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海阔凭鱼跃
“刘大夫,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刘昉开门见山地回道:“王爷放心,微臣明白王爷要说的事情,待我回京后,必定不会乱说此地的情况,王爷且放心!” “多谢!”赵构道谢一声,他说的便是这件事。 既然刘昉知道赵构的秘密,可他也知道有些事情能说,有些事情不能说。对于赵构的本事,刘昉也是很赞赏。大宋需要赵构,刘昉答应下来,就坚决做到,决不会乱嚼舌根子。 刘昉又在幽州留了三天,便告辞回京复命了。赵构亲自送他出城,也算是一种敬重。 “师弟,要是他说出去,那可是欺君之罪,这样如何是好?” “放心吧!”岳飞的担心也不无道理,要是真的说出来了,那他们就得人头落地,赵构兴许没事,可他们这些人跟着一起隐瞒,不死也得脱层皮,赵构却信誓旦旦的说道:“他不会说的,我相信他的为人。” 接着,赵构便回去了,他没有闲着,身子已经好了,那该做些正事才行。 “师兄,你传我的命令,让幽州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喊来!” 岳飞听从赵构的命令,立即出去了,他吩咐汤怀、张显、王贵等人全部出去了,将当地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请了过来,实际上这也是赵构第一次正式召见幽州当地的官吏。 “王管家,你让其他兄弟们都进来!” “王爷!”众人都前来了,恭敬地喊了一声。 赵构笑道:“这些日子兄弟们都辛苦了!” 众人莞尔一笑,他们确实辛苦,是憋得辛苦。因为他们都是装成重伤的模样,实际上也没有多大的事情,却不能动武,也不能四处行走,就这么一直在府中养伤,着实把他们憋坏了。 现在已经雨过天晴了,众人的禁足令也被解开了。 “现在,你们立即出来,前往其它州,让当地的将领以及官吏前来见我!” 众人立即答应下来,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事他们在来的路上便已经听过赵构说起。若是赵构身子抱恙,兴许他们不必做什么。如今全部好了,那么他们也知道赵构必定会采取行动。 因此,他们全部都整装待发,就等待赵构的命令。 “王爷,当地的官员以及将领全部都来了!” “好,让他们全部进来!” “王爷!” “诸位同僚辛苦了!”赵构让他们全部坐下来,微笑的说道:“本王知道诸位同僚多数是昔日辽朝的旧臣,不过你们始终都是大宋子民,本王希望诸位能尽忠职守。” “今rìběn王喊来诸位,不是别的,而是提出几点要求:第一,在本王的管辖范围内的官员不可有任何的中饱私囊行为,也不可欺民、扰民之举;第二,无论是文官、武将皆是幽州的栋梁,不可互相攻击,也不可暗地里使绊子;第三,在幽州此地要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就连商业贸易等也要大力支持,我要让幽州成为燕云十六州的重城;第四,一切以百姓安居乐业为主,要让当地百姓吃得饱、穿得暖。” “以上四个要求,你们是否做得到?”赵构掷地有声地问道,“幽州刺史,你乃是幽州的官吏,不知道你有何高见?” 幽州刺史急忙回道:“回禀王爷,微臣以为第三条、第四条有些难办,其它的都好说。” “说来听听!” “幽州郡县人数加起来有十几万人,昔日此地也是商业和手工业十分繁荣,尤其是白米行、油行、生铁行等种类繁多,只不过在辽朝的治理下却渐渐地衰退了,甚至这些店铺都已经难以维持生计。” 幽州刺史在此地也有一段时间,对此地的风土人情等都了如指掌,他也是苦于无奈,要是昔日的幽州的确是商业与手工业非常发达,只不过后来却遭受破坏,这些破坏还是人为。 当初,辽人在幽州肆无忌惮,那些店铺老板等都心有余悸,最后纷纷关门,有些则成为辽人的店铺,这也导致当地百姓有口难言,生活窘迫。若是重新恢复到昔日的盛况,那么代价很大,而且时间周期也会很长。 赵构沉思片刻,坚决地说道:“无论多难,这件事也是当务之急,必须要做好。若是没有这些支撑,仅凭财政难以维持,百姓也不会真心依附于大宋,难以收复民心,哪怕是再多时间也必须做到。” 幽州刺史点点头,他只能答应下来,至于第四条的理由也就是第三条差不多。其实,最重要的是幽州府库并没有多少钱,这也是最重要的。赵构也知道一些,不过这些都需要慢慢来,只要能做到这四条,那么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幽州乃是军事重地,赵构必须好好经营才行,要想真的成为铁板一块,唯有收复民心,让当地百姓认可大宋,这样才是真的认同他们的管辖。