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在线阅读 - 第四百九十二章 屯堡的责任

第四百九十二章 屯堡的责任

    李忱就定位,乐队开始演奏,这是一&1t;&1t;驺虞>>,当音乐演凑到某个环节时,李忱开始引弓。配合着音乐,他开始射箭,连射四箭,刚好他射出最后一箭,音乐也结束了。

    因为射礼,这可是从周代就流传到现代得一种运动。连孔老夫子都提倡射箭,所以有一套固定得流程,李忱合着拍子射完,也是流程。

    射礼,可是化一种重要的仪式,讲究谦和、礼让、庄重,‘而不中,反求诸己。’,从上古时代流传至今,有一套完整而严格得程序。

    礼经中,有乡射礼,大射礼两种,详细一点,还分四种。乡大夫州长是乡射,这是地方上,乡大夫等地方官长,要教导民众礼仪、敦化民俗兼顾荐贤举士而举行的。

    主持者不是地方得行政官员,而是他们要请当地贤达父老,有德性但是没有官位得出面举行。地方官要登门邀请。然后,与会者通常都是一地才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的,所以这也带有一种举才得意味在。

    还有一燕射,这是天子和诸侯平日举办得射箭比赛。宾射,当诸侯朝见天子或是诸侯相见,举行宾射。最后是大射,这是举行祭祀的时候,举办得射箭比赛。

    射礼到了唐代,一年有两次,“三九射礼”,三月三和九月九。可是到了开元初,有人奏告射礼,耗国损人,既不观德,又未足威边,就取消了。

    虽然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以“永鉴大典,无忘旧章,将射侯以观德,岂爱羊而去礼”为理由,恢复秋季大射。但仍未能持久。李忱觉的这是一种堕落。

    射不射箭,有那么重要吗?当然重要了,别忘了,在古代,弓箭可是利器。提倡射箭,这不仅是全民体育,提倡射箭,健体强身,更是事关国防得要事。这更是儒家重要的一种精神,儒家可没有提倡什么忍让,要忍让还射什么箭,儒家讲究得是礼让,不是忍让。

    射箭,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竞技。还要互相尊重,互相谦让,但是不管怎么看,都跟忍让无关,会射箭得人,实在不爽就给你一箭下去。后来中国人得退缩保守,那是满人阉割了中国人得精神,跟儒家无关。

    你说儒家不好,现代社会日、韩都有提倡射箭。日本传统的弓道,韩国射箭队也很厉害,2o16还拿下巴西奥运所有射箭金牌。韩国也流传着弓道。怪了,人家都在提倡,中国人反而把他丢掉了?

    基本上,中国人得射礼,自明亡后,就没了。虽然清代还有什么秋狝、大阅举行射礼,但是其实和辽金元一样,已距古射礼甚远。

    所以,未来如何,李忱不知道,现在他有了点钱,要把他恢复过来。大唐民间不禁弓箭,这也算全民运动。当然,李忱改变了一些规则。

    先,他改变得还有地点。理论上来说,射礼应该要在射宫。不过唐代也没有哪座宫殿叫做射宫,通常都是前几天,才指定在某个宫殿举行。贞观年间,举行过射礼得,像武德殿、玄武门、仪凤殿、观德殿等等。李忱为了提倡,改在了体育场。

    李忱射完,一个侍卫快步跑道靶前,,把四只箭拔了下来,还好,李忱没丢脸,四箭全中,全场掌声热烈,距离九十步,大约一百三十五公尺,能射中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接着,换大臣们下场了,李忱算是很体贴得,免去了一些不太善射的宰相这个差遣,然后加进了几个善射得其他官员。

    &1t;&1t;狸>>响起,李德裕先上场,不要看他年纪不小了,在音乐声中引弓,射出。音乐声停止,侍卫快步从靶上,把箭给拔了回来,大声报出成绩,此箭获,这是正中靶心。此箭留,射的靠下了,此箭扬,箭设的偏上了。

