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节 挚友地藏王
第一百一十七节挚友地藏王 “轰”轰隆的一声,第一阎罗殿传出一声巨响,这声巨响震动了整个地府,地府中的各****神和阴魂都沸腾了起来。 在那一击后,第一阎罗殿的威武华丽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的第一阎罗殿已经变成了残檐断壁崩塌过半。 “怎么回事!那个疫死了没有?为何我感觉那股魔气并没有消散开,反而反而更加的凝实了!”十殿阎君中第五殿阎君包拯皱起了眉头,看着那尘雾弥漫的第一阎罗殿。 “这这怎么可能,这个疫可是中了我十人的全力一击,怎么会没死呢?就算是没死也是重伤了吧!”十殿阎君中第三殿阎君宋帝王余有些不信阎罗天子包拯的话。 “这可不一定,我看那气势绝非普通的魔族所能拥有的,很有可能是有着天魔之境的魔人。就算是我们的全力一击,也不一定能够有所成效!”十殿阎君中第六殿阎君卞城王毕也赞同包拯的说法。 “恩!卞城王说得没错,这厮乃是使用将天魔厄魔铸成分身,从而成为了魔族的。而且他本是天庭之中鼎鼎有名的瘟神。我可不认为我们刚才那一击,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秦广王向各位阎君说明了,他刚刚在殿中所听到的消息。 “你说什么!他就是那个叱刹天庭一时的瘟神,他疯了吗?竟然将天魔铸成分身,成为了魔族!这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啊!”阎君宋帝王余一脸惊讶之色,他也听说过瘟神疫的大名。 “凭你们这几只小蚂蚁!还不配评论本座!”一个煞气十足的身影从尘雾中急射而出,出现在十殿阎君面前。只见疫身形再次闪动,那十殿阎君如同绽放的烟花。被打得四散飞出,砸毁了地府中的各处建筑。 “哼!不知死活的家伙!”疫的身影已经出现在望乡台的顶端,站在这个地府中的最高处,如同那九天之上那不可一世至高无上的真宰,众生都应对他恭敬膜拜。 “阿弥陀佛!疫施主,许久不见!汝真的不该将至邪至恶的魔气带到地狱之中来啊!”那位神秘莫测的冥帝还未出现,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地藏王到是抢先一步出现了。只见地藏身披朴实的袈裟,手持锡杖,脚踏虚空,一步一莲花。向疫走了过来。 “是汝!怎么汝还是那么爱管闲事啊!这么多年了,汝还是一点都没有变化啊!”疫看着这位当年和他一同修炼,一同推演大道的老友。有着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 “是啊!千年未见,沧海桑田,风雨飘渺,生死两茫茫!当年与疫施主品茶论道的情形,贫僧现在都还是历历在目啊!当时贫僧听闻疫施主,背叛大道违逆天条,贫僧心中便对此事起质疑之心。今天看到了疫施主,看来贫僧的猜测并没有错,确实是有某些人为一己私利,动用了手中天道授予的特有权利对疫施主不利,才会造成如此因果啊!”地藏王并没有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显然他知道着不少的事情。其实疫之所以和地藏王的关系紧密是因为他们同样立下过大道箴言,同样是追随着天道的脚步。 “嗨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无论再怎么样都无法改变的!不过汝此次前来是为了何人?尊奉何人旨意?”疫悲声长叹一声,用那复杂的眼神看着悬浮在空中的地藏王。 “贫僧因汝来,因心而至。无人指使贫僧!”地藏王对视着疫那怀疑的眼神,眼中没有丝毫的变化,仿佛天崩地裂都与他毫无关系。 “诸法无我,没想到地藏王汝竟然修炼到了如此境界,汝就不怕本座心中执念一起屠尽地府吗?”疫眯起眼睛,看着地府中那些对他俩指指点点的鬼差阴魂。 “看来疫施主还是不明白啊!即便疫施主屠光了这整个地府,那又对疫施主有什么好处,对疫施主的敌人有什么坏处。疫施主身为在命运长河中立下箴言的修道者,应该明白成为真宰之路遍布荆棘,劫难重重。多做无谓的杀戮只会加重劫难的威力的。”地藏王没有直接回答疫的问题。 “这便是劫难吗?难道本座堕仙成魔也是天道的安排?为何天道会如此对待本座,本座可是他忠实的追随者!为什么为什么”疫扬天长啸,那悲寂之声传遍了地府中的每个角落,无一不使万物动容。 “疫施主可否知道贫僧在度过阿那含之境时,在那传说中的十重天天界中的命运长河源头看见了什么了吗?”地藏王突然脸色严肃地看着疫。 “十重天天界没想到那个世界真的存在吗?”疫听到了地藏王所说的十重天十分的惊讶! “阿那含之境乃是最接近阿罗汉境的境界,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疫在修道之时有钻研过佛经,对佛家境界也是有所了解。虽然不能够深悟佛法,但可以说是略知皮毛。 “贫僧证道阿那含之境后,看到了命运长河的尽头有着一座雄伟的神殿。神殿前立有一块通天石碑,碑石华光内敛。石碑上龙飞凤舞刻有玄奥的古文,那些文字实在是太古老了,贫僧也不认识那些文字。但是不知为何贫僧的心中却能够明白碑上所书的内容,碑石写着‘天生魔,地生神,凡中生。经百难,历千险,度万劫。魂祭天,血葬地,神涅槃。’” “‘天生魔,地生神,凡中生。经百难,历千险,度万劫。魂祭天,血葬地,神涅槃。’不对,不应该只有这些的?下面应该还有续下的句子,地藏王汝还看到了什么?”疫感觉到这些文字间构成了一种某种奇妙的意境,但那感觉实在是太模糊了,而且这意境刚一出现便消失了。疫不仅有些着急,如同有人用羽毛挠着的的心房,痒得不得了却怎么也挠不到!他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语气有些迫切地向地藏王询问道。 “贫僧当年境界低微,能够在极短的数息间初窃那个世界,也算是福报深厚了。