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调教大明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

第一百零七章 天官

    惟功从容道:“臣以为国家用人大政权柄应cao持于上之手,大臣纵举荐也是为国政着想,而不是私人市恩。所以臣要谢也是谢皇上,而不是谢元辅。”

    万历哈哈大笑,心中一点芥蒂一扫而空,步下金台,相了相惟功,羡慕道:“吾虽为天子,却在骑射武学之事上比惟功你差的远了。”

    “皇上,您到底是天子啊……”

    “是啊,天子……”

    万历在惟功身前绕了几圈,惟功注意到,皇帝足疾的迹象似乎又比以前明显了一些。

    “你适才说的话好,大臣不要市恩,恩出自上。但现在能有这样心思的还是太少了,就是元辅……”

    “咳,皇上是说元辅与普通大臣不同吧?”

    “哦,是的,元辅当然不同。”

    万历省悟过来,不管他怎么换人,自己的话和行止肯定会到冯保那里,再然后就会到李太后那里。他别人不怕,太后却是始终怕的,别看他已经快成人,已经快要大婚亲政,但太后仍然会隔三岔五的罚他的跪,轻则一刻钟,重则半个时辰甚至一个时辰,罚跪的滋味太难受了,他不想自找难受。

    当下万历换了奏对格局和嘴脸,吩咐道:“你既然以一敌数十,杀敌近四十人,这般的武功当坐营官都够了,到差之后,小心谨慎,莫要给朕丢脸。”

    这般认知,其实就是把武将的武力值当第一,什么谋略将才是一律不讲,皇帝的认识也有限的紧,不过这也是当时人的普遍认知,不少位至庙堂之上的文官也是一样的看法,也就不能苛责在深宫中成长的皇帝了。

    当下惟功受命惟谨,恭谨答道:“是,请皇上放心。”

    “元辅那里还是要去一下的,他对你想必有嘱咐。”

    “是,既然皇上吩咐,臣就去元辅府中受教。”

    从文华殿中退出之后,傍晚时分,惟功照旧赶到张居正府邸,递手本进去请求接见。

    这一次却不是立刻就见,在门房厅堂惟功和一群文官一起候见,一身麒麟服在身上,与那些各色禽鸟补子的文官截然不同,顿成异类。

    这些官员也不乏消息灵通者,一番议论之后,惟功的身份便昭然若揭。

    不少官员都是用饶有兴味的眼光看向惟功,但更多的是窃窃私语,有一些青年官员,更是用不友善的眼光看向惟功。

    惟功脸上是无所谓的笑容,有人瞪眼看他,他便瞪眼看回去。

    他知道,这些人对他的不满,还是因为兵部大堂一事。大明以文御武的国策不变之前,这些文官是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而长期凌驾在所有阶层之上,使得文官体系吸收了几乎这个国家最优秀的一群精英,在嘉靖年间还有匠人被授给工部尚书一职的例子,但在文官的强烈反对下不得加勋衔,而且只做为个例,其实那个工部尚书在修筑宫殿群落的经验和提调的本事上已经脱离匠人的范畴,具有一身难得的超凡本事,但就是这样,在文官眼中只能是官场异类……除了进士,任何在这体系之外为官的,都是异类,都是需要打压的异类,特别是异类之中还有敢反对这种体系的,便是异类中的异类了。

    特别是屋中的坐位问题,更使这种矛盾尖锐化了。

    厅房之中,两排椅子对列,左手上首是肯定最为尊贵的坐次,几个穿红袍的官员就坐在左手,他们应该是侍郎或京卿一级的官员,或是左右佥都御史兼某地巡抚,上任之前,到元辅的府邸面请机宜。

    在他们对面,也就是右首最上的位置为次,这里也是坐着红袍官员,但应该是大府和上府的知府,或是布政使的小参议,按察分巡道,分守道等官,他们品阶够高,但职司不如巡抚或御史尊贵,只能坐在右班。

    惟功一至,便是坐在左手中间的位置,一群红袍官员都是变了脸色,只是一时未明他的身份,众人都隐忍不发。

    待知道惟功身份后,几个青年官员便是忍不住讥刺惟功道:“未知张大人是何身份,为何敢居于这边的诸位大人之上?”

    惟功大刺刺道:“本官是从三品武职官,获皇恩御赐麒麟服,诸位看不出来么?”

    一群青年文官气的脸都歪了,有一人cao着江西口音,惟功认得是观政进士邹元标,风头很劲的一个青年进士——对着惟功怒道:“张大人又要持兵部大堂上说的那番歪论了么?”