    此外还有此箭左、右方,代表偏离那个方向。没射中,自然就不报了。然后,这个靶呢,用的是鹿皮,叫做鹿侯。天子是用的熊皮,叫做熊侯。

    本来李忱也想改掉得,改成后世那种十环,到时候报分数就好,不然,光靠这样简单的报数,对竞赛来说,不够详细。不过时间来不及,只能改在以后了。

    喔,糟了,说着说着,有人脱靶了,就看到一个年轻官员,弓如满月,屏气凝神,一箭射出,就看着一道影子闪过,从靶旁边擦了过去,朝观众席射去。

    不用紧张,没有造成惨剧。靶得两边十步远,设有围垒,高宽大约七尺,这是一种防护措施,免得脱靶,不要说射到人了,射到花花草草也不好。不是所有人都是神射手,那怕是唐初,也是有那种四箭全不中的。真那么惨得,旁边准备好了罚酒,满满一大杯,自己干了吧。

    很快,几个人就射完了,总共参加的也没多少人,这只是个仪式而已,真正重头戏在后面的比赛。

    紧接着,正式决赛得选手入场了。演奏得是龟兹乐。唐代很流行,听起来比雅乐有动感。不过这是李忱新编得,李忱把一现代得进行曲,哼了出来,再由杨二完善,一演奏出来,全场观众都忍不住跟着哼哼,比起龟兹乐,还让人激动。

    接着,先是一番射,所有人先试射过四箭。等所有人都射完一轮,接着开始二番和三番射。

    这其中,李忱改了些规则。先,这场比赛,礼部是照着乡射礼得规则进行。照传统规矩,应该是会分成三耦,六名参加射礼的地方才俊,两两一组,分上中下三耦。

    然后每耦轮流比赛,一人射完,换另外一人。一番射不计分。然后二番射,变成所有在场与会宾客,不管你什么身份,都可以自愿原则,组成耦,大家轮流射。三番和二番相同,不过会加入音乐,要照着拍子射,没有遵守得,不算分。

    李忱全部简化了,直接照比赛模式来,维持了三番射。差别在于,一番射可以选择保留成绩,而二番和三番,都要照着拍子射。取任意两轮成绩平均,来计分。

    算是把传统的一种类似同乐会得模式,变成竞赛模式,只取前几名。接着会有奖金,和地方官颁奖得荣耀。

    李忱用荣耀取代奖金,一方面能省点钱,本来,这射箭要花多少钱?武器自备,了不起就准备靶子就好,大头都是奖赏了,以前是,只要射的不算太差就有赏赐,如今限制一下人数,要花得钱也可以省不少。

    另外就是,很多时候,荣耀可比奖金重要多了。也更能激励大家参赛得欲.望。没看到最后比赛决心得一二三名,从李德裕手上接过代表荣耀的金牌时,那激动不已得神情吗?

    看着三三两两离开,议论不已,还不住模仿拉弓得人群,伴着黄昏景色回宫的李忱相信,这样会刺激很多人,投入射箭这运动当中。

    同样的黄昏中,远在陇西,一只队伍刚扎好营,吃过晚饭后,照例是说话时间,士兵围着说话人,听说话人说书,褚二和卫大正在说话。

    ‘分配得是那种土地,有点失望,虽然分了几十亩,但是分到了地,还要自己开垦。’卫大这样说,褚二回道,‘知足吧,开垦起来,养个一两年,收成就不输给熟地了,前几年还免税,虽然在陇西,但是也没什么不好得。’

    ‘说得也是。’,卫大点头,‘不过你说陈大牛他断了只手,以后要怎么耕作阿?’‘不是说他以后会当屯官吗?剩一只手也能练兵,耕种的话,会有人帮他做的,也不是他一人之事。’陈大牛是两人的同乡,这次河湟一战,他断了只手,直接被安排退役。

    退役了,但是并不是就没用了。陇西一带,被论恐热摧残,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房屋被焚毁,急需重建。为此,整个攻略河湟,收复安西四镇得动作,都暂停了。

