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4k)
第190章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 一次性处理如此多的战俘确实是一件问题。 在古代,面对战俘,一般的处理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最为直接,也最为残忍,可同样最为省力。那就是直接杀掉,喜欢选择这种处理战俘方法的名将就有不少,典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杀神白起,以及楚霸王项羽。前者坑杀了40万赵军,后者坑杀了20万秦军。 他们这么做,并不意味着他们喜欢杀人,做这一切也都是为了胜利。 第二种方法,就是收编。 听起来很简单,可现实可不像玩三国志这些策略游戏一样。直接收编,特别是俘虏人员过多的情况下,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首先就是这些收编的士兵,忠诚度无法保证,其次就是即便成功收编,有时候反而会影响军队整体的战斗力。 第三种则是第一种方法的另一个极端,直接放掉。 能做到这种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刘邦和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有时候喜欢玩这一套,当然他们一般在放掉俘虏前都会带上一句比较煽情的话。 杨宪的解释简单易懂。 有这种后勤补给能力,战争还未开打,便已经赢了一半了。 “降将王保保,见过陛下。”王保保行礼道。 朱元璋闻言,大步朝着站台走了过去,务必保证杨宪他们从列车里出现第一个见到的人是他。 “杨宪,你和咱一起坐车回去,在车上,好好和咱说说你在漠北草原上发生的种种趣事。太子,你来持鞭驾辇。”朱元璋开口道。 还未到京城站时。 什么愿意跟着我的,以后大家共富贵,不愿意的我也不勉强,各自回家就是了。 随着杨宪回京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朱元璋的眉头反而皱得越紧了。 王保保心里想着。 “正常不满载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日行八百里吧,满载要稍微慢上一些。”杨宪开口说道。 王保保震惊了,也就是说如果单单运送人的话,一次性运输一支接近千人的队伍? 马皇后想了想,开口道:“要不赐个婚吧。” “杨宪你这次北伐一举功成,可谓是咱大明建国后第一大功啊。”朱元璋笑道。 皇宫,坤宁宫。 他们这才丢失元大都几年,什么时候多出来这个玩意了。 话虽然说的小声。 朱棣也很想知道这件事。 杨宪一一谢恩后,这才让开身形,开口道:“皇上,齐王。” “可如果不封王的话,我一时间又不知道赏赐些他什么好。如果只是将其爵位晋升为公爵的话,怕是又有些不够,落到有心人眼中,同样会认为我这样做是寒了有功之士的心,到时候又会有谁愿意为朝廷卖命。” 这些亲军们除了佩刀外,身上还都带有短铳。 要知道这件事,一直是流传在北方边军中的神话传说。 “可我如果现在就封了杨宪为王,那帮子和我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们会如何想?” “儿臣见过父皇。” 能够在现场听当事人讲述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可不是谁都能有的机会。 他们心中都清楚,这可不仅仅只是运气两个字可以解释得过去的。 这个原本让他心心念念的奇男子,如今真的到手了,朱元璋反而没了那份心思。 马皇后的话,给他打开了思路。 头节车厢。 “来了,来了!皇上,神侯和四皇子他们回来了!”列车局的官员看着远处驶来的列车,开口禀报道。 只见文明科技系统界面上,大地图除了原本大明的疆土外,还多出了漠北草原。 可还是着实把王保保给震惊呆住了。 看着如洪荒巨兽般缓缓拉起的一节节巨大车厢,王保保倒吸了一口凉气。 听到王保保的问话,杨宪嘴角微微扬起,开口笑道:“轨道列车,用来运输人和物的交通工具,你可以理解为是马车的进阶。” 也就是说,他无敌的领地又多出了一块。 而眼前这个轨道列车载重十万斤竟然还能日行八百里? 一些北元皇族与重臣脸上则是写满了不信。 对于王保保,杨宪是采取优待的。 这场景也太震撼了吧。 杨宪心里默默想着。 整个地图上很明显,除了扬州、北平以及漠北草原外,便是那一条纵贯南北的轨道。 而且他这时才反应过来,这轨道列车速度如此快,而身处在车厢里的他们竟然一点颠簸都感觉不到,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知这轨道列车的速度又如何?”王保保继续开口问道。 这么做的结果,一般当场便会有不少俘虏被收编。 “儿臣乐意。”朱标看向杨宪,发自内心的笑道。 最后一种就是直接押回去做苦力。 有了这个发现后,有些计划就更加要提前谋划了。 杨宪接着回头看了一眼那些北元的皇族与大臣,对身旁的朱棣开口道:“我们先带着这些北元皇族与重臣回京。”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系统将整个漠北草原划归为他的领地! 这是重大发现! “神侯发明的这轨道列车,载重量最高一次性能到十数万斤,齐王你说拉不拉得动。”一旁的朱棣开口笑道。 朱元璋身后的朱标,开口笑道:“这个父皇没有说谎,恭喜杨卿。” 如果没有轨道列车的话。 杨宪看着朱棣,开口道:“先分批打散处理吧,优待俘虏,吃的不要短缺了。” 一旁的其余北元皇族同样如此。 没想到,这老朱竟然直接把自己架在火上烤。 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杨宪班师回朝的消息,很快便是传到了京城。 “这咋不成了?”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开口笑道。“太子,你说你乐不乐意。” 朱元璋点了点头,便拉着杨宪转身往站台外走去。 插着大明神侯旗帜的列车缓缓在站台前停了下来。 “杨宪,我带着文武大臣们特意来迎接你的。” 要知道草原上最好的马,也不过才日行千里而已,而这是在它只载着一两个人的情况。 