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横扫三晋(2)秦王破阵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至武德三年(620年)正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是唐王朝河东之战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期,唐朝方面,有得有失。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让唐王朝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所谓“得”,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率领关中唐军主力,迅速赶赴河东战场,驻兵柏壁,打乱了刘武周进攻浩州的计划。与此同时,李世民采取坚壁清野,袭扰敌后的疲敌战术,不断派兵袭扰刘武周军队的粮道,逐渐消耗敌军的士气。果然,由于李世民的疲敌战术,致使刘武周、宋金刚的部队,军心浮动,士卒疲惫不已。 而且,李世民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对峙期间。为了鼓舞前线将士的斗志,唐高祖李渊亲临一线,巡视黄河沿岸。不料,却发生了独孤怀恩谋逆事件。幸好,唐高祖吉人天相,果然采取措施,诛杀了叛将独孤怀恩及其党羽,平息了这场未遂兵变,解除了来自唐军内部的一大威胁。 所谓“失”,那便是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的“夏县之战”。究其原因,此战之所以失利,乃因独孤怀恩心怀反志,从中作梗,故意拖延唐军进攻夏县的部署;同时,加上永安王李孝基决策失误,错失了进攻夏县的最佳时机。最终,唐军在夏县一战中,伤亡惨重,全军覆没,遭遇了自太原失守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失利。 夏县之败的影响,不止是唐朝遭遇的一次军事挫折,更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夏县一战,负责策应李世民主力的那一路唐军,全军覆没。如此一来,李世民等于是没有任何外援,孤军直面三股强敌。若是再出现一丁点的失误,李世民所率的唐军主力,便会重蹈夏县之败的覆辙。 所以,这三个月的作战,对于李唐王朝而言,既是转折,又是挑战。应该说,唐朝与刘武周的决战,已经到了最关键的决胜阶段。如果指挥得当,唐军便能趁势反击,扭转战场态势,彻底消灭刘武周政权。倘若此战失败,唐王朝在河东最后的希望,也将不复存在,统一天下更是遥遥无期。 面对河东危在旦夕的战局,如果换成一般的军事将领,或许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防线崩溃,坐视大唐丢失河东之地。然而,此次的唐军统帅,则是久经沙场,用兵如神的秦王李世民。 很快,仅仅数月,一潭死水的河东败局,竟然奇迹般地逆风翻盘。在李世民的指挥之下,唐军取得了河东之战的决定性胜利,瞬间使得刘武周、宋金刚的主力大军,灰飞烟灭,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灭亡。 武德三年(620年)正月下旬,也就是平定独孤怀恩叛乱不久,唐高祖启程返回长安,结束了巡视黄河沿岸的行程。到目前为止,唐王朝在河东战场,便只剩下李世民独撑大局。换言之,唐朝在河东唯一的希望,也是最后的希望,就只有秦王李世民,以及他麾下的唐军主力。 以李世民的军事指挥才能,扭转战争走向,击溃刘武周的主力,并不是什么难事。其实,早在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份,唐军兵败夏县不久,李世民部署唐军,便为唐王朝赢得了一场久违的胜利,这就是“美良川之战”。 这一仗,虽然是一场局部胜利,但它的最大意义是,打破了刘武周不可战胜的神话,击败了刘武周、宋金刚的头号猛将——尉迟敬德。《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美良川之战”的前前后后: 尉迟敬德、寻相将还浍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邀之于美良川,大破之,斩首二千馀级。顷之,敬德、寻相潜引精骑援王行本于蒲坂,世民自将步骑三千,从间道夜趋安邑,邀击,大破之,敬德、相仅以身免,悉俘其众,复归柏壁。 前文说过,在平定独孤怀恩之乱的过程中,尉迟敬德算是帮了唐朝一把。但是,对于是否降唐的问题,尉迟敬德依然犹豫不决,持观望态度。因此,尉迟敬德选择两头押宝,表面上为刘武周效力,暗地则与唐军搭上线。所以,就敌我态势而言,尉迟敬德还是唐军的敌人。而且,李世民还不知道他和唐军的“秘密协议”。 更何况,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的时候,尉迟敬德还没有与唐军主动联络。并且,唐军出兵进攻夏县,尉迟敬德奉刘武周、宋金刚之命,与寻相率军救援夏县;结果,夏县一战,大败唐军,俘虏了唐军数员大将。单从这一点,李世民便不能轻易放过尉迟敬德,双方的对决,无法避免。 这个时候,李世民正在筹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虽然,李世民一直奉行坚壁清野,袭扰敌后的疲敌之计,但是,夏县之战的失利,使得唐军在河东战场的处境,越来越危险。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李世民决定调整战术,不能一味地消极防御,必要的时候,可以主动出击,以攻为守。 