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新春团圆情和缘(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春佳节,整个闽人村爆竹声此起彼伏,家家贴着象征新春的对联,高挂着鲜艳的红灯笼,到处欢歌笑语,洋溢着新春的欢乐气象。林俊雄带着礼物到每一家去拜年,还和几位族老交谈一阵,回到家的时候,家里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 新春和家人团圆,让林俊雄心中温暖一片,唐继军不甘寂寞下,对着蔡月秀撒娇耍赖,全然没有丁点平日里的豪爽之气概,终于在蔡月秀的牵线下和一位十八岁的族妹相识,并很快得到了哪位族妹和她父母的认可。林俊雄也是无语,这两个家伙跟随自己来香港过春节,现在这个春节到成了这两人的寻找缘分之旅,看情形还有双双收获缘分的希望,不过想着这两人长期过着没有家的日子,这次来香港感受到了林俊雄家里nongnong的温情,或许勾起了心中最深切的期望,渴望有个家,想着这,林俊雄也释怀了。 为了促进两对情侣感情的升华,蔡月秀安排林俊雄和雪奈、暮生和王玉翠一起去香港市区借着查看家族产业为由,带着他们去香港游玩一下。 林俊雄在查看了家族在香港建立起来的庞大产业,对大伯和父亲更是由衷佩服,他心中明白这些都是父亲他们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所准备的保障,自己常年不在身边,父亲他们却默默地在背后支柱着他,为他努力着、奉献着,林俊雄感受到一种深重的关爱。 当查看完家族产业后,一行人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着,突然发现一个带着圆框眼镜,身着西装,手拿公文包的四十多岁男人被几个人推到,公文包里的一些纸张散落一地,戴眼镜的男人一边宝贝般地拾着散落的纸张,一边愤怒地骂着:“你们这些卑鄙的国民党特务,你们可以阻拦我发表心声,却堵不住悠悠之口。” 林俊雄抬头看去,发现这一幕发生在一家名为《大公报》的报社门口,阻止戴眼镜的男人进入报社的几人应该是国民党特务,几个特务守在报社门口,戴眼镜的男人几次想要冲进去,都被推出来,报社里的人大声叫骂着表达他们的愤怒,戴眼镜的男人仰天长叹:“天呐!公义何在?公理何在啊?” 在他开始大骂蒋介石的时候,几个特务终于按耐不住想要上前去毒打他,林俊雄一个眼色,唐继军带着女眷先行离开,他和暮生、谢勤走上前去,拦在戴眼镜男人身前,一个特务恶狠狠地说:“滚开,别多管闲事,以免惹祸上身!” 几个特务冲上来,却远远不是林俊雄三人的对手,他们恨恨地丢下一句话就仓惶逃走:“你们等着,这件事没完!” 戴眼镜的男人将几张手稿交给大公报报社里的人后,才走向林俊雄等人:“感谢几位义士出手相助,邹韬奋在此感谢。” “邹韬奋?”林俊雄好像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搜刮记忆终于记起后世人所说的韬奋精神,出版、读书界中人说,韬奋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他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主旨是“竭诚为读者服务”,那种报务精神便是韬奋精神。新闻界人士认为,韬奋的文章从来不畏权势,勇于一贯地讲真话,他批评时弊不怕得罪人,力主言论自由的精神就是韬奋精神。政论家认为,韬奋之所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是他在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本妥协时期,他不避个人安危,力主抗日,在抗战以后,他所办的刊物和书店,一直高举着抗日的大旗,他的爱国思想正是韬奋精神。 但林俊雄曾经读过一些邹韬奋的著作,也了解过他的生平,他觉得这些说法都是概括了韬奋一生所从事的事业,自然都是对的,但是他从事的事业遭受着无数次的挫折,他依然百折不挠,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反动派将他办的刊物一个个封闭,他一个个重新建立,又将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全数封国民党迫害而被迫流亡,但他一直到停止呼吸时仍为他的理想而奋斗不息。这种为真理而战斗不屈的精神,才是我们要永远学习和记取的韬奋精神。 记得他后来不幸去世后,《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致邹韬奋家属的唁电,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对其一生及其从事的伟大事业,给予了崇高的赞誉和评价。