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230章 一堂物理课

第230章 一堂物理课

    朱温想知道马槊的速成之法。此问一出,无论汴军还是天宋军的将士们全都屏息凝神,鸦雀无声。大家都想知道赵东阳会如何回答。气氛显得有些怪异。

    赵东阳的表情却没有多少变化。他仿佛早就料到朱温会有此问,微笑着答道:“此事理应让大帅知晓。”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双手递与朱温,“属下早已将马槊的造法详细的记录了下来,正打算呈给大帅呢。”

    朱温急忙接过帛书,当场打开,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不住的点头。

    “子晨啊!你的忠心可鉴!忠心可鉴呐!”他扭头对心腹大将朱珍说道:“此役缴获的所有马匹,全都赏给子晨!”

    赵东阳连忙道谢:“谢大帅厚赏!”有了这一千多匹战马,他的天宋军立即可以升级为一人双马的配置了。战斗力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朱温收起帛书,如获至宝,看上去比夺了亳州还兴奋。他留下赵东阳的天宋军断后,就自领汴军向亳州去了。

    赵东阳得了千余匹战马,也很高兴,呼着刘知俊的小名道:“希贤啊!快去清点一下战马,把详细情况报给我!”

    刘知俊耷拉着脑袋,嗯了一声。赵东阳觉得奇怪,依照刘知俊以往的脾气,去做清点战利品这种事情,应该是乐颠颠的去。怎么今天如此反常?

    “怎么丢了魂似的?”

    “心情不爽利。”刘知俊闷头道。

    “何事不爽利?”

    “不敢说。”

    “恕你无罪!有屁快放!”

    “嗯……我觉得,将军信不过兄弟们。”

    “放屁!你要是不说出个一二三四,我饶不了你!”

    刘知俊向后退了一步,歪着头道:“将军刚刚还说恕我无罪的……”

    “好好好,我不罚你。那你说清楚,怎么就觉得我信不过你了?”

    “就是这马槊造法的事。我曾问过李思安,他说这是军中最大的机密,死活也不肯告诉我。可朱大帅一问,你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把造法递上去了。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机密的。所以我觉得您在这件事上,有点防着自己人,信不过俺。”

    刘知俊说这话时,赵东阳身边还有裴继祖、李思安、王析等人。几个人听了刘知俊的话,虽然没说什么,却都是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感觉。全都侧过头,期待赵东阳的回答。

    “哈哈哈哈!”赵东阳忽然大笑,他从袖中又取出一卷帛书,扔给了刘知俊。“既然你如此说,这造法就也给你看看吧。”

    刘知俊将帛书捧在手中,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这与给朱大帅的那卷一样?”

    “当然。”

    “将军就不怕这造法走漏了出去?”

    “哈哈哈!如果走漏出去,不可能是朱大帅泄的密,就一定是你刘知俊干的,把你抓起来砍了,肯定错不了!”

    裴继祖、李思安两人闻言哈哈大笑,王析也在一旁捂嘴窃笑。

    “我哋个咣当来!那我可不敢看了。”刘知俊翻了翻眼睛,把帛书递了回来。

    “瞧你这点出息。”赵东阳一把接过帛书,当众打开。他看了看在场的几个人,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四个,都是我的亲信之人。这件事情,也没有必要瞒你们。既然你们有疑问,我就借这个机会,让你们心里有数。”

    赵东阳将帛书摊在几人面前,指着上面说道:“有些秘密,一旦说破,其实并没有什么高深。我先问问你们,你们有没有想过,马槊为何弯而不折?”

    李思安抢先道:“韧性好。”

    “为什么韧性好?”

    李思安刚要开口,却被王析抢白:“第一,柘木本身就是韧性非常好的木料。其次,还浸过油了。”

    赵东阳点了点头:“没错。马槊的韧性是通过浸油获得的。那它为什么又十分坚固,不会轻易折断呢?”

    这回王析没有答上来。李思安想了一会,说道:“是不是因为经过了晾晒?就好像稻草,青油油的时候,一折就断了。但如果晾干了,就扯也扯不断。”

    “没错!”赵东阳觉得手下人还是蛮聪明的。古代人虽然理解不了“水分”、“含水量”之类的概念,但是对物体的朴素性质,还是有一定认识。“我下面的话,很重要,但是我只说一遍,你们能听懂多少算多少。”

    几个人点了点头,全都全神贯注的听着。

    “世间的万事万物,比如水,比如油,虽然看上去是整体。但实际上,都是由非常非常细小的颗粒组成的。这种颗粒,为了表述方便,有人就给起名叫做分子。当然了,这不过是一个叫法而已,也可以叫做别的什么,比如‘元子’或者‘无极’都行。其实就是物体最小的单位,就好比沙粒组成了沙漠,水分子就组成了水,油分子组成了油。”

