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决胜虎牢(2)破郑灭夏
巍巍大唐:开国正文第十二章决胜虎牢——破郑灭夏经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唐武德四年五月初,虎牢关之战,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玄甲军精锐,成功击溃了十余万夏军主力,生擒夏王窦建德,创造了冷兵器战争史上一个罕见的军事奇迹。 虎牢关之战,以唐军的大获全胜而落下尾声。这场战役,也成为了决定唐军能否最终攻取洛阳的关键一战。虎牢关之战的完胜,对于唐朝方面,以及洛阳战局来说,主要产生了两点益处。 第一,成功粉碎了郑、夏两国之间的军事联盟。 前文说过,由于李唐王朝在完成巩固关中的战略计划后,便开始着手实施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进军中原,东征洛阳,一举灭掉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两大盘踞在中原地区的割据政权。 李世民率领十万唐军主力,东出潼关,进攻洛阳,正式揭开了李唐王朝统一中原的序幕。与此同时,唐军东征,也打破了唐、郑、夏三足鼎立的格局。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再加上唐军势如破竹,王世充屡战屡败;郑、夏两国结为盟友,窦建德率领大军,驰援洛阳,双方组成了统一的反唐战线,共同夹击唐军。 可是,虎牢关一战,却让这一切都化为乌有,使得王世充、窦建德的企图,付诸东流。窦建德在虎牢关全军覆没,兵败被擒,导致了郑、夏两国之间的军事联盟,瞬间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并且,虎牢关之战,李世民以少胜多,打败了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实际上,随着窦建德在虎牢关战役的失败,曾经纵横河北的窦建德军事集团,也已经被彻底击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等拿下洛阳,灭掉王世充政权后,唐军席卷河北诸州,必定是马到成功的事情。故而,虎牢关之战的胜利,可谓是一箭双雕。 第二,彻底瓦解了王世充的心理防线。 之前,洛阳城外的几次大战,北邙、千金堡、青城宫三战,王世充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只得龟缩城中,作困兽之斗。无奈之下,王世充向窦建德发出了求援信号,相约共同夹击唐军。他将自己剩下的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了窦建德的身上。 按照王世充的想法,凭借窦建德手上雄厚的兵力,肯定能够冲破李世民在虎牢关的拦截,并迅速赶到洛阳城下,与自己尽快会师,里应外合,夹击唐军主力。然而,事与愿违,最终的结果却是,窦建德兵败被俘,夏军主力全军覆没。这样一来,王世充唯一的希望,也被无情地浇灭了。 应该说,王世充的末日,已经到了。此时的王世充,精兵损失殆尽,外援全军覆没,留给他的,仅仅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洛阳城。王世充深知,李世民虎牢关大胜之后,兵锋必然直指洛阳。唐军兵临城下,王世充越发感到绝望,渐渐地,连他自己都要放弃了。所以,虎牢关之战的胜利,加速了郑、夏两大政权的垮台。 王世充预料得不错,击败窦建德援军之后,李世民停都不停一下,立即就要对王世充动手了,向洛阳城发起最后的总攻。事实上,虎牢关之战中双方的胜负,对于王世充政权内部而言,无疑是晴空霹雳! 譬如,虎牢关之战刚刚结束不久,武德四年五月初七,窦建德战败被俘的消息,一经传出,王世充阵营内部,立刻炸开了锅,人心惶惶。本来以为胜券在握,是一个逆风翻盘的好机会。谁知,的确翻盘了,只不过翻盘的是李世民和唐军,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集团却翻车了,折戟沉沙,败得一塌糊涂。 因此,虎牢关之战才落下帷幕,洛阳附近的偃师、巩县二城,守军望风而降,唐军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偃师、巩县。至此,洛阳外围屏障尽失,再无天险可守。此刻,庞大的洛阳城,就是摆在李世民面前的一道盘中大餐。 又过了没多久,驻守洛阳旧城的郑军大将王德仁,居然弃城而逃。副将赵季卿无计可施,只得举城归附,向唐军投降。此时的形势,对唐军来说,一片大好。洛阳败局已定,王世充显然已经无力回天。 李世民前往虎牢关之前,留下齐王李元吉、老将屈突通,率领唐军主力,继续围困洛阳,压迫王世充。很明显,李元吉、屈突通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李世民会战夏军于虎牢关期间,王世充始终未能突破唐军重围,与窦建德会师,为虎牢关之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解除了李世民的后顾之忧。 现如今,窦建德一败涂地。所以,李世民决定,率部返回洛阳前线,与主力会师,然后,指挥全体唐军将士,对洛阳发动总攻,逼迫王世充主动投降,给洛阳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于是,李世民率领玄甲军精锐,重返洛阳。