距离京城还有一些距离,朱元璋他们是乘坐龙辇来的。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山望远,方知天外有天。 列车开始进站了。 也就是说,以后漠北草原上的人民只要对他产生任何感激、崇拜等等情绪,都将为杨宪产生新的功绩点。 一般只有对外战争,打异族的时候会如此做,等于是直接收获一批免费的劳动力。 朱棣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微臣杨宪,参见陛下。” 只见车窗外的树木景色正在不断飞快地后退。 “神侯,这是?”王保保开口询问道。 两只眼睛和嘴巴慢慢睁大,震惊得不能自己。 杨宪也很激动。 到时候绝对能让双方都满意,对于所谓的封王,杨宪也没有这么热衷。 当北元的这些皇族们看到眼前的轨道列车,脸上都是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 在朱标心中,就算是让他想周文王那样抬轿,如果对象是杨宪,他也是乐意的。 北平列车站,站台。 他们对于草原战马的那股子骄傲是刻在自己骨子里的。 朱元璋双眼睁大,紧皱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这是好事啊?”马皇后开口反问道。 这一战自己输的不冤。 对于臣子来说,这已经是极尽殊荣了。 十万斤?! 老朱这次做的有些不地道了。 他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系统上。 这也是经过扬州军工厂改良后生产的火器。 这种做法,cao作起来就有点难度,需要使用者本人有极大的人格魅力,以及魄力。可用的好了,同样能够收获民心,还能趁机宣传一波自己的仁义。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方法。 粮草的话更加不用说了。 这就已经是相当于出城三十里相迎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世上竟然真有载具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万万不成啊。”杨宪当场表示拒绝。 杨宪部下亲军开始带着这些北元皇族与重臣们分批进入各节车厢,保证每一节车厢都有杨宪帐下亲军看管。 众人在朱元璋的带领下,很快便是走出了列车站,到了外头。
轨道列车,站台前。 封王也不是,不封王也不是。 有人脸上露出讥讽的神情,小声道:“一点感觉都没有,这玩意儿,不会是像乌龟一样在爬吧。” “大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现在可以原封不动送给,做人不要坐井观天,要放开眼界,你自己好好看看窗外吧!” 这已经是保守的回答了。 杨宪在所属领地上,将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不过却不是因为这件小事。 杨宪这边便是得到了消息,皇上会带着文武百官直接来站台接站。 “太子得知你即将回来的消息,乐得一宿都没睡好觉。” 一旁的朱棣听到这话,也是转头一脸崇拜地看着杨宪。 “这是好事,可这功实在是太大了,按理来说,大到足以封王了。”朱元璋顿了顿,接着开口道。“而且还是异姓封王。” 被一个大头兵嘲笑,那北元皇子原本还有些气,这时他忽然感觉到有人在拉他的衣服袖子,他转过头,他先是看到了同伴震惊得表情,然后就看到了车窗外的景色。 杨宪和朱棣纷纷行礼。 这些发光的区域,代表着这是杨宪的领地。 “几匹战马,这么多节车厢能够拉的动吗?”王保保开口问道。 王保保投降之后,杨宪答应他不会对付普通牧民后,为了减少族人的伤亡,他也很配合的给出了很多有关北元的重要军事情报。 车厢门打开。 为杨宪持鞭驾辇,朱标是真的愿意。 从北平一路到南京城的特快列车,正式发车! 挤在车厢里的北元皇族们,丝毫感觉不到一丝颠簸。 开什么玩笑,让当今太子,未来的天子,给自己持鞭驾辇。 就连朱棣和王保保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有些吃惊。 京城。 目前这玩意儿还是太大了,放在身上着实有些不方便。 杨宪虽然心中清楚,自己这一战功劳太大,一定会让朱元璋为难,可他早就已经预想到了这种情况,因此提前做了安全措施了。 可还是落在了一旁亲兵耳中,那亲兵看着那个北元皇子,毫不遮掩自己的嘲笑,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井底之蛙。 杨宪看着他们,尬住了。 见杨宪不愿多说,王保保和朱棣虽然都有些遗憾,可也无可奈何,尊重当事人的选择。 杨宪的赏赐问题,直接把朱元璋给难住了。 朱元璋走上前,一把抓过杨宪的手臂,脸上带着真挚的笑容。 “杨宪此次出征,一举攻破北元,踏破漠北草原,做到了连天德都未曾做到的事情。” 王保保开口问出了在心中藏了近两年的那个心结。 又怎么会愿意承认,草原上最好的战马,会被眼前这玩意打败呢? “你待会儿就可以亲眼见证了。”杨宪笑了笑,抬起手挥了挥。 总不能和他们说,是因为老子怕死,所以提前喊了北平城的守军去守城吧。 杨宪只能笑着说道:“运气,一切都是运气罢了。” 马皇后注意到了朱元璋的状态,开口问道:“怎么了。” “他们是不是就会想,我是只顾着新人,而忘记旧人了。” “当年神侯大人是如何猜出,我会率领大军冒险绕过魏国公大部队,直击北平城的。” 前些日子精力,着重放在洪武步枪,看来是时候抽出时间,搞一把精致一些的短火铳出来。 杨宪和朱棣身上自然也有,相比于朱棣的爱不释手,杨宪就有些不甚满意。 明军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损伤。 包括各个小部落的人员分布等等,这也为杨宪他们荡平漠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列车站都是建在城外。 杨宪和朱棣他们车厢里走出的刹那,耳边便是传来了朱元璋爽朗的笑声。 朱元璋看着朱标,脸上的笑意又浓了几分,只是看起来却没有朱标那般真诚。 虽然朱标此刻的回答,正是他想要见到的场面。 可当朱元璋看到朱标回答得这么干脆利索,这么心甘情愿,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