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神踪在线阅读 - 第112章:昆仑之谜2

第112章:昆仑之谜2

    汉武帝时,有人进贡了一只奇异的鸟,拿各种食物喂它,它都不肯吃。东方朔看见这只鸟,就说它的名字叫毕方,爱吃蛙类和荸荠。一试验,果然正如东方朔所说。皇帝问东方朔怎么知道的,他说《山海经》中有记载,看了自会知道。皇帝大感惊奇,于是向东方朔索读《山海经》,还下令朝廷大臣都读《山海经》,并对昆仑之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公元前119年,汉朝已控制了河西走廊,并派遣卫青、霍去病出击漠北,准备彻底击溃匈奴。此时,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并命张骞根据《山海经》以及《尚书禹贡》的记载找到昆仑所在。对汉武帝颇有微词的人认为此举隐藏着求仙动机,也有人认为他其实就是为了寻找美玉。但不管汉武帝出于何目的,他促成了张骞的这次开创历史的伟大行动。

    这一次,张骞开辟了功垂千古的丝绸之路。他也没有忘记皇帝交代的特殊任务。依据“河出昆仑”这条重要线索,张骞派遣的专家组带领探险队顺着塔里木河寻找河源。

    《汉书西域传》称,“河有二源,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历尽千难万险之后,探险队终于在于阗西南方的玉龙喀什河源头找到了“群玉之山”。这里属于葱岭(今称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有着大规模的冰川,巨大的玉矿床就在冰山之下,但是无法开采,只能到冰河中拣玉砾。在此还可以看到西南面有座“高万仞”的大山(海拔7562米),冰雪覆盖,光芒四射,可望而不可达,当地人称之为“喀朗圭塔克(意为黑石)”。探险队将拣到的美玉带回长安,汉武帝以及专家们根据皇室所藏图书进行校验,发现其中有种玉正是古籍中所说的“琅”,产于“槐江之山”。而《山海经》称槐江之山“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汉代语音“喀朗圭”与“昆仑丘”读音相近,于是汉武帝正式确认于阗西南的“喀朗圭塔克”为《山海经》中所说的“昆仑之丘”。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大宛列传》中也记载了这件事:“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汉武帝确定了昆仑之丘所在,一千八百年来,不断有人提出疑问,但由于缺乏实地考察的条件,心怀疑问的人都未能推翻之。隋唐时突厥人所说的“喀喇昆仑”(意为黑山)也指此处。唐朝人还认为喀喇昆仑与祁连属同一山脉,将喀喇昆仑称作“西昆仑”,将祁连山称作“东昆仑”,二者之间的整条巨大山脉统称作“昆仑”。同时,唐宋两代也认同《山海经》、《禹贡》、《水经注》等古籍所说的“河水”是指西域的塔里木河而非黄河。

    但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却认定古人所说的“河”就是指黄河,“昆仑之丘”当为黄河的源头。唐太宗曾派李靖探寻过黄河源头,认定遍布小湖泊和泉眼的星宿海和终年积雪的大积石山(现被藏人称作阿尼玛卿山,海拔6282米)为黄河源。康熙既想扳倒汉武帝的这桩铁案,也想推翻唐太宗的结论。

    康熙三次派遣考察队重新探寻黄河的源头,越过星宿海继续前行,找到了上源的三条支流。虽无法确定正源,但是考察队发现了南面的一座终年积雪的高山(海拔5267米),藏语叫“职权玛尼木占木松”(意为祖山),蒙古人称之为“巴颜喀拉”(意为富饶的黑山)。康熙认为“喀拉”即“昆仑”,于是钦定巴颜喀拉山为“昆仑之丘”。后来据说**有位大喇嘛进京朝觐,告诉康熙皇帝昆仑就是佛经中所说的阿耨达大山,就是喇嘛教的圣地、印度河源头冈底斯山,梵语称“开拉斯”(意为雪山,主峰海拔6721米)。于是康熙便称冈底斯山为“大昆仑”,称巴颜喀拉山为“小昆仑”。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两昆仑”即指“大小昆仑”。

    康熙的说法纯粹出于政治目的,与各种地理古籍所记载基本不符,完全经不起推敲。率先勇敢地站出来质疑圣祖皇帝的是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有一篇《释昆仑》,其观点源自于在汉武帝说法的基础上,对地图和近代地理资料的考证。魏源也认为古籍中所说的“河”指黄河,但他认为塔里木河才是黄河的正源,于蒲昌海(即罗布泊)开始潜行地下,至甘肃小积石山复出。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中心,只入不出,水面又没有什么升降,在还不懂蒸发原理的时代,最简单的最直觉的解释是湖水潜行地下流走了。黄河源头又不远,所以魏源说“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塔里木河潜行地下复出为黄河的说法,如果不考虑海拔高度差的话,确实可信。

    传说中,无论中国人所说的“昆仑之丘”,还是印度人的“阿耨达大山”,都在大地中央,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从地图上看,亚欧大陆的中央就是葱岭,即帕米尔高原。魏源认为帕米尔高原上的乔戈里峰就是世界最高峰。而乔戈里峰事实上也正是世界上垂直高差最大的山峰,靠中国一侧单峰高差达4700米,海拔也仅次于珠穆朗玛峰。他还认为汉武帝的说法过于片面,“昆仑之丘”并非某座山峰,而是一系列山脉的总称。而葱岭一带名为“喀喇”或“喀拉”的地方很多,如喀拉峻山、喀拉库里湖、喀拉喀什河。因此他主张“昆仑之丘”应指整个葱岭。魏源还主张瑶池即新疆的哈喇淖尔(又称大龙池)。