而且,在回师洛阳的队伍中,玄甲军还押解着窦建德、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等郑、夏两国的重要国家首脑、军政要员。其中,王琬、长孙安世、郭士衡三人,都是王世充集团的重要成员,被派往虎牢关,配合窦建德。结果,虎牢关一战,他们与窦建德一样,成了唐军的俘虏。 李世民一路回师,押解战俘的囚车,一并随行,直至推到洛阳城下。到了洛阳城下后,李世民大手一挥,命人将窦建德等人的囚车,押到阵前,让王世充看清楚。王世充站在城楼之上,窦建德却在城下,两人遥遥相望,心里五味杂陈,说着说着话,不禁悲从中来,双双失声哭泣。 史书中并没有记载,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个人,到底对谈了些什么内容。可想而知,二人曾经都是虎视中原的枭雄霸主,也曾苦心孤诣,筹划打败唐军,一统江山,成为天下之主。然而,最后的结果,窦建德成了阶下囚,王世充即将成为阶下囚,而且都是败给了李世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之所以将窦建德押到阵前,李世民就是要告诉王世充,不要再抱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出城投降,是他目前唯一的选择。紧接着,李世民释放了战俘序列中的长孙安世,让他进入洛阳城,向王世充当面陈述夏军战败的全过程。事实上,李世民这是在向王世充下最后通牒,敦促他赶快投降,不然就大举破城。 现在的王世充,真的是焦头烂额,内外交困。如今的情况是,打又打不过,守又守不住,可王世充又不甘心就此认输,不想向李世民投降。一时间,王世充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怎么办呢?王世充便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这个时候,王世充所面临的问题,与李密当初面临的选择,一模一样。先前,北邙山兵败,瓦岗军主力损失殆尽。李密起初的想法是,退守洛口仓,东山再起。可惜,事与愿违,由于邴元真的变节投敌,致使洛口仓落入王世充之手,功亏一篑。如今,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王世充面临选择,他也作出了和李密一样的选择。 王世充召集诸将商议,尽管此时他已经一败涂地,但他还是想要最后垂死挣扎一下,谋求一丝希望。王世充的想法是这样的,洛阳不要了,率领城中剩余不多的军队,全力冲出唐军的包围,南走襄阳,占据一席之地,借机休养羽翼,以便日后东山再起,与李唐王朝相抗衡。 其实,王世充表面上是与诸将商量对策,实际则是要让他们站队表态,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冲出洛阳,前往襄阳。没有想到,一听要南走襄阳,众将的反应,莫衷一是,纷纷表示反对: 吾所恃者夏王,夏王今已为擒,虽得出,终必无成。 诸将对王世充说道,咱们所依靠的力量,无非就是夏王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可是,现如今,窦建德都已经被唐军生擒。更何况,洛阳城外,唐军大兵压境,我们能否冲得出去,还是个未知数。即使真的突出重围,到了襄阳,在外无强援,内无雄兵的情况下,又能成什么气候呢! 一句话,人心已经散了,面对唐军的兵临城下,郑国上下,人人都丧失了斗志,放弃了抵抗。再加上,王世充平日里倒行逆施,失道寡助,也没有几个人愿意真心追随于他。一代枭雄王世充,彻底成为了孤家寡人。 故而,摆在王世充面前的,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所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就算王世充有再多的不甘心,到了现在这一刻,大势所趋,情势所逼,他也只能认命,向命运低头。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王世充万般无奈,决定开城投降。 武德四年五月初九,王世充身着素服,率领着太子王玄应、群臣两千余人,前往唐军大营请降,献上降书顺表,正式向李世民投降。看到和自己斗了这么久的劲敌王世充,此刻跪在自己面前。李世民并没有得意忘形,落井下石,反而对王世充以礼相待。可是,王世充跪在地上,汗流浃背,紧张得不行。见此情形,李世民便笑着对王世充说道,实际上在故意挖苦他: 卿常以童子见处,今见童子,何恭之甚邪? 李世民这话的意思是说,过去你总是将我看成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为何今天见了我这个黄口小儿,表现得却如此恭敬!言外之意是说,王世充,你也有今天,没想到会败在我的手上吧。王世充也不傻,他当然听得出李世民话语中的火药味,连忙磕头谢罪,向李世民求饶。 随着王世充的率众投降,前后历时十个月的洛阳之战,最终取得了圆满的胜利。群雄梦寐以求的洛阳城,终于成为了唐王朝的属地。东征中原的军事行动,以李唐王朝的完胜而落下帷幕。攻取洛阳,标志着大唐王朝入主中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一统天下的宏图,更是指日可待! 当然,迫降王世充,攻下洛阳,并不意味着全面胜利。这个时候的李唐王朝,还没有完全掌控中原局势。大战过后,仍需要许多善后事宜。拿下洛阳,仅仅是军事上取得的胜利。接下来,李世民所要做的事情,正是稳定洛阳局势,收拾中原人心,保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如何稳定中原局势?两个字概括之:安抚。