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骄阳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后(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后(下)

    “太后!”

    崔瑾的指控赵佑林并不承认,他也不敢承认,“太后手中玉雕确实出自草民之手,崔大人的公子犯了案子,便想拿草民顶罪,甚至不惜牵连太后,其心可诛,望太后明察。”

    太后叹气,“哀家也希望你说得是真的。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及时是真的,那也是假的了。”

    “太后岂能受世情所胁迫?”

    “你说的也有道理。”太后点了点头,似有些赞许之意,“既然这样,哀家便再给一块玉,你若是能雕出一模一样的莲台,就算你是冤枉呢,若不能,这欺君罪名,哀家也没办法宽恕。”

    赵佑林一听就傻了,原本是跪在地上,这会儿就直接趴下了,“太后……”

    太后这种已经活成了精的老太太,一眼就看得明明白白的,“把他交给都卫府吧,至于你,”太后瞧了一眼崔瑾,“继续回家反省吧。”

    太后没把欺君的大罪一并清算,对崔瑾就算是万幸了,他磕头谢恩退出了寿康宫,出宫门的时候,正好碰见楚王进宫请安。

    两人叹了口气,尽在不言之中。

    太后可是有些日子没见楚王了,对自己这个大孙子,有失望也有不满,但是,终究还是有三十几年的情分垫着,跟其他的皇子不能比。

    太后虽然脸上不是很好看,楚王依然是做足了孝子贤孙,“孙儿久不曾入宫请安,还请太后恕罪。”

    这个事儿太后也怪不了他,因为李长赫的事情他一直都在闭门思过,也是这几天皇帝心情好点,才算是放了出来。太后见他一副灰心丧气的样子,又气又怜,“起来吧。”

    “孙儿有罪。”

    李熙樽态度非常严肃,可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太后也是斗争经验相当丰富的人。直接就让宫人们都退下了。

    “你要说什么?”老太后知道他孙子不是真的来请罪的。

    “皇祖母恕罪。”李熙樽磕了头才说道,“孙儿只渤海回来,就听说了孙原会的案子,孙儿也没想到崔瑾竟然能如此大胆。险些陷太后于不义。”

    太后一提这事儿心就烦,她好好在宫里坐着,竟然就跟那人命官司牵扯到了一起,“崔瑾做事你也未必都能知道,好在现在也解决了。你要是想要为崔瑾求情,也还是重新考虑考虑吧,崔瑾犯的罪,如今的处罚已经是轻的了。”

    李熙樽跪在地上,把头低了又低,“孙儿实在不忍心,让崔瑾代孙儿受过。”

    太后猛然警惕,“怎么,还有我不知道的事儿?”

    李熙樽突然落泪,看起来很是悔愧的样子。“命人毒杀孙原会,并不是崔瑾的意思。”

    “什么?”太后大惊失色,在看楚王的神色,算是明白了几分,“难道竟然是你?”

    李熙樽含泪点了点头,“是孙儿糊涂。”

    “你是堂堂亲王,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儿,难道说,之前强夺七宝莲台,也是你的主意?”

    李熙樽连连摇头。“七宝莲台的事情孙儿的确不知情,孙儿自渤海回来之后,崔、韩二位请求孙儿搭救韩苑,在对孙儿道出事情。韩苑杀人放火。认罪伏法本属应当,可是,孙原会的案子若是深查下去,难免会牵连到太后,孙儿也是一时情急,才叫人灭了口。”

    太后听完整个人愣在那里。孙原会区区庶民,他一条命在太后眼里算不得什么,甚至,刘太后为了今天的一切,害的人要远多于此。她不能接受的,是朝中重臣、堂堂亲王,为了那么小的一个东西就惹出这多事来,甚至,几乎无法平息。

    若这就是她教出来的孙子,她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太失败。

    楚王本来是来表忠心的,为了孝敬太后,他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而不像贵妃和晋王他们,专门给太后添堵,可是,他要是知道太后此刻在想些什么,肯定宁愿自己还在闭门思过。

    “孙儿只是不能任由旁人玷辱太后圣名,因此才做下错事,但是无论如何,孙儿也不忍心见到崔瑾代孙儿受过,而今孙儿在圣上面前不敢多言一字,还请太后帮崔瑾一把吧!”