此时的大唐朝廷,迫切需要一场胜利,用以振奋人心。因此,李世民打算趁着敌军松懈之际,发起突袭,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于是,他将目标锁定在了敌将尉迟敬德、寻相所率领的大部人马。 当时,打完夏县之战后,尉迟敬德、寻相率领所部兵马,准备撤回浍州。在李世民看来,自己一直期待的最佳战机,终于等到了。因为尉迟敬德、寻相刚刚击败唐军,打了一场胜仗,必定是志得意满。因此,撤军途中,部队的防守戒备,肯定会有所松懈。所以,此时发起突袭,绝对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事不宜迟,李世民立即派遣麾下两员大将:兵部尚书殷开山、马军总管秦琼,率领一支唐军精锐,急速行军,抢在敌人前面,从半途截击尉迟敬德、寻相的军队。李世民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前文说过,洛阳北邙山之战后,瓦岗军的许多将领,要么投降王世充,要么归顺李唐。尤其,李密身死熊耳山后,崤山以东的瓦岗军旧部,基本上全部归顺唐朝。北邙山之战失败后,秦琼先是和程咬金、裴仁基、裴行俨父子等瓦岗将领,被迫投降王世充。后来,秦琼又辗转归顺唐朝。关于秦琼归唐,下一章节会具体说到。 秦琼归唐之后,唐高祖李渊将他划归秦王府,在秦王李世民帐下效力。李世民素闻秦琼武艺高强,骁勇善战,是瓦岗军赫赫有名的战将。所以,李世民非常器重秦琼,命他随自己坐镇长春宫,授予马军总管一职。 此次出击尉迟敬德所部,李世民委派秦琼出战,与殷开山共同领兵,前往截击敌军。殷开山从太原起兵之时,便一直追随李世民,一路跟着李世民从太原杀入关中,攻克长安。后来,武德元年(618年)的开唐第一战,殷开山两次随李世民征战西线。最终,浅水原之战,一举消灭西秦。由此可见,殷开山是唐军中一员战功累累的沙场宿将。 并且,此番截击敌兵,也是秦琼归顺李唐以来第一次披挂上阵,也是秦琼、尉迟敬德两大门神的第一次沙场对决。那么,这次突袭敌军,是否能够马到成功?事实证明,李世民这一次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接到李世民的命令后,殷开山、秦琼二将不敢耽搁,即刻点齐兵马,迅速出击。终于,在两位唐将的神速推进之下,唐军在美良川一带,截住了正在撤军的尉迟敬德、寻相所部敌军。 截住这股敌军之后,殷开山、秦琼没有一丝停顿,立刻率领唐军,对敌兵发起突袭。由于先前在夏县之战打败唐军,尉迟敬德、寻相此时忘乎所以,带着大队人马,招摇过市。整个部队,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所以,他们根本不会料到,唐军敢于千里奔袭;更不会想到,会有一队唐军,如神兵天降,从半途截击。 因此,这一仗的最终胜负如何,可想而知。美良川一战,唐军大获全胜,一举击破尉迟敬德、寻相所部敌军,斩首两千余级。尉迟敬德和寻相二人,本来打算自夏县返回浍州。不曾想,途经美良川,被唐军突袭截杀,损失了上千兵马。并且,美良川之战,唐军彻底切断了尉迟敬德、寻相退回浍州的要道。 很显然,浍州是回不去了。既然无法撤回浍州,尉迟敬德和寻相只得另寻出路。当时,王行本占据蒲阪,唐军还没有收复蒲阪。对于这二人而言,蒲阪是唯一的去处。于是,尉迟敬德、寻相以救援王行本为由,率领剩余精骑,前往蒲阪。他们的目的,是要和王行本合兵一处,共同抵御唐军。 美良川之战,算是给唐朝反击刘武周、宋金刚来了个“开门红”。对于尉迟敬德、寻相联合王行本,占据蒲阪的企图,了如指掌。李世民捕捉到这难得的战机,决定趁热打铁,再度出击。如果尉迟敬德、寻相二人,真的和王行本合兵一处,唐军的处境,将会非常不妙。对此,李世民计划再打一仗。 这一次,李世民亲自出马,统率三千步骑兵,连夜行军,从小路包抄至安邑附近。到达安邑之后,李世民指挥唐军,迅速发动进攻,袭击了尉迟敬德、寻相部众。结果,李世民再度击败敌军,尉迟敬德和寻相仅以身免,只身逃离,其麾下大部分军卒部众,全部被唐军俘虏。 在李世民的绝妙部署下,唐军接连取得了美良川、安邑两场战役的胜利,一举击溃了敌将尉迟敬德的大部人马。这两场胜仗,虽然没能重创敌军主力。但是,自从刘武周兴兵犯唐以来,尤其是占领太原之后,他基本没有遭遇过任何有效的抵抗。然而,美良川、安邑两战,却让刘武周栽了一个大跟头,先后遭遇两次兵败。 并且,当初宋金刚派遣尉迟敬德、寻相率兵支援夏县。本来,夏县之战,已经击败唐军。没有想到,在撤军途中,却被李世民布置的奇兵,中途截击。二人所率领的这支队伍,几乎全军覆没。换句话说,虽然尉迟敬德一时得胜,却最终血本无归,部队损失殆尽。夏县之战的胜利,也就不值一提了。 要知道,刘武周、宋金刚麾下最得力的将领,正是尉迟敬德。如今,尉迟敬德相继兵败于美良川、安邑。这对于刘武周、宋金刚的军事实力,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同时,对于刘武周、宋金刚一路得胜的气焰,照样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美良川、安邑两战大胜,揭开了唐军河东反攻的序幕。 美良川、安邑之战获胜后,李世民率军重返柏壁,继续与宋金刚主力对峙。两战大胜,极大鼓舞了唐军将士的斗志,一改唐军在河东被动挨打的劣势。所以,唐军上下群情激昂。不少将领纷纷向秦王请战,建议李世民,趁着敌军精兵新败,一鼓作气,与宋金刚主力进行决战,争取一举收复太原,平定河东。 两场局部性胜利,并没有让李世民被胜利冲昏头脑。此时的李世民,依旧保持着一位杰出军事家冷静的思维。在他看来,这个时候,还不是与宋金刚决战的最佳时机。因此,李世民向众将理性分析形势: 金刚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骁将,皆在于此。武周据太原,专倚金刚以为捍。士卒虽众,内实空虚,意在速战。