李世民非常清楚,王世充占据洛阳期间,由于他的倒行逆施,搞得整个洛阳城乌烟瘴气,民生凋敝,饿殍遍野。曾经繁华富庶的东都,已然变成了一处人间地狱,民不聊生。 倘若唐朝继续像王世充那样,压榨、剥削百姓,只会加剧洛阳越来越糟的乱局,激化矛盾。到时候,必然会导致唐朝刚刚打败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强敌,又要被拖入内战的深渊,那样就得不偿失了。所以,为了稳定洛阳局势,绝不能激化矛盾,而是要以安抚人心为主,尽快让洛阳百姓走出战争创伤。 首先,唐军进驻洛阳,李世民所做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约束部众,严明军纪,对洛阳百姓做到秋毫无犯。众所周知,当初,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挺进关中,攻克长安,就是因为李家父子所率领的三万义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赢得了关中军民的支持,才能迅速取得胜利,成就帝业。 所以,此番攻下洛阳,李世民继续发扬了当初进攻关中的优良作风,约束军队,安抚百姓。在李世民看来,眼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维持洛阳城的正常秩序,使得百姓们的生活尽快回归正轨。根据史籍记载: 于是部分诸军,先入洛阳,分守市肆,禁止侵掠,无敢犯者。 李世民下令,命一部分唐军部队,先行进入洛阳,大军随后入城。唐军进城后,并没有大肆扰民,也没有烧杀抢掠。相反,唐军的先头部队一进城,立刻对洛阳的重要交通要道以及贸易市场,进行管制,并分兵把守。而且,入城之前,李世民与唐军将士约法三章,严禁掳掠百姓。所以,唐军将士坚决执行秦王的军令,秋毫无犯,迅速稳定住了洛阳城的社会治安。 五月初十,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正式进驻洛阳。至此,东都洛阳易主,洛阳城头,大唐旌旗高高悬起;洛阳、河南之地,纳入李唐版图。那么,进入洛阳之后,李世民又会如何安抚洛阳局面呢? 首先,唐军主力进入洛阳后,李世民委派自己的得力谋臣——记室房玄龄,前往中书省和门下省,收集隋朝时期图册文籍、制书诏令。只可惜,房玄龄晚了一步,那些重要的图籍,早被王世充悉数焚毁,等发现的时候,已经迟了。 既然典籍被尽数焚毁,那便退而求其次。李世民下令,命萧瑀、窦轨等人,封存洛阳府库,将金帛财物统统取了出来,赏赐有功将士。这也是进攻洛阳之前,唐高祖李渊与李世民、前线将士事先约定好的。 通过安抚百姓、收集典籍、犒赏将士等一系列措施,李世民初步稳定了洛阳局势,没有让洛阳在战后出现sao乱。应该说,在稳定洛阳的政治方面,唐王朝取得了第一步的显著成效。 总体上来讲,李世民对于稳定洛阳局势的方针,以宽仁、安抚为主,善待百姓,维持治安。但是,宽仁并不代表宽纵。对待百姓,李世民自然是以怀柔为主,秋毫无犯。然而,对待另外一群人,李世民的处置,却是十分严厉。什么样的一群人呢?那就是在洛阳之战中,一些罪大恶极的战争罪犯。 这些罪大恶极的战争罪犯,都是曾经王世充重要的党羽、亲信以及爪牙。他们跟着王世充,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弄得洛阳百姓鸡犬不宁,民怨沸腾。所以,这些人无论如何,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当时,王世充降唐的时候,跟随他一起投降的洛阳文武官员,多达两千余人。这里面大多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罪行没有那么大。故而,很多人都得到了宽恕、赦免。李世民从这两千余人中间,挑了十几个罪大恶极之人,明正典刑。 这十几个人分别是段达、王隆、崔洪丹、薛德音、杨汪、孟孝义、单雄信、杨公卿、郭什柱、郭士衡、董睿、张童儿、王德仁、朱粲、郭善才等人。李世民下令,将他们全部斩于洛水之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处斩的十几名战争罪犯中,竟然还包括了单雄信。单雄信在瓦岗军时便是一员骁将,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如果能将单雄信招揽至唐军帐下,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更何况,李世民一向爱才,麾下谋臣如云,猛将如雨,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罗士信、段志玄、侯君集,这些人都是当世英豪,全部在李世民帐下效力。试想一下,李世民难道不知道单雄信是一员骁将,却还是要执意将其处死,显然有些不合常理。 李世民之所以要杀掉单雄信,主要是因为,曾经在北邙之战的战场上,单雄信险些要了李世民的性命,李世民一直耿耿于怀,心里结着疙瘩。除了这个原因,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李世民认为,单雄信此人反复无常,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 之前,李密杀死翟让的时候,也曾要一并杀掉单雄信与李世勣。关键时刻,单雄信吓得跪地求饶,才捡回一条命。后来,北邙山兵败,瓦岗军几乎全军覆没,单雄信又转而投降了王世充,从此死心塌地地为郑国卖命。 从单雄信过往的种种行为来看,李世民觉得单雄信此人,虽然骁勇善战,却缺少气节,反复无常,有奶便是娘。这样的人,如果归附于李唐,也一定是迫于形势。