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363章 钟传搏虎

第363章 钟传搏虎

    洪州,即古之豫章,今之南昌。州城居豫章平原的沃野之上,赣水之畔,鄱阳之滨,东引吴越,西控荆楚,北接中原,南极粤闽,通江达海,进退有据。盛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赞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福地之所以成为福地,有时候就是有一些冥冥之中的幸运。晚唐自从王仙芝起义以来,神州几无完地,兵锋所指,生灵涂炭。唯独这个洪州,不仅没遭刀兵,这一方百姓反而安居乐业十余载。又轻徭薄赋,岁有余粮。使得人人欢喜,户户安康。

    这其中,自然就有洪州当地的长吏,镇南军节度使钟传的功劳。钟传本是抚州人,年轻时不事农桑,而以勇毅闻于乡里。后来天下大乱,有人劝他起兵响应,他因看不惯义军的流寇做派,虽然也拉起了队伍,却只是保卫乡梓,护佑抚州一地的平安。

    中和初年,高仙芝遣部将柳彦璋攻略江西,打到了抚州。钟传领兵相抗,一举击败柳彦璋,不仅保全了抚州,还将洪州收入囊中。唐廷倒也乖巧,当即下诏,任命钟传为江西团练使。后又擢为镇南军节度使。钟传自此据有洪州,于今已经整十年了。

    这十年间,钟传轻徭薄赋,重视文教。在全国各州都已暂停派遣贡生赴长安赶考时,唯有洪州年年举贡。不远千里来洪州,只为能够获得乡贡名额的士人,每年不下数十人。钟传因此得了个“旌旄影里一文侯”的美誉。

    当然了,钟传重视文教,也是为了拉拢人才为己所用。很多经洪州入京中举的士人,为了报答钟传的知遇之恩,往往最终都会返回洪州,或入幕为僚,或在地方上做官。洪州治下的高安县县令殷文圭,就是这种情况。

    没错,这个殷文圭,就是当初曾在邓州麒麟山书院求学一年的池州人殷文圭。

    七年前,因池州当地乡贡废弛,一心想考科举的殷文圭便与好友杜荀鹤不远千里,结伴赴邓州求学。不料一年后,杜荀鹤高中进士。殷文圭却黯然落榜。他因家中尚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遂返回了自己的故乡。后来听说洪州也年年都开乡贡,又背井离乡来了洪州。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回终于得偿所愿,中了进士。之后便回到洪州为官,因为政勤勉,殷文圭渐渐得到了钟传的器重,没几年便获得升迁,做上了洪州治下第一大县高安县的父母官。殷文圭虽然不是钟传身边的幕僚,但他的意见,钟传都会非常重视。

    高安县,九峰山。

    凌崖绝顶之上,云雾缭绕之下,有一座红墙碧瓦的寺院,好似世外仙境。这正是江西名刹报国上蓝寺。此时寺中的一条小溪边,亭子里,两个人正在对弈。

    其中一人头裹幞头,着一身素色直裰,像个书生模样,正是高安县令殷文圭。另一人削发摩顶,斜披一件一口钟,坦胸露乳,活似一个在世的弥勒,正是上蓝寺的住持,令超禅师。

    “殷郎果真要去州府?”

    殷文圭点了点头:“民生所系,不得不去。”

    大和尚咧嘴笑了笑,只是摇头,并不言语。

    “禅师缘何笑我?”

    大和尚不答反问:“你要如何说服钟公?”

    “以利害说之。”

    “你且说说看,这件事里面究竟有什么利害。”

    “常言道,远交近攻。楚王‘江陵会盟’,虽然有称雄楚地之意,但也不免是一个远交近攻之策。若言利害,最该害怕的,应该是距离江陵最近的武昌军节度使杜洪和朗州刺史雷满。我们洪州距邓州千里之遥,正是楚王应该结交的一方。钟公没有理由拒绝参加会盟。万一得罪了楚王,对方如果使出一个驱狼吞虎之计,胁迫杜洪、周岳等人攻我,则形势危矣!”

    令超禅师听了只是微笑,也不知道究竟是赞许还是反对。殷文圭稍稍停顿了一下,决定继续说下去。他清楚,眼前这个大和尚虽然其貌不扬,却是禅宗得道的高僧,尤为受到钟传的礼遇。钟传还是一介布衣时,就与令超禅师交好。一遇到不决之事,便会前来请教。他要想说服钟传,必须先得说服禅师。

    “另外,与忠义军交好,还能暂时稳定住我洪州的西境。别看洪州现在仿若太平无事,其实危机四伏。淮南杨行密与孙儒交兵数年,如今就快要到了见分晓的时候。依我看,孙儒虽然兵势尚强,但因为不得江左豪族的拥护,败亡之日应该不远了。到时候,万一孙儒引兵西遁,我洪州将首当其冲。钟公在洪州经营多年,虽说不至于怕了一个败走的孙儒,但是万一同时与西边的忠义军交恶,两面受敌,那可就麻烦了!所以从当前的形势看,我们也必须参加这个会盟。”

    殷文圭把自己能想到的理由都说了出来,却见令超禅师依旧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一手摆弄着棋子,一手抠着脚丫子。

    殷文圭终于忍不住了,换了恳求的口吻说道:“表儒恳请禅师开释一二。”

    “你觉得,你刚才说的这些,钟公能想不到么?”

