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试验
18000米1.8马赫,这是中国目前自行制造的性能最好的歼8战斗机的安全区间。【】 虽然这种飞机在理论上可以飞出2.2马赫和两万米高空的性能,但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这种极限指标是要尽量回避的。 不论歼八未来被如何诟病,至少有一点没人会反对,那就是它是一款优秀的高空高速截击机。 而这,本来也是它被设计出来的初衷。 双18的标准对它来说,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白色的歼八a被称之为人cao火箭,可以说是名副其实。若是从斜上方观察,会发现它的机身几乎就像火箭的箭身一样,是一个规则的圆筒状。 两片三角翼和大大的尾翼,成为机身上唯一突出的东西。略显落后的机头进气,使它无法安装性能先进的大功率雷达,这在八十年代已经是三代机制霸的天空中,让曾经的中国空军扛把子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不过今天,注定是要八爷再次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这架白色涂装的八爷已经到达了它预定的高度,并且在18000米高度将飞机的速度加速到了1.8马赫,它的驾驶员正在安静的等待地面指挥中心的命令。 而在这架八爷的机腹下方,正挂载着一枚说是巡航导弹又不像巡航导弹的东西。 正常来说,所谓巡航导弹,本质上就是用飞机发动机做动力的无人驾驶自杀飞机。根据惯性制导gps和地形匹配等技术,进行低空隐蔽飞行,最后在敌人雷达无法发现的情况下对敌方战略地点进行轰炸的武器。 而另一种武器和巡航导弹对应,它从高空由高速轰炸机进行发射。由无动力或者较小的发动机驱动,通过滑翔来安静但比较缓慢的接近目标,最后一般由激光或者电视制导准确的击中目标。 这是两种设计思想南辕北辙的武器。但如今却好像在这架八爷机腹上挂载的奇怪武器身上合二为一了。 折叠起来的滑翔翼看起来很有分量,大展弦比可以提供给它充足的滑翔动力。让其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滑行的更远。 而和一般的防区外发射滑翔炸弹又不同,看它的弹体明显是一付巡航导弹的样子,尤其是后方并列的双小型涡喷引擎,说明这枚重达两吨左右的导弹,应该拥有至少0.8马赫200公里左右的射程。 如果加上它滑翔的距离,相信总射程达到500公里不成问题。 随着地面的一声令下,歼八战斗机机身忽然震动了一下。紧接着它机腹挂载的这枚导弹就脱离了挂钩,先是向下下坠了一段距离。然后弹背上背负的折叠滑翔翼打开,在空中调整了一下姿态,晃晃悠悠的向着北方的天空中飞了过去。 于此同时,一辆改装过的指挥装甲车从北方某地的树林中结束了隐蔽,开进了山顶的一片空旷地带,展开了它足有十米高的天线。 海面上,132号导弹驱逐舰打开了它的对空搜索雷达,将监控到的数据向地面指挥中心进行发送。 接收到指挥装甲车的定位信号之后,五架定位无人机升空,配合地面的三基站形成了一个高冗余定位网络。在一分钟时间内就对指挥装甲车的位置进行了准确定位。 132号导弹驱逐舰监测到的导弹数据源源不断的传回指挥中心,然后传输给前线指挥装甲车导航节点,进而对巡航导弹导航。 …… “这。这真是……” 坐落于山海关的指挥中心里,随着投影机源源不断的将一道道数据流传送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目眩神迷。 没有人能够相信,他们竟然真的仅仅十天时间就拿出了这样一发导弹。 若是正常状态,一种导弹从立项考据调研研发到定型,没有几年时间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种不可能偏偏就发生了,经过十个通宵的连番奋战,没有设计图没有理论研究,也没有可靠性分析。一群科学家几乎是凭借着直觉直接在车间将一枚导弹给组装了起来。 两吨重的导弹,实际装药量不过500kg。其他的空间利用率在设计上堪称是糟糕之极,死重和不合理结构比比皆是。唯一能够保证的是它不会在空中解体。 