    “不。”惟功正色道:“邹大人,这一次我想起来了,祖制,文武官员相见,如非直属,相差四品以上才用拜礼,如果文武官员并座受礼,武官居于中间。从祖制看来,其实我该坐在左首第一张椅子上才是。”

    众官都是怒极,一群青年官员气的笑出声来,几个老大人都是面若金纸,看来如果再有什么争执,可能当场会闹出人命来。

    “惟功,你在这里和大人们混搅什么,过来。”

    就在张惟功可能遭遇文官群殴的时候,张简修适时出现,将惟功叫了出来。

    惟功向着众人笑笑,拱一拱手,告辞而出。

    在他身后,传来七八声错落有致的摔杯声响。

    张简修抱怨道:“你这是何苦,他们原本就因为兵部一事对你不满,又何必招惹他们。”

    “如果我老老实实的坐在最下首,而且也没有兵部那回事,你觉得他们就会高看练武之人一眼吗?”

    “这……”张简修一滞,眼神也黯淡下来。

    他两个哥哥已经中了进士,在万历二年两人都没有中进士那年,张居正十分愤怒,连庶吉士都没有挑,引起朝野非议,但张居正大权在握,不挑就是不挑,别人也没有办法。在万历五年时,两个张府举人终于成了进士,而且入选翰林,阖府上下在听闻消息时都是喜气洋洋,高兴的不知道怎么是好。

    而在时隔不久时,张简修被授为锦衣卫都指挥使,这是正三品的官职,比两个哥哥七品的翰林编修一职高了不知道有多少,但消息传来,张居正本人就不大开心,但简修固执已见,他这个当父亲的只得依从,府中各色人等,包括几个哥哥的内宅都派人来恭贺,不过张简修心里明白,自己在所有人眼里,始终只是个异类。

    张简修颇有受打击的感觉,好在他生性粗豪,对着惟功笑道:“等你当了坐营官,挑我去做马军把总,要不然选锋把总也成。”

    惟功笑道:“那岂不就是大材小用,你可是锦衣卫都指挥。”

    “屁,那只是虚的!我也要做事,你不要我就不够交情。”

    “令尊能同意否?”

    “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能镇守边关,卫护国家,此生也不枉了。既然父亲允我选了走武职这一条路,那么自然能做一些事业最好。”

    张居正算是最倚重武将的了,但以惟功对他的了解,其心里最深处仍然是十分鄙视武夫的,对戚继光算是最高看的一个,但仍然在书信中劝戚继光对蓟辽总督等文官行拜礼,并且公然说戚元敬脾气强直,前任兵部尚书谭纶也是知兵的,对戚继光和俞大猷都有深厚的交情,也是曾经明言,说明朝廷不会给戚继光十万兵马去练,因为大明不可能信任任何的将领握有这般重兵,并且一手cao练出来。

    这就是文官体系一家独大的现实,任何人在目前都无力改变。

    惟功要走的路不轻松,好在可能也有张简修这样的人不停的加入,变化总是会有的。

    张简修是奉命来请惟功的,在客厅中的事早就有张府的下人禀报过去,张居正可能也害怕闹出在他的客厅打起群架的传闻,所以特别传了简修,并命张简修将惟功直接带到内书房一侧等候。

    “元辅,要三思啊!”落座之后,隔着一墙,内书房另外一侧说话的声音清晰可闻,而且也隐约可见,说话的人中气十足,似有十足的自信,再看衣袍,也是二品文官的袍服,国朝文官体系在朝三品就是部堂高官,拥有廷议资格,到二品,则就是国之柱石,也怪不得此人在张居正面前说话也是颇有自信。

    “这事我已经三思再三思了,子文,你对此事是赞同的,再三劝我三思,却是为何?”

    “下官无非是替元辅着想……丈田,征优免田银之事,已经得罪太多人了。再有驿传之事,恐怕……”

    “不敢得罪人,就不能坐这个位子,子文,你还是不知我啊。”

    至此惟功已经听明白,朝中部堂高官,字子文的又在私宅和张居正议论国政的,无非就是吏部尚书张瀚一人。

    大明自太祖皇帝废丞相制度后是以尚书为尊,各部、院、寺、监诸事都直达御前,朱元璋一天到晚都在处理政务,乐此不疲。他是这样的工作狂,他那个十分肖似的儿子朱棣却都不如他,得增设内阁,设内阁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时间久了,六部权渐被侵削,类似内阁的部属。

    但六部之中,吏部仍然是为最尊,资深的尚书,权势并不在大学士之下。因为内阁虽然曰宰相,但毕竟不是唐宋时的门下省,算不得是六部的正经上官,吏部又有任免清察官员之责,尚书被称为天官,权势之重,为六部之首。

    也就是张瀚这样的身份,虽然是张居正一手提拔重用,但贵为天官,所以才够胆在张居正面前有所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