    太后没有处置崔瑾,不过是看在他母亲的面子上,并不意味着她对崔瑾就没有怒气,况且,就算是买凶杀人跟他没有关系,欺君罔上也不是假的。

    太后马上就有了觉得,她淡淡地说道,“这件事情你就当没发生过吧!都卫府那边怎么定的案,事情的真相就是什么样,你是亲王,是皇子,一举一动更应谨慎小心,该结交些什么人也该心里有数。”

    李熙樽自然知道想救崔瑾没那么容易,他也不过是先把话垫到这里而已,他更多目的,还是希望借此机会,能跟太后把关系缓缓。

    但是,太后的反应跟他的预计似乎有些差别。

    “太后,孙儿已经知错了,孙儿下次再不敢擅自做主,反而好心办了坏事。”

    太后想了想,李熙樽也不算办了坏事,孙原会死了,皇帝自然要对涉案之人从重处罚,不过同样的,也没有继续去追查七宝莲台的下落。

    太后已然不需要那个倒霉的莲台了,但是,她更不想把这官司都摆在明面上,她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

    “你也起来吧,都已经要做祖父的人了,跪在那里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

    太后虽然言辞不善,但是语气终究是有所缓和,李熙樽紧绷着的心,算是放回去一半。

    “是。”李熙樽站起来的时候,稍微有点费力,虽然跪的时间不长,但是尊贵的亲王膝盖,也不是很能忍受了,“此事既然已经过去,还往太后放宽心胸,切勿以此为念,反而有伤圣体。”

    太后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小时候听话懂事的孩子又回来了,“你也坐下说话吧!”

    “谢太后。”李熙樽在太后身边坐下。“这事情牵扯了一位尚书,一位侍郎,根本原因竟然是一个执拗书生,孙儿怎么想。怎么觉得有问题。”

    太后白了他一眼,“人都已经死了,就是有问题又能怎样?”

    “是。”李熙樽急忙点头,“孙儿只是觉得,自从孙儿送渤海回来。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似乎都是针对孙儿来的,当然,这种事情孙儿也算是习惯了,不会跟他们计较,不过,他们要是把手伸到太后宫里,那孙儿是万万不能坐视不理。”

    太后知道他说的他们是谁,她一直也不觉得贵妃有那个胆子,而且。比起贵妃来,皇后的胆量和野心,都要大得多。

    “孙儿知道太后对母后有所误会,孙儿一直也想追查出实情,可是,孙儿一回京就被困在府中,几乎什么都做不了,时间一再耽搁,现在想查也是无从下手。”李熙樽想把皇后做的事情推得一干二净,他知道太后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最多只是怀疑而已,而怀疑这种东西,时间一长,难免就会动摇。“可是太后细想想,皇后自从嫁入王府,对太后何时不时恭敬有加,若不是太后护持,皇后也早就遭了贵妃的毒手,皇后就是再糊涂。也不可能做任何对太后不利的事情啊!”

    太后也觉得李熙樽说的话很有道理,她一直也没想明白自己的儿媳妇怎么会在背后算计自己,而且,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她这个太后对她们的支持,都远远的超过了任何人。

    “你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等着圣上消了气儿,自然准你重回朝堂。”

    楚王大喜,终于他今天这一遭算是没有白费心。

    “圣上的心意,恐怕还需要皇祖母周全。”

    太后未置可否,“哀家知道了,你也去看看你母亲吧?”

    李熙樽离开寿康宫,太后却轻轻地叹了口气,或许,那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一直都只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吧。

    “他说的你都听见了?”太后问陶嬷嬷。

    陶嬷嬷为防有人窥探,一直守在殿门口,他们说的话虽然不是句句清楚,但是也落下很多。

    “楚王也算是尽心了。”

    “尽心?”太后反复咂摸这两个字的意思,“也不知道是为谁尽心?”

