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两全齐美的法子!

第一百五十六章 两全齐美的法子!

    第156章两全齐美的法子!

    朱允淡淡看着他,没有说话。

    刘翰墨身为苏州知府,为苏州百姓请命,天经地义。

    但他是大明的皇太孙,是监国。

    要考虑的不止是苏州一地。

    苏州的赋税,涉及到大明的国策,岂是能随便改的?

    话说回来。

    朱允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改变大明现行的赋税制度。

    如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乃至清朝雍正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等等,都比大明现在的税制要好。

    可他也更清楚,凡事不能太想当然。

    仅仅是加征商税一事,就已经掀起了如此轩然大波。

    从朝堂斗争,到倭寇占松江府,可以说,皆由此而起。

    虽说如今倭乱已平,可松江百姓,却是有不少人,皆因此而损身丧命,家破人亡。

    真要改革地税,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张居正死后被掘墓,摊丁入亩虽然勉强执行下去,但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到乾隆时期就被废除了。

    如果他已经继位登基,倒也不惧什么,完全可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任他天大的阻力,朱允也有把握面对。

    可他现在还只是储君,老朱能同意他这样做吗?

    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即使是他穿越前的那个现代文明时代,任何触及既得利益者的改革,无一不是困难种种。

    看着跪在地上的刘翰墨,朱允叹了口气,道:“蓝玉这段时间,追缴了多少税赋粮食呢?”

    刘翰墨忙道:“计粮三百二十六万八千五百二十一石,银一百二十三万七千六百一十二两三钱。”

    都不用查册簿,就记得这么清楚吗?

    朱允微微有些意外。

    对眼前这个苏州知府刘翰墨,添了几分好感。

    至于苏州的困局。

    他想起松江魔都之事,心中已有了主意。

    “已经追缴的税赋,不能退回去。”

    朝廷收税天经地义,蓝玉追缴积欠税赋,也不能说是错了。

    苏州的税,也不能一直欠着不交。

    只不过,蓝玉追得太急了。

    短时间将历年积欠的税赋都收上来,让百姓如何能承受?

    刘翰墨一听,顿时目露失望之色。

    他此次请求,想的就是朱允能将收上来的粮食和银子,再退还给百姓。

    毕竟,蓝玉大力追税的原因,是为了征粮食供大军打仗。

    眼下松江倭乱已平,大军不必前来。

    那这些粮食,也就用不上了,完全可以退给百姓。

    万万也没有想到,太孙殿下一开口,就否决了这一条。

    他垂头丧气,又心有不甘。

    “太孙殿下,苏州百姓为了上交积欠税粮,不少人已倾家荡产,家中再无余粮,若是不退还回去,又不给予救挤,只怕就要饿死人了啊!”

    “放心,孤不会让苏州饿死人的。”朱允话锋一转,又道:“这笔银钱和粮食,也不必押解给朝廷。”

    刘翰墨抬头,大惑不解。

    朱允笑道:“将收上来的粮食和银钱,全部送往松江府,用于新城魔都的建设。”

    新城的建设,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

    他正在发愁,要到哪里筹措银子。

    苏州收来的钱粮,正好可用。

    至于救济苏州百姓嘛。

    “刘知府,你去张贴告示,告诉苏州百姓,若是家中无粮,又想要活命的话,就去松江府做工,参加新城的建设。”

    他顿了顿,又道:“若是有因催交税赋钱粮,而被官府关入狱中的人,一律释放。亦让他们前往松江做工,折算税赋钱粮。”

    “若是家中有闲置劳动力,同样可以去松江府做工,赚取钱粮。”

    “有积欠税赋钱粮的,也允许通过这种形式,依每日劳作,折算工钱,抵扣欠缴的税赋钱粮。”

    “孤会写信给郑和,苏州去多少人,松江收多少。除了管吃管住之外,还会按日算工钱。”

    以工代赈。

    这是朱允的解决办法。

    魔都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

    苏州百姓无粮,吃不肚饱子,那就都去建设魔都。

    不仅能吃饱肚子,还能解决历年积欠的税赋钱粮。

    对他来说,则是解决了魔都建设急需的资金问题。

    大明户部的收支情况,他大致清楚。

    国库里面实在挤不出多少钱来。

    北方战事要钱,他办新军,办造船厂,办技术研究和制造局,乃至编纂洪武大典……都要钱!

    虽然通过加征商税,稍微改善了一下大明朝延的收入。

    但支出也同样是扩大了不少啊!

    他要做的事,每一项都是无底吞金洞。

    大明的税赋,有很多种类。

    除了要交的粮税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项,便是徭役。

    即征发老百姓去干活,但不付工钱,连吃饭都要百姓自己解决。

    有明一代,赋税并不算重,可徭役很重,百姓不堪其负。

    建设魔都新城,若是再大规模征发百姓,加重其徭役的话,就会是一个巨大的悲剧了。

    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诸多重大工程建设中,屡见不鲜。

    如大运河,如长城……甚至元末修黄河大堤……

    但朱允早已决心,革除这一弊病。

    魔都新城的建设,全部采用雇佣劳力的方式,提供粮食,给付工钱。

    这也是为以后魔都的商品经济奠定基础。

    给将来的发展,树一个榜样。

    苏州欠税的事,正中他的下怀。

    反正本来就是欠缴的税,没收上来,户部也不损失啥。

    用于建设魔都新城,算是物尽其用了。

    不仅是收上来的这些银两钱粮,还有历年的积欠。

    那些只是官府账簿上的一个数字,实际就是收不上来了。

    蓝玉在苏州大动干戈的追查,也只有追缴了一部分。

    剩下的是基本不用指望的。

    可让他们做工代替交税就不一用了。

    这与服徭役的性质不同,不用他们自己带粮食,不担心没饭吃,反而能折算工全。

    虽然这笔钱用于抵扣欠朝廷的税赋了。

    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还上的。

    也免得官府年年催缴,甚至动不动就上门拿人。

    如此一来,苏州百姓得以活命,魔都建设需要的资金,人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两全齐美。

    刘翰墨喜出望外:“下官替苏州百万百姓,谢太孙殿下厚恩。”

    朱允淡淡笑了笑,道:“苏州百姓,亦是大明子民,孤身为储君,自当爱民如子。”

    “你今日所言的苏州赋税重担之事,孤心中自有计较,只是眼下时机还未成熟。”

    “不过,孤可以许你一个权宜之法。”

    刘翰墨闻言,双眸骤然一亮。

    虽然朱允以工代赈的法子,解决了苏州暂时的困难。

    可赋税难题不解,苏州的未来仍然堪忧。

    “还请太孙殿下明示。”刘翰墨拱手弯腰。

    朱允站了身来,踱着步子,道:“朝廷每年收苏州多少税赋,总额不许减少。”

    “孤决意开海禁,设税证,许百姓经商,不受户籍所限,皆是为了刺激商业发展。”

    “苏州本就是东南商业中心,重商之风素来浓厚。”

    “孤可以许,只要你能让苏州商贸更繁荣昌盛,从商贸中所征的税收,能大幅提高,那苏州的田赋,便许可相应减少。”

    “若是苏州所征之商税,能超过田赋。则苏州所有田地,皆可免税。”

    朱允声音落下。

    刘韩墨抬头,双眸中布满难以置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