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后三国时代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

第一百一十九章 活字

    听了黄贵的话我说道:“黄贵,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老师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我已经和国子监祭酒李撰说过了,要在蜀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以后你有什么困难就去国子监找李撰,他会帮你解决的。”听了我的话,黄贵说道:“有了恩师的帮助,我以为不久之后,我蜀国境内新式学堂必会越来越多,恩师所传下的知识也必将越传越广,终为天下人所知也。”

    当我问到他是否有难处时,黄贵答道:“恩师,学生得安常侍照拂,其它并无难处,只是学堂中教学用的课本奇缺,学生所用之课本皆需师长手抄而得,太过困难了。”我答道:“你先别急,以后所有的课本都由国子监供给,每年会按学生数送至学堂。”

    得到了我这样的答复,黄贵极为兴奋,说道:“恩师此举大善也,如此寒门百姓亦可送子弟前来学堂。蜀国人才鼎盛指日可待也。”我笑了笑说道:“这还只是开始,待几年后我会有更好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来学堂读书,你信吗?”黄贵答道:“恩师的学问,学生早己钦佩无比,恩师所言,学生无一不信也。”

    我哈哈大笑着说道:“那你就看着,我的手段如何。”说完我把带来的礼物交给了黄贵后,离开学堂。黄贵依依不舍的直把我送出学堂,待我上车走出很远时,回头看去,黄贵还站在学堂门前,躬身相送。我的身份被黄贵学堂中其它老师知道后,又是兴奋,又是后悔。兴奋的是我说的那些话,后悔的是没能亲自见上我一面。

    我接着挨个的走遍了其余九个学生所办的新式学堂。别的都挺顺利,只是在二处女子学堂处却被挡在了门外,直到学生亲自来迎,才得以进去。这些学生见到我即感动又惶恐。那二个女学生在我面前还哭了一场,让我心里平添一份内疚。我安抚了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每人一个承诺,一份礼物。

    这十处学堂,规模最大的是黄贵处,有六百学生。最小的是一个女学生的女子学堂,只有二十个女孩在上学。其余的从三、四百名学生到一、二百名学生不等。另一个女学生的女子学堂也只有五十几个女孩。比较一致的是这些学生的家境都还不错,基本上没有贫穷人家的子女在上学。

    而我的这些学生所提的困难几乎都是课本的问题。回到宫中后,我就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的想法中,用历史上几百年后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应该是最好的方法。只是还是先用泥字,还是一步到位用铅字,这事就要考虑一下了,最后我还是决定先用泥字,因为这个时代,铅字的铸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就留待以后再改进吧。

    这事应该归工部管,第二天我让安公公去宣工部尙书董允、匠作监令毛义、军器监令马钧,三人进宫。三人来到御书房后,施过礼坐下,我开口说道:“三位爱卿、朕欲在蜀国境内全面推行新式学堂,此事已由国子监祭酒李撰去办。这其中有一事,朕让国子监负责全部新式学堂的课本发放。如此多达上万册的课本,你们工部如何印制?”

    三人听了我的话,小声商议了一下后,董允说道:“回陛下,在短时日內完成上万册课本的印刷,我工部不可能做到也,若想印制上万册书本,没有一、二年时间不可为也。”我笑了一下,拿出画好的“活字印刷术”的说明和图解,然后说道:“几位爱卿,看看朕手中之物后再说。”

    董允从我手中接过图纸,三人仔细的看了起来,过了好办天,董允和毛义都没看懂,只有马钧看出了点门道,若有所思的说道:“陛下此法巧妙无比,臣虽不清楚如何制做,然一但制成则可事半功倍也。”我心中暗赞马钧不愧是有真本事,几句话正说在点子上。

    于是我走到三人面前,指着图纸,从首先烧制泥字开始说起,然后用可转动之圆盘按拼音法归类,再制做铜质的托盘,再在托盘底用蜡、灰等物放置,再排版,再烤热铜盘,压紧固定,最后印刷。把一整套流程说完后,三人恍然大悟,连连称善。

    我又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说常用字之、乎、者、也,之类要多烧制一些备用,常用数学符号也一样要多烧制一些。又比如,抚盘可多造一些,大小要一样。这样一个版去印刷后,另一个版又可以排放了。还有排完版须先印刷一张,然后校对,以改谬误等等。我一口气说了一个时辰,又解释了他们的疑问。

    三人全部弄明白后,毛义和马钧答应明日就开始制做这些泥字,董允也把书写字体之事给承担了下来。我望着三人离去的背影,对“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充满了期待。

    过了十余日,董允来求见,我见到他后,菫允激动的说道:“陛下,“活字印刷术”成功也,用此术印制书本,若只印少量,则事不省反费。若大量印制成千上万本,则不仅省时省力,且费用亦可省下不少。如此,则每本书的本钱极少,即使是贫寒之家亦也可买书而读也。陛下此法定可使无数贫寒之人有可读之书,实是功德无量也。”

    我听着董允激动的话,最后连“功德无量”这样的佛门之语都用上了,知道他已兴奋、漵动到了极点。当下一笑说道:“身为一国之君,造福臣民岂不是份內之事?又有何功德之说。”董允此时稍稍平静了一下说道:“陛下此举可使天下皆得以教化,臣民皆可读书、习礼,焉能不算功德?臣为陛下贺,为我蜀国贺,为我臣民贺也。”

    我对此也不再多说,只是吩咐蕫允先用《三字经》为例,印制三千本,计算一下需用多少时间完成。董允答应着去办了。我知道了“活字印刷术”成功,那么要印制那些书籍,就需要认真的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