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阿摩利人对乌尔第三王朝的冲击
第三、四期的陶器颜色普遍变为浅灰、以绳纹为主,出现粗绳纹,篮纹和方格纹几乎绝迹。在第三期遗存中,第一、二期常见的鼎、深腹盆、甑等继续沿用,但有局部的变化,同时,新出现了鬲、卷沿圜底盆、大口尊、小口高领瓮等与商代二里冈期遗物十分接近的器物。这组新器形在第四期中越来越多,并表现出融合前者的趋势。东下冯类型也分为四期。
在夏文化的中心地带分布的是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为夏王朝所直接统治,其它类型则可能是与夏人联密切或有姻亲关系的方国。
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它是一处早于洛阳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
绿松石龙形体长大,总长70.2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在二里头时期,龙文物的地位是显赫尊贵的,是与夏王和其他贵族密切相关的,龙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了王权,这种观念代代相传。
BC1780年,守丧一年后,帝昊(皋)即位,以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为都。面对彭系诸侯的压力,新上任的夏王妥协了,豕韦氏不但复国,而且与昆吾一起提升为伯国,此举安抚了豕韦国,其成为夏朝末期的坚强盟友,但是大彭国仍然倒向商国方面。
BC1778年秋天,后昊突发重病死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
BC1775年,服丧两年后,后发(敬,又称惠)以嫡长子身份即王位,以西河(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东南)为都。时年38岁。
姒发,名发,又名敬、惠。孔甲之孙,皋之子。
姒发生于孔甲三年,即BC1813年,出生在夏都西河王宫,是姒皋的元妃所生,为嫡长子。
姒发即位时,由于父王姒皋三年的辛勤执政,夏王朝的威望有所提高,各诸侯国都逐渐恢复了与夏王朝的关系。《古本竹书纪年》载:“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可见姒发即位时和他父亲姒皋即位时的境况大相径庭,不仅各诸侯国纷纷带着礼物前来朝贺,还为新王作歌舞表演。
姒发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摆出一付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势,仿佛他真的是天下的主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仆。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极为平庸的帝王,在他执政的七年里,既没有安邦定国的奇策,也没有造福于民的良谋,生活庸庸碌碌,政绩平平常常。他完全靠的是他父王的威望来满足他自命不凡的虚荣。
姒发执政期间,夏王朝与南方诸夷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江南夷族的音乐和舞蹈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原地区的。同时中原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等也传入了南方的夷族地区。双方物质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民族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姒发执政时期,对诸侯和方国的管理已经失控,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完全不听从夏王朝的号令,自行其道,为所欲为,逐渐形成了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局面。其中最为强大的是商侯子主癸。商侯子主癸是位野心勃勃的诸侯,他率领族人迁回商丘之后,继续施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不断吞并周边的一些小的诸侯国。
商族的势力不仅已经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同时还以谷熟(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为根据地向东部扩张,此时商侯子主癸已经老迈,但是他的儿子天乙(商汤)已经长大成人,并且精通文武之道,足智多谋,是一位有勇有谋气度不凡的首领。
子主癸便让儿子商汤来代替他来主持殷商的国政。于是商汤广纳天下贤才,招募各路英雄好汉,扩充军队,大力发展殷商的势力。他运用智慧,率军东征西讨,多次击败敌人,成为父亲子主癸的得力助手。
子天乙的才能和智慧与夏王姒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姒发不学无术却又目中无人,是一个典型的绣花枕头装糠皮——外边好看里头空。他每天除了吃喝玩乐醉生梦死外,几乎是别无所长。
姒发在位执政七年,因为过于放纵自己,他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渐渐地病入膏肓,终于大病不起,BC1769年,泰山地震,后发病逝。终年仅十六岁。他死后遗体葬在后发陵(在今洛阳市境内,具体位置不详)。
之后就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帝王夏桀出场。其与商的关系极为密切,很难分开。所以统一放到商的章节去讲。
前面提到的苏美尔各朝代都终结于萨尔贡之手,下面我们就讲述萨尔贡的历史。
萨尔贡一世SargonI,统治时间:56年,BC2371--2315年。
这里面通常人们只将之称为萨尔贡,他在历史上是相当有名的。但是历史上后来又出现了一个萨尔贡,通常处理这种同名问题,西方的传统是在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就叫做一世,当然不是说他的儿子就是二世,这不是秦始皇排列封号,而是指的名字一样。总不能说刘邦的儿子也叫刘邦吧,所以华夏一直有避讳祖先名讳甚至皇帝名讳的情况,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是礼制发展的产物,而闪米特以及之后的西方社会基本不存在礼制这个词,所以经常出现爷爷叫这个名字,孙子也叫这个名字,有的甚至儿子也叫这个名字。这时人们区分他们就要称他们为XX第一,不过XX一世,更符合中国人的胃口,这样出现再多重名的也不怕,尽管第一、第二这样的一直排下去。
在夏文化的中心地带分布的是二里头文化的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为夏王朝所直接统治,其它类型则可能是与夏人联密切或有姻亲关系的方国。
