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个半女人一个夫之旷世缘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五章 别样少年情

第四十五章 别样少年情

    “这孩子是玉皇大帝之子,是半仙之体,浑身透着官相,如果能送到学堂读书,将来一定能光耀祖宗,成就一番大业。”

    春天来了,万物从睡眠中苏醒,黎河两岸随风摇曳的垂柳,正如《贺知章,咏柳》中所描写的那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寥少的蜻蜓欢快的在黎河中央滑翔!在这令人愉悦的日子里,因崇拜玉皇庙道长,而对道长的话语深信不疑。为此,只有五岁的杨德荣,被爷爷送到老师家寄住读书,如此小的孩子,又是第一次外出,他没有一点点陌生感,与老师的女儿米华,好像在哪里见过,似曾相识燕归来,既熟悉又陌生,还有几分亲切。

    看着大人在说话,初见杨德荣,米华主动走上前,拉着杨德荣到庭院,两个孩子熟练的开起了杂货铺“剪子、包子、锤。”

    “荣荣,爷爷走了!听老师的话”

    “知道了!爷爷!”

    虽然杨德荣的爷爷多有不舍,临走时拉着孙子,不舍得放手。但看着孩子们,犹如赤屁好友那样亲密,看着两个孩子无拘无束的样子,老人家不觉在内心暗暗的想,“难道这是天意吗?难道道长的话是真的?这孩子就是读书的料?将来真能做大官,光宗耀祖?”

    看着孙子,想着心事,杨德荣爷爷由心底而生的喜悦荡漾在脸上。

    “老哥哥,你就放心吧,我们一定把德荣当做小华的哥哥。”

    看着杨德荣的爷爷与孙子难舍的情结,米华的爷爷站起来安慰着说。

    “是啊!大叔,你放心,德荣如此可人,我们一定不会亏待他。”

    “那是!那是!”

    杨德荣的爷爷走了,虽然他期盼孙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他还是泪眼婆娑的走了。他岂不知,自己的决定,既彻底改变了杨德荣的人生,也为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

    杨德荣与老师的女儿米华,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是生辰不一样。

    杨德荣的年龄,比米华大了整整十二个小时,也就是说,杨德荣是迎着朝阳降生到人间,而米华则是披着晚霞,落凤在米家。

    虽然杨德荣的年龄,比米华仅仅大了十二个小时,六个时辰,但由于是寄住在米华家,由于杨德荣是米华的小哥哥,是男孩、是男人。所以,杨德荣事事处处都让着米华。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情感交流的增多。

    下雨啦,杨德荣会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米华披上。

    天冷啦,米华的小手会放在杨德荣的腋下取暖。

    炙热的太阳下,杨德荣会跳到池塘中,折一张荷叶送给米华,顶到头上蔗日避阳。

    “哥哥我走不动了!”

    溜光、溜光的乡间石板小路上,小哥哥背着米华,一步一步往家滑。

    “你松松手行不行,快把我的脖子给勒死,我连气都出不来,还咋背你!”

    背着米华,走在溜光的石板路上,使杨德荣行走不稳,害得米华不得不紧紧的,双臂交叉,扣在一起,使杨德荣呼吸困难。

    “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听着杨德荣的吞吞吐吐的述说,米华不好意思的道歉,慢慢松开紧扣的双臂。

    “你给我摘一个吃,行吗?”

    “就不!”

    桑园里,两个孩子搭着人梯,米华站在杨德荣的肩上,摘吃熟透的桑葚,把小嘴染成紫褐色。眼馋的杨德荣恳求米华给自己摘一枚桑葚,调皮的米华却使着小性,有意惹怒杨德荣。

    “不给算了,你给我下来吧!”

    “哥哥,你不要动吗?我会摔跤的,给你!给你!”

    杨德荣故意摇晃身子,使米华失去平衡,不得不答应杨德荣的要求。

    米华粉红色的外衣被桑葚着染成紫褐色的。她从衣兜里掏出桑葚与杨德荣一人一个交替美滋滋的吃着。

    “哥哥,你脖子上有一个蜜蜂,毒刺会蛰你的。”

    正在杨德荣恐惧之时,他的脖颈上却留下一个印着米华牙痕的紫色唇印。

    由于没有浴洗设施,可能更多是,杨德荣潜意识里不想抹去脖颈上的唇印。此时,看着杨德荣脖颈上的唇印,总引来同学们的围攻与嘲笑!

    “是你小媳妇咬的吧!真窝囊”。

    每每听到小伙伴讥笑杨德荣,米华总是站在一旁抿嘴笑。

    而杨德荣又不知该怎样辩驳,只好傻傻的看着米华,用手只挠头。

    ……

    “你是女孩子,不要老缠着男孩子,知道吗?”