它的弹载计算机使用了摩托罗拉生产的68000cpu,128k内存和10m的3.5英寸磁盘也就是说,它的内部实际上是塞进了一台苹果生产的麦金塔电脑。 而为了麦金塔电脑能够顺利的在复杂环境下运作,单是它的保护装置重量就高达10kg。除此之外,自动驾驶仪高精度机械陀螺仪,无线电测高和磁罗盘,**电池组。这些设备同样是即昂贵而且复杂,留给导弹装载燃料的载重份额,只有可怜的1.2吨而已。 而这一一枚导弹的造价,则更是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单枚400万人民币。 不过还好,这是加上了研发经费的数据。若是单算成本价格,它的造价也在150万人民币左右,绝对是超过了中**队的心理承受极限。 在人均月工资100块钱左右的80年代,一发打出去150万人民币,恐怕陆军宁愿组建一个团去执行这发导弹的任务吧。 可这还只是这枚导弹的价格而已,尚且没有算上它能够执行任务的整个体系的花费。整个基站定位系统,中继无人机,指挥中心实时运算的大型机,甚至是海军遥测的战舰,这些东西的造价更是数十倍上百倍于一枚导弹的价格。 当这些设备被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之后所爆发出来的体系优势,足以轻易的震撼人心。 “这真是我们做出来的?”哪怕是亲手实现了这一切的科研人员,一个个也有些不敢置信。 “是啊,我们是怎么做到的,这真是让人不敢相信……” 胡文海站在投影机幕布前面,简陋的电子地图上面正标识着那枚巡航导弹的实时位置。所有的数据都被传输到指挥中心的大型计算机中,此时中国的大型机技术勉强能够支持的了这样规模的运算要求。虽然或许二十年后,一台家用电脑就可以完爆这整个系统的运算量。但在这个年代,这确实是一项壮举。
“报告总指挥,导弹到达预定地点,请指示” 旁边负责接收132号舰发来雷达信息的导航员紧盯着屏幕,突然大声向胡文海报告。他话里的进展情绪,让他喊出来的声音显得有些声嘶力竭。 胡文海则不紧不慢,先是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手表,然后向坐在旁边cao控台上的白石点了点头。 “准备进入第二模式” “模式2准备” 白石将一把钥匙插进了主控台,如果是衡建云站在这里肯定会觉得莫名眼熟。这一幕,似乎和他听说的那天那发变身温压弹的无人机莫名相似。 胡文海一挥手,白石将钥匙转动了半圈,然后大喊道:“模式2启动” 此时,巡航导弹已经在空中准确的飞行了三百公里左右的距离。突然,伴随着一声轻微的爆炸,它炸断了背上的螺栓之后,顺利的抛弃掉了滑翔翼。然后点燃了尾部的小型涡喷发动机,弹出了弹体内藏的小展弦比弹翼,像一只猎鹰一般猛的向着地面扎了下去 “高度10000米,高度8000,6000……” 导航员那里,不断的报出了132号舰返回的雷达数据,可以看到在短短的时间里,这枚导弹就已经从万米高空进入了低空飞行状态。 “雷达失去信号” 导航员的这句话不仅没有让众人担忧,反而引起了指挥中心里的一阵欢呼 导弹失去雷达信号,这就意味着导弹已经进入了雷达搜索的盲区,真正实现了巡航导弹设计的初衷低空隐蔽突防。 “转换制导站,让前线指挥节点接手制导” “是,转移控制权限” 山头上的中继节点天线上,很快就收到了控制权转移的信号,在高山之中继续为已经降低高度的导弹提供制导信号。 500公里的射程,一枚战斧巡航导弹要飞跃这么远的距离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而这枚导弹前期滑翔时间,就用了足足半个小时。在点燃发动机进入低空突防状态之后,仍然飞行了十五分钟才抵达了它的目标。 在一望无际的北方大草原上,有一处被废弃的空军机场。这是早年和苏联关系紧张时候修建的前线机场,后来因为经费问题不得不放弃了。 然而今天,一支车队出现在了它的附近,架设了各种观测器材,然后像是在静静的等待着什么。 突然,天边传来隐隐的轰鸣声。紧接着一道身影从远而近,略过几乎只有一树之高的天空,狠狠的砸在了机场的跑道上 500kg的**轰然巨响传来,远处的观测队伍里顿时响起一阵阵欢呼声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