我坚营蓄锐以挫其锋,粮尽计穷,自当遁走。(《旧唐书·太宗本纪》) 李世民非常清楚敌人的虚实,宋金刚虽然兵力众多,却因千里行军,士卒疲惫,且粮草不济。故而,宋金刚急于与唐军速战。针对宋金刚的眼下境遇,唐军目前最好的策略,便是继续坚壁清野,挫其兵锋,进一步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等到宋金刚粮草耗尽,自会主动撤军。到时候,唐军大举反攻,定能一战破敌。 而且,李世民还看到了更深的一层。刘武周之所以如此张牙舞爪,所倚仗的军事力量,无非是宋金刚麾下的精兵强将。如果全歼宋金刚主力,刘武周将彻底丧失耀武扬威的唯一资本,进而瓦解他的心理防线。消灭宋金刚后,李世民兵锋所向,直指刘武周本部。届时,唐军或许不费一兵一卒,即可迫降刘武周。 李世民通过攻守兼备的战术,逐渐改变了唐朝在河东前线的不利局面。反观宋金刚所部,不仅毫无进展,反而损兵折将,在美良川、安邑两场战役中,遭遇大败,士气大大受损,渐渐陷入战争泥潭,进不得进,退不得退。 就在宋金刚骑虎难下之时,刘武周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相比于宋金刚,刘武周在军事方面,随之进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瓶颈期。自从占领太原之后,刘武周的好运气,似乎就到头了。 武德三年(620年)二月,刘武周派遣大军,进犯潞州,连破长子、壶关等地。当时,驻守潞州的唐朝守将郭子武,时任潞州刺史。由郭子武于指挥无方,抵挡不住刘武周的大举进攻,眼看潞州就要沦陷。 为了保卫潞州,唐高祖委派将军王行敏,作为“中央特派员”,前往潞州督战,协助郭子武共同守城。可是,王行敏刚到潞州,就因为守城方略,与郭子武产生了严重分歧,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就在此时,有人向王行敏告发,说郭子武意欲叛唐,准备投降刘武周。出于稳定潞州局面的考虑,王行敏壮士断腕,未经请示,下令诛杀郭子武,将首级拿出来示众。紧接着,王行敏总揽潞州军政大权,稳定住了城内局面。很快,刘武周再度派兵进攻潞州。面对敌军的再度进犯,王行敏指挥军队,部署守城,一举击退了刘武周的大军。 本来,刘武周想趁着潞州唐军将帅失和,军心不稳的机会,大举进攻,企图迅速占领潞州。没有想到,事与愿违,刘武周在潞州城下,被唐朝守军击败。攻打潞州受挫,刘武周只得改变进攻方向。 是年三月,刘武周又派遣手下大将张万岁,率军入侵浩州,这已经是刘武周第三次攻打浩州了。前两次进攻浩州,均以失败告终,所以这一次,刘武周是下了血本,无论如何,也要拿下浩州。敌将张万岁率军进犯浩州,不曾想又是一场大败。唐将李仲文带领所部兵马,大破敌军,俘斩数千人。 又过了不久,三月二十一日,唐朝行军副总管张伦,再次率领唐军,于浩州击败刘武周大军,俘斩千馀人马。浩州两次大战,刘武周不仅没能攻克浩州,反而折损近万余兵马,元气大伤。在此之后,刘武周数次进攻浩州,结果都被李仲文所击败,浩州依然久攻不下。可以看出,此时的刘武周,俨然江郎才尽,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 刘武周进攻潞州、浩州,先后失利,损失惨重。从这个时候开始,唐军逐渐扭转了不利局面,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仅仅一个月后,被刘武周一向倚为支柱的宋金刚,也迎来他的末日。一场激战下来,唐王朝取得了河东大战的决定性胜利。 前文介绍过,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李世民发起了美良川、安邑两场战役,主动出击,一举击溃了宋金刚麾下尉迟敬德、寻相所部,初步改变了战场态势。这两场局部胜利,沉重打击了宋金刚军队的嚣张气焰。 重创尉迟敬德、寻相之后,李世民重返柏壁,与宋金刚主力继续相持。按道理讲,敌军新败,唐军若要速战速决,就应该全线反击。可是,李世民审时度势,冷静判断形势,并没有急于和宋金刚决战;李世民抓住了宋金刚粮草不足的短板,坚守营垒,和宋金刚打持久战。他的目的,就是要逐渐消耗掉敌军的粮草。等到宋金刚粮草耗尽,肯定会主动撤军。只要宋金刚一撤,李世民的机会,也就来了。趁着敌军后撤,唐军全线追击,尽数全歼宋金刚主力,那样胜算会更大。 宋金刚终究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不如李世民用兵诡谲。军中粮草日益告急,所以,宋金刚才急于消灭唐军。不过,李世民早就猜透了他的心思,坚壁清野,拒不与敌交锋。这样一来,宋金刚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粮草消耗干净。敌兵粮草消耗殆尽,这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 终于,李世民的消耗战策略,起到了预期的效果。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刚军中粮尽。此时,摆在宋金刚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退兵。如果不退兵,即使不被唐军消灭,也会被活活饿死,甚至还会发生哗变。无奈之下,宋金刚一狠心,下令大军北撤。紧接着,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秦王世民追及寻相于吕州,大破之,乘胜逐北,一昼夜行二百馀里,战数十合。(《资治通鉴》) 宋金刚率军北撤,正中李世民下怀。李世民明白,一旦军队徐徐后撤,肯定会失去应有的秩序。到时候,退兵就会变成溃败。所以,敌军溃退之时,正是大举追击的最好时机。于是,李世民当即下令,所有唐军主力,拔营起寨,倾巢出动,追击宋金刚的军队,对敌军发起反攻。 