    自从杨德荣来到米华家寄宿,每次吃饭时,米华总任性地嚷嚷着,要与杨德荣挨着坐,为此没少挨娘的唠叨。

    其实,不是米华任性,不是米华不知道男女有别,她还真不知道男女有别,因为米华和杨德荣,还是一对天真无邪、洁白如玉的孩子,是大人把自己的意愿、思维强加给孩子们。

    米华要与杨德荣挨着坐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老师家居住,要有眼色,吃饭的时候不要像在家里那样,吃饱就行,千万不要不知饥饱,胡吃海吃。”

    初到老师家居住,杨德荣还没有忘记父母和爷爷的教诲。

    懂事的杨德荣,每顿饭都是第一个吃完,他从不回碗,再剩第二碗饭。

    杨德荣正是长身体的年龄,饭量大,又不好意思多吃,所以他总没有吃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经常到农家的田里偷生红薯或生玉米吃。

    “我吃不下去,给你吃吧!”

    当米华得知杨德荣偷吃生红薯的原因后,她不得不每次吃饭时,嚷嚷着,让mama多给自己盛饭,然后又悄悄的以自己吃不饱为由,把自己的饭菜夹给杨德荣。

    米华的家人,看着米华将自己的饭菜夹给杨德荣,大家都会心的看着他们,谁也没有揭穿米华。

    知道米华的心思后,米华的mama每次在盛饭时,就偷偷的给女儿多盛

    米华和杨德荣,两小无猜,就象亲兄妹,也许亲兄妹还没有他们亲切。

    杨德荣每次考试都是学堂里考的最好的学子。

    在杨德荣的影响下,从小爱打扮,学习成绩平平的米华,其实,并不是米华不爱读书,只是在学堂里读书的学童,只有米华一个女孩。杨德荣没来时之前,米华只是偶尔随父亲到学堂旁听,一天打鱼三天晒网,甚至十天都在晒网。

    如果不是有杨德荣在学堂读书,也可能米华根本不可能坚持到学堂。

    虽然米华的家人,都接受过进步思想的的熏陶,且米华60多岁的奶奶经常在做家务的间隙,抱着一本《红楼梦》,如痴如醉。她会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起伏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与林黛玉一起惆然。女人都能读书,何况这个家庭的男人,他们都是名震十里八乡的读书人。但无论米华的家庭如何开明,毕竟那个时代,妇女还没有被社会定格在“半边天”的社会地位。既是米华的家人再开明,也不可能让一个女孩子,整天和一帮调皮的男孩子在一起疯跑。

    杨德荣在米家寄宿读书,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纯粹的师生关系,杨德荣家是要交学费的,一年两斗玉米,五升小麦。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两个孩子渐渐的长大。由于杨德荣的学业优秀,由于两个孩子内心情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米华的家人也随着米家唯一的一个女孩的内心的变化而变化,米华的家人已经不再把杨德荣当学生,而是真的把他当作家庭一分子。

    米华家人把杨德荣当做自己家庭成员之一,有三分之一是米家爱才;有三分之一是米家把杨德荣当作米华的陪读郎;还有三分之一是随着时间慢慢的延长,和两个孩子慢慢长大,留在米家人心灵深处的,更多的是把杨德荣当作米华的另一半。这才是米家人的真实愿望。也可能杨德荣还没有察觉,但米华已经能深深感到家人的心思,毕竟是女孩子,可能比男孩子成熟较早。

    虽然杨德荣还无法理解,米家对他如此厚爱的真实意图,但他还是深深的感受到米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所以他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教诲,好好读书,将来象老师一样,去教更多的孩子读书,这就是杨德荣最初的愿望。

    在杨德荣的帮助下,更多的是影响下,米华漫漫的喜欢上了读书,而且米华的考试成绩有时候比其他男生的成绩还好。

    在杨德荣的帮助下,从小天资聪颖的米华,很快将自己缺失的课程予以填补。

    “米先生,这两年大旱,收成不好,很多孩子退学,学费收不上了。”

    “校长,我明白您的意思!”

    杨德荣刻苦学习,有意无意的影响了米华,看着两个孩子如此喜爱读书,为使两个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更由于米华的父亲总把一些进步读物带给学生参阅。校长怕给自己惹麻烦,就动员米华的父亲,另谋高就,其实,就是把米华的父亲给辞退炒鱿鱼了。

    “大叔,德荣这孩子天资聪明,是读书的料,将来一定能成大气候,我不忍心由于我们的离去而使孩子辍学。让他跟着我们到其他学堂读书吧!庄稼耽误了,只是一季,来年还可以再有收成。孩子这个年龄正是读书的年龄,耽误了孩子就是一辈子呀!只要孩子愿意,只要你们同意,我想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学费的事不用你们cao心,希望你们同意!”

    “老米家如此看重咱孩子,而且都是乡里乡亲。人家还不收学费,往哪找这等好事。荣儿跟着老师咱有什么不放心的!话虽这么说,每年咱还是要交学费,人家也不容易!”

    在杨德荣爷爷的开导下,多有不舍的杨家同意了米华父亲的意愿。

    米华的父亲在征得杨德荣爷爷及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并保证今后再不收杨家一厘学费,过年过节一定带杨德荣回来,就带着杨德荣远走它乡。

    “爷爷,回家吧!”

