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造势
“围魏救赵,围魏救赵,嘿,你小子倒会替辽人cao心。” 赵二重复着那个关键的词,破例没有直接否定德芳的话。 在场众人中,有见识的人都突然意识到,德芳所言极有可能发生。 不是大家想不到,而是以往辽军都是直接南下救援,让在朝诸公形成了思维定式。 直接攻击进入北汉的宋军,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救援,但却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特别是在宋军严阵以待的时候。 谁能保证辽兵不改变一下策略,尤其是本来就拥有机动灵活占尽优势的骑兵? 当然,一旦辽兵真改变了策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太原城能够坚守多久,如果一攻就破,再牛叉的围魏救赵都不管用。 不幸的是,以往经验证明,太原城坚固异常,属于超级易守难攻的城池。 “来人,传令曹彬、党进、李继勋等三路大军加快行军,赶在汾河涨水之前,进抵太原。” 赵二当机立断,没有丝毫犹豫退缩的打算。 这是打算引汾河水倒灌太原城了。 毕竟从千锤百炼的战场中成长起来,雄才大略的赵二立马抓住了关键。 那个时代,攻城手段贫乏,这么快就想到这一点,确实不简单。 不过在崇简看来,却如斯而已。 想想,什么时候搞点红衣大炮,几下把城墙轰开,不亦乐乎。 宋代,应该已经出现火器了,下来得好生研究研究。 后世看话本小说,那《说岳传》中,有炮炸两狼关的情节,说明火器还挺厉害。 不说崇简在这里私下琢磨,赵二稍作布置后,即刻率领禁军诸班直,加上武德司士卒等,随后开拔。 一番小儿信口雌黄,哪里会阻碍赵二筹谋已久的大计。 不过,临走以前,他却扫了一眼崇简。 这一眼,让崇简明白,赵二不相信,德芳那几句话,会是一个十岁孩子独立思考的结果。 崇简无语。 原本得到赵二亲征北汉的消息后,他特意去拜访了现已出阁的赵德昭,探讨了这次出兵的得失。 当然,顺便还带上了德芳。 能够找机会让这两兄弟多亲近亲近,崇简何乐而不为。 一番议论后,见德昭基本认可了自己的观点,崇简方才怀着希望告辞。 只是没有想到,今日却是小家伙德芳意外跳将出来,侃侃而谈。 本来大有可为的德昭却一动不动,昂藏七尺,却尽职地扮演了一个乖宝宝。 崇简始终怀疑,德芳是否理解自己所说话的含义,也许干脆就是鹦鹉学舌? 更重要的是,不知道小家伙是否了解,此时站出来意味着什么。 德昭明显知道,所以哪怕他确认这次出征于国不利,也选择了明哲保身。 在赵二面前保持一个听话的孝顺乖巧形象,他认为比冒险进谏更值得。 这…… 原本是想给德昭创造点机会,为必然到来的皇位争夺添加一点筹码。 只不过,不走寻常路,出奇制胜,是需要点胆量的。 真是枉做小人了! 崇简恨不得打自己两个耳光。 待赵二的车驾出行了好一阵,众人方才散去。 赵小三照例地阴阳怪气,不过留下监国的不是他,而是赵普。 德昭也没有和崇简打照面,就不顾而去。 他在躲避? 人言可畏? 你要以为这样就能干得过赵小三,那就大白天见鬼了。 不对,他的竞争对象,瞄准的不是皇叔,而是……胞弟。 看着特意拉下的德芳,崇简才想起应该问问小家伙的动机。 “我觉得宗正哥哥说得对,怂哥哥又不肯开口,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此刻听到小家伙已经有些变声的话语,第一次觉得他给人取外号的本事值得推崇,因为太贴切了。 同时又有些感动。 小家伙母亲早逝,父亲太忙,在他眼中是严厉而疏远,那个本可以亲近的哥哥又让他失望,所以见到崇简以后,就把对父兄的孺慕之情移植到他身上了。 不知是不是出于一种补偿机制。 这个年龄,小家伙明辨是非的能力是不够的,但只要是崇简说的,就一定是对的。
这可不好,这叫盲目崇拜。 一瞬间,崇简觉得自己压力山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崇简发现,不管自己是待诏还是宗正,都摆脱不了近侍弄臣的地位。 每日里,不是陪德芳上课,就是与宫中女官、内侍闲话,与宋皇后也不知不觉处成了闺蜜。 先不说赵二回来会怎么看这个问题,就是眼前花蕊夫人的不满,就够让他头大。 怪就怪德芳,他和宋皇后相处融洽,是那种半长辈半朋友的亲密关系。 然后他觉得他的两个密友自然就该是好朋友,所以就不遗余力地撮合。 小家伙与花蕊夫人的关系,也许因为年龄差距过大,始终没有跨过长幼亲疏的宫廷礼仪,也就是说,没有成为朋友。 在小家伙的世界里,只有朋友才是真的。 其他的关系,恐怕除了赵二,哪怕是皇兄、皇叔,都不如朋友。 这像极了某类人。 崇简一时对不上号,直到他想起一句话,才明白自己想寻思的是谁。 那句话叫做,四海之类皆兄弟也。 说这话的人,不是宋公明哥哥本人,也是他那一帮兄弟。 于是他灵机一动,觉得有必要造造势,宣传宣传兄弟情、朋友义,为德芳张张目。 以什么方式来宣传最见效? 其时,传奇话本已经出现,不过更偏向于文人创作,适应市民需要的话本还没有大量出现,或者没有出现传世佳作,所以崇简并不了解。 但话本小说对后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想来在当时的民间,甚至知识分子中也有相当的传播。 这就是流量啊,有流量才会有影响,才能占领舆论宣传的制高点。 在未来必将到来的那一天,这,也许能起一些作用吧。 毕竟,现今崇简能够做的事不多。 他开始动手写这个时代能接受的话本,想着也许能为特别具有兄弟朋友情怀的德芳造造势。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为有宋一代连绵不绝的抗击北方的战争造造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