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小说 - 飒飒西风在线阅读 - 第四百零三节 敌我渐明

第四百零三节 敌我渐明

    光头胖子的手上结着一层厚茧,看上去确实不像是个养尊处优的当铺掌柜。

    “嗨,我这掌柜跟其他人不一样,一般的粗活也都帮忙干着,久而久之就成这样了。”光头胖子摸着脑袋哈哈笑道。

    刘驽听后微微一笑,指着天花板说道:“既然你们都是因为受了冤屈才被关进这牢里,不妨我这就带你们出去。”

    三人听后面面相觑,那光头胖子回头望了眼站在身后的两名伙计,对刘驽说道:“大侠,这个恐怕不妥。我们都是在长安城内有家室的人,只要我们逃出这大理寺监牢,官府立刻就会将我们的妻儿父母抓进来,代替我们坐牢。”

    “是啊,是啊!”癞痢头和黄脸瘦子附和道。

    刘驽转而问那正在品粥的年青犯人,“你要不要走,我带你离开?”

    年青犯人头也不抬,“不走,这里的粥好喝。”

    好好的一条密道摆在面前,却无一个敢逃,或者愿意逃。真是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刘驽接着享用完自己丰盛的早餐,独自占了一个干净的角开始落睡觉。到午饭时,那牢头又送来了一条酱鳜鱼、一碗新鲜时蔬,外加米饭酒水。他自顾自地享用,再没跟牢房中的其余四人客气。

    吃完饭后,他继续没头没脑地睡觉,等醒来时,他估摸着外面夜色已晚,便离开监牢,前去那皇宫大内的集武阁内阅览武籍,在第二日天亮之前又返回监牢歇息。

    日子过得平淡如水,渐渐过去了一年多。在此期间他饱读了大量集武阁中的武学典籍,已经掌握了江湖中的八十六门拳法、九十七种掌法、三十四种腿法和十六种指法,即便和江湖上一些知名门派博闻强学的高手比起来,也不相伯仲。

    他之所以能在极短时间内领悟几百门武学,跟他先前学过、这些高深武学有关,草原上那次和普真和尚论武的经历,更是极大地增长了他的见识,就好比经历过沧海桑田的人,再见到一些小风小浪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这些后学的武功多不如、高深,却对他先前所学的武功多有印证之效,就好比找到了一条大江大河的源头,能从根本上明白了一些道理。

    如今在他的武功中,最擅长的莫过于叠浪神掌和那敌我俱伤的指间血滴功夫。在他的刻苦习练之下,叠浪劲已隐隐有要突破至第六层的态势。

    而那指间血滴的功夫虽然会敌我俱伤,但究竟是一门威力极大的武功。他冒着生命危险又练习了不少次这门功夫,尝试着将自己的内力灌注到血滴中,然后将其引爆。然而在没有大量吸取外人内力作为支撑的情况下,仅凭他自己注入血珠中的少量内力,这血滴引爆的威力着实有限,还不如那叠浪神掌厉害。

    在研究武学的同时,他与大理寺监牢内的四个囚犯混得越来越熟,得知那个光头胖子名叫冯海,癞痢头伙计名叫崔阿九,黄脸瘦伙计名叫李亮。这三人都对他奉承得日加殷勤,但隐隐中总让他觉得互相之间隔着些甚么,令人不得不心生提防。

    整间牢房中,只有那个年青犯人一直不肯与大家互通姓名,而那三个犯人似乎也没有过问的意思。

    年青犯人不知究竟为了何事得罪了大理寺的人,每逢月十五便会被提出去拷打一次。好在每次的拷打虽然都极为残酷,却也没有伤及他的性命。

    刘驽已经总结出规律,通常此人在遭遇拷打后,都会如死鱼般躺上半日。然而到了第二日中午的饭点时,他又能支撑着爬起身来。

    刘驽从此人身上感受一种极强的活下去的信念,他觉得此人并不是喜爱监牢里每日三餐的一碗米粥那么简单。此人展现的是一种坚强活下去的态度,而此人之所以拒绝他的喷香饭菜,似乎也同样是源于这种态度。

    道理很简单,从简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只要此人接受一次刘驽馈赠的佳肴,往后便很难坚持其粗茶淡饭的日子

    总之,这是一个人让人说不清道不白的人,却又能让人感受到其异常坚定的cao守。

    话说回来,季如常的死讯渐渐在大理寺监牢里已是公开的秘密,牢里的犯人多知道大理寺已经换了一位新的主事官。那管饭的牢头对刘驽的态度越来越好,送来的饭菜也是只好不差。

    根据刘驽这一年多来对朝政的了解,这些大理寺的人应该把他当作了大太监田令孜安插在牢里的隐卫了。那个田令孜的权欲极强,但凡京城之地,没有他不想掌控的地方。而所谓的隐卫,便是田令孜手下掌握的一支极其神秘的力量,铜马所在的虎组便属于隐卫其中的一支。

    没有人敢过问隐卫的来历,或者探听隐卫的底细,这些行为都会被视作对田公公的冒犯。田令孜本性极为狐疑,但凡被他盯上了的人,绝不会有甚么好下场。不是被隐卫死在荒郊野外,便是被谏官弹劾,再经皇上之手判斩立决。

    总之这田令孜是一个只手遮天之人,没人敢冒犯他,连对他手下的人也敬若神佛。和这位大名鼎鼎的太监比起来,那位“双玉二王”中的夔王虽然也身处长安某地,却低调得不值一提。

    因为刘驽曾暗示是田令孜的人,所以大理寺监牢里的牢头们谁不敢打探他的来历,对于这位白天来夜里去的爷,他们只管好饭好菜地供着,从不敢多过问半句话。

    期间,刘驽曾去过驿站一趟,取了萧呵哒的来信。

    据萧呵哒信中所言,他已经在洛阳置下了一处大宅,风水极好,又雇下了几十名人丁,都是精明能做事的人,因此掌剑门的堂口已经初具雏形。

    刘驽收到此信后,心中踏实了不少。这个萧呵哒确实是个能人,有此人在,他倒是省事了不少,可以将自己的经历专注在一些大事上面,比如说五月初九晚上,在皇宫大内发生的一件刺杀案。

    他虽没有亲见,但听人说被刺杀的对象正是大太监田令孜。

    为此他感到有些奇怪,他出没皇宫大内已经一年有余,从未见过那个大太监田令孜的模样,而那些刺客又是怎样找到此人的。

    当日白天,他没有再返回大理寺监牢。作为一名“隐卫”,他必须在“主人”被刺杀的时候装作煞有介事的样子,而不是躲在牢房里继续享福。

    宫内刺杀之讯很快在长安城内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刺客是黄巢和王仙芝派来的,那些义军匪首想借此扰乱朝政;也有人说刺客其实是皇帝的人,田令孜把持朝政多年,雄心勃勃的少年皇帝早已心生不满,想要一举除掉这个权宦而后快。

    尽管各种议论是是非非,但宫中的戒备确实因此森严了起来。

    又过了几日,几名朝中大臣被判斩立决,刘驽估计是与刺杀之事相关。

    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大理寺监牢附近的守卫也跟着严密起来。他不禁想起牢里的那个淡定得有些过头的年青犯人,难道刺杀的事情竟然与此人相关,而此人正是刺杀案的主谋?

    他曾数次这般设想,但又数次推翻自己所下的结论。这个年轻犯人在牢里毫无根基,每个月还会被毒打一次,又哪里来的能力在牢外组织起一场像模像样的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