李世民亲率唐军主力,一路狂飙,追击后撤的宋金刚大军。果然,在李世民的紧追不舍之下,唐军追至吕州,与敌军寻相所部迎头相撞。碰上寻相所部后,李世民二话不说,立刻开打,双方展开一场血战。一仗下来,寻相的部众被杀得溃不成军,唐军大获全胜,成功击破了这一路敌军。 大破寻相于吕州之后,宋金刚的军队,基本上被唐军击垮了。李世民自然不会就此打住,准备扩大战果。因此,李世民率领大队唐军,继续乘胜出击,追亡逐北,一昼夜奔袭二百余里,并且,沿途还打了数十场大战。不难想象,已成惊弓之鸟的宋金刚溃兵,面对势如破竹的唐军将士,哪里还是他们的对手,相继败下阵来。 当唐军杀奔到高壁岭的时候,李世民还要追击敌军。这个时候,李世民麾下的重要将领——总管刘弘基,上前拉住李世民胯下战马的缰绳,执辔劝谏,向秦王李世民提出自己的意见: 大王破贼,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爱身乎!且士卒饥疲,宜留避于此,俟兵粮毕集,然后复进,未晚也。(《资治通鉴》) 刘弘基建议李世民,大王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了,经过长途奔袭追击,士卒肯定都很疲惫。不如就在此地安营扎寨,稍作休整,等后方粮草一到,再追击宋金刚残部,也不失为一条兵家妙计。 不料,对于刘弘基提出的稳妥之策,李世民断然拒绝。这位从十六岁就开始从事军事活动,南征北讨,威震天下的大唐军神,此时此刻,表现出异常坚定的一面。只见,李世民斩钉截铁,豪气干云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金刚计穷而走,众心离沮;功难成而易败,机难得而易失,必乘此势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计立备成,不可复攻矣。吾竭忠徇国,岂顾身乎!(《资治通鉴》) 在李世民看来,宋金刚现在是苟延残喘,不堪一击。《孙子兵法》中说,“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一鼓作气,将其彻底歼灭。如果放跑了宋金刚,等他恢复了元气,再想消灭,可就麻烦了。所以,熟谙用兵之道的李世民,绝不会给宋金刚死灰复燃的机会。 说完,李世民策马扬鞭,一骑绝尘,继续前进追击敌军。唐军众将士都清楚,秦王李世民是个怎样的人。他们的这位统帅,向来一言九鼎,决定的事情,从来不会轻易改变。既然秦王已经一马当先,这些兵将,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于是,唐军部队上至将校,下到士卒,纷纷紧跟李世民,奋力追杀宋金刚。 皇天不负有心人。李世民率领唐军主力,在后紧追不舍,兵至雀鼠谷时,终于追上了宋金刚的大军。紧接着,两军在雀鼠谷又是一场空前激战。李世民指挥唐军将士,猛攻宋金刚,一日之内,连续进行了八次大规模作战,大破敌军,追擒、斩杀敌军达数万之众。宋金刚主力,被一战摧毁: 遂策马而进,将士不敢复言饥。追及金刚于雀鼠谷,一日八战,皆破之,俘斩数万人。(《资治通鉴》) 另外,特别需要大书特书的是,“雀鼠谷之战”中,李世民当时的座下良驹,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匹宝马良驹,正是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骏”之一——“特勒骠”。可以说,这匹“特勒骠”,见证了李世民纵横千军万马的所向披靡。 前文讲过,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浅水原之战,使得李世民的“白蹄乌”坐骑,一战成名。同样,此次在“雀鼠谷之战”,与宋金刚的对战中,李世民所乘骑的,亦是“昭陵六骏”的另一匹良驹:特勒骠。 关于“特勒骠”,李世民在自己的《六马图赞》中,详细介绍了这匹战马的相貌、毛色,以及作战经历: 黄白色,喙微黑色,平宋金刚时所乘。 之所以称其为“特勒骠”,是因为此马毛色黄里透白,白喙呈现微黑色,故称“骠”。所谓“特勒”,其实就是突厥高级官职的称号。由此可见,“特勒骠”的品种,属于突厥良马,是典型的锡尔河流域的大宛马,也就是汉代著名的“汗血宝马”。 今天陕西咸阳的唐太宗昭陵,“特勒骠”的石刻,位于昭陵祭坛东侧的首位。从石刻外表上看,“特勒骠”体格强健,腹小腿长。当初,李世民正是骑着它,驰骋于三晋大地,在雀鼠谷一日八战,大破敌将宋金刚。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对自己的这匹战马,非常看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天险摧敌,乘危济难。(《六马图赞》) 雀鼠谷之战,李世民亲冒矢石,身先士卒,唐军将士亦是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击溃宋金刚主力,斩获数万敌军。经过一整天的浴血奋战,唐军此时也已是精疲力尽,急需休整。 考虑到全军将士的承受力度,李世民暂时停止追击。当天夜里,李世民下令,将军队驻扎于雀鼠谷西原,休整一个晚上。作为唐军主帅,李世民因为连续不断的行军与作战,使得他的身体严重透支,疲惫不堪。根据史书记载,数日奔袭追击,从柏壁杀至雀鼠谷,李世民已经两天水米未进,三天未解甲,马不卸鞍。 同样,此时此刻,唐军内部也开始极度缺粮。全军上下,唯一的口粮,只有一只羊。仗打到这个份上,众将士都是又累又饿。索性,李世民破釜沉舟,命人将军中仅剩的这只羊宰杀。然后,李世民与全军将士,共同分食一只羊。 确切地讲,战争已然到了最后阶段。若是不尽快结束此战,再这么拖下去,唐军也会面临弹尽粮绝,不战自败的危险。所以,摆在李世民面前,无非两个选择,要么胜利,要么失败。