法。在这种理论下,你的飞船可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比如说,光速的99.999%)飞行。在不转化为纯能量的前提下,你能几乎以光速从A点到达B点。根据相对论,时间在接近光速飞行的飞船上会被压缩,外部观察者认为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而船上的人却只度过了几个星期,几天,或几个小时。这样,你就可以在宇宙间航行,而不使用世代飞船或冷冻技术。殖民者们将对自己的故乡记忆犹新,但他们并不急着回去。因为虽然他们感觉离开故乡只有几个星期,但实际上已经过了三十年。他们的亲朋好友已经老去或者逝世了。即使他们立刻掉头返回故乡,原本二十岁的年轻人也已是八旬老者。从任何角度说,这仍然是一条不归路,但旅行者们原本的社会结构相对来说仍能保持完整。 然而,这些人将永别于其家人朋友。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悲伤,或者这些殖民者在故乡本就孑然一身。你得花些力气在相应的性格塑造上。另外,别管那些在光速下对人体就像高强度X光一样有害的宇宙尘埃。就写飞船用了足有半英里厚的小行星碎片作保护层,或者有个力场保护他们免受辐射伤害,要不干脆什么也不写。时间压缩式的旅行已经有了滥觞,你不用为此多花笔墨。 安塞通讯机。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时间压缩的变种是在勒吉恩的书里,我觉得这是星际旅行中最棒的几种机器之一。简单的说,安塞是一种通讯装置,无论双方相距多远,都可以实现即时通讯。离开故乡一去不回的殖民者可以通过安塞,一直和故乡保持联系,向母星球报告进展,接受指令。 如果你的小说中有个分布很广的星际社会,你又不想让人们从这个星球到那个星球的旅行跟从波士顿乘飞机去纽约那么容易,那用安塞这个主意会给你极大的便利。星际旅行仍然是一往无回,必须抛下一切,但星球间却可交流文学、政务、新闻——可以通过安塞传输的一切。这就好像第一批来到美洲的殖民者仍然可以通过无线电和英国交流,但彼此间的交通却只能靠又小又危险,还很不卫生的木帆船。 从科学上来说,安塞纯粹是胡说八道——但它非常有用,所以很多作家都写过类似的仪器。无论如何,我们并不是在预言未来,只是讲一个在陌生之地发生的故事! 超光速。我还没说到星际旅行中最愚蠢的规则:《星际迷航》(StarTrek)使用的超光速航行。在《星》中光速已经不是个障碍,只要让斯考特在引擎室里加速到四倍,八倍或者十倍光速就成。这种飞船简直是对科学的蔑视,最好还是留给那些纯消遣的冒险故事或者漫画书——当然,还有《星际迷航》系列小说。 实际上,除非你的确是在写《星》的系列小说(那你得和派拉蒙公司授权的出版商先签订合同才行)或者是故意显得滑稽可笑,否则别在小说里用超光速航行。这不是严肃的科学,而且会让人觉得你只看过《星际迷航》这种科幻小说。别让非《星》迷们把你和《星际迷航》联系起来,那等于是在申请物理博士该干的工作时附了一份写着“系统了解魔法知识”的简历。你的小说可能言之有物,但十之八九没人会有看完它的耐心。 WhattheRulesCanDoforYou规则的用途 作了这么多关于星际航行的准备,但你的小说里一段太空中的情节都没有!你真的需要考虑那么多吗? 是的——得在你的头脑中或大纲里准备这些。花些时间来想好你的世界中的规则,并确保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和它们冲突。但你的读者并没有跟你一起作准备工作,因此如果你决定用一个危险的超空间,其出口会毫无预兆地漂移几个秒差距,那你在故事里就得提到这一点。你可以象这样写: “这次跳跃非常成功。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出现在一颗恒星内部,也没有迎面撞上一颗小行星,而且虽然大家都在跳跃后呕吐数日,但没有一人死亡。” 这样就行了。足够了。