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大型青铜冶铸作坊、制陶、制骨遗址,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以及400余座墓葬,出土了成组的青铜礼器和玉器,证明了它是一处早于洛阳商城的具有都城规模的遗址,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成为公认的探索夏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关键性遗址。
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发现有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宫城、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还发现了最早的车辙痕迹。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正式命名为“中国龙”。
绿松石龙形体长大,总长70.2厘米,由2000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至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其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中国早期龙形文物中都是十分罕见的。在二里头时期,龙文物的地位是显赫尊贵的,是与夏王和其他贵族密切相关的,龙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代表了王权,这种观念代代相传。
BC1780年,守丧一年后,帝昊(皋)即位,以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为都。面对彭系诸侯的压力,新上任的夏王妥协了,豕韦氏不但复国,而且与昆吾一起提升为伯国,此举安抚了豕韦国,其成为夏朝末期的坚强盟友,但是大彭国仍然倒向商国方面。
BC1778年秋天,后昊突发重病死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
BC1775年,服丧两年后,后发(敬,又称惠)以嫡长子身份即王位,以西河(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东南)为都。时年38岁。
姒发,名发,又名敬、惠。孔甲之孙,皋之子。
姒发生于孔甲三年,即BC1813年,出生在夏都西河王宫,是姒皋的元妃所生,为嫡长子。
姒发即位时,由于父王姒皋三年的辛勤执政,夏王朝的威望有所提高,各诸侯国都逐渐恢复了与夏王朝的关系。《古本竹书纪年》载:“后发即位,元年,诸夷宾于王门,再保庸会于上池,诸夷入舞。”可见姒发即位时和他父亲姒皋即位时的境况大相径庭,不仅各诸侯国纷纷带着礼物前来朝贺,还为新王作歌舞表演。
姒发志得意满,目空一切,摆出一付天下唯我独尊的气势,仿佛他真的是天下的主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奴仆。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极为平庸的帝王,在他执政的七年里,既没有安邦定国的奇策,也没有造福于民的良谋,生活庸庸碌碌,政绩平平常常。他完全靠的是他父王的威望来满足他自命不凡的虚荣。
姒发执政期间,夏王朝与南方诸夷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江南夷族的音乐和舞蹈就是在这个时候传入中原地区的。同时中原的文化,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等也传入了南方的夷族地区。双方物质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民族融合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姒发执政时期,对诸侯和方国的管理已经失控,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完全不听从夏王朝的号令,自行其道,为所欲为,逐渐形成了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局面。其中最为强大的是商侯子主癸。商侯子主癸是位野心勃勃的诸侯,他率领族人迁回商丘之后,继续施行对外扩张的政策,不断吞并周边的一些小的诸侯国。
商族的势力不仅已经完全控制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同时还以谷熟(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为根据地向东部扩张,此时商侯子主癸已经老迈,但是他的儿子天乙(商汤)已经长大成人,并且精通文武之道,足智多谋,是一位有勇有谋气度不凡的首领。
子主癸便让儿子商汤来代替他来主持殷商的国政。于是商汤广纳天下贤才,招募各路英雄好汉,扩充军队,大力发展殷商的势力。他运用智慧,率军东征西讨,多次击败敌人,成为父亲子主癸的得力助手。
子天乙的才能和智慧与夏王姒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姒发不学无术却又目中无人,是一个典型的绣花枕头装糠皮——外边好看里头空。他每天除了吃喝玩乐醉生梦死外,几乎是别无所长。
姒发在位执政七年,因为过于放纵自己,他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渐渐地病入膏肓,终于大病不起,BC1769年,泰山地震,后发病逝。终年仅十六岁。他死后遗体葬在后发陵(在今洛阳市境内,具体位置不详)。
之后就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帝王夏桀出场。其与商的关系极为密切,很难分开。所以统一放到商的章节去讲。
前面提到的苏美尔各朝代都终结于萨尔贡之手,下面我们就讲述萨尔贡的历史。
萨尔贡一世SargonI,统治时间:56年,BC2371--2315年。
这里面通常人们只将之称为萨尔贡,他在历史上是相当有名的。但是历史上后来又出现了一个萨尔贡,通常处理这种同名问题,西方的传统是在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就叫做一世,当然不是说他的儿子就是二世,这不是秦始皇排列封号,而是指的名字一样。总不能说刘邦的儿子也叫刘邦吧,所以华夏一直有避讳祖先名讳甚至皇帝名讳的情况,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这是礼制发展的产物,而闪米特以及之后的西方社会基本不存在礼制这个词,所以经常出现爷爷叫这个名字,孙子也叫这个名字,有的甚至儿子也叫这个名字。这时人们区分他们就要称他们为XX第一,不过XX一世,更符合中国人的胃口,这样出现再多重名的也不怕,尽管第一、第二这样的一直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