不过,就眼下形势而言,李世民以及唐军将士,距离胜利,已经越来越近了,甚至是指日可待。 休整数日后,李世民再度踏上征程,率军一路挺进,冲到介休附近。正巧,宋金刚带领残部,也退到了介休。因此,李世民与宋金刚之间最后的决战到来了。介休之战,直接关系到河东战局的最终成败。 当时,宋金刚手下还有两万残兵败将,实力大不如前。但是,宋金刚并不想束手就擒。面对直扑介休,气势如虹的李唐大军,走投无路的宋金刚,选择了负隅顽抗,做最后的挣扎,大不了和唐军鱼死网破。 很快,宋金刚纠集了两万残兵,出介休西门,背城列阵,南北连绵七里,声势极其浩大。宋金刚孤注一掷,打算要和唐军决一死战。这一仗的结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河东战场最后的大决战,在介休城下展开: 金刚列阵,南北七里,以拒官军。太宗遣总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宝当其北,翟长孙、秦武通当其南。诸军战小却,为贼所乘。太宗率精骑击之,冲其阵后,贼众大败,追奔数十里。(《旧唐书·太宗本纪》) 起初,李世民也看得出来,宋金刚毫无投降之意,看来,只有彻底将他消灭了。于是,李世民随即迎战,派遣帐下数员得力大将,出阵灭敌。总管李世勣(徐世勣)、程咬金、秦琼,率军在北面布阵;翟长孙、秦武通两员大将,引兵列阵于南。如此排兵布阵,其目的,就是要对宋金刚形成合围,南北夹击,一举歼灭。 开战初期,李世勣率军与敌交锋。也许是李世民故意让他诈败,诱敌深入。因此,没过几个回合,李世勣佯装不敌,略微后撤了一些。一看唐军后撤,宋金刚大喜过望,不知是李世民的诱敌之计,乘势掩杀而来。宋金刚这么一移动,其实是自掘坟墓,给李世民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战机。 什么战机呢?原来,宋金刚挥军向前进击,致使其战线与城墙之间,出现了一段较大的空隙。一旦唐军抓住这个空隙,从中穿插进来。那时,宋金刚的军队,将会被拦腰斩为两段,首尾不能相顾。 李世民身经百战,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说时迟,那时快,敌军战线出现空隙之际,李世民亲率一支精骑,杀入敌阵,冲击其后方战线。果然,宋金刚的军队被一分为二,拦腰斩断,一触即溃。唐军三面出击,击破宋金刚残部,斩首三千级。而宋金刚本人,则趁着两军混战,带着少量轻骑随从,仓皇而逃。 介休决战,李世民彻底击败了宋金刚的残余势力,基本奠定了刘武周、宋金刚覆灭的格局。宋金刚逃走之后,李世民又是马不停蹄,疾趋狂追数十里,一直追到军事要塞——张难堡。 张难堡此地,并没有被刘武周、宋金刚占领,这里还是唐朝的军事辖区。驻守张难堡要塞的唐将,是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二人。自从刘武周南侵以来,此地唐军,在樊伯通、张德政的率领下,坚守城堡,拼死抵御敌军。正因如此,刘武周、宋金刚才没有攻下张难堡。 本来,樊伯通、张德政困守孤城,对援军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然而此时,大量唐军主力出现在城下,而且还是秦王李世民领兵。张难堡守军有些半信半疑,多少会有些不信,担心是敌军使诈。 为了打消城内守军的疑虑,李世民催马上前,摘下头盔。城上守军仔细一看,果然是秦王,顿时喜极而泣,立刻打开城门,迎接唐军主力入城。进入张难堡之后,李世民左右之人,告诉城中守军,秦王已经好多天没有进食了。于是,城中守军立刻献上浊酒、脱粟饭,让秦王饱餐一顿。 再来看看宋金刚的情况。介休之战,宋金刚一败涂地,军队损失殆尽,最后还是趁乱逃走。可以说,此时的宋金刚,兵败如山倒,从柏壁一路惨败,一直败到介休,数万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再无翻身的机会。 但是,都到了这步田地,宋金刚仍然不甘失败。他无法接受,自己就这么输了。因此,宋金刚搜罗残部,还想和唐军再打一仗。可是,树倒猢狲散。这个时候,他手下的士兵,已经无人听令了。宋金刚明白,自己是大势已去了。万般无奈之下,宋金刚只得收拢百余名骑兵,前去投奔突厥。 所谓“人走茶凉”。过去,宋金刚兵强马壮,突厥还把他当成一盘菜。可是现在,宋金刚光杆司令一个,突厥人对他的态度,则表现得极其不屑。现在的宋金刚,对突厥人来说,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 起初,宋金刚本来打算,逃回先前起兵的老巢:上谷。不料,逃亡途中,宋金刚被突厥擒获。抓住宋金刚后,突厥人立刻暴露出他们凶残的本性,直接下令腰斩了宋金刚。一代枭雄,就这样客死异乡,惨死于突厥刀下。 宋金刚兵败被杀,苍凉落幕。那么,刘武周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呢?其实,早在柏壁之战打响之前,李世民已经决定,先打宋金刚,再灭刘武周。这是因为,李世民清楚地意识到,消灭了宋金刚,也就等于打败了刘武周。 刘武周所倚重的军事力量,不正是宋金刚手上的精兵主力吗?现在,宋金刚败了,刘武周倚仗的资本,已然不复存在。他的心理防线,也在一步步崩溃。所以,李世民此举,既是军事上的雷霆手段,又是在打心理战。 不出李世民所料,宋金刚先后在柏壁、雀鼠谷、介休三场大战中惨败,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刘武周瞬间方寸大乱。没了宋金刚的数万大军,自己即使占据着太原,以及河东大片的土地与城池,也毫无意义。如今,刘武周手上兵力微薄,李世民想要收拾他,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惊恐万分的刘武周,走投无路,只得放弃太原,投奔突厥而去。要么说,刘武周和宋金刚二人,真是一对难兄难弟,都是突厥的忠实走狗。