保不齐将来有朝一日,单雄信降而复叛,再度背叛李唐,转投他人。与其养虎遗患,倒不如现在就消除隐患。因此,李世民坚持要杀掉单雄信。 不过,单雄信被杀,还有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根据其它史料的记载,最终下令处决的人,并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他的父亲唐高祖李渊。也就是说,最后给单雄信判生死的,是大唐皇帝李渊: 初平王世充,获其故人单雄信,依例处死,勣表称其武艺绝伦,若收之于合死之中,必大感恩,堪为国家尽命,请以官爵赎之。高祖不许。 不管是唐高祖李渊,还是秦王李世民下的命令,总而言之,单雄信最终还是和其余十几人一样,被斩于洛水,身首异处。那么,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唐军军中就没有人替他求情吗?曾经的瓦岗故人,难道就熟视无睹吗? 这话不完全对,当时,唐军军中,还是有人为单雄信求情,谁呢?李世勣。早在瓦岗军时,李世勣与单雄信二人,便是瓦岗军中出了名的名将与猛将。而且,两人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曾经发誓同生共死,堪称割头换命的刎颈之交。何况,李世勣本身又是一个忠厚仁义之人,朋友有难,他自然不能见死不救。 于是,李世勣前往面见秦王李世民,为单雄信求情。他对李世民说,单雄信武艺绝伦,骁勇异常;若是能将单雄信收入麾下,无疑是增强唐军实力,这样杀了,未免有些可惜。为了让李世民刀下留人,李世勣不惜一切代价,说如果能换单雄信一条性命,自己甘愿舍弃所获得的全部官爵。 李世民非常清楚,李世勣是什么样的为人,相信他不是故意和自己唱反调。但是,李世民心意已决,并没有答应李世勣的恳求,依然执意要处决单雄信。可想而知,李世勣肯定非常失落,最终泣涕而退。 临刑之前,李世勣私下见了单雄信最后一面。两位老友生死诀别,百感交集。单雄信知道,自己死期到了,认为李世勣没有全力营救自己,不免有些埋怨李世勣:“我固知汝不办事!”听了单雄信此话,李世勣心里很不是滋味,非常内疚,无法救老友一命。因此,李世勣伤感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吾不惜馀生,与兄俱死;但既以此身许国,事无两遂。且吾死之后,谁复视兄之妻子乎? 随即,李世勣割下大腿上的一块rou,塞到单雄信的嘴里,流着眼泪说道:“生死永诀,此rou同归于土!”之后,单雄信被送上了断头台,一代乱世骁将,就此命丧黄泉。单雄信被杀后,李世勣也没有食言,收养了单雄信的儿子,也算是给了老朋友一个交代。 至于其他王世充阵营的战争罪犯,李世民对他们的处置,各有不同。那些罪大恶极之人,非杀不可,例如像朱粲这样残暴好杀,穷凶极恶之徒,李世民将他列入了处决名单中,施以极刑。 不过,对于一些罪行没有那么大的战犯,李世民则表现得比较宽宏大量,像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余人,一律押送至长安,交由朝廷处置。另外,还有一些没有罪的人,却被王世充长期关押,李世民下令,全部释放。而被王世充冤杀的人,李世民则特意遣人,前往祭祀: 士民疾硃粲残忍,竞投瓦砾击其尸,须臾如冢。囚韦节、杨续、长孙安世等十馀人送长安。士民无罪为世充所囚者,皆释之,所杀者祭而诔之。 实事求是地讲,唐军攻下洛阳之后,李世民的战后政策,还是以安抚、稳定为基本原则。虽然,李世民曾经下令,处决了一批王世充集团的战争罪犯。但是,也仅仅杀了十几人罢了,而且皆是罪大恶极,该杀之人,此外从不株连任何一个无辜之人。应该说,李世民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稳定了洛阳局势,使得洛阳在战后很快回归到正常轨道。 稳定住洛阳局势,是李世民取得军事胜利以外,在政治方面,又取得的重大突破。这种突破,为李唐王朝在攻下洛阳之后,赢得了中原地区的民心,以及洛阳军民的普遍支持,是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棘手的事情都处理完毕,洛阳城的局势,也在战后得到了初步稳定。接下来,李世民腾出大片空闲的时间,坐于阊阖门内,接见王世充集团中那些资历较老的文武大臣,这其中就包括三朝元老苏威。 苏威历仕西魏、北周、隋三朝,曾在隋文帝、隋炀帝时期,官居宰相,并参与了隋初重大政策、法律的制定,是一位精明能干的良臣。尽管如此,但是,苏威此人,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性格软弱,缺乏风骨。 在历史上,苏威曾经数次改换门庭,四易其主。譬如,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任命苏威为光禄大夫;后来,宇文化及被瓦岗军击败,苏威又归附于李密的瓦岗军;瓦岗军失败后,苏威再次转投王世充。由此可见,苏威左右逢源,是一个典型的政坛不倒翁、官场常青树。 可是,李世民最厌恶的,就是这种不倒翁、常青树,说的难听点,这种人就是墙头草,顺风倒。问题是,苏威觉得自己资历老,历经三朝屹立不倒,现在也已经八十多岁了,希望能继续在唐朝得到重用。 所以,苏威面见李世民的时候,故意摆起谱来,估计是轻视李世民年轻,也是为了试探一下李世民是否礼贤下士。见到李世民后,苏威态度十分倨傲,声称自己年老多病,无法下拜。 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根本不吃他这套,一见苏威这个样子,顿时很不高兴,对他十分鄙夷。李世民明白,自己今天如果答应了苏威的请求,等于被他吃定了,将来他还会提出更多无理的要求。