    随着大清王朝的轰然瓦解,**统治彻底结束,中国人的思想又再次活跃起来。康熙的说法很快被人推翻,魏源的观点也站不住脚。罗布泊湖地海拔800米左右,而甘肃小积石山最低处海拔1735米,黄河伏流重源的说法在海拔测量法发展起来后,显得很荒谬。于是人们对“昆仑之丘”的讨论重新浮出水面。

    台湾作家苏雪林(鲁迅死后,以“反鲁斗士”而闻名)女士认为“昆仑”以及“阿耨达”就是圣经中说所的“亚拉拉特”,在西亚的土耳其。她的主要依据是《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昆仑”有“河水、赤水、洋水、黑水”四条河发源,而《圣经》也说“有河从伊甸流出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印度神话中的“阿耨达”也有“银牛口,金象口,玻璃狮子口,琉璃makou”四条大河流出。

    1985年,历史学家何幼琦先生发表了《海经新探》一文,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地方其实很小,方圆不过千里,古昆仑就是山东的泰山。他对与昆仑有关的河流都作了考证,河水即黄河,赤水即沂水,流沙即泗水,弱水即大汶河,青水即肥河,黑水即大清河,(后来又说是小清河),洋水即沭水,西海就是古巨野泽。

    1987年第5期《民间文学论坛》发表王红旗论文《昆仑山地望探索》,首次指出古昆仑即今日河套以南的鄂尔多斯,但缺乏依据。王红旗先生号召社会各界给予资金和有关方面的支持,相信能够在那里找到众帝之台和昆仑**的遗迹。1999年,画家孙晓琴还根据王红旗对《山海经》的解读,历经5年,于1999年9月9日绘制出巨画《帝禹山河图》。

    2006年,青海省湟源县还组织了一批当地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认为古昆仑就是湟源县境内的野牛山。他们的主要依据是《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这些专家认为“西海”指青海湖,“流沙之滨”指青海湖湖东沙漠,“赤水”指黄河,“黑水”指大通河。《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昆仑“有人戴胜,虎齿,豹尾,xue处,名曰西王母。”野牛山上世代供奉的“阿妈”女神就是“西王母”。

    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李并成教授发表《昆仑地望考》,认为古昆仑在今祁连山西段。河水即黄河支流大通河,赤水即洪水河,黑水即疏勒河,西海即居延海。他的主要依据是“昆仑”与“祁连”谐音。《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昆仑“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这里“然”通“燃”。祁连主峰周边不少峰峦色红如火,如酒泉的红山、玉门的赤金山等;祁连主峰附近不少山坡、山谷、盆地富含煤矿、油矿,如民乐县南的群山中许多煤矿是露天的,玉门市石油河里自古以来涌出地表的石油汩汩流淌,“炎火之山”当指煤、油的燃烧。燃烧的煤、油中当然会“投物辄然”。《书胤征》说“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指的即此事实。

    2007年,辽宁省朝阳师专校长、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雷广臻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古昆仑就是燕山。他的主要依据是《山海经》“海外西经”和“大荒西经”都记述了黄帝的事迹,而黄帝、颛顼的活动地就是古昆仑山或燕山的红山文化区。另外,传说黄帝在作战时用玉做兵器,红山文化出土文物中有玉兵器;传说黄帝妻嫘祖养蚕,红山文化出土文物有蚕玉器;传说黄帝乘龙升天,红山文化区是龙文化起源地之一;《资治通鉴》中明确说到的黄帝的孙子颛顼的活动地在棘城,而棘城就是今红山文化区的义县。据此,雷广臻说:“古昆仑山即燕山,为**之地,文明昌盛之区,孕育了红山文化。”

    近年来,网络上还流行一种更为大胆的假设,认为古昆仑是现在非洲的肯尼亚高原,证据颇为充分。他们的主要依据还是《大荒西经》中这一段:“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也类似狮身人面像)。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xue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西海即地中海,流沙即撒哈拉,赤水即红海,黑水即青尼罗河,弱水即尼罗河(Nile与弱谐音),弱水之渊即东非大裂谷,炎火之山即乞力马扎罗活火山。西王母即示巴女王,示巴女王觐见过的所罗门即周穆满(周穆王名满)。昆即肯,仑即land,与尼亚同意。丘字甲骨文为两个三角形,代表乞力马扎罗山两个相连的主峰。乞力马扎罗山基本气候,由山脚向上至山顶,分别是由热带雨林气候至冰原气候。风景包括赤道至两极的基本植被,果然是万物尽有。而肯尼亚高原也被多数西方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

    纷纭的众说,使圣山昆仑迷雾再起。

    “晓茹,如此多的说法,你信哪一个?”一口气拿出这么多的论调,杨健岳教授反问道。

    (本章很多内容来源于网络,因不知道原作者,因此在此向原作者表达敬意。之所以这么多的引经据典,乃是为了下文作铺垫,在此,对读者表达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