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北洋枭雄在线阅读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务员考试

第四百五十三章 吏治和公务员考试

    热门推荐:

    随着时间的过去,奉军依旧在大西南地区打着仗,然而在国内的其他地区已经陷入了平静,然后在奉军的枪口支持下,开始进行各种政治上以及经济上的改革,最为明显的就是税务体制的改革了。

    而除了税务体制的改革外,1909年秋,随着大局逐渐明朗,赵东云也能够腾出手来整顿吏治了。

    目前的苏系,甚至可以说整个北洋体系,它并不是说重头建立的,而是继承了大量前清的军事政治资源。

    比如说现在苏系的官员群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前清的官员,很多前清的地方官员,比如知县知府们都是得到了留任,北洋取代了北洋后,官员的变动主要集中在高层上,然而在中下层官员,也就是大量的地方官员基本上都是留用的前清官员。

    而前清的吏治有多坏就不说了,苏系全盘接手过来后,赵东云早两年为了维持统治区的稳定,一般而言都是不会对地方政府进行太大的变动。

    然而随着奉军已经掌控了全国的局势,彻底统一已经是指日可待,赵东云也是开始着手整顿吏治了。

    整顿吏治,也许人们会以为就是抓几个贪官之类的,然而这样只治标不治本,根本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官员贪腐无能的局面。

    所以赵东云为此是准备了一整套的方案,而这一套方案里第一项就是开启‘公务员考试’。

    自从前清把科举停掉以后,无数的读书人都是失去了奔头,从而导致大量的年轻士子转向革命,可以说停掉科举乃是前清灭亡的一大重要原因。

    为了重新拉拢士子们支持自己,赵东云早就想要搞公务员考试了。

    公务员考试,其实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方式的科举,只是考试的内容变了而已。

    随着居仁堂正式公布将在八月份进行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考试后,其造成的轰动不下于年初段祺瑞北上京师任职。

    一大群人批判赵东云搞出来的这个公务员考试乃是重复科举的老路,这是一种倒退,然而更多的人则是举手称赞,尤其是那些想要进入仕途而无门路的学子们。

    自从前清停掉科举后,没有了正式进入官场的途径,只能是依靠举荐,而举荐这东西是不太靠谱的,和个人的机遇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也非常容易造成任人唯亲,一个人发达了,他的同乡亲戚就全都跑过来投靠然后试图谋取一官半职了。

    这两年的苏系也是这样,尤其是中高层的职位基本都是靠举荐,招揽,没有一条正式的途径然士子们进入官场。

    现在公务员考试公布后,尽管公布的公务员考试章程里说不考文章经义,只考格物经济等科目,但是这些考试内容对于清末民初时代的学子们而言已经不陌生。

    实际上早在前清时代科举正式停止之前,就已经不再考文章经义,而是转考格物经济外交等学科,也就是所谓的经济特科。

    虽然靠的内容学子们已经不陌生,但是公务员考试里宣布招收的人数却是超乎了人们的想象之外,因为首批公务员考试将会在所有省份同时开考,而首批录取的人数初定为两千人。

    这可是两千人啊,不是两百也不是二十,在历朝历代的科举考试里头,少则录取进士数十人,多也不过三四百而已,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一次性录取两千人的例子。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这种公务员考试出来的人员,并不会和前清时代一样,一上来就给个七品县官,而是作为最基层的科员,也就是前清等封建时代的吏员。

    但是在苏系的体制中,是没有官员吏员之分的,也没有设立官员品级公务员级别之类,一般而言是以职务进行区分,最基础的乃是地方政府的各部门任职的科员,再上来就是各科的科长各处的处长各司的司长,但是也没有向后世那样有什么科级干部处级干部之类的区分。

    简单来说,当代苏系的公务员体制里头,只有职务之分,没有级别之分,而且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政府雇员这种概念。

    也就是说,公务员并不是什么铁饭碗,而是可以应聘也可以被解雇,狭义来说,最基础的一个科员和内阁总理都是政府雇员,两者不存在级别上的差距。

    同时普通的科员可以一步一步晋升,最后成为知县知府省长甚至内阁总长。

    尽管赵东云搞出来的这个公务员考试有很多地方都是普通人所无法理解的,但是依旧阻挡不了国内学子的热情,甚至很多在日本留学的学子们得知国内即将举行第一期的公务员考试后,立马就是放弃了在日`本的学业,然后赶回国参加考试。

    1909年九月十八号,备受瞩目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同时京师沈阳上海广州武汉举行,上述五个考场同时接受全国各地的考生报考。