一旦大难临头,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投奔突厥,寻求老大哥突厥的庇护。刘武周出走突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彻底放弃太原,放弃在河东所占领的全部地盘。 得知刘武周从太原出逃突厥,李世民兴奋异常。现在看来,刘武周已不足为虑,此时正是收复太原,反攻河东失地的大好时机。好机会稍纵即逝,李世民迅速整顿兵马,大举向太原进军,将太原团团围住。 刘武周逃跑之前,委派自己手下的一员部将:仆射杨伏念,留守太原。面对兵临城下的唐朝大军,杨伏念明白,刘武周算是完了,自己没有必要为了他,白白送了性命。所以,没等唐军攻城,杨伏念主动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就这样,李世民以一种兵不血刃的方式,收复了李唐的龙兴之地——太原。 李世民收复太原,率军进入城中。先前,被宋金刚俘虏,在平定独孤怀恩之乱中立下大功的内史侍郎唐俭,此时也重获自由。故而,唐俭立即封存府库,以待李世民查验。收复太原,河东形势马上迎来了最后胜利。那些被刘武周占领的河东州县失地,这个时候,相继又回到唐朝手中。
当初,刘武周南下进犯太原的时候,他手下的内史令苑君璋,极力劝阻刘武周,反对与李唐开战。苑君璋认为,李家父子绝不是等闲之辈,咱们完全没有必要发动这场战争。与其公开挑衅唐朝,倒不如奉行与突厥、唐朝同时交好的外交政策,方为明智之举。只有这样,才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唐主举一州之众,直取长安,所向无敌,此乃天授,非人力也。晋阳以南,道路险隘,县军深入,无继于后,君进战不利,何以自还!不如北连突厥,南结唐朝,南面称孤,足为长策。(《资治通鉴》) 可惜的是,刘武周当时过于膨胀,并没有听从苑君璋的劝谏,执意进攻太原,留苑君璋驻守朔州。后来,宋金刚全军覆没,刘武周弃守太原,仓皇逃走。这个时候,刘武周才意识到,后悔没有听从苑君璋的建议。因此,刘武周当着苑君璋的面,痛哭流涕,悲凉地说道:“不用君言,以至于此。” 刘武周逃到突厥之后,突厥人对待他,并没有像对宋金刚那样,过河拆桥。毕竟,刘武周曾是突厥在山西扶植的一股势力。所以,刘武周落难到突厥,还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太平日子。不过后来,由于刘武周天性作死,直接断送了他的生命。刘武周觉得,自己曾经也是一方霸主,如今却要如同丧家之犬一样,寄人篱下,他不甘心。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刘武周开始蠢蠢欲动。 于是,刘武周开始谋划逃离突厥,打算逃回马邑。马邑是刘武周最初起兵反隋之地,刘武周想要回到那里,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然而,事情泄露,突厥人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刘武周死于非命。或许是殊途同归,刘武周和宋金刚最终的结局,都是身首异处,客死他乡,死于突厥之手。 在刘武周、宋金刚兵败身死的过程中,李世民在战场之外,还获得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就是收服了猛将尉迟敬德。前文讲过,美良川、安邑两场战役,李世民出奇制胜,击败了尉迟敬德、寻相所部,打得两人几乎全军覆没,仅以身免。宋金刚麾下最得力的一支劲旅,被唐军消灭。 后来,介休之战,宋金刚兵败如山倒,趁乱逃走。当时,尉迟敬德并没有跟着宋金刚逃走,而是收拢兵马,退回城中。尉迟敬德打算据守介休,以此作为屏障,抵御唐军主力的进攻。 李世民知道尉迟敬德是一员猛将,很想将他收入自己麾下。因此,打完介休之战,李世民并没有挥师强攻介休,而是派遣任城王李道宗、大臣宇文士及(宇文化及之弟),前来劝降尉迟敬德。 先前,在平定独孤怀恩之乱中,尉迟敬德已经和唐军建立了联系。只不过,当时的他,还没有下定决心是否降唐。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刘武周、宋金刚大势已去,唐军收复河东,已成定局,自己再抵抗下去,纯粹就是螳臂当车。经过审时度势,尉迟敬德最终决定,归顺唐军。于是,尉迟敬德与寻相二人,将介休、永安二城,献于唐朝,正式降唐。 尉迟敬德降唐之后,李世民非常高兴,终于收服了这员虎将,唐军从此如虎添翼。自从尉迟敬德归顺以来,李世民对他是信任有加,根本没有将他当作一个降将看待。李世民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继续统领自己的八千旧部。同时,李世民还专门允许,尉迟敬德的营帐,可以和自己的营帐,排在一起。 对于李世民的高度信任,致使唐营中的一些老将,非常担心。比如,李世民的副将: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害怕尉迟敬德反复无常,多次提醒李世民,小心提防尉迟敬德反水。可是,李世民丝毫不以为然,认为屈突通多虑了。甚至,李世民还自比为汉光武帝刘秀,以赤诚换取尉迟敬德的真心: 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旧唐书·太宗本纪》)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命东征,亲率十万唐军,攻打洛阳王世充政权,开始了唐王朝进军中原的征途。在李唐王朝的东征大军中,刚刚归顺唐朝的尉迟敬德,也跟随李世民一起出征。然而,令尉迟敬德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在此次东征军中,却差点儿让自己丢了性命。 