    换了别的皇子,陶嬷嬷都会说是对太后尽心,但是,楚王的话,就算了吧,“殿下那个位置,想的事情难免多谢。”

    太后冷笑,“就怕是太多了!”

    “好歹他对太后还是孝顺的。”

    陶嬷嬷平平静静的说了一句,太后听着却不平静。

    “哀家以前也以为他好歹还占着个孝顺,如今看来,也不能说他不孝,不过是对象不是咱们罢了。”

    楚王要是不提皇后的事情,太后多少还信了他几分,就算是暂时不会帮他说话,他要是肯耐下性子多下点功夫,太后早晚都会回心转意。可是,他偏偏要帮皇后开脱,甚至两个像样的理由都拿不出来,太后要是信他就有鬼了。

    陶嬷嬷是最了解太后的人,楚王这些话太后目前是不信,但是,却难保以后,她受人之托,终究是要忠人之事的。

    “楚王殿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那件事情除了皇后咱们不作第二人想。但是,咱们也没有拿到过任何实证,或许,皇后真都有可能冤枉。”

    “冤枉,难道贵妃自己炸了李骄阳的銮驾,然后在嫁祸给哀家?”

    “当时是觉得不太可信,现在想来,翌城公主毕竟是毫发无伤,也许本意就是虚张声势呢!”

    陶嬷嬷这话太后可是听进心里了,她反复的想了想,千万不要中了贵妃的离间之计。

    “果真如此的话,贵妃的本事也太大了。”陶嬷嬷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能指使茂源县令史平,还能让纪侯认罪,贵妃的能耐,可是让人害怕啊!”

    陶嬷嬷这样一说,太后反而释然了,“贵妃要是真有这两下子,皇后早都换人,太子也不用争了,这天底下倒是太平了。”

    陶嬷嬷低垂着头,嘴边带着一丝笑意,“太后说的是,是奴婢想太多了。贵妃要强,争的东西也都在面儿上,那些曲曲折折的心思,确实是有些难为贵妃了。”

    “哼!”太后并没有为此感到高兴,“后宫如此不靖,皇帝又能有什么好处。”

    “太后所虑甚是,若是立了太子,他们也就都消停了。”

    按照往常,太后是最愿意听到立太子这种话的,但是这一次她却犹豫了。

    太后一心为楚王打算,除去祖孙的情分,也有很大一部分希望是,楚王将来能照拂刘家,可是现在,她还没死呢,自己家兄长就别罢官了,若是有一天她不在了,楚王又能如何对待刘氏一族。

    太后为此感到深深的担忧。

    陶嬷嬷一眼就知道太后在想什么,她也知道太后最不能原谅皇后的,并不是自己如何,而是让刘同敏背了黑锅。

    “如今郑氏父子在北边的实力已经是越来越稳固了,等楚王立了太子,他们就跟是非同小可,或许,于国家安定也是有益。”

    “有什么益!”太后终于听不下去,“郑氏jian狡,若是让他们一味做大,谁敢保证将来就不会危及皇权。”

    陶嬷嬷微微笑了笑,是啊,楚王已经有了强有力的母族了,太后还是看看别的皇子才好。

    “要说清贵,还真有能比得过玉氏的,如今玉氏一门都在租地务农,上次恩科似乎都没有族人前来应考。”

    “他们还在怀念先帝呢!”太后的脸色越发冷峻,若不是贵妃的缘故,玉氏那些老顽固,早就被杀一百回了。

    “楚王、晋王都不好,但是,朝廷总得有一位太子啊,立了太子,不仅仅是朝廷重臣,就连后宫的嫔妃,也会安分许多。”

    “你什么时候也变的这么糊涂。”陶嬷嬷今天的话虽然多了些,但是太后并没有想太多,毕竟,毕竟是信任了几十年了的人了,她没有那个习惯去思考她话里的深意,“有没有太子,都少不了争斗,哀家看来,倒还不如谁都不立,让圣上也好好挑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