    考生报考,需要具备国内外高等中学以上学历或前清举人以上的功名,最后五大考场一共接受了工约三万人的报名,规模可谓是极大。

    正式考试后,笔试的时间非常短暂,笔试只进行了一天而已,这让很多准备在考场奋斗三四天的考生们欣喜异常,以前要参加科举可不容易,得在一个小小的考试房间里待上三四天甚至五六天,吃喝拉睡做题都得在里头,一圈考下来整个人都不成样子了。

    不过公务员考试之所以和以往的科举不同,那是因为后续还有着面试环节,各大考点在改卷后,对成绩靠前的考生进行多对一的面试。

    面试通过后,就代表着你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公务员之一了,接下来就是根据个人和各单位的需求进行分配,而分配之前还得进行面试,面试合格了才能正式进入该单位,不合格的话只能挑选其他单位再进行面试,并不是说你想去哪里就去那里的。

    等这一次的公务员考试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务员考试的影响力,在赵东云的指示下,教育部又是迅速的公布,明年的还将会继续举行全国范围内的公务员考试。

    当人们惊叹于一年举行一次的公务员考试这么密集的时候,教育部又是再一次公布,十二月份的时候,将会在各省范围内举行‘省级公务员考试’。

    之前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主要是用于充实中央各级直属部门,以及派遣到省府工作。而随后举行的省级公务员考试,主要是招收各级府县的最基层工作人员。

    赵东云弄的这个公务员考试,其实难度并不大,只要上过新式学堂的人,基本上都不会考出太难看的分数,之所以门槛较低,录取的人数众多,一方面是因为现在苏系政府严重缺乏合格的新生代官员群体,另外一方面也是抱着有杀错无放过的原则。

    这年头接受过新式教育的人才就那么多,被苏系招揽了大量人才后,就没有多少人去南方联邦或者王士珍吴凤岭那里了。

    此外,赵东云也寄望大量的新式人才进入政府工作后,能够成批量的替换那些前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吏员。

    封建时代的吏员都是比贪官更可恨的一群人,种种劣迹就不用一一说明了,所以要整顿吏治,首先第一步就是得把这些劣迹斑斑的前清吏员们清除出去。

    但是事情还得人来做啊,而大规模招收的公务员就是能够及时添上这个空白。

    赵东云是要打算对最基层的吏员们动手的,而在这之前,他还得先把中上层的官员给清洗一边。

    不管是前清时代还是现在的共和时代,官员贪污是一个普遍现象,而现在赵东云要做的就是扭转这种现象。

    官员们收点小礼物,贪点小钱养家糊口他赵东云不在乎,毕竟为官一方的那个不是一大家子要养活,弄点外快改善家人的生活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水至清则无鱼,要彻底杜绝贪污是不可能的事。

    赵东云要做的就是把那些大贪官给彻底清洗掉。

    为了筹备即将到来的反贪污风暴,赵东云特地加强了总统府下属的稽查处的人员编制,从内阁的内务部警察部抽调了大量的精干人员充实到了稽查处。

    目前苏系共和政府里拥有调查官员贪污权力的机构有三个之多,警察部内务部和稽查处都有这种权力,所以就是造成了权力交叉,往往出现同一个案子,三家都在差的局面。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总统府的权力,逐步加强自己的掌控力,赵东云开始有意的连续削弱警察内务部的权力。

    比如说,原本嫡属于警察部的巡警部队就是被正式剥离警察部,然后归属到了统帅部管辖,然后内务部检查百官的权力也是被稽查处开始分管。

    由于警察有调查普通犯罪,经济等案的权力,而往往这些案子,尤其是经济案子很容易牵扯到官员,这又得牵扯到了内务部,而每当这个时候,稽查处就会插手进来,以居中协调名义插手调查,最后就会形成三家合作调查的局面。

    造成这种混乱的局面和赵东云的刻意为之是分不开的。

    很多事情,不是说怎么好怎么来,而是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

    以前不反贪,不是因为赵东云喜欢贪官,而是因为那个时候局势不稳,他需要大局的稳定,所以那个时候他对贪污行为是完全闭上了眼睛。

    现在反贪,也不是因为赵东云讨厌贪官,而是因为现在局势已经稳定,和平局面下人们也会把注意力从战争转移到民生事务上,这个时候官员太贪就会引起民众的极大反感了,所以这个时候赵东云得反贪。

    反贪这事,不管做不做,其实对于统治者而言一种统治的手段而已!

    当放任贪污对自己的统治有利的时候,他们就会放任贪污,当贪污现象对自己的统治造成了负面影响,进行反贪污还能提升自己的统治凝聚力时,不管是赵东云还是其他人,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现在,赵东云就做了!R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