所以,这一次,李世民绝不能妥协,态度必须要强硬。于是,李世民派人前去问责苏威,以讥讽的口吻数落道: 公隋室宰相,危不能扶,使君弑国亡。见李密、王世充皆拜伏舞蹈。今既老病,无劳相见。 苏威怎么也不会想到,李世民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居然这么有主见。苏威本来想倚老卖老一下,抖一抖威风,没想到栽了个大跟头,在李世民这儿不好使。等到唐军班师返回长安后,苏威又提出想要面见唐高祖,没想到再次遭到拒绝,吃了一个闭门羹,从此无人问津。 唐高祖为什么拒见苏威?原因很简单。此时的唐王朝,已经入主中原,一统天下势不可挡。因此,李唐王朝需要在天下人面前,树立一种道德标杆:忠孝仁义。显然,苏威这种不倒翁,远远达不到忠孝仁义的道德标准。即使苏威历经三朝,德高望重,唐高祖也不打算继续重用他了。 不久,苏威卒于家中。由于苏威年老多病,又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困顿,而且还没有恢复官爵。因此,等于是说,苏威是在贫困交加,疾病缠身之中死去的,享年八十二岁,也算寿终正寝了。 进驻洛阳之后,李世民趁着闲暇之余,特意参观了前隋遗留下来的宫殿建筑。众所周知,隋炀帝当初为了营建东都洛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将洛阳建成了中国东部第一座国际大都市。因此,洛阳城中的宫室殿宇,也是修得富丽堂皇,美轮美奂,极尽奢华之能事。 当李世民看到这些奢华的宫殿建筑群时,回想起隋朝灭亡的往事,不由得发出感慨:“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难怪隋朝会二世而亡,如此众多且华丽的宫殿,不知道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爱惜百姓,注定不会长久。“逞侈心,穷人欲”,正是隋炀帝身死国灭的原因之一。 为了铭记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也是为了杜绝唐军内部出现腐化堕落,贪图享乐的苗头,李世民下令,拆毁端门楼,焚烧乾阳殿,并毁弃了许多豪华奢靡的宫阙、门楼。与此同时,洛阳城中的诸多道场,一律废止,僧侣尼姑各三十人,就地遣散,让他(她)们全部回到原先各自的住处: 秦王世民观隋宫殿,叹曰:“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命撤端门楼,焚乾阳殿,毁则天门及阙;废诸道场,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馀皆返初。(《资治通鉴》) 由此可见,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便开始在探索隋朝灭亡的原因,为什么隋朝会从空前鼎盛瞬间走向覆灭。事实上,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时常以隋炀帝的反面例子,来鞭策、警醒自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唐太宗李世民才能励精图治,克己勤勉,开创出名垂青史的“贞观之治”,成为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准确地说,截至到这个时候,李世民基本稳定了洛阳局势,使得洛阳在王世充率众出降后,无论方方面面,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李世民能够彻底高枕无忧。因为,李世民还剩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也是李唐王朝统一中原的最后一步:收降河北诸州,平定夏国旧境。 虽然,李世民通过虎牢关之战,大破十余万夏军主力,生擒夏王窦建德。可是,毕竟夏国的根基尚在,河北依旧还在夏国掌控之中。虽然此时此刻,夏军全部主力,已经在虎牢关之战中,全军覆没。不过,夏国仍然还具备一战之力,与李唐抗衡,进行最后一搏,并没有到四面楚歌的地步。 只有彻底拿下河北,大唐统一中原,破郑灭夏的战略终极目标,才算真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因此,李世民接下来所要做的,便是一鼓作气,收降河北诸州,完成李唐王朝定鼎中原的最后一步。 直至这个时候,形势对唐朝来说,已经是相当有利。窦建德兵败被擒,夏军主力损失殆尽,致使河北群龙无首,人心惶惶。因此,此时趁热打铁,加强政治攻势,河北诸州必能传檄而定,望风而降。 果然,武德四年五月十五日,窦建德的旧部左仆射齐善行,以洺、相、魏三州之地,归降李唐。当初,虎牢关之战,夏军兵败如山倒,窦建德被俘,战场之上,一片混乱。所以,趁着混乱之际,齐善行护送着窦建德的夫人曹氏,带领数百骑兵,逃归洺州,重返河北。 齐善行以三州之地降唐,对于唐朝收降河北诸州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虎牢关之战后,不少夏军残部,纷纷败退至洺州。这个时候,窦建德已经成了唐军的俘虏,群龙无首的夏军余部,顿时人心浮动,似乎失去了主心骨,不知接下来何去何从,是继续占据河北对抗唐军,还是顺应形势降唐。 此时此刻,夏国内部,意见非常不统一,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有人认为,既然夏王被擒,国不可一日无主,应该拥立窦建德的养子为新君。