不过贫僧自从那次才窃视到那个世界,后来便没有那等运气能够,以元神之境进入过第十重天天界了。不过那石碑之下确实有着文字,不过贫僧还未来得及看,便被天道踢出那个世界。”地藏王回忆着当时的情形。 “也不知是那位大能,能够有此感悟真是十分了得!可惜了!真是可惜了!如果知道了下面的文字,本座的修行会可能再次向前迈出一步了!”疫长叹不已,脸上单着遗憾之色。 “贫僧倒是能助疫施主的修为向前一步,不知疫施主可愿听贫僧将一道呢?”地藏王若有深意地对疫一笑。 “噢!是何道?”疫心中疑惑,虽然对地藏王还是有所顾虑。但地藏王的话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让疫难以拒绝啊! “疫施主在换取这天魔分身之前,乃是天道亲封的天庭恶神。修炼的功法是天地之中的负面能量,这种负面能量为天地阴阳中的阴。而此次疫施主又使用天魔之体修炼,天魔之体为天地间的至极阴体。天道乃是平衡大道,疫施主这种重阴之相必定被大道所驱,这双阴之体定会在每日午夜间激发起天魔之体的各种杂念,使人防不胜防。不知贫僧所说对否?”地藏王并不着急,他无喜无忧地看着疫说道。 “恩!每夜午夜间从心中爆发出那些杂念确实是让人百般无奈,吾对此也是无从下手啊!”其实疫已经试过了很多的方法,但是都没有很好的效果。 “此乃是疫施主道心不稳,又受到天魔体内众生残念的影响而造成的。贫僧要传于施主的乃是平复执念,斩去欲念之道。不知疫施主是否愿意听贫僧说此道否?”地藏王道。 “平复执念,斩去欲念之道?佛门佛法博大精深,百万年前两战时,在听闻释迦摩尼佛佛法之后,连魔界天魔阿修罗王,都诚心地归顺于佛门之中。请问地藏王,此道乃是何道?”地藏王对疫的情况好像很了解似的,其实疫真正顾虑的是有许多的佛门功法可净化恶能量,这使得这个专修恶能量的疫不得不小心谨慎。自己和地藏王的交情也是千年之前的事情了,谁会知道现在的地藏王,还是不是当年那个与自己谈心论道的挚友吗! “此道乃《金刚经》中无相之道!此乃我佛门大乘佛法,说‘无相’而不说‘空’。疫施主受众生执念所扰,此世执念如此之重,心境不平。得闻此经,或许能化解疫施主心中之执念。”地藏王清澈的眼中毫无杂念,语气平和向疫说道。 “《金刚经》本座也略读数遍,但是吾资质愚钝。实在是无法通透其中真理,还望地藏王菩萨赐教!”疫听闻地藏王说的是《金刚经》也放下了那盛气凌人的架子,虚心向地藏王请教。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见到了疫的诚信之举,地藏王便坐到了脚下那悬浮在莲花之上,口吐金莲,开始诵梵音。 ————————————————分割线——————————————— 地府人物简介: 包拯:十殿阎君中第五殿阎君阎罗天子,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此狱,细查曾犯何恶,再发入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其心,掷与蛇食,铡其身首(包公即善于用铡刀),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余:十殿阎君中第三殿阎君宋帝王,性情仁孝,心地纯净,然嫉恶如仇,明查秋毫,对散播邪知邪见者,诳诞不经胆大妄为者,忘恩负义污蔑于人者,或嗜杀成性残酷狠毒者,或为恶人狡辩脱罪者等等,绝不宽恕,必押堕本殿所设之种种地狱。司掌大海之底,东南沃石下,黑绳大地狱。宋帝王掌管的地狱纵广亦五百由旬,亦另设十六小地狱。 地藏王:佛家的大觉悟者,居于地府中。地藏菩萨曾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降诞前的无佛之世留住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诸道中的众生。而且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有情众生只要念诵其名号,礼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无量功德的救济。 毕:十殿阎君中第六殿阎君卞城王,司掌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另设十六小狱。忤逆不孝者,被两小鬼用锯分尸。凡世人怨天尤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铁锥打、火烧舌之刑罚。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七殿,再查有无别恶。 其他简介: 阿那含之境:寓意“不来”或“不还”之意,声闻第三果。谓不再来,又称不还果,是佛教修行者进入圣道的果位之一,为声闻乘之中的第三果,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槃。此位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 天界:在三界中传说中的世界,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因为没有人真正的去过,见过那个世界的人都是机缘巧合在突破某种境界时,才在短暂的时间里窥窃那个世界。其实十重天是存在的,不过十重天内有着太多地玄奥。法则之力异常强大,很少有什么人或是生物能够曾受的。九为数的至极,而十便代表着与下一个开始衔接的数。(天界的秘密,天生魔这里就不剧透了!) 《金刚经》:金刚经是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被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