如果没有任何改变,那么这些生活在辽朝统治百年时间的百姓,哪里会认可大宋,兴许还会发生叛乱也说不定,因为吃不饱穿不暖。 赵构听了众人的汇报,幽州经过上次宋辽大战有些地方被破坏,这些地方也需要钱修缮,甚至还需要加固。另外,当地财政并没有多少收入,看似繁华的幽州实际上非常的贫穷,尤其是冬季来了,还有不少人会被冻死。 于是,赵构下达命令,让各个郡县的户籍官重新编撰户籍,只要是有人在的地方,无论男女老幼,都需要登记造册,将他们一一记录下来,还要求当地的县衙将本县情况全部调查清楚,然后针对性的处理。 当赵构在幽州如火如荼的整理改制时,京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太子赵桓本已失势,却不想这些日子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不仅仅拥有强大的财力,更是人脉极广,朝中官员也趋炎附势,依附于太子麾下。并且,赵桓知道朝中官员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都十分清楚,要是有困难,他还能及时帮忙,这也让他收了一些官员的心,真心效忠于他。 赵桓眼看自己的势力重新培养起来,心里十分得意,原本就与赵有恭不对付的他最后更是发生朝堂之争,只不过赵有恭却一改常态,不仅没有任何的争斗,更像是一种退让,这也让赵桓的势力越来越大,就连皇上都没有任何反应,反而赞许,这也让朝中一些大臣有了与太子亲近的想法。
赵构传下命令后,大小官员立即行动起来,就连刺史都走出去,不再府衙办公,渐渐地了解了当地的情况,眼下最缺的便是大量的钱财。现在头等大事便是解决资金的问题,他总不能拿自己的钱出来,因为那是有更重要的事情。 于是,赵构上奏朝廷,请求皇上拨款,宋徽宗也没有什么,直接同意下来,一次性拨款了八百万两,这些钱已经足够了。至于后面的事情,那就得需要依靠当地的百姓还有吏治才行。 当拨款到了幽州后,赵构立即将这笔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百姓,一部分用于军事上,也就是将这笔钱重新建筑围墙,那些需要修缮的地方全部整修,这也让幽州的防守更加坚固。 另外,三百万两用于治理河道疏通,还有就是重修道路,最后还剩下一百万两就全部放进了府库之中。八百万两用了七百万,这些钱全部用之于民,使得赵构的名声也在幽州盛行,而且当地官员的俸禄也按照朝廷的制度一并发放,不过这些都是先欠着,待事情好转了再一并发放,先将这笔钱用于紧急事务上。 由于赵构的管理得当,使得幽州重新焕发出生机,消失许久的手工业与商业也慢慢的复苏起来,百姓、商贾等人也愿意前来,这也是赵构大力支持的原因。并且,赵构还给予他们一年免除税收的优惠条件。 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幽州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然一新不说,就连其它的州郡也相继按照赵构的指示整顿,渐渐地燕云十六州慢慢的发展起来,就连当地的官府也有了收入来源。 赵构管理的井井有条,使得幽州百姓对他感激涕流,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就连京城都传来了他的美名。因为赵构鼓励他们出去,也就是有些幽州的商贾将店铺开在了汴京城。 但是,赵构不再京城三个月时间,京城中的势力彻底发生了改变,太子赵桓与赵有恭旗鼓相当,并驾齐驱,就连皇上都赞赏有加,这更是大大的鼓励了赵桓的决心。 对于京城中的情况,赵构也十分清楚。他很好奇,为何太子怎么会崛起的如此迅速,便让他追查到底有谁相助。只不过他对于京城的形势倒是没有多大兴趣,眼下他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治理燕云十六州上。 现在的赵构当真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当赵构离开京城,来到燕云十六州,这里已经是他的封地了,也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正因为是这样,赵构全部心思放在上面不说,更是出动了所有力量想要将燕云十六州建设的更好,就连官制都有些改动,还有民生问题都减少了许多,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发展成为夜不闭户,这些都是赵构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