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南明副榜举人在线阅读 - 第112章 三老制度,古代的长老会

第112章 三老制度,古代的长老会

    第二天一大早,钱邦芑、范文光早早来到知府衙门大堂,刚刚坐下,经历司知事(正九品)周正笑道:“两位大人请安坐,大人一大早就出去了,说是观看周围四个官屯场引水情况,大概中午时候就能够回来。”

    钱邦芑点了点头,笑道:“周书办,有没有什么要紧公务给我们说说,我们先熟悉熟悉,也可以协助大人,为大人分忧啊。”

    周正笑了笑,说道:“两位大人,大人昨晚就让下官准备,现在向两位大人报告各县人事,新政推行情况。

    等下殷承柞殷先生再向两位大人报告军中情况。

    若是到时候大人还没有回来,如果两位大人要到军中考察,可以让殷先生带大人去,若是要到地方去,可以由在下效劳。”

    钱邦芑不以为意,坐在太师椅上听着,这可比昨晚史谨宸所说的要详细多了。

    不但讲各种新政措施具体内容,而且将该项政策实施背景,实施过程中不如意的地方。

    先从乡公所建立说起,过去几个白役把持一个场口作为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年征收数百两纹银而缴上来的不过数十两纹银,贪渎巨额财富,而且在地方上横征暴敛,巧取豪夺,为祸乡里。

    大人借鉴过去粮长制,派出官派乡长衙役征收税赋,不但强化地方控制,缓解地方矛盾,更重要的每年有巨额商赋充实官库。

    推行一年半以来,大的县每年可以增加万余两白银收入(如府城南充),小的县也有五六千两,一年下来,能够收到7万两银子。

    以此为契机,重新清丈土地,过去顺庆府耕地面积不过130万亩,现在连年天灾人祸,逃荒甚多,现有耕地也有200万亩,屯耕之后耕地面积完全可以达到300万亩的水平,即便按照每亩6分银子,若再加上8万亩官田,如此可以收到16万两银子.

    过去顺庆府人口有40万,清理之后足足百万之数,其中男丁30万(成年才算男丁),扣掉老弱病残与军人家属、读书人、官员,如此也有20万之众,每丁每年缴纳一钱二分银子殷,如此丁赋也在24000两纹银左右。

    周正抱怨道,一些有心人士造谣说大人掉进钱袋子,这也想收钱,那也想收钱,但这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老百姓负担轻了,官府收入增多了,再说大人有没有贪渎什么金钱,怎么这样没有良心呢?

    钱邦芑感到颇为惊讶,虽然大明官府规定水田一亩正赋不过3分6厘,加上三饷也不过6分银子,但实际从老百姓那里收上来的,即便在洪武年间也不值6分银子,前几年有的地方4钱5钱一亩也不少见,难道田赋真的这么低吗?

    而范文光是理财专家,在震惊之余,连忙追问怎么这么多?

    自三皇五帝以来,各地白役横行,各个场口都是白役把持征收税赋,一年下来怎么这么多?

    虽然知道大明各地鱼鳞册上的人口、土地算不得数,但也不相信人口土地居然有这么多啊?

    拿着毛笔与周正一起回忆所住乡镇,简单一算,连连暗拍脑袋,场口店铺林立,每逢集市七乡八里的人家充塞集市,过去没有注意,现在一较确实如此啊。

    古代有扬一益二的说话,在南宋年间四川人口超过一千万,其税赋几近南宋朝廷的1/4,虽然经过南宋末年战争破坏,但经过大明两百余年的发展,前几年早恢复到南宋鼎盛时期情景。(满清两百余年,四川人口增到到五千余万,明朝两百七十年当人能够恢复南宋鼎盛模样)。

