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偷梁换柱
董璐低头看向柜台,立即那本展开的书折吸引住了,只见上面的楷字个个顿挫有力,姿韵秀逸,让人看的赏心悦目,等看到落款处写着“秦石川雅书”五个字时顿感震惊,说道:“还真是低估了这秦石川,能写这么一手好字,又何必假托他人之名呢!” 刘襄南说:“这字确实够完美的,不过你写的应该比他更好吧!” 董璐说:“哈哈,那肯定了,比我写的好的可真没几个,是不是啊晓远?” 晓远说:“你就不觉得这字眼熟吗?” 董璐说:“眼熟?这楷书一代代传下来,哪有不眼熟的。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晓远小声说:“因为这是彭勤写的呀!” 董璐不可思议的看着晓远,然后低头又将书折仔细的看了一遍,感觉每个字的起笔收笔确实很符合彭勤的书写习惯。 刘襄南说:“你看这里,应该是秦石川把原来落款那部分给刮掉了,然后修补之后写上了他的名字。” 董璐对晓远说:“这作品怎么会落到姓秦的手里?” 晓远将给粉丝抽奖的事讲了一遍,讲完后又倍感惋惜的说:“估计是那个粉丝把书折卖给了秦石川,但秦石川仅仅换了个折子面就敢说是自己的,这也太猖狂了吧!” 董璐说:“你怎么能一眼认出这是彭勤写的,才发现你眼力这么好啊!” 晓远不好意思的说:“那天我不小心把彭勤的鼻子打流血了,不小心弄到书折上一滴血,你看第三页上那个红色印记就是。” 董璐说:“哦,就是你发朋友圈说被家暴那次吗?没想到还意外留下了证据。妈的,刚才还自责不该轻视秦石川,结果没想到他的人品如此卑劣。” 晓远说:“别气了,知道就行了,我们走吧!” 董璐说:“走吗?不打个假吗?” 晓远说:“怎么打?口说无凭,总不能让彭勤飞过来验血吧!算了,这人早晚会露出马脚的。” 董璐依旧死死盯着柜台不肯走,还不停的嘟哝道:“不行,一定要把它带走,不能让它在这里蒙尘。” 晓远拽着董璐的衣服往外拖,而刘襄南却站在旁边傻笑,似乎看两个女孩打闹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这时,从店的内堂走出来几个人,其中一人俨然一副道士打扮,高发髻,山羊胡,一张胖脸红光满面,正是那秦石川。 “璐璐姐,好巧啊在这里见到你!”曾文墨从人群中走过来说道。 董璐努力挤出一点微笑,想说两句场面话却终究没能说出口。 曾文墨说:“你们是来买秦大师的作品吗?” 刘襄南说:“不是,我们随便看看。” 晓远说:“你帮忙问问秦……大师,这幅《滕王阁序》多少钱?” 曾文墨正要去问秦石川,没想到他竟然走了过来。秦石川对董璐说:“哟,董师侄怎么有空过来,想要什么直说,师伯送你。” 董璐听了内心一阵恶心,强忍着说道:“您德高望重,我可不敢和您攀同门之谊。不过我倒是不介意把您介绍给我大师伯,他现在正广收门徒呢!” 秦石川被呛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堆起一脸假笑着说:“师侄说笑了。不知道你朋友看上哪幅作品了?” 曾文墨说:“柜台里那幅《滕王阁序》。” 秦石川一愣,随即笑着说:“那幅字可不卖,放在那里当门面献丑而已。之前也有好多人看中了,要是卖早都卖了。” 晓远暗骂道:“你就是抽水马桶镶金边,拿别人的好东西来臭显摆!” 曾文墨趴柜台上看了看那幅字,由衷的夸赞道:“写的真好,秦大师的楷书写的真是太美了,有时间一定要指导指导我呀!” 秦石川的内心不由得沾沾自喜起来,仿佛那作品真是他所写一般,嘴上还谦虚道:“谬赞了,跟曾会长比还是差了些,要能指导你那是我的荣幸。” 董璐真的要吐出来了,拉着晓远也不跟他们道别便跑了出去,蹲在路边干呕了一阵。 “你……该不会怀孕了吧?”晓远小声问道,轻轻的帮董璐拍着背。 董璐说:“怎么会?我是被他们的对话恶心到了。” 晓远说:“那要不我也给你买瓶可乐吧?” 董璐说:“你先扶我起来吧!唉,你说彭勤要是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想?”
晓远说:“只要不伤害他的朋友,所有的事他都不在意。” 董璐说:“难怪总被人欺负,哼!” 刘襄南递过来一瓶水,关心道:“没事吧,是不是被气着了?” 董璐说:“没事了,已经缓过来了。” 董璐她们走后,秦石川讪笑道:“我这师侄心高气傲,不甘人后啊!” 曾广博冷“哼”一声说:“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拿个奖便以为在书法界有了一席之地,不摔几次跟头就学不会谦卑。” 曾文墨依旧趴在玻璃柜上欣赏那幅《滕王阁序》,秦石川见状说道:“要是喜欢就送你了。” 曾文墨说:“这怎么行,我买怎么能夺人所爱呢?您要真舍得割爱,我还是出钱买下来好了。” 秦石川让店员拿来个十分华丽的锦盒将书折装起来交给曾文墨。曾文墨不想欠他人情,更怕授人以柄,还是坚持付了钱。 秦石川对曾广博说:“令嫒识大体知礼仪,秀外慧中聪明绝顶,我将来怕是难望其项背了呀!” 有道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曾广博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嘴上仍谦虚道:“哪里哪里,能饿不着就算没白练。” 曾文墨不想听他们打这种官腔,找了个借口跑出去独自闲逛。 此时刘襄南正蹲在地上拿着把旧折扇和小贩讨价还价,董璐和晓远趁机去旁边的商店买小吃。不一会儿刘襄南一脸失望的走了过来,董璐打趣道:“价格没有还下来吗?” 刘襄南说:“那老板咬价太死,按他的价格买下来可太不划算了。” 晓远说:“那扇子很好吗?” 刘襄南说:“这扇子是民国时期的,扇骨是檀木的。” 晓远说:“我不懂,帮不了你。” 董璐说:“民国的檀木扇很多,如果不是名家制作,其实也没多大收藏价值。” 正聊天时,一个女孩走到那个摊位前拿起了那把扇子,刘襄南见此情景顿时慌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