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世界演义在线阅读 - 第十六章 鱼凫氏冉族

第十六章 鱼凫氏冉族

    古庸国是中国巫文化发祥地之一。长江三峡的巫山古称灵山。《山海经·大荒西经》称灵山有十巫,今已被证明都是早期的庸人。其后,十巫中最强大的“巫咸族”建立了一个“巫咸国”(在今天的巫溪县一带)。十巫中,巫咸、巫彭都曾为商王太戊的大臣。巫彭精通医道,巫咸除精通医道外,还精通天文、乐器。巫咸、巫彭所研究的医道、天文、乐器等,对中华文明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庸国所属江汉西部各地,明、清以前均有“民多信巫”的记载。至今这些地区仍然保留着许多巫文化,而且其使用的巫术也基本相同。这些巫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巫文化的另一方面,就是中草药文化。鄂、渝、陕边境地区民间中草医颇具地方特色,积累着宝贵的经验。这恐怕同上述巫术一样,与古代庸国巫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分不开的。

    庸人还能歌善舞,并发明鼓等乐器,因此古人有时将大鼓称为“庸鼓”。庸人善于歌舞,在《诗经》中可见其端倪。《诗经》中《江汉》及《墉风》中一些作品,很可能就出自庸风。世有“吉甫作诗”之说,尹吉甫为周武王的大臣,其出身地即庸国的附庸之地麇国。庸国的歌舞后来发展成山歌、戏剧。两竹高腔、薅草锣鼓、闹房花鼓调,主要源头就在古庸国的歌舞。

    早在商、周时期,庸国人就开始食用茶叶,并使用生漆,并将茶叶、生漆作为贡品。产地“巴”,实际上包含庸国的三峡地区,即后来的峡州、夷州等地。在三峡一带,庸人的茶文化后被楚人所继承。

    庸国还是中国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庸国的富强与其地产盐有很大关系。早在****时期,庸人就开发了盐泉,用以煮盐,并打开了通往楚国、秦国等地的盐道。秦地少盐,楚灭庸后占领了庸人的盐泉,籍以控秦,秦国则派白起占领了鱼邑之地,夺取了盐泉。据史书记载,秦楚战争,首先就是从争夺庸人盐资源开始的。

    在科技方面,庸国盛产五金,是铸钟大国,掌握着先进的青铜技术,因此又被称为“镛人”。商代的许多鼎器、大钟都是庸人的杰作。同时,庸人又因善于筑城建房而被称为“墉人”,周朝统治者就曾请庸人在洛邑(河南洛阳)建造都城,竹山县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3000余年风雨侵蚀,仍然屹立不倒,这些足以证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确实高超。

    蜀,位于四川盆地,东接庸国,北接周国、羌国。为牧野八师之一。

    蜀地文明分为几个时期:蜀山氏冉族、蚕丛氏羌族、柏灌氏羌族、鱼凫氏冉族、开明氏蜀族(蜀族是合化的民族)。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文化的民族(华夏族也是合化的民族)。

    前面介绍过从商王廪辛时期开始,外来的柏灌氏羌族一直统治着四川盆地。

    时值商朝末年,在今成都温江万春镇境内有条马坝河,在古时候非常大,河宽三百六十丈,水深看不见底。那时,河的南北两岸有两个部落,北岸是柏灌氏羌族部落,南岸是土著冉族部落,南岸的百姓喜好水,都靠打鱼为生。在南边的这个部落里,有个中年人杜宇,既聪明又勇敢,渔民们都很佩服他,就拥戴他当了打渔头,被百姓称作“鱼凫”。

    这个部落的大王凶残贪婪,捐税一次比一次重,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恼火。打渔头也忍不住了,心一横,带领老百姓推翻了那个大王,重新建立了一个部落。因为大家都是打鱼的,打鱼要用渔网、鱼叉,还要靠喂的鱼老鸹下水逮鱼,鱼老鸹是一种野鸭,古称凫,因而这个部落就取名叫鱼凫氏部落,那个打渔头当了大王就称为鱼凫王了。从此以后,渔民们的税轻了,生活越过越好了,杜宇就被族人唤做了“蒲卑”,鱼凫王的心也越来越大了,把现今郫县那边的犀浦、花园、德源、彭州占了。

    鱼凫王杜宇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号称蜀。古蜀军队是伐纣联军中最具战斗力的队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纣王的重要力量。这个文明形态不同于华夏族,被后人称为蜀族。这是蜀字首次出现在史书中。

    羌,即羌方,位于甘肃东南部,曾经非常强大,商代从武丁时起,直到廪辛时多次与之交战,此时加入伐商的周武王联军,为牧野八师之一。

    髳(Mao),位于北胜(云南丽江永胜县),加入了伐商的周武王大军,为牧野八师之一。

    微,位于渭水中游南岸,位于陕西宝鸡眉县,与位于山西长治潞城市的微子国不是一个国家。此时加入伐商的周武王联军,为牧野八师之一。

    彭,原为被武丁平灭的大彭国(江苏徐州)。大彭国和豕韦国被灭后,从此东夷无人可制。

    彭祖本姓籛,其后裔以国为姓,大彭国被灭后后,其后代于是以国为姓,为彭姓的渊源;而豕韦国被灭后,其后代也以国为姓,为韦姓的来源。在周朝时期,彭氏的一个子孙在周王朝中担任掌管钱粮的官员,后以“钱”为姓,成为彭氏的姓氏分支,所以历来都称“钱彭一家”,即籛彭韦钱实为一家。

    韦姓源自彭姓,彭姓源自篯姓,所以后裔无论是姓篯或姓彭,姓韦,都可以,如同姜子牙姓姜,姓吕,都可以,前者祖姓,后者国姓。

    后裔四方奔逃,流落各处,北方、南方、西方都有他们迁徒的足迹。其中南迁的一支,到达浙江临安、福建武夷山,最后到达广西,融入百越,成为今天壮族的先祖,壮族多韦姓,正是他们的后裔。北迁的一支,融入北方东胡,成为其中的一支,成为其中的室韦族。

    其中南迁到武夷山的一支的始祖为彭武、彭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