    杨德荣与米华,两个小孩,嬉笑着挥动小手,与爷爷告别。

    米家搬家的马车走远了,杨德荣的爷爷还站在路口,踮脚瞭望。

    杨德荣与米华全家,在米华爷爷的朋友的引见下,几经转折,半年以后最后居家到京都定居。

    京都距离杨德荣的老家黎河乡,相距上千里之多,从京都到黎河,如果要回一趟家,也可能一个月也不一定到家。

    由于当时交通不便;

    由于路途遥远;

    由于杨德荣的父母没有文化。

    既是杨德荣给家里寄信,父母还要付钱请人看信回信。同时又由于连年战争,八年抗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去,解放战争的烽火又再次燃烧。所以,杨德荣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和父母有过联系,更没有见过面。同时由于中国战事不断,战争是无情的,子弹是没有眼睛的!米华的父母不放心杨德荣一个人回家。而懂事的杨德荣知道,老师一个人工作要供养全家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每逢假期,他就到书店或商店去打工挣钱而帮扶家用,也舍不得回家把钱浪费到路途上。

    岁月的流逝,使杨德荣和米华知道了自己的家境并不富裕,所以杨德荣和米华密谋要干一件大事。

    一年春节来临之前,从不讲究穿衣的杨德荣却意外祈求师母为自己做一件长衫。

    当时让师母很是吃惊,她以为杨德荣蜕变了,很是不高兴!因为一件长衫的费用可能是全家人半个月的生活费,是米华将秘密悄悄的告诉了母亲。

    京都最繁华的长汀街头,身穿长衫的杨德荣,和身穿粗布宽体旗袍,及脚穿方口鞋的米华一道,meimei研磨,哥哥挥笔,一幅幅春联,见证着米华和杨德荣成长的足迹。

    虽然杨德荣要站在一个土坯上,才能挥笔书写对联;

    虽然一副对联只能买一文钱,但一个年景下来,他们能挣一千文银子。

    书写一千副对联,对于成年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别说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也许正是孩子的童真,才为他们赢得了更多的顾客。

    “孩子,难为你了!”

    捧着一千文银子,看着两个稚嫩的少年,米华的mama含泪用手抚mo着杨德荣的脸。

    米母的泪水,可能是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杨德荣当亲儿子一样看待和照顾。

    暑期,长假期,杨德荣一定要外出打工,虽然有时候,米华的父母不忍心让杨德荣去打工,但杨德荣还是执意要出去。

    杨德荣外出打工的日子,没有了小哥哥相伴,米华就像卸了气的皮球,整日无精打采,天天坐在门槛上,翘首杨德荣快点回家。有时候她会采一朵月季花含在口中,直至把月季花咀嚼吞咽到腹中。

    “小华,给,冰糖葫芦!可甜了!”

    杨德荣每天打工回家,都会买一串米华最爱吃的冰糖葫芦。

    倒坐在门槛上,两兄妹一人一口,一口一个糖葫芦。

    “哎呀!我的牙长虫了,疼死我了!千万不要让我吃糖葫芦,否则,虫子会钻到我肚子里,我会死的。”

    有时候,为了哄米华,其实,更多的是杨德荣舍不得吃,就佯装牙疼,看着米华吃,而自己则一副难受的样子。

    “哥,我带你去看大夫吧,要是牙虫把你咬死了,我就用牙把它也咬死。

    哥,张嘴让我看看。”

    哇唔!

    “哥,我把牙虫咬死了!”

    米华小小的、柔柔的、红红的樱桃小嘴堵着杨德荣张开的嘴巴。与其说是米华想要帮杨德荣咬死口腔中的牙虫,不如说,是少女米华把自己的初吻献给了杨德荣。

    “哥,什么也没有了,我已经把它们都咬死了!来你吃一个糖葫芦看看还疼不疼!”

    初吻过后,米华用小手扳着杨德荣的口腔再看,什么也没有看到,她非要杨德荣和自己一起吃糖葫芦。

    “你吃吧,哥哥不敢吃,我一吃小虫就会再来!我怕疼!”

    虽然杨德荣说,自己有牙虫不能吃甜食,但看着米华甜滋滋的吃着糖葫芦,他还是情不自禁的流出口水。

    有时候杨德荣会偷偷的,把米华扔掉的,串糖葫芦的竹签拣起来,看看四下无人,深深的舔几口。

    “他爹,你看看德荣多懂事,多知道疼咱们的花花!”

    隔着窗户,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进一步加深米华父母对杨德荣的爱,在米华父母的内心,杨德荣早已不是学生,而是儿子!

    是儿子吗?

    虽然有时候,米华也知道,杨德荣说牙疼是在骗自己,但孩子的贪婪、独占、独享是天性,谁叫米华还是孩子呢?

    不过,在米华的内心,其实早把杨德荣当作自己的小哥哥,当作自己的影子。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杨德荣在米家的家庭地位,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EQ”情结,潜移默化,悄悄的在两个少年的内心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