    如果要打到安西四镇,那距离太远了,几万大军过去,固然催枯拉朽,可是这后勤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和湟之地还完好,那压力还轻点,可是如今河湟在吐蕃人统治下,民生凋敝,残破不堪,负担不起那么沉重得后勤工作。

    所以整个攻略行动,停顿下来,要的就是恢复整个河湟一带得生产。李忱对此尤为重视。

    河湟之地,往差的说,固然凋敝破败,急需大量资金投入,重新建立大唐在此地得统治,还有恢复民生。

    可是往好得说,李忱可以放手施为,可以实验很多新政。甚至,李忱还有多了很多地方,安排灾民。大唐目前虽然没有大的天灾,可是流民和灾民还是不断,李忱下令天下检括逃户,把那些无户口得流民,编入厢军,开始进行陇西得移民。

    除了厢军,还有很多吐蕃人,那些投降的吐蕃兵,李忱一并打入厢军,开始进行屯田得供作,恢复陇西一带得生产。这回李忱算是比较慈悲了,没有像当初论恐热的兵那般,放走得全部削去左右手拇指。

    因为陇西一带,本来就是蕃汉杂处,如果处置太过严厉,怕激起反抗。再者,他们也不像论恐热的兵那样,纪律太差,很多人还沾染过汉民得血,必须重逞。

    李忱择期精壮,汰换掉了一些之前招收得吐蕃兵,之前招收得论恐热的士兵,虽然经过挑选,一些积习难改得,恶性重大得,都被削去拇指,招收得都是一些比较具有改造可能得。

    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杰磝不逊,对于军律一直无法遵守,屡教不改,自己军纪败坏不说,还带得很多吐蕃兵也跟着不守纪律。本来小虎秉着教化得可能,虽然有处罚,但是没有杀头,可是如今不下重手不行了。

    大概是觉得,唐军很好混,不遵守纪律又如何,反正军棍打多了,也皮实了。大部分关过小黑屋得,放出来后就遵守纪律许多,可是很多人好了伤疤忘了痛,过了一阵子又会再犯。小虎干脆下重手,对于那些屡教不改得,直接砍头了事。

    这下子,整个吐蕃兵纪律好了许多,遵守军纪了,也很努力学习汉语,尽量表现得像个汉人。

    剩余得,在李忱的指示下,配合一些新任官,开始进行屯田。这也是一个试验,虽然吐蕃现在衰落了,还被大唐狠狠教训重新做人,可是总会有些不开眼得小部落,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会出来打劫。

    所以,李忱实行了屯田制。以退役士兵为骨干,每隔数十里,会有一屯堡,以水泥筑碉堡,外有两人高的夯土墙,内有水泥筑得碉堡。

    平常时候,以十户为一堡,耕作周围的田地,住在屯堡内。十户设一屯长,一副屯长,平常时候,组织春耕秋收,闲时,则会组织训练。一旦生战事,则由屯长和副屯长集合百姓,看是守御屯堡,或是前往附近较大城镇避难。

    而因为很多退役士兵,可能都伤残,所以每一屯堡都会有各种农耕机械和器具,耕牛当然也有,像农社一般有集合众人力量,利用各种器械,抢农时。战时,也是集合众人力量御敌。

    开拓边疆,是李忱必定要做的事情,可是,拓边一定会遇上原住民得袭扰,没有最好,可是万一要有,难道就任由屯民自生自灭?所以李忱设计了这么一个屯堡,平时可以居住,战时则是守卫。

    当然,这是应对小股频繁侵扰得敌人,如果是数量众多当然就是要出动军队打击了。当然,目前在吐蕃这个只是试验。十户人家,至少十丁,是不是足够,都有待时间检验。也许将来会着情增加,或减少一个屯堡得丁口数量。

    除此之外,屯堡有更大的作用,这也是一个实验。那些屯长可不光是组织耕作,训练平民,更重要得是,还负有教化得责任。

    教化得责任?没错,这些屯堡,还负有一个教化得责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