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271章 奉天四巨头

第271章 奉天四巨头

    张寻认为,在静难军与神策军打成一团,互相指责对方是劫驾的节骨眼儿上,忠义军出兵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很有可能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但是,寿王李杰却极力劝说张寻出兵。并且直言,他会亲自向皇兄解释忠义军为何出兵。保证让张寻此举有功无过。

    张寻却道:“张某人绝非明哲保身之辈。实在是投鼠忌器,怕给本就混乱的局势火上浇油,反而害了陛下。不过请诸位放心,别看朱玫与李昌符来势汹汹,田公手下的神策军也不是吃素的。圣上的安全,暂时还是有保障的。依我看,不出三日,我们就能收到静难军受挫的消息。”

    张寻虽然话说得笃定,李杰和众官员却没人信他。只认为张寻是敷衍搪塞,想坐山观虎斗而已。

    然而,仅仅两日后,静难军兵败大散关的消息就传到了余县。众人无不叹服张寻的“未卜先知”。

    宝鸡西南,大散关。

    杨晟的收缩防守战略还是收到了一定效果。由于事先做好了部署,各条防线上的神策军虽然“一触即退”,却是“退而不溃”。最后三四万人全都挤在了狭长的大散关一带,兵力密度极大。

    反观静难、凤翔联军,虽然势如破竹,却也导致补给线过长,等打到散关之下时,先锋部队早已成了强弩之末。在大散关这个特殊的地点,双方军势此消彼长,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神策军终于取得了一次十分关键的胜利。

    然而静难军虽败,未伤筋骨。神策军虽胜,依然处于战略大退却之中。圣驾的目的地仍然是兴元府。神策军不可能乘胜追击,只能见好就收,继续巩固好陈仓道的防守。

    为此,田令孜特意将凤州和兴州从山南西道里面划出来,成立了一个感义军,升右神策大将军杨晟为感义军节度使,命其牢守大散关。

    这一方面是给杨晟加官进爵,以奖护驾之功。另一方面也能方便调集兴、凤两州的民力物力,对抗朱玫和李昌符。

    大散关北,石鼻驿。

    驿馆外,甲士林立,战马喧嚣。

    驿馆内,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中年武官毕恭毕敬的向堂上端坐的一人施礼。

    “静难军节度使朱玫,拜见襄王殿下。士卒如有惊扰之处,还望亲王海涵。”

    朱玫拜的,乃是一个宗室亲王,襄王李煴。李煴是唐肃宗的玄孙,与今上李儇只能算是叔伯兄弟,是大唐宗室诸王中稍远的一支。他随李儇逃到石鼻驿时,忽染风寒,难以行走,只得留在驿馆。

    李熅只有十七八岁。起初听说静难军打到石鼻驿时,惊惧得不行。结果等到亲眼见到叛军,发现也并没有那么可怕。他赐了朱玫座位,张口便问:“将军因何兴兵?”

    问题虽然简单,却形同问罪。朱玫听了心里一惊,心想宗室就是宗室,别看年纪不大,胆色着实不小!

    朱玫忙从袖中取出一封信,递与襄王:“臣得萧相公密信,特来讨伐阉逆,救护圣驾。”

    襄王看完了信,点头道:“朱将军舍私利而急公义,一心为国,实在是藩帅之楷模。孤望您能再接再厉,早日迎回圣驾。”朱玫一脸堆笑,满口答应着。

    散关一败,让朱玫意识到田令孜远未到穷途末路之时。肯为其卖命的人还很多。至少,五万神策军仍然是一股难以忽视的力量。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他把目光投向了东方。

    光启二年二月初一,身在余县的张寻,接到了凤翔方面的一封来信。拆开一看,竟是一篇要送给皇上的奏章。奏章的内容,是要求天子立即诛除田令孜。奏章的署名,是邠宁朱玫、凤翔李昌符和河中王重荣。三人名字的最后,还有一个空位。显然,那三个人的意思,是让忠义军节度使张寻也一起联名。

    张寻将奏章递给施惊墨,笑道:“这是要让我纳投名状啊!”

    施惊墨今天刚刚抵达余县,他给张寻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裴仲和王渑不仅联手击败了鹿晏弘,还将其生擒。不过张寻此时显然没有心思考虑老家的事情。

    施惊墨道:“如果侯爷不与三人联名,关中怕是要呆不下去喽!”

    “没错。他们在逼我表明立场。子砚,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施惊墨想了想说:“据属下了解,这次圣驾播迁,天下之人十有八九,都将其归咎为田令孜专权祸国。这个时候,朱、李、王三人的所作所为,虽然略显鲁莽,也不能不说是深孚众望。”

    “你的意思,让我联名?”