    他停顿了一会,给众人一个消化的时间。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给人上物理课。

    赵东阳cao起一杆马槊,说道:“刚砍伐的柘条中,就充满了水分子。而晾晒,就是为了……”

    “就是把水晾干嘛。跟晾衣服是一个道理。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让你说得玄玄乎乎的,又是元气又是无极的……你跟道士学的?”参军王析吐槽道。

    “呃……我说得是有一点啰嗦。晾晒柘条,就是为了把柘条的水分晾干。而浸油,则是为了让油分子充分的融入到柘条中去,取代水分子的位置。而这两个过程,是最耗费时间的。这也就是马槊制作时间特别长的原因。”

    “那咱们的制作时间是怎样缩短的?”刘知俊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

    “告诉你们这个秘密之前,我先问个问题。一盆水,放在屋里一年,会怎么样?”

    “干了。”王析回答得干脆利落。

    “没错。如果我想让水快点干,应该如何做?”

    “把水盆端到外面去,放在太阳底下晒。”刘知俊答道。

    赵东阳摇了摇头:“还是不够快。我想要水在一个时辰之内就干掉。”

    “把盆放在火上烧。”一直没有说话的裴继祖忽然间恍然大悟:“我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旁边的李思安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他是四个人中唯一一个知道赵东阳打造马槊方法的人。

    刘知俊好像也开窍了,抢着说道:“难道将军的办法,就是把柘条放在火上烧?”

    “胡扯。那还不烧着了?”赵东阳笑着说:“通过水盆的例子,你们应该都能明白,提高温度可以……”赵东阳顿了一下:“你们知道什么是温度吗?”

    四个人一齐摇头。

    “好吧。就是冷热程度的意思。温度高,就是热。温度低,就是冷。”

    “那为什么不叫冷热?”王析又吐槽。

    “好吧……那就叫冷热。我刚才说到哪儿了?”

    “说到提高温度了。”

    “对。改变物体的冷热……”

    “什么是物体?”

    “东西!就是东西!”赵东阳终于有些不耐烦了,他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当物理老师的料。

    “你的意思是,让东西变热,就能更快的使其干燥?”王析的逻辑能力一点也不逊色于男人。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赵东阳觉得自己一开始就应该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这件事。“而且,让柘条变热,还能让油脂更快的浸入到柘条中去。也就是说,通过加热柘条,可以让自然环境下浸泡、晾晒数十个月的过程,大大的缩短!”

    “原来是这样!”刘知俊感叹道:“真相竟然是这么的简单啊!”

    “简单吗?”李思安冷笑道:“你知道如何加热柘条吗?”

    “这……”刘知俊一时语塞。他知道不可能把柘条放到火上烤,但别的办法,他一时还真想不到。

    “是暖房。或者叫做‘烤房’。”赵东阳将烤房的工作原理大概介绍了一下。刘知俊再一次做恍然大悟状:“原来民夫在城西建的那些不是库房啊?”他早就见过马槊作坊附近的数十座由青砖垒成的小房子,只是从没有细想过是作何用途。

    “只是,这种通过加热速成得到的柘条,性能上还是达不到自然工夫下得到的柘条。只能有七八成的水平。”赵东阳补充道。

    “可是胜在便宜呀!神了!真是神了!将军到底是如何想到这些的啊?”

    “如果你小的时候像我一样热爱读书,你也能想到。”赵东阳一本正经的说。

    “呃……我以后一定多读书,争取做到‘眼不视卷’。”

    “是手不释卷!”王析咯咯笑道。“释是解释的释,放下的意思。”

    刘知俊假装没听见,自言自语道:“不过,这个道理一说破,还真是很简单呢。”

    “唉!”裴继祖长叹一声,“可惜如今这个简单的秘密已经不独为我们所有了。”

    “简单吗?”赵东阳神秘的一笑:“虽然大帅已经完全获知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但是我敢打赌,他连一根合格的马槊也造不出。”

    赵东阳此言一出,几个人全都双眼放光,既有兴奋,又有不解。但是这一次,不论他们如何问,赵东阳就是不解释了。他倒不是想瞒着这几个人,实在是解释起来太累。

    赵东阳心想,不是小看朱温,烘烤柘条的温度要求极为严格,温度低了,起不到缩短时间的作用,温度高了,又会破坏柘条的物理结构。而这个时代的人,连温度的概念都没有,能把握好烤房的温度吗?虽然很多匠人对火候的把握很有经验,但烤房里面可没有明火给匠人去观察哦!

    赵东阳摆弄着张寻送给他的温度计,想起了一句老话:

    科技发展,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