电文写道:“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决不改变主张,直至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先生遗嘱,要求追认入党,骨灰移葬延安,我们谨以严肃而沉重的心情,接受先生临终的请求,并引此为吾党的光荣。韬奋先生长逝了,愿中国人民齐颂先生最后呼吁,为坚持团结抗战,实行真正民主,建设独立自由繁荣和平的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到底。”党中央领导人也亲题挽词,表示深切哀悼,毛泽东的题词为:“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朱德在挽联中热切地称他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 林俊雄没想到和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伟大的爱国民主战士不期而遇,他激动地上前握着邹韬奋的手说道:“你好,邹先生,我叫林俊雄,很高兴见到你!” “你是那个蒋介石称赞的未来最耀眼将星的共产党员?” “正是不才,邹先生可否赏光找一处地方坐下说话?” “能与你这样的共产党精英一谈,邹某求之不得啊。” 几人在一处茶馆坐下后,邹韬奋疑惑地问道:“俊雄怎么会认识我的?” “你主编的《生活》周刊敢于同邪恶、黑暗势力作斗争,力图“求有裨益于社会上的一般人”,对于社会上的贪污腐化等现象,不免要迎头痛击,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真是大快人心啊。你在狱中始终以一个坚强的爱国民主战士的姿态,同反动派针锋相对,”战而不屈”,表现出无畏的革命风范及英勇的斗争精神,更是令俊雄佩服不已。而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获释,在上海创办《抗战》日刊。上海沦陷后,转至武汉,继续主编《抗战》。武汉沦陷后,到重庆创办和主编《全民抗战》。反对和揭露国民党反动当局消极抗日的种种倒行逆施和专制暴行,你手中的一支笔唤起国人的深刻反省,对国民党和日本的批判更是锐利无比胜,你的一支笔似千军万马啊。” “倒是让你这个抗日英雄见笑了,哈哈....怎么样现在回到了组织的怀抱了吗?近期都没有听到你的什么声音,是共产党中央有其他什么安排吗?” “什么英雄不英雄,和邹先生相比,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见林俊雄避着不谈随后发生的事,邹韬奋也感觉自己唐突了,而是转移话题到大公报上来。 “我这次来香港,是打算将一片抗日宣言手稿在大公报发表。这个《大公报》香港版在1938年8月13日创刊,用以纪念上海抗战一周年。该报一创刊,就报道了香港民众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的活动。去年12月,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后,《大公报》予以无情揭露,并刊出不少文章予以痛斥,如‘国府明令严缉汪兆铭’,‘一幕丑剧’,‘日阀赶制中的汪逆政权’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大公报也很快成为香港各界人士抗日宣传的喉舌。” 林俊雄不是不想将自己的部队被国民党阴谋让与日本人围歼的事透露,但是想到党组织说过之后会想办法适当的时机透露出去,也便按捺住有些涌动的心。不过在听到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的时候,他一惊,记忆中汪精卫建立汪伪政权是在1940年,没想到这个汉jian比自己记忆中投靠日本人更早。 “汪精卫已经去日本了吗?” “汪精卫去年12月潜逃越南,在那里发表‘艳电’,公开投降日本,目前动向不知道,不过应该很快会被日本人所用,这个狗汉jian!” 两人的谈话没有持续多久,由于邹韬奋要赶回上海,两人惺惺相惜,约定有机会再见面时,一定好好深谈一番。 能和邹韬奋这样的革命志士结识,林俊雄很高兴,谢勤和暮生也没有多问,三人匆匆赶到汇合地点,与唐继军和一众女眷一起回闽人村去。 大年初八,比林俊雄想象中还要快,林立义夫妇做主将谢勤和林君碧的婚事确定下来,并举行了订婚仪式,为这个团圆的春节意外的缘分画上圆满的句号。谢勤更是主动提出入赘到林家,要尽心尽孝服侍林立义夫妇到老,林立义夫妇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大年初十,唐继军和林俊雄族妹林寒霜的亲事也被确定下来。 让林俊雄不由的感概缘分的奇特,世事的无常,这个温情的春节团聚之旅,竟然写下了两段奇妙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