怎么回事呢?这一年的九月,和尉迟敬德一起归顺唐军的降将寻相,以及其他的一些刘武周旧部,突然集体叛逃。大量降卒出逃,这种行为,引起了唐军内部的极大不安。何况,现在还是攻打洛阳的关键时刻。若不及时安定军心,很有可能,使得进攻洛阳的军事行动,前功尽弃,中途夭折。 当时,唐军中有不少将领,都对尉迟敬德产生了怀疑,认为是尉迟敬德策划了这起旧部集体叛逃事件。所以,这些唐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向秦王请示,私自将尉迟敬德关押在军中。然后,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建议李世民,快刀斩乱麻,杀掉尉迟敬德,永绝后患: 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笑后悔,请即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人格魅力。所有人都建议李世民,杀掉尉迟敬德。不过,李世民没有人云亦云,就真的杀了尉迟敬德。相反,他力排众议,觉得尉迟敬德要是想反,早就反了,何必等到现在: 寡人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 于是,李世民当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并且,李世民恭恭敬敬,将尉迟敬德请入自己的大帐之中,郑重地向他赔礼道歉。同时,李世民取出一笔金银珠宝,馈赠给尉迟敬德,表示道,如果将军想要离开唐军,我绝不阻拦;这笔钱财,权当给你的路费,也算共事一场,好聚好散: 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应欲去,今以此物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 最终,李世民的宽广胸襟,以及人格魅力,彻底折服了尉迟敬德。从此之后,尉迟敬德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追随李世民左右,跟随他南征北战,驰骋沙场。在破郑灭夏,击破突厥的战争中,尉迟敬德都是战功卓著。 后来,唐太宗即位后,尉迟敬德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为鄂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成为了唐朝初年威名赫赫的一代开国元勋。不仅如此,尉迟敬德更是与秦琼秦叔宝两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门神”。 至此,随着刘武周、宋金刚的兵败身亡,猛将尉迟敬德率部归唐,历时一年之久的“河东大战”,终于以唐王朝的大胜而圆满收官。河东大捷,唐军不仅全歼敌军主力,收复太原,平定河东兵祸;同时,还将盘踞山西多年的刘武周政权,连根拔起,彻底消灭,除掉了这个威胁太原的心腹大患。 河东大捷,消灭刘武周、宋金刚的消息,传至长安,唐高祖李渊大喜过望。从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刘武周大举进犯太原;到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军在河东取得全面胜利。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一年时间,比统一西北的战争,打得时间还要长。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证明,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所以,为了纪念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需得举国同庆。于是,唐高祖大宴群臣,重赏百僚。这一次,高祖皇帝非常大方,下令打开府库,让文武百官自己去挑,看中哪个拿哪个,想拿多少拿多少。 与此同时,唐俭在粉碎独孤怀恩的阴谋中,立有大功。河东大战后,唐高祖恢复唐俭官爵,任命他为并州道安抚大使。唐将李仲文,在河东之战中,多次率军击败刘武周的入侵,连下城堡百余所,御敌有功。因而,朝廷委任李仲文为检校并州总管。独孤怀恩被诛杀后,其家产全部抄没。现在,这些抄没的家产,尽数赏赐有功将士。 纵观整个河东大捷,秦王李世民居功阙伟。身为唐军的最高军事统帅,李世民用兵如神,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攻守结合,果断出击。直至河东之战的决胜阶段,李世民率领唐军,一路横扫千军如卷席,先后在柏壁、雀鼠谷、介休,三战三捷,歼灭数万敌军;最终,彻彻底底消灭了刘武周、宋金刚在山西的势力。 其实,早在李世民与宋金刚主力决战之际,唐高祖对于李世民的封赏,便提前下来,肯定了李世民在河东前线的战绩。武德元年(618年),因为平定西秦的功勋,李世民被授予太尉、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等职衔,镇守华阴长春宫,关东兵马受其节制,军权在握。 那么,这一次,李渊又给自己这个二郎,委任什么样的军政要职呢?当时,巴蜀之地已被纳入唐朝版图。因此,唐王朝势必要对蜀地,进行管理。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朝设置益州道行台,作为治理蜀地的机构;同时,以益、利、会、鄜、泾、遂六州总管,统一隶属于益州道行台治下。 不久,四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李世民率军追击宋金刚主力的前夕。