然后就地大量征兵,补充生力军,若李世民率军来攻,背水一战,与唐军决一死战。 但是,有些人的想法,却是非常消极。他们认为,夏国气数已尽,还不如散伙算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河北当地的居民、财产、物资洗劫一空,而后入海去当海盗,什么也不给唐军留下。 一方主张拥立新君,对抗李唐;一方则主张放弃河北,占据海岛为盗。对于两方意见,齐善行坚决反对,他既反对继续对抗唐军,也反对劫掠百姓入海。于是,齐善行耐心地为众人分析形势: 隋末丧乱,故吾属相聚草野,苟求生耳。以夏王之英武,平定河朔,士马精强,一朝为擒,易如反掌,岂非天命有所属,非人力所能争邪!今丧败如此,守亦无成,逃亦不免,等为亡国,岂可复遗毒于民!不若委心请命于唐,必欲得缯帛者,当尽散府库之物,勿复残民也! 齐善行分析道,如今的形势,已经不可逆转。想想看,夏王那样英明神武,数年筚路蓝缕,平定河北,兵强马壮。可是,一朝兵败被擒,还不是如洪水泄堤,难以改变败局。所以,无论是死守河北,还是散伙逃奔,最终都免不了亡国的命运。因此,只有向唐朝献土归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另外,针对有些人提出的掳掠百姓,齐善行也是极不赞成。在他看来,就算真的投降,也不能在最后关头祸害老百姓,那样只会激起民愤,令自己身败名裂。并且,齐善行提出了一个方法,大家不就是想多要点财物吗,不如打开府库,想要多少就拿多少,千万不要去劫掠百姓。 最后,经过齐善行的耐心劝说,众人终于统一想法,同意降唐。紧接着,齐善行命人打开府库,将里面积存的数十万段金帛财物,全部取出,陈放于万春宫东街,让士卒来取。同时,齐善行派兵把守各个巷口、街道,规定一旦取完立刻离开,不得再入百姓家。就这样,数十万段金帛,整整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才彻底分完。
分完财物,夏军士卒人人拿到了一笔优厚的“散伙费”,心满意得,便各自散去了。就这样,虎牢关之战幸存的夏军残部,以这样一种和平的方式,被就地遣散。接下来,齐善行便要正式献土降唐。 不久,齐善行与右仆射裴矩、行台曹旦,率领夏国文武百官,奉窦建德的妻子曹氏以及传国八玺,还有先前消灭宇文化及时所得的全部珍宝,向唐朝请降。唐高祖李渊觉得,齐善行此人,能够认清形势,主动归降大唐,而且处理事情很有分寸。因此,唐高祖对齐善行继续委以重任,任命其为秦王左二护军,在李世民麾下效力,并对他赏赐有加。 齐善行献土降唐,标志着河北地区完全归附于李唐,唐军不费一兵一卒,一举收服了河北全境,瓦解了夏国的政权根基。李唐王朝入主中原,破郑灭夏的最后一步,得以圆满实现,彻底大功告成! 正所谓双喜临门,就在河北归唐不久之后,好事再度降临到唐王朝头上。武德四年五月二十一日,王世充的徐州行台、杞王王世辩,以徐、宋等三十八州之地,向唐朝投降。至此,王世充在河南的全部领地、城池、州县,悉数纳入李唐的统治范围,河南地区终于平定。 在李世民大破夏军主力,攻取洛阳之后,唐军将士趁热打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迅速收服河南、河北的全部地区,实现了唐王朝统一中原的战略计划,取得了东征洛阳的最终胜利。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攻取洛阳,平定中原,对于建国仅仅四年的李唐王朝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胜利。这个胜利的消息,传至四海,大唐上下举国欢腾,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尤其是大唐皇帝唐高祖李渊,更是尤为兴奋。早在虎牢关之战刚刚胜利不久,唐高祖便迫不及待地写下手诏,褒奖李世民与唐军将士,并派尚书左仆射裴寂作为特使,前往洛阳,慰劳三军: 隋氏分崩,崤函隔绝。两雄合势,一朝清荡。兵既克捷,更无死伤。无愧为臣,不忧其父,并汝功也。 从武德三年七月,唐军正式东征洛阳开始,到武德四年五月,王世充率众投降,河北全境归附李唐。李世民率领十万唐军将士,经过长达十个月的艰苦奋战,最终一举荡平了河南王世充的郑政权、河北窦建德的夏政权,两个中原地区最大的割据军事集团。 自此以后,中原、河北一带,基本为李唐所有。此战过后,唐王朝彻底控制了黄河流域,其势力范围,几乎囊括了大半个中国。大唐王朝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飞跃。 东征洛阳,破郑灭夏的战役,是唐初统一战争中的关键一战,也是极为重要的一场战争。洛阳之战的胜利,对于李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总结起来,主要有两大深远的影响。 第一,圆满地完成了唐朝入主中原的战略规划。 唐朝建国之初,为了一统天下,扫平群雄,唐高祖李渊制定了统一战争的总体方针:巩固关中、东征中原、再平江南。因此,唐王朝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先后消灭了陇西薛氏、河西李轨、山西刘武周等割据势力,巩固了关中地区的军事态势,为李唐大军挥师东征,剑指中原,解除了后顾之忧。 关中局势彻底稳定之后,唐朝立即向中原大举进军。因此,李世民亲率十万唐军,东征洛阳,经过十个月的血战,终于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强敌,攻下洛阳,席卷河南、河北,实现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所以,洛阳之战的完胜,标志着李唐王朝入主中原,完成了统一大业中第二阶段的战略规划。 