    “这……恕弟子愚钝,弟子实在想不通,钟公有什么理由拒绝参加会盟。”

    令超禅师笑道:“你可听说过钟公年轻时搏虎的故事?”

    “弟子不知。”

    “哈哈哈!这倒是件趣闻。和尚就说与殷郎一乐。”

    据说,钟传年轻时,一日和朋友饮酒,喝得大醉而归。路过一处山谷,竟然迎面遇上了一只黑纹青质的大虎。老虎猛地向他扑来,钟传避无可避,竟然迎上去搏击。最后人和虎缠在了一处。老虎的双爪扒着钟传的肩膀,钟传则双腿盘住虎腹,双手死死把住老虎的脑袋。老虎无处下口,又挣脱不得。钟传也无力杀死老虎,人虎就这样两相擎据,都动弹不得。直到日暮,家人见钟传迟迟不归,执剑出来寻找,才发现了钟传,一剑劈死猛虎。钟传才幸免于难。不过自此钟传就以斗虎之名,为众人所折服。

    殷文圭听完这个故事,虽然觉得有趣,却不知道大和尚说这个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一段昔时轶事,究竟跟钟传不去参加会盟有什么关系呢?

    令超禅师仿佛看出来殷文圭没有懂,但也只是微微一笑,就不再说什么了。殷文圭虽然一头雾水,也只能辞别禅师,赶往洪州。

    十日后,殷文圭再次来上蓝寺拜访令超禅师,满脸的丧气。

    大和尚见了他哈哈大笑:“怎么样?你可说服钟公了?”

    殷文圭摇了摇头:“钟公说他心意已决,把我赶了回来。禅师!”殷文圭忽然俯身下拜道:“出家人慈悲为怀,禅师怎忍眼看着洪州百姓遭受涂炭呢?如果不参加江陵会盟,恐怕刀兵很快就会降临洪州百姓的头上啊!”

    “你先起来。”大和尚摇着蒲扇一般大的手掌说道:“你们这些儒生啊,只知道讲理,却不懂得观心。”

    “何谓‘观心’?”

    “你说的道理,钟传一概都懂。他偏偏不去做,皆因他的本心便是桀骜。别看钟传半生吃斋礼佛,实际却是个不肯向任何人低头的人。他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从他年轻时敢跟老虎一搏,就可见一斑。他虽是朝廷的节帅,但自从于抚州自立以来,就是这一方的主宰,在他的头顶上,除了一个从未蒙面的天子,就再没有任何人可对他指手画脚。这江陵会盟,盟主自然就是楚王。钟传不甘人下,又岂能肯参加?这么简单的道理,你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殷文圭终于醒悟,原来在钟传的眼里,这忠义军就似一只猛虎。虽然他很有可能斗不过老虎,很有可能被老虎吃掉,但他依然要拼尽全力,与老虎相抗。为的只是一口气。看来,有时候人的决定未必都是理性的,非理性的决策往往是大多数。

    “既然如此,该如何能够说服钟公呢?”殷文圭仍然没有死心。

    “呵呵,你就不要再去了。就让和尚走一遭吧!”没想到令超禅师竟然愿意亲自去洪州劝钟传。殷文圭简直喜出望外。

    没过多久,殷文圭就收到了洪州传回来的消息,钟传终于答应参加江陵会盟了。只不过,他并非亲自去。而是派他的长子,袁州刺史钟匡时替他赴会。

    这个结果,已经很让殷文圭满意了。他只是很好奇,不知道令超禅师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说动了钟传。不过此时这件事并不紧要,他以后有足够的机会去向禅师讨教。此时此刻,他要先给踏白司写一封密信,将这次说服钟传的经过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倒不是为了邀功,他认为令超禅师对于钟传性格的把握,对踏白司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情报。

    大顺元年九月,江陵会盟的参会人员名单终于最终确定了下来。除了楚王张寻会亲自参加外,还有荆南节度使契必阿大、武昌军节度使杜洪、武安军节度使周岳、朗州刺史雷满、袁州刺史钟匡时。江南西道的几个主要势力,基本上都到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