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兵仙归来:重塑大秦在线阅读 - 第249章 夫人让我们送粮过来

第249章 夫人让我们送粮过来

    第250章夫人让我们送粮过来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继十月岁首之后,韩信再一次来到九原郡视察。

    去年的冬麦都种下了,三月下旬正是浇灌返青水的时候,种了一辈子地的农夫们生平第一次,不用一担担从河边沟渠挑水灌溉庄稼。

    只见河边数辆大水车在水流冲击下,自动将水一桶桶提到岸上,又经沟渠,流到农田里。

    辛苦了一个冬的农夫在这一刻都露出了幸福的微笑,一劳永逸,往后不管是春灌还是夏浇,都不必再辛苦地挑水了。

    “返青水浇灌后,要对土壤再进行一次除草,一则避免不必要的养分流失,二则锄划松土可促进麦苗提早返青,茁壮成长,部分土地贫瘠地,可搭配返青水再施一次肥。

    此次浇灌后,在四月底五月初需再浇第二次返青水。”韩信站在田埂边,对九原郡负责垦植畜养的田曹掾史娄滔吩咐道。

    娄滔左手拿着一块木板,右手执笔,仔细将韩信吩咐的话一条条记录下来。

    书写完,他抬头看向韩信认真专注盯着麦子的神情,心中充满了好奇,如此年轻的郡守,在庄稼种植上,居然比五六十岁的老农经验还丰富。

    郡守只要往田地里一看,就知道哪块地的庄稼缺什么肥。

    自去年要求各乡里修建公厕、蓄粪池之后,郡守还在九原建了一座工厂,用以生产一种名为化肥的肥料。

    牛骨、牛羊马粪便、草木灰、石灰等等,都能用来制作肥料,不同肥料针对的植物病症也不一样。

    郡守植物和人一样,一旦吃得不均衡,就会得病,轻则影响产量,重则枯萎病死,颗粒无收。

    从前种地,都是把种子往地里一撒,浇浇水、除除草,最多再倒些粪便,该产多少粮就看庄稼自己的心情了。

    什么病不病的,庄稼又不是人!

    但是郡守得有鼻子有眼,什么缺磷、缺氮、缺氨、缺钾,缺什么就要给它补什么,施肥还要分撒种前给土地施的底肥,和后面的追肥,返青期、抽穗期,追肥时间要把握好。

    自己干了十几年田曹掾史,从没听过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连那些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农,对此也是闻所未闻。

    不过郡守给大家保证,按他的这样做,今年每亩地肯定能增产,少则二三成,多则四五成。

    从三月份麦子返