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390章 李茂贞的算计

第390章 李茂贞的算计

    洋州。

    李茂贞自从从城固退兵,没有回昭信军的治所金州,而是驻留在了距离兴元更近的洋州。

    李茂贞不甘心。他付出惨痛的代价,死了一个亲弟弟,才只拿下了城固县。预想中的头功没有拿到不说,还为张寻做了嫁衣,把西线的兵力引来了东线。让张寻可以轻而易举的连下兴、凤,逼降杨复恭。他怎么想,怎么觉得自己是中了张寻的圈套。

    茂庄,我一定不会让你白死……

    “阿爷,人带到了。”

    一个高大魁梧的青年将军轻声打断了李茂贞的思绪。他抬头一看,面前正是自己最为倚重的义子李继鹏。

    “原来是鹏儿回来了。人在何处?”

    “就在堂外。”

    “押进来。”

    “喏!”

    李继鹏转身出去,不一会就将一个身着囚衣、披头散发的人推搡了进来。

    “见了大帅还不跪下!”李继鹏一脚踹在那人腿弯处,那人站不稳跪倒在地,却挺着脖子,一脸的不屑。

    “杨山南别来无恙啊!”李茂贞满脸得意的笑道。原来,跪在他面前的囚徒就是前任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

    李茂贞与杨守亮做了多年邻居,因杨守亮在朝中有杨复恭撑腰,兵力也比昭信军更强。所以这些年李茂贞对杨守亮极为恭敬,可谓有求必应,凡事忍气吞声。如今二人这般相见,李茂贞心中着实有些暗爽。

    “李茂贞!你想怎么样?”杨守亮咬牙切齿地说道:“不快些送我去见天子,莫非只为羞辱我一番?”

    李茂贞哈哈大笑:“我没有那么无聊。其实是有件事想问问你。”

    “什么事?”

    “当初我托言要去城固取粮,你究竟是怎么知道,我当时就有了偷袭城固的打算的呢?”

    “哈哈哈哈!”这回轮到杨守亮大笑了。他终于找到了一丝优越感。“我不会告诉你的!你就准备好糊涂一辈子吧!”

    李茂贞一皱眉头:“杨守亮!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哈哈哈!我不说,你又能奈我何?”

    李茂贞摇了摇头,朝李继鹏道:“动刑!”

    李继鹏还没使出什么花样来,才用鞭子抽了一顿,杨守亮就哭爹喊娘,坚持不住了。

    “别打了!我说!我全都说!是我们截获了忠义军的往来信件!”

    据杨守亮说,当初是山南西道军截获了忠义军的信使,才得知李茂贞已经答应从东面进攻兴元府。因此才通知城固的守军做好了准备。

    李茂贞相信杨守亮不会在皮鞭下说谎。看来问题果然出在忠义军那边。李茂贞当时就觉得,十有八九,是张寻故意将这个消息泄漏给杨守亮的。为的就是阻止他获得首功。

    李茂贞咬牙切齿地说道:“张寻呐张寻,你真是打了一副好算盘!此仇不报!我就没脸去见九泉之下的茂庄!”

    李茂贞虽然拿定主意要跟张寻做对,却深知仅凭自己的实力,无异于是以卵击石。他有心结连朱温或者李克用,却又觉得远水解不了近渴。于是思前想后,想到了三个盟友。分别是凤翔节度使杨守立、感义军节度使韩建和西川节度使王建。

    杨守立素来与张寻不睦,如今诸杨伏诛,他更是惶惶不可终日。正好可以倚为助力。韩建虽然名义上是张寻的嫡系。但此前就曾有过自立门户的举动。虽然后来表面看已经与张寻和解。但刚刚被从经营多年的华州调往了百废待兴的凤州,显然已不再被张寻器重。韩建心里,难免会有不平。这个时候,也许只缺一个煽风点火的人。

    但以上两人,都是实力有限,只能算个帮衬。不能算是靠山。李茂贞真正以为倚靠的人,其实是西川节度使王建。

    王建连年征战,在两川所向披靡。手下猛将如云,兵员充足,号称带甲二十万。如果李茂贞能得王建的帮助,夺得山南西道就并非不可能。

    剑州。

    王建自从攻克剑州之后,整个龙剑就只剩下一个利州还没有收入西川军的囊中。但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王建却迟迟没有继续向利州进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州紧邻兴元府。距离汉中仅有一百余里。王建担心继续进兵,会与楚王张寻发生冲突。

    说实话,王建此时还没有做好与张寻正面冲突的准备,无论是心理准备还是客观条件上的准备都没有做好。直到他收到了昭信军节度使李茂贞的一封信。

    “李茂贞请求我出兵兴元府,帮他坐上山南西道节度使的位子。这次召集大家来,就是想让你们议一议,看看此事是否可行。”王建召集了军中的几个主要将领议事。

    有西川第一猛将之称的华洪抢先说道:“我看应该帮李茂贞。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既然我军早晚要与张寻争锋,如今得了李茂贞这个借口,不是刚刚好吗?”