第二,基本奠定了大唐一统天下的格局。 确切地讲,东征中原,是唐朝统一大业中关键的一步棋。此战之后,大唐一统天下之势,基本底定。其实,在唐军东征之前,王世充和窦建德,都是当世实力较强的割据枭雄,最有资格与唐朝争夺天下之主。然而,最终的结果,王世充、窦建德二人,相继败给了唐朝,双双下线,成了李唐王朝的阶下囚。 啃下了王世充、窦建德这两块硬骨头,于唐朝而言,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东征的完胜,基本奠定了大唐一统天下的格局。从此之后,唐朝一统天下的道路,将会是一马平川;再也没有任何一支割据势力,能够阻挡李唐王朝的金戈铁马。不出十年,李家父子建立的大唐王朝,必将平定四海,终结隋末唐初的纷纷乱世!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洛阳、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将自己的智慧、勇猛、沉着、果敢等多方面的统帅才能,发挥到了极致。当初,窦建德亲率十余万夏国大军,驰援洛阳;而李世民仅率3500玄甲军,抢占虎牢关天险,截击窦建德大军。结果,李世民竟然只用三千五百玄甲军,击败了窦建德的十余万兵马,创造了不朽的战争奇迹,取得了攻克洛阳,破郑灭夏的决定性胜利。 大唐建国之后,群雄逐鹿,各地趁势而起的割据势力,对唐王朝虎视眈眈。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年轻的秦王李世民,不辞辛劳,连续领兵出征,率领唐军将士,南征北讨,荡平群寇,以神武定四方。 从唐朝立国之初,李世民便一直驰骋于各个战场,平陇西、定河东、攻洛阳、战虎牢,陆续击败了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劲敌。 可以说,李世民为大唐南征北战,开疆拓土,为大唐王朝兼并了一个又一个的割据政权,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天马行空的统帅魅力,在战场上造就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争神话。 不夸张地讲,唐朝的建立与统一,多半都是李世民的功劳。李世民凭借着赫赫军功,打下了大唐王朝的半壁江山。甚至可以这样讲,大唐若是没有李世民,绝不会在十年之内平定四海,一统天下。 自此,李世民的威望,日益飙升,逐渐成为了唐王朝权力核心中一位不可或缺的风云人物。特别是李世民在攻克洛阳,班师回朝时,他本人与大唐东征将士,更是受到了长安军民的隆重欢迎,一时间风光无限。 武德四年七月初九,李世民率领十万东征大军,凯旋而归,浩浩荡荡地返回长安,正如他当初率军出征时的庄严与隆重。这支历经十个月奋战的铁血之师,最终在他们的统帅秦王李世民的带领下,立下不世之功,满载而归,结束了超过半年的远征,回到了大唐帝都长安。 李世民率领唐军,班师回朝,长安城中的军民百姓,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唐军的整个入城、献捷仪式,是唐朝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堪称前所未有。当时的盛况,史书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太宗亲披黄金甲,阵铁马一万骑,甲士三万人,前后部鼓吹,俘二伪主及隋氏器物辇辂献于太庙。高祖大悦,行饮至礼以享焉。高祖以自古旧官不称殊功,乃别表徽号,用旌勋德。 秦王李世民统率十万唐军,东征归来,凯旋长安。只见,李世民身披黄金甲,率领铁骑万匹,甲士三万,进入长安城。入城之后,李世民将俘虏的郑帝王世充、夏王窦建德以及隋朝的器物、辇辂,进献于太庙。 当时,正值盛夏时节,艳阳高照,耀眼的阳光,照射在李世民的黄金甲上,金光闪闪。并且,李世民率军入城时,阵势十分壮观,前后部军乐鼓吹,身后跟随着齐王李元吉、李世勣等二十五名大将,真是威风凛凛。 那么,如何表彰李世民攻克洛阳的不世功勋呢?从唐朝建立开始,李世民便一直四处征战,屡建奇功。早在东征洛阳之前,李世民先后指挥了平定西秦薛氏政权、击灭刘武周、宋金刚两场统一战争。 随着每次在战场上所立下的赫赫军功,李世民在大唐朝廷中的政治地位,也在逐步上升。所以,率师东征洛阳之前,李世民已经身兼数个军政要职。此时,李世民的身上,拥有着这样几重政治身份:秦王、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雍州牧、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因为李世民身居多个军政要职,执掌大唐王朝的军事指挥权,再加上此番攻取洛阳,立下了不世之功。所以,唐高祖李渊已经不知道,该授予这个二儿子什么样的官职了?思来想去,李渊认为,古代旧有的官职称号,已不足以彰显李世民的盖世功勋。于是,唐高祖李渊决定,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称号,来表彰李世民的功勋。 武德四年农历十月,唐高祖给李世民加号“天策上将”,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封号,以前从来没有过。等于是说,加封“天策上将”,标志着李世民正式成为了唐王朝名副其实的最高军事统帅。 同时,唐高祖李渊又让李世民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开天策府,设置官署,将洛阳地区划归李世民管辖。