    “田令孜已是冢中枯骨,这个时候,侯爷还怕得罪他吗?”施惊墨反问道。

    “呵呵,当然不会。只是……”张寻顿了一会,却没说出什么。施惊墨不禁好奇:“侯爷担心什么?”

    “没什么,我最近有些乏累。脑袋有点迷糊罢了。呵呵,你说的对,我应该联名。”

    四镇节度联名请诛田令孜,这个消息一出来,所有人都觉得田令孜的好日子肯定是要到头了。正所谓人心所向,大势难违。

    然而,田令孜就是不低头。他仿佛没事人一样,依然我行我素,牢牢控制着流亡朝廷的大小事务。

    田令孜的底气,来自于大唐天子。只要皇上还在他的手中,他的话,就是圣旨!

    为了显示自己仍然牢牢掌控大唐的至高权力,田令孜竟然以天子李儇的名义,发出了一封诏书,任命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为应接粮料使,让其立即运十五万斛谷物到兴元府,以资国用。

    显然,这封诏书纯属是为了恶心王重荣。王重荣与田令孜不同戴天,根本不可能往兴元府运粮。但若不奉诏,便是抗旨。

    田令孜在任性的向世人炫耀:皇上在我的手里,谁跟我做对,就是跟皇上做对!

    然而他不会想到,他的炫耀,将引发反对者们一次强烈的反制。

    二月底的一天,张寻正在菀窳阁的五楼临窗读书,忽然接到了一封信。

    “谁的信?”身旁的安化公主慵懒的问道。

    “是朱玫。”张寻随口答曰。

    “什么事?”

    “怎么,公主也开始关心国家大事了?”

    “哼。”公主瞪了张寻一眼,娇嗔道:“本宫已经看见了。我劝你不要去。”

    “为何?”

    “万一朱玫要害你怎么办?”

    “他为什么要害我?”

    “本宫也说不上。只是隐约觉得,朱玫这人心术不正。你若不听我的,就请便咯。”李婵撅着小嘴道。

    “我若不去,怕被他小瞧了。但公主说得对,防人之心不可无。凤翔我一定不会去。”

    原来,朱玫信中说有要事与张寻商议,要请张寻去凤翔一叙。张寻回信说自己恰好要去奉天拜访老友齐克俭,遂建议在奉天与朱玫一聚。朱玫竟然一口答应了。

    奉天城,镇守使府。

    几个老朋友齐聚一堂,把酒言欢。

    “想不到,还能在这里见到李使君。”张寻举杯向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敬酒。

    李昌符笑着举起酒杯,也道:“我也没想到,张使君竟然把李将军一起拉了来。四年光阴倏忽而逝,往昔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啊!”

    原来,张寻拉着李鋋一起来奉天拜访齐克俭,朱玫和李昌符竟也结伴而来。四年前,五个人同在杨复光的麾下讨伐黄巢。四年后,昔日战友们再度重逢,虽然心思各异,却也都是感慨万千。

    与四年前相比,齐克俭苍老了许多,但精神还算不错。他豪饮一杯,也忆起了当初:“那年被贼将王璠困在这小小的奉天城里的几个人,今天只缺泾原节度使张钧了吧?”

    朱玫立即摆手苦笑道:“那个孙子!不提他也罢!一提他我就火大!想当初在三原县,就因为他不肯开城门,老子差点把小命交待。”

    “哈哈哈哈!”众人闻言皆是开怀大笑。就在此时,忽然外面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

    “诸君一起饮酒,怎能少了我!”

    虽然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张寻却已猜出了是谁。但等到那人卷帘进屋,他还是吃惊不小。

    来人竟是河中节度使王重荣。

    张寻细致的观察,发现除了朱玫和李昌符,另外两人对于能见到王重荣,都流露出和他一样的惊讶之情。

    世间事总是如此奇妙,就在三个月前,朱玫、李昌符还与王重荣刀兵相见,好似不共戴天。转眼间,便一起在饭桌上称兄道弟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终于散席。离开齐府前,朱玫请张寻到馆驿中再喝第二轮。不出张寻所料,李昌符与王重荣二人也与之俱行。

    馆驿中,朱玫屏退了所有人,屋中只有他与张寻、李昌符、王重荣四人。

    既然这次会议是朱玫召集的,自然就由他先说话。

    朱玫用他那标志性的沙哑嗓音说道:“四年前,咱们四个全都立下大功,位列封疆。四年后,还将有一场大富贵,摆在咱们四人面前。不知诸位,可愿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