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毒医
锦轩和锦如一早就来了扶堇轩,进屋正看见锦依在案前用早膳。神色平和,与往日没什么不同。 见了他二人,锦依和煦地笑着,“你们两个这么早就过来了?”招呼两人一起用膳,又吩咐巧薇再去做几样点心来。 锦如看她神色如常,心中有些不安。锦轩眉头锁着,也不说话,只是在她身边坐下。 二人都盯着她看,锦依有些好笑地叹了口气,“你们这是做什么?世子爷身家清贵,王妃可能觉得我配不上他,毕竟尚秀堂的名头不是那么好听。原先是我自己有些妄想了,如今这样正是意料之中。” 锦轩摇摇头,眼中隐含责备,“姑姑不是这样的人,表兄那人我了解,他不是一时兴起。锦依,你为何要这样轻贱自己?” 锦如接着说,“姑姑早就知道你这几年在尚秀堂,怎会昨日见了才不喜?” 锦依清淡地笑了笑,“不论王妃是为了什么原因,之前确是我太天真……。这件事不用再说了。”最后一句,语气坚定。 若不是那日在碧云寺里见到他时,心头有了些莫名的依赖,让自己一时起了眷恋之心,想必昨日也不会那样失落,自己原本就想对他避而远之的…… 锦依迎向二人的眼神,含了拒绝的意思,锦轩和锦如见她这样固执,心中又是不解又是难过,只得不再多说。 饭后三人一同去福禧堂给老夫人请安。 今日府里的姑太太回家省亲,正陪着老夫人谈笑。 锦依的上一辈还有两个姑姑,嫡出的那位远嫁了驻守西北的威远侯樊宁,已有多年不曾回来。另一位是庶出,嫁的是吏部右侍郎华天诚的嫡子,如今是华家二夫人,人称玫夫人。 老夫人见了她回来倒是极高兴。亲生女儿嫁得远,难得回家一趟,只有这个庶女倒是自幼长在身旁,出嫁了还常回来看她,颇得老夫人欢心。 老夫人便笑着问她,“这次回来住几天呐?” “好长日子没回来看看母亲了,这次多住几日,反正家里也不需我天天伺候着……。明日初六陪您一道儿去普济寺,四哥的长明灯我也得再添些了。” 玫夫人在华家不是宗妇,本身又是庶出,华老夫人虽看在庆荣侯府的面子上对她不薄,却较之家中另两位夫人的地位次了一等。她幼时在家,与四哥秦致然关系最好,致然病逝后她每年都还记着给他供在庙里的灯添些香油钱。 锦依三人进来后,先给老夫人请了安。一旁的玫夫人便笑盈盈地道:“依姐儿如今可算是回来了。” 老夫人笑着对锦依说:“快来见见你二姑母。” 锦依向她行礼问好,玫夫人拉着锦依打量了一遍,回头笑对老夫人道:“依姐儿长得真好,人又能干。” “可不是,我上次咳疾犯了,用了她的耳针,竟是比太医的药都管用。还有琛哥儿,拖了两年的病,也是她治好的。”老夫人笑得十分开怀。 玫夫人今日正是为了这事来的,华老夫人晚年发福,体形有些微胖,前几日后腰处生了热疮,疼痛难忍,成日坐立不安。因疮的位置难免有些尴尬,也不能请医师亲看。 锦依上次给右相王家的三少奶奶治好了病,在琳夫人的宣扬下,如今建邺世家府邸的夫人们都知道秦家的二小姐是位医术精湛的女医,有些不方便请医师或太医来瞧的病症,便都想着来找她。 只是她毕竟是庆荣侯的嫡长女,请她治病的话却是不好说。 玫夫人知道了却是大喜,凭着自己这层关系,请她过去想必是不会拒绝,又能在夫家人面前长脸,这才趁着过年回了娘家。 又说了会儿话,她便向老夫人说起自己婆婆的腰疮,“……生在那处地方,也不好请医师来看,听说依姐儿医术好,便想来请她过府去看看。” 老夫人听了不语,只是看锦依,“依姐儿,你自己觉着怎么样?” 锦依只得对玫夫人说道:“既然华老夫人的病请医师看着不方便,那我过几日便去瞧瞧吧。只是侄女医术不精,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忙。”
玫夫人连忙笑着道:“依姐儿太谦虚了。” 老夫人就道:“学医治病本是好事,但自古医生治不好病人,反倒被埋怨的也是不少。就说宫里头的太医,有时一个不好还要治罪,……从前那位曾太医家里,可不就是这样坏的事。” 一旁的大夫人林氏便接着道:“可不是,前几年京里还出了个毒医,听闻就是给马家的三老爷治疮疽,不知怎得,人当场就死了。后来巡城司的人来拿他,他口中喊冤,可马家的人恨他,一口咬死是他害人性命,还说他用的是毒药……”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老夫人点头,对锦依道:“因此我才不想让你随意去给外人治病。若说一些调理养生的方儿,告诉人家自己回去捡药煎服,还不大会出差错。再说,你一个未嫁的姑娘,到别人府上去治病,说出去始终不大好听。” 锦依知道老夫人是为自己着想,认真地点头应了。 瞧见玫夫人有些失望,老夫人知她是想在华家挣些脸面,又笑着道:“不过依姐儿就去帮你一把,去给你婆婆瞧上一瞧,谁让依姐儿是你亲侄女儿呢。” 玫夫人这才放下心来,拉着锦依说话,极是亲热。 午膳后,锦依仍回屋里刺绣。 过了一会儿,芊陌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信,小声说道:“罗五祥一早就来了,也没说什么事,就带了封信来……” 锦依默默刺绣,半晌才淡淡道:“先放着吧。” 芊陌只得将信拿进房中,放进巧薇亲制的一只紫檀玲珑匣内。 佛图已将近完工,巧薇在一旁与她同绣,直至傍晚,又点了四五支明晃晃的烛灯上来,两人晚膳也未用,直到最后一针绣完,锦依站起来,舒展了一下身子,与巧薇相视而笑。 当年两人就常这样,坐在一处同绣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