唐高祖向前线传旨,于三军之中,加封李世民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李世民加拜益州道行台尚书令,统领益州道行台,意义重大。从此,巴蜀天府之国,便成为了秦王李世民的势力范围。李世民可以在此积蓄实力,收拾人心。 由于为唐王朝南征北战,立下了不世之功,李世民分别执掌陕东、益州两大行台,而关东、巴蜀两大战略要地,也牢牢掌握在李世民手中。从此刻起,李世民的势力,开始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这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一笔极其雄厚的政治资本,为他日后争夺太子之位,打下了坚固的政治、军事基础。此时的李世民,日益崛起,逐渐成为了左右大唐朝廷的灵魂人物,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正在一步步迈向权力核心的领域。 过了一个月,刘武周、宋金刚相继败亡,河东局势趋于稳定。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李世民委派大将李仲文,镇守太原。外敌肃清,河东底定。李世民率领大军,带着这支百战浴血的胜利之师,满载赫赫战功,班师回朝。 班师途中,李世民亲自领兵,自晋州长驱直入,一举袭破夏县,消灭了吕崇茂叛军的残余力量。剿灭吕崇茂叛军,唐朝在山西地区的最后威胁,被彻底消除。河东大战,取得了圆满胜利。五月二十九日,李世民返回长安。直到这个时候,李世民凯旋而归,班师回京,持续一年的河东大战,正式宣告结束。 那么,这场打了整整一年,以唐军将士付出千辛万苦,才取得胜利的“河东大捷”,对于李唐王朝的统一大业,究竟起到了怎样重要的战略意义?河东大捷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彻底巩固了关中地区的军事环境。 唐朝建立之初,强敌环伺,处于天下群雄的包围之中,几乎与各地割据势力同时开战。唐王朝若要统一天下,削平割据,其过程任重而道远。因此,唐高祖李渊制定了先固关中、东征中原、再平江南的战略。实现这个宏伟计划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扫清关中周围的几大割据政权,巩固关中的军事安全。那时,唐朝在关中、长安周围,主要面临三股强敌:陇西薛氏父子、河西李轨、山西刘武周。因而,从武德元年(618年)至武德三年(620年),李唐王朝经过三年征战,逐一消灭了这三个割据势力。 尤其是,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民率领唐军将士,击溃宋金刚主力,彻底消灭了刘武周政权,收复并、汾失地,巩固了太原形势。自此,唐王朝的统治范围,西至陇右、河西,南拥巴蜀,北据河东,坐镇关中。可以说,此时的大唐王朝,囊括了中国北方,以及西南一带的广大地区,基本实现了对北方地区的统一。 也可以这样讲,河东之战大捷,刘武周政权的覆灭,为唐朝统一天下的第一步战略“巩固关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从此刻开始,唐朝在关中地区的统治地位,才算真正稳固下来,再也不会受到任何威胁。 第二,粉碎了突厥扼制唐朝统一大业的阴谋。 前文说过,李唐建国之后,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从盟友演变为敌对关系。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突厥日益发展壮大,其势力向中原内地渗透,俨然成了中原格局的cao纵者。 唐王朝统一西北,消灭陇西薛氏、河西李轨两大割据政权,触碰到了突厥在内地的利益。所以,突厥采取了压制李唐的政策,在关中四周扶植多个傀儡政权,与唐朝对抗。其中,势力最强大的,当属两大政权:山西刘武周、朔方梁师都。突厥的目的,就是要将唐朝统一天下的大业,扼杀在萌芽之中。 然而,李世民用兵奇绝,短短数月,便一举消灭了刘武周政权。刘武周的覆灭,对于突厥势力的扩张,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通过河东之战,唐朝彻底将突厥势力,从山西地区驱逐出去,消除了突厥对李唐根基之地逐渐蚕食的威胁,使得突厥扼制李唐统一大业的阴谋,第一次灰飞烟灭。 第三,为唐朝进军中原扫清了障碍。 本来,统一西北,平定李密叛唐之后,唐王朝下一步的行动,便是大举东征,与王世充、窦建德争霸中原。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等唐朝开始筹划东征,刘武周却向唐朝发起挑衅,攻陷太原及山西大片城池、郡县,河东战事告急。不得已,李唐只得暂时搁置东征计划,全力应对河东之战。 经过一年的艰苦作战,唐朝最终取得了河东之战的全面胜利,巩固了关中地区的军事形势。如此一来,李唐王朝算是为东征扫清了障碍,解除了后顾之忧,可以腾出手来,实施进军中原的计划。 由此可见,唐朝东征洛阳,进军中原,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么,当时中原地区的形势,又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呢?在正式进军中原之前,日渐强盛、崛起的李唐王朝,又会和中原群雄发生怎样的摩擦、碰撞?蓄势待发的唐王朝,究竟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剑指中原,拉开了浩浩荡荡的东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