    “末将认为华将军说得没错。”有儒将之称的李简说道:“而且机会难得的是,这一次是李茂贞占了理。朝廷已经正式任命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张寻赖着不走,就是抗旨不尊,大逆不道。我军讨之,正是顺天应人之举。”

    王建点了点头,又问义子王宗侃。王宗侃道:“忠义军虽然名声在外,但我军毕竟从未跟他们过过招。孩儿觉得,这次也不失为一个了解对手的好机会。我们未必真的要帮李茂贞当上山南西道节度使。但至少可以验一验忠义军这‘天下第一藩军’的成色。”

    在场四人,三人一致赞同帮助李茂贞。唯有一人还没有说话,就是王建的另一个义子王宗弼。

    王宗弼即魏弘夫,许州人。当初王建还是忠武军中的一个都将时,魏弘夫即在其身边效力。当初在舞阳,替王建打前哨迎接杨复光的小将就是此人。他是王建最为亲信之人。后被王建收为义子,改名王宗弼。

    王宗弼以沉着而有谋略著称,素为王建仰赖。王建见他迟迟没有发声,便问道:“宗弼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也说说看。”

    “末将认为,此时不宜与楚王交恶。”

    “哦?为何?”

    “原因有四。一是,我军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士卒疲惫不堪,粮草也所剩无多。不宜马上进行大规模的战斗。二是忠义军不久前刚刚平定山南西道,正处于士气正盛,人心正齐之时。且他们经过了三四个月的休整,无论是人员、粮草还是军器,全都处于最佳的状态。基本无隙可乘。很难将其击败。三是,我军后方不稳。东川节度使顾彦晖这次是因为能够趁机收复绵州,所以才与我军联手。实际东川乃是我军一大后患。万一我军正与忠义军鏖战之时,顾彦晖在后方搞点什么事出来,那可就遭了。这最后一条,就是此战无利可图。若真侥幸取胜了,也不过是给李茂贞做了嫁衣。李茂贞是皇上钦命的山南西道节度使。咱们到时候总不能也来个抗旨不尊吧?”

    王宗弼侃侃而谈,句句在理。然而王建听了,却并不觉得合心意。

    王建跟张寻,那可是老相识了。两人同是忠武八都将之一。当年一起在杨复光手下与黄巢军作战。互相之间可谓非常的了解。王建深知张寻是足智多谋,善于用兵之人。但他自认为也并不比张寻差。但八都将里,杨复光唯独看重张寻,让王建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他曾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证明自己。

    朝廷决意讨伐陈敬瑄,终于让王建找到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他百折不挠,经过三年苦战,终于拿下西川,当上了节度使。可是回头一看,张寻竟然已经位列楚王了。这深深的刺激到了王建。因此,他急于想跟张寻面对面的掰一掰手腕。这也是他如此迅速的对龙剑用兵的根本动力之一。

    王建沉着脸问:“这样说来,我儿是认为,咱们应该一口回绝李茂贞吗?”

    王宗弼之所以受王建宠爱,也并非仅仅因为他长于谋略。而是他又极为擅长察言观色,是个圆滑之人。从王建的表情上,王宗弼已经看出一二了。他遂答道:“非也!李茂贞是友非敌,这一次我们应该趁机结连此人,日后或许可派大用。我们应该答应帮他。”

    王宗弼这话,却让王建糊涂了。前面说不宜与忠义军开战,后面又说应该帮助李茂贞。不与张寻开战,又怎么帮助李茂贞呢?

    王宗弼笑道:“我们可以兵临利州,声援李茂贞。这样既可以避免与忠义军之间发生大规模的冲突,使事态难以收场。又算帮了李茂贞的忙。至于他能不能成事,还得看他自己的。”

    “好!”王建拍手道:“就按弼儿说的办!”

    说起这个利州刺史,竟然也是王建的老相识。即是同为忠武八都将之一的庞从。想当年王建领着众人要去西川投效田令孜,庞从没有跟随,就留在了山南西道,做了一个自封的团练使。待到田氏垮台,杨守亮得镇山南。因庞从与杨守亮都曾是杨复光的亲信之人,两人交情深厚。故而杨守亮特意招揽庞从,任命其为利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