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世界演义在线阅读 - 第六十六章 南国之师

第六十六章 南国之师

    同年,荆蛮入侵。

    荆蛮在经过与楚的多年纠缠之后,大部被楚吸收,残徐部落乘王朝内政动荡之机北侵,召(穆)公帅六师击败荆蛮,荆蛮残部仓惶向东逃窜到洛水附近。

    BC827年,周厉王二十六年,厉王(汾王)在彘去世,谥号厉王。

    这一年,发生大旱,时间过于持久,连草房都烧着了,共伯和请卜筮的官员占卜,得到大阳之讼,解读为:“厉王的阴灵散,化为鬼祟,作怪。”共伯和虽为摄政,但只是撑场面的,实际上还是召公、周公说的算,于是二人也未通知共伯和,就决定立太子姬靖为周王,共伯和归国,随后天降大雨,旱情缓解。

    但这实际上可能出自召公的苦恼谋划。召公藏匿太子姬靖多年,就是为了今日,当年厉王犯了众怒被推翻,召公无能为力,由于有厉王的存在,出于周礼,太子姬靖也不能即位,所以立共伯和摄政,实际上是在为将来太子即位,打基础。如今厉王去世,太子即位的最大难题已经解决,太子即位,也就顺理成章,而共伯和仅为摄政,并无法理统治的正当性。

    召公能在有生之年,将厉王之子扶上王位,也算尽忠了。

    共伯和的心性淡薄,德行高洁,被人尊为摄政时,不显得高兴;被废时,也不显得愤怒,依旧回到共国的共山之上逍遥自在。

    周宣王,统治时间:BC826--781年。

    周宣王,姬姓,名靖。

    父亲:周厉王

    妻子:姜后,齐国国君之女。

    后妃:申姜

    弟弟:郑桓公,周宣王庶弟(一说同母弟),郑国第一任国君。

    儿子: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位国君。

    BC826年正月,周宣王在周定公、召穆公的鼎力支持下即位,成为西周代商后的第十一任君主。周定公、召穆公辅政。

    周宣王的王后姜后是齐国国君的女儿,周宣王经常早睡晚起,疏于朝政,姜后于是摘掉耳环簪子来到永巷请罪,并让傅母转告周宣王说是她让周宣王起了yin逸之心,使得君王疏于朝政。君王好色必然引起铺张浪费,长此以往就会天下大乱,这就是她请罪的原因。周宣王听后大为感动,从此勤于朝政。这就是“姜后脱簪”的典故。

    原本周厉王时期的财政改革措施在共伯和摄政时期被共伯和废除,但贵族们得寸进尺地将井田制中的公田也不再上交,财政更加拮据,宣王即位后恢复了井田制的公田上交,但没有再对山林的归属以及税赋提出争议。

    周宣王一直对周王朝对周边蛮夷作战胜少负多的局面耿耿于怀,且诸侯对周室的不尊敬已经越发明显,甫一即位,便大造战车,为将来蛮夷的入侵以及威慑各路诸侯作准备。

    西周建国时的军队,大部分被武王划给三监,以监视武庚等商朝遗族,后来吸收了商人之后,成为三监的反叛资本。周公依靠各诸侯军队,平定三监之乱,将三监的军队改编为殷八师,用来平定淮夷各部,后来解散成为周朝东部诸侯的军队。周公依靠周人建立的宗周六师,昭王时全军覆没。周公在成周建立的成周八师,成为洛邑的主要完备力量,被周公和召公世代把持,也成为二公世代掌权的砝码。

    穆王抽调成周八师的部分力量,重新组建的宗周六师,又称七萃之士,也为穆公时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几十年后,开始衰落下去,无力与犬戎等蛮夷对抗。

    周宣王决定建立新的军队,而周人因为承平日久,大多不愿当兵,所以只能召收长江与汉水之间的楚蛮(荆蛮)人,他们因为多次被楚人打败,散落于各地,没有依附力量,所以成为极佳的招兵对象。

    周宣王命卿士南仲和太师皇父在太庙整顿宗周六师,新的军队,以荆蛮人为主体,取代宗周六师的地位,成为周中央的军队主体,被称为南国之师。而成周八师仍然驻扎在洛邑,游离于周王的管辖之外。

    BC825年,周宣王二年,宣王锡太师皇父、司马休父命。太师与司马皆为官职名,当时的太师负责进献有劝戒意义的文辞,似乎主管文教。

    曹国的公子(国君为公,公子就是国君的儿子)苏杀死了父亲幽伯疆,夺得了曹国的君位。发生了这样极大违背周礼制度的大事件,周宣王却不闻不问,或者说是无力干涉。这说明周礼已经崩坏,即将进入孔子所说“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

    西戎各部,长期威胁西周王朝的西部边境。周宣王在位时,多次命诸侯征讨西戎。

    BC824年,周宣王三年,宣王任命秦仲为大夫,命其带兵征讨西戎。秦仲为秦国国君,其袭爵非子的大夫之爵,较楚国的子爵还要低一等。

    韩侯:姬姓,周王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国君。始封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封地在陕西韩城市和山西运城河津市东北一带。韩城即以其都城而得名。

    始封君韩侯与唐叔虞一样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陕西韩城县南,世袭到春秋时并入晋国。

    周制,封建诸侯爵位有等,其国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别。周宣王为加强北方防务,增强韩国作为防御北方犬戎戎屏障作用,提高其爵位,封其为北方方伯(类似于商时的北伯侯的职位,有权协调北方各诸侯的军事力量),以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政治和军事作用,并授予其征伐不臣(不来朝觐,厉王时大多诸侯都不来朝觐)之诸侯的权力。韩城历史上又被称为夏阳。

    周制,方国诸侯应定期朝觐天于纳贡,不来朝庭朝觐,称为不庭,被作为对周王不忠顺的罪状,应予讨伐。

    BC823年,周宣王四年,周宣王为加强与韩侯的关系,决定赐婚,将蹶父之女姞(jí)嫁与年轻的韩侯为妻,故称韩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