    感叹之余,范文光扔下毛笔,连连摇头,如此大的油水都被贪官污吏所吞噬,如果早几年发现其中奥妙,即便面对辽东鞑子,陕北民变,国家也有钱力应付,而不需要加征三饷。

    加征三饷民众苦不堪言,加征三饷各地匪乱四起,即便这样加征三饷每年也不过千万两白银而已,但在加征三饷同时,大家不知道每年有数千万两白银白白落入贪官污吏手中。

    税赋施行分成法,也就是各县交上来的税银,两成返还地方,每个县能返还四五千,返还款项5成用于人事开支,另外一成用于地方建设。

    (商赋征收5%用于奖励征收人员,5%用以抵税,而田赋、丁赋奖励征收人员比例更高。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收费,古代到县衙门各房办事需要收费。如此税赋10%充作人事开支,也算充足。)。

    外国人评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现代人是不是如此东方不敢评论,但至少信仰三纲五常,重视社会现实,豁然发现如此巨大财富的同时,钱邦芑难以掩饰内心的机动,眨着眼睛道:“周经历,这,这,话虽如此,但除此之外,民众对胥吏颇为痛恨,现在设立乡公所,派出这样多胥吏,如果这些胥吏在地方上横征暴敛,欺压老百姓,如此如何是好”

    周正嘴角上扬,连番解释。各个场口施行场长(乡长)负责制,若胥吏为非作歹做出不法勾当,不但会收到制裁,负责乡长也会被追究责任。

    在古代地方施行官绅共治,地方乡绅充分参与地方事务,大小事务多需要与乡绅商议然后执行。

    除了乡绅制度之外,古代还施行三老制度,在过去各个朝代都施行三老制度,特别是在汉代,规定每乡需选择一名乡老,每县需在乡老中间选择三名县老以对官员进行监督。(《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刘邦规定三老两个条件,即50岁以上,能率众,就是说他们在当地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对民众要有号召力。)

    在明朝初年地方三老甚至可以将贪渎知县捆绑到京城给皇帝治罪,地方官员不能阻拦。

    大人正考虑强化这种官绅共治结构与乡中三老制度,准备推出议会制,各乡推举一个议员,每县建立一个议会,以对官吏进行监督。“

    可以说发源于秦在汉的地方三老制度、朝廷三老制度是古代中国的元老制度的雏形,也是一种民主治理结构,地方三老以此限制地方官员的权利,朝廷三公限制皇帝权利。

    官绅共治、乡老制度是古代官员的神主牌坊,任何人也不敢非议,现在听准备加强官绅共治,加强乡老制度,两人竖起耳朵想知道一个究竟。

    如何加强,当然就是前世的议会制度,由成年男丁选举产生,在任期内对官吏、政策落实,财政开支等方面进行监督。

    当然名义上是加强官绅共治与乡老传统,任职以来看到地方上强大的官绅共治与乡老传统,杨轩常常扪心自问,难道真的如同轮子所说的那样,中国古代没有民主传统吗?套用一种时髦的说法,如果官绅共治传统,乡老传统不是民主传统,那什么是民主传统?

    正如一些轮子睁眼说瞎话,说中国古代没有政治献金一样。他们纠结于名词,而不探讨实质,实际上中国古代有政治献金的。

    正如最初所说那样,官员正式上任,官员离任,一些人组织接风宴,送别宴,送上程仪,这不是古代的政治献金,什么是政治献金?

    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在考中进士回家休息一年,通过拜各个会社,参加各种宴会,一年时间捞了三千多两纹银,这些都有记载,这不是曾圣人所受的政治献金是什么?

    正如政治献金一样,古代也有民主,千里之外为官,身边除了两个长随,事事需要与身边书吏、衙役写上,要征收官绅意见,要受乡老监督,这不是民主什么是民主?

    在汉人朝代,若那个官员如同蛮清皇帝那样跋扈,在洪武年间大概会被乡老捆送京师的命。

    在搞清楚古代治理结构之后,再与现代治理结构以对照,东方一面暗骂轮子害人,一面惊喜的发现通往民主自由文明的道路,那就是以官绅、乡老传统为名选用有才(乡绅)有德(乡老)的人才组成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