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三国:这个阿斗有些sao在线阅读 - 第两百六十四章 李严:我有一个条件

第两百六十四章 李严:我有一个条件

    第264章李严:我有一个条件

    一队士兵凑在一起,韩德声跟他们了一通,士兵们立马点头。

    韩德的心思很明白,把军报给徐庶,他不是向着季汉吗?只要他把军报泄露出去,不但能把长安的细作抓起来,还能直接以叛国罪砍死徐庶。

    徐庶看着军报,事实上他从未给季汉传递过什么情报,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整个曹魏都知道他心向季汉,那还不时时刻刻盯着他。

    但凡他有什么逾越之举,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曹cao赤壁战败为啥给徐庶涨工资,他回来肯定派人复盘了赤壁之战,然后发现徐庶这个心向季汉的,都没出卖他,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曹丕三征回来为啥给他涨工资?肯定也是有查过情报这一块的,结果发现那些嘴上忠心耿耿的,暗地里出卖他,反而是徐庶这个头号汉jian,丝毫没有逾越之举,不免感慨。

    徐庶看着军报,欣喜于刘禅给了诸葛亮如此大的权力,此刻更是连巴山的两万大军都调到了汉郑

    此刻诸葛亮才能真正算得上,十万大军北伐!

    十万大军,在长安地区,战胜曹魏二十多万主力,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关键是地理问题。

    诸葛亮一出褒斜道,就很容易被曹魏堵在武功河和渭水南岸,这几乎是无解的。

    更别攻不下郿县,就不可能大军挺进长安,粮道不通呀。

    徐庶抓了抓脑袋,感觉脑子不太够用,难道,诸葛亮要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

    这可是一步险棋,这要是夏侯楙真投降,以一万大军扼守长安,十万大军于南田大营驻扎,形成犄角之势,寻机歼灭曹魏十万主力,长安可定。

    但是,且不夏侯楙不会投降,兵出子午谷也不是什么多隐蔽的事,尤其是对夏侯楙这种傻子。

    毕竟他看地图,直线最短,他反而觉得你一定会走子午谷。

    怎么打,如何打,倒是把徐庶难住了。

    其实徐庶很聪明,并不逊色诸葛亮多少,但是格局决定上限,徐庶一旦被长安束缚,他就不可能跟的上诸葛亮的思维。

    汉知—

    士兵们开始晒粮食,现在春收基本完成,只要秋种完成,就能立刻出兵北伐。

    “丞相——”

    “李尚书。”

    诸葛亮和李严客套起来,两人互相吹捧几句。

    “陛下何在?”李严询问道。

    “陛下亲自下田耕作去了。”

    诸葛亮虽然感觉有些作秀,但是这样总归是正面影响。

    刘禅不想割稻子,因为他怕痒,现在播种就要舒服多了。这时候还没实行插秧制,播种就是拿着尖锥扎个洞,放种子。所以显得要轻松不少。

    “陛下与民同甘共苦,实乃季汉之福。”

    李严也是服了刘禅,虽然是作秀,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做的到?大多数都是装都不装的主。

    “李尚书,这边请。”

    诸葛亮邀请到,看着冰块伴着切好的雪梨,李严也是大为吃惊。

    储存冰块可是一门艺术,一般人还真没这个本事,但是对于诸葛亮来显然不在话下。

    “丞相果真神仙下凡。”

    李严赞美到。

    “李尚书过奖了,不过是冬储存了一些冰块,现在还剩一些。”

    诸葛亮和李严坐下,品茶吃雪梨,也算是有情趣。

    “李尚书,巴山大营一直驻扎在定军山,陛下有意交予臣调拨,不知你意下如何?”

    诸葛亮询问道。

    虽然李严很清楚,军队都到这了,就一定会落到诸葛亮手上,但是人家还过来询问你,多少心里好受很多。

    “丞相北伐,我等定然权力支持,不过,臣有一个条件。”

    李严放下茶杯,语气一转。

    “李尚书请。”

    诸葛亮也变得严肃起来,他一旦兵出秦岭,成都这边的团结问题就更加重要了。

    “还请丞相,劝陛下回成都。”

    李严双手一拱。

    诸葛亮脸色更严肃了,显然也明白这里面的一些问题,比如此刻自己手上这么多军队,陛下又在汉中,万一学曹cao把陛下扣住,挟子以令不臣。

    虽然诸葛亮忠心耿耿,从来不这么想,但是问题是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本事。

    “陛下留在汉中也不行吗?”

    诸葛亮明白李严的顾虑,但是也深知陛下很渴望去北伐,哪怕去不了,能留在汉中策应北伐,他也是很高心。

    “不行,这不是我一个饶意识,是满朝大臣的意识,就连吴太后也是这个意识。”

    李严摇头,吴太后都这个意识,事情就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连吴太后都是这个意识,是他所料不及的,仔细想了想,顿时明白了更深层的含义。

    虽然自己对北伐很有自信,哪怕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一定能赢,但是军队能带出去,他就能带回来。

    但是满朝大臣就不这么想了,你带着十万人出去,万一像孙权一样,一波就送没了。陛下要是在汉中,和你情同父子,肯定倾全国之兵去救。

    届时要是汉中一丢,整个季汉就全完了。

    这也是吴太后为什么坚持让陛下回成都的原因,她从不怀疑诸葛亮的忠心问题,但是她得考虑万一战败,季汉如何继续生存得问题。

    “我明白了,我一定把陛下劝回成都。”

    诸葛亮想明白这一点,自然也就赞同李严得做法。如果自己北伐,真的被曹魏团团围住,他也不希望陛下率汉中所有兵马去救。

    秦岭这路,远水救不了近火,只会白白牺牲。

    但是人一旦感情用事,就不会考虑胜败,他一定就会这么做,就像夷陵之战一样。

    先帝也知道和东吴开战,会便宜曹魏,但是杀弟之仇,不共戴,他一定会去。

    “丞相能明白我等苦衷,不胜感激,你放心,有我坐镇汉中,兵器粮草一定尽量保证。”

    李严这几年也是累的够呛,这次更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毕竟十万大军得后勤补给,一般人估计想都不敢想。

    其实,李严很清楚,诸葛亮要是留下来管后勤,他会比自己做的更好,只不过,没有人能代替他出秦岭。

    “都是为了国家,若北伐成功,李尚书当记首功。”

    诸葛亮从来不在意自己的功劳,此刻为了北伐,自然愿意把首功让给李严。

    “丞相此言差矣,臣只是在汉中负责后勤,并无兵戈之险,反而是北伐的士兵,浴血奋战,怎可把首功记在我头上,折煞我也。”

    李严立马推脱,他是贪功不假,但是功劳也要让人心服口服不是?这要是自己记首功,魏延肯定第一个不服,指不定提着大刀追着我砍。

    别以为开玩笑,他真敢这么干!

    “李尚书过谦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北伐若是成功,您必定是大功一件。”

    诸葛亮再次强调,就算不计首功,也要给李严足够的功劳。这样北伐大军的后勤才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