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吐蕃诸事
第661章吐蕃诸事 吐谷浑重整二万精锐,越过沱沱河,翻越唐古拉山,再次袭击野马驿得手。 乙弗摩诃率军在野马衣林与达木,大败防备不够充分的吐蕃,破敌一个东岱,堪称吐谷浑少有的大胜。 年嘎方向,怒火中烧的上伍如集结了三万兵马,臂上尽扎白布条,要与不讲武德的吐谷浑决一死战。 乙弗摩诃冷笑,当年你们吐蕃莫名其妙攻打吐谷浑时,好像也没讲过武德吧? 不过,吐谷浑的战斗力终究是略逊一筹,硬碰硬不划算。 乙弗摩诃果断挥军转进,翻越唐古拉山,带着馘下的耳朵,一溜烟回伏俟城请功去了。 七窍生烟的上伍如挥军跟进,却在唐古拉山口下方的险要通道,遭遇了乙弗摩诃预留的强弩伏击,又折损了几百人,才无奈收兵。 险道通常如此,对方如有防备,再多的兵力也只是送菜。 ―― 逻些城,红山宫。 素幡猎猎作响,赞普松赞干布的棺椁,在大唐使者、右武卫将军鲜于匡济的见证下缓缓起棺,准备葬回吐蕃故都匹播城。 在高原千奇百怪的葬法中,大论噶尔东赞力主依悉补野部传统,将松赞干布葬回赞普的祖地,土葬。 赞普这一系,基本是土葬,与二次葬、水葬、天葬绝缘。 松赞干布的陵墓,名为“木日木波”。 关于松赞干布的死亡时间,吐蕃典籍给出的时间是贞观二十三年,大唐史书记载是永徽元年。 也可能双方都没有错,大唐记录的是吐蕃报丧的时间。 考虑到路途的遥远,及季节变幻的阻力,在途中跨过一个年度并不是太难理解的事。 因松赞干布之子贡日贡赞英年早逝,新任赞普为松赞干布之孙、贡日贡赞之子芒松芒赞。 芒松芒赞之名,在杜佑的《通典》中记为乞黎拔布,终其一生,都是噶尔氏执掌吐蕃权柄。 芒松芒赞此时尚为孩提,大权由大论噶尔东赞执掌,宫中由祖母芒萨赤嘉掌握,朝中尚有尚论查莫为曩论、宰相同平章事。 尚论,这二字要分开解说,尚代表赞普的母族,论字单独出现时只表示为朝廷的大臣,合在一起表示为外戚官员,亦称舅臣。 曩论,又称内相,主掌官员升迁,相当于大唐的吏部尚书。 赞蒙颇恭东萨赤尊于丧后回大昭寺。 大昭寺本名惹萨,意为建造时山羊负土而来,惹萨之名渐渐演化为城名,变成了拉萨。 大昭寺之名,有考证是后来才改的。 大昭寺的传闻太多,过于神话,较难找出历史真相,连藏传学者都难免犯迷糊。 颇恭东萨赤尊建造的大昭寺,传说有一棵文成公主亲手栽下的柳树,当地人称公主柳。 这就比较玄幻了,文成公主跑颇恭东萨赤尊建造的大昭寺栽树为何? 文成公主所居,亦是为其所建的小昭寺,当地人称燃木齐、甲达绕木切,在绕大昭寺的转经道八廓街以北一里。 松赞干布亡后,她们只能各自搬出红山宫,据寺庙一隅而居了。 吐蕃赞普的妻子都称赞蒙,但真正掌握了权势的赞蒙只有一位:芒萨赤嘉。 真以为所有赞蒙地位都平等,那就太年轻了。 鲜于匡济依礼,至小昭寺求见文成公主,献上永徽天子的赐物。 史书上记载文成公主,只会将她下嫁吐蕃说得花团锦簇,谁管她之后三十年守寡是怎么度过的? 唯一的好消息是,吐蕃没有该死的收继婚制,她不用学隋朝的义成公主。 “千山难渡,故乡莫望,唯恐泪千行。”文成公主轻叹,鬓角已现一缕白发。 远嫁吐蕃已自难熬,偏偏才成亲八年,便要守着数十年孤寂的日子。 人生何其艰辛! 此时此刻,文成公主已经熄了与弘化公主争锋的念想。 纵使弘化公主的夫婿平庸了些,好歹是活的,有温度。 长史躬身:“公主请勿悲伤,驸马虽故,还有诸多臣子、谒者、侍女相伴,公主节哀。” 下嫁的两位公主,待遇并不是公主的,而是亲王的! 三百三十三亲事、六百六十七帐内,长史、司马、参军、典签、府、史一应俱全,急眼了能打一场小型战役。
这便是隋唐下嫁公主的配置,公主手上是有一定武力的,说话腰板也硬得起来。 但是,无子,却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不知是天寒难以生育,还是吐蕃刻意控制了赞蒙的生育,以松赞干布诸多赞蒙的条件,竟唯有贡日贡赞一子的存在。 虽说免了争储的麻烦,却有断了苗裔的风险。 更别说悉补野部王族这一支的血脉总是比较单薄了。 送葬之后,噶尔东赞的次子噶尔钦陵赞卓目现忿然。 “父亲,此次吐谷浑悍然兴兵,若无大唐暗允,岂有此胆量?何不问责唐将?” 长子噶尔赞悉若多布轻声道:“钦陵,你都说了是暗允,怎么可能拿到明面上说事呢?” “其实,吐谷浑趁赞普葬礼兴兵,也未必是坏事,日后我们出兵,用汉话说叫师出有名。” 噶尔东赞点头:“赞悉说得没错。待赞普下葬,便是吐蕃与吐谷浑了结恩怨之时。” “有此事为凭,便是大唐亦不便插手纷争,这是好事。” 这话却说得不错,日后吐蕃兴兵复仇,大唐也只能干看着。 就这一点而言,永徽天子还是年轻了点。 噶尔钦陵赞卓扬眉:“如此,我愿为一东本,cao练一军,出山为吐蕃洗此仇恨。” 旁边的三子噶尔政赞藏顿叫道:“我也要入东岱!” 噶尔钦陵赞卓轻拍噶尔政赞藏顿肩头:“你还年幼,多跟御前大臣吞弥桑布扎学习,长大后帮我打仗。” 吞弥桑布扎是藏文的创造者,吐蕃贤者之一,吞弥为姓,桑布扎是他人献上的敬称,意为贤者。 噶尔政赞藏顿这个人,是吐蕃名将之一,在大唐典籍上称为赞婆! 噶尔氏能在松赞干布去世后,长期把握吐蕃权柄的原因,是噶尔东赞的这些儿子,几乎都有出色的表现! 松赞干布卒,噶尔东赞终于松了口气,不用被兔死狗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