不用再多讨论星际航行的细节问题。你的读者会了解为何宇航员们都不急着离开这个星球,以及另一艘飞船为何很久以后才会抵达。确立了规则,你就可以让第一人称的主角对其他人有这样的想法: “还在月球基地时,安妮觉得布克看起来挺棒,想也许可以去多了解他一点。但在空间跳跃后,她不得不去清扫他的呕吐物,布克却缩在角落里抽泣。直到进入环绕虹鸟的轨道,他才停止歇斯底里的症状。安妮知道布克不由自主,很多人在跳跃时都会这样。但自此以后,她再无法对布克提起一丝崇敬之心。” 也许这种关系在你的故事中非常关键,也许无足轻重。但如果你自己也不知道跳跃后会引起呕吐的症状,如果你还没想好规则,那你就不可能让安妮拥有这段记忆,形成这种对布克的态度。你制订的规则不会束缚你,而是会显现各种可能性。了解了规则,规则就会让你自由。 TimeTravel时间旅行 对于时间旅行你也要考虑同样的问题。我不再讨论细节,只列出一些可行的写法。 1。如果你回到过去,你可以随意改变历史而不会消失,因为时间旅行本身已经使你置身于时空流之外,你不会受到任何历史事件的改变的影响。(参见阿西莫夫的《永恒的尽头》TheEndofEternity) 2。如果你回到过去,你所作的一切可能会毁了你未来的世界——因此时间旅行被当作最高机密,只有最有能力和最受信赖者才能回到过去。也许他们是回去拯救原本可能会永远湮没的希世奇珍,也许,如同在约翰·华莱(JohnVarley)的经典小说《空中搜捕》(AirRaid)中那样,是去救出那些本会在空难或海难中丧生的人们,然后逼迫他们殖民到新的星球,以免未来的人类在污染严重的地球上灭绝。 3。如果你回到足够久远前的过去,那么你对历史作的改变对你自己的时空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历史有一种惯性,会试图尽量按原来的轨迹前进。所以即使你杀了襁褓中的拿破仑,法国还是会在十九世纪初成立帝国,并和英国大战一场。到1900年,一切已经按部就班,恢复原貌。 4。如果你回到过去,你只能作不会有长期影响的改变,因为如果改变自己的未来,你所在的时空将不复存在。 5。当你回到过去时,你变成了隐身人,只能束手旁观——像是旅游参观一样。 6。时间旅行还包括进到过去某人的脑海中,从他的眼光去观察历史。这个人不会察觉到你的存在。(但是在卡特·舒尔兹CarterScholz的短篇杰作《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其他散失的作品》中,旅行者在贝多芬的脑中使他发疯,最后置他于死地,使他未能写出其最伟大的作品。但时间旅行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历史已经改变,他们只“知道”贝多芬并未写出其他的乐曲。 7。时间旅行也包括回到过去的自己心中,你可以去了解,但无法行动。另一种写法是你可以控制当时的自己,但当时的你不会留下这段记忆。我在一个爱情故事《拍拍手,唱唱歌》(ClapHandsandSing)中使用了这种写法。(《大话西游》的末尾也使用了这种手法——“……他好像一条狗诶!”--angeleye笑注) 8。时间旅行还包括只能观察的类型,就像在看全息图像或是电影。你并没有亲自回去。也许你甚至不能肯定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的过去。也许你不能两次回到同一条河流!(我不记得看过这类时间旅行的小说,尽管试试,看能写出什么来) 9。你的身体留在时间旅行器中,回到过去的只是一具傀儡。你可以通过它感知世界,直到那具身体死亡或是消失,然后你会在时间机器中醒来。我在一篇叫做《关上时间的盖子》(ClosingtheTimelid)的小说中,曾描写一群追求刺激的人用这种机器回到过去,反复自杀以体验死亡的感觉。 明白了吗?每种规则都展现了一类新的可能性。相信我,还有数百种无人尝试过的规则,用已有的规则也还可以写出不计其数的全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