可以说,此时的李世民,在唐高祖武德初年时期,走到了人生事业的顶峰: 十月,加号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上。增邑二万户,通前三万户。赐金辂一乘,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攻占洛阳之后,李世民迎来了自己人生事业的巅峰时刻。就当时而言,若论叱咤风云,无人可与李世民比肩。 首先,李世民具有一个重要的政治身份——“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上。加号“天策上将”,意味着李世民成为了唐朝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统帅,掌握着全国军队的枪杆子。 另外,除了“天策上将”,李世民还有着两个至关重要的身份:陕东道大行台、益州道大行台。陕东道大行台,意味着洛阳周边的中原地区归李世民管辖;益州道大行台,意味着四川天府之国也归他管辖。往东走可以到洛阳,向西南退则可以退到四川,进可攻,退可守。也就是说,洛阳、四川,成为了李世民的势力范围,也成为了他雄厚的政治资本。 从晋阳起兵到入主关中,再到亲自指挥唐初统一战争,扫平割据。在这段时期内,二十岁出头的秦王李世民,一跃成为了大唐政坛、军界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威震天下,群雄胆寒。 数年间,李世民凭借南征北战,军功无数,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迷人战绩,被父亲唐高祖李渊封为史无前例的“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成为了大唐帝国实至名归的最高军事领袖,地位仅次于唐高祖李渊和太子李建成。此时此刻,李世民登上了人生事业的巅峰,成为了左右大唐朝廷的关键人物。 然而,随着李世民登上人生事业的巅峰,他手上的权力,越来越大。一个潜在的威胁,却在悄然萌生。李唐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逐渐开始发酵。李世民功高盖世,天下无人能及,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储君地位。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的盖世功勋,以及手中权柄的日益扩大,也进一步刺激了李世民对皇位的渴望。故而,从这个时候起,李世民便对大哥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吞天野心也在逐渐显露。 因此,洛阳之战后,李世民与大哥太子李建成的关系,开始渐行渐远。这对一母同胞,曾经亲密无间,并肩战斗的亲兄弟,最终走到了兵戎相见,同室cao戈的地步;李世民最终也走上了一条杀兄屠弟,喋血宫门的夺权之路,直接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管怎么说,武德四年五月,万众瞩目的洛阳之战,以李唐王朝的完胜,最终落下了帷幕。十个月的血战,唐军终于在李世民的带领下,攻克洛阳,入主中原,圆满完成了东征,取得了大唐一统天下的关键性胜利。自此以后,唐王朝一统天下之势,基本变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可是,攻克洛阳,入主中原,并不意味着唐朝从此就能够高枕无忧,坐享其成。相反,若要彻底一统天下,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实现对中原地区的统一,对于李唐王朝而言,只是完成了统一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却并没有完成大唐一统天下的总体战略。如何巩固好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无论是对唐高祖李渊,还是对整个大唐王朝来说,同样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然而,还没等唐朝君臣举杯相庆东征中原的伟大胜利时,同年十二月底。也就是武德四年十二月,一封来自河北的八百里加急战报,被快马送到了长安太极宫内,摆在了唐高祖李渊的御案前;当李渊打开这封战报之后,这位大唐帝国的主宰者,脸色竟是愈发凝重:窦建德旧部刘黑闼,攻克夏国旧都洺州,河北各地纷纷响应,叛军的势力,尽有窦建德旧境。 攻克洛阳还不到半年,河北全境居然再次燃起战火;更让李渊没有想到的是,这场突如其来的河北叛乱,竟让大唐王朝一度无计可施,让无数开国元勋折戟沉沙,被永远定格在了那块燕赵大地之上。 那么,刚刚平定下来的河北之地,为什么会突然爆发叛乱?为什么叛军的势力会得到窦建德旧部的响应,并迅速席卷夏国旧境?面对这场声势浩大的河北叛乱,作为大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唐高祖李渊,又会如何应对?而在这场不同以往的平叛战争之中,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秦王李世民,又从中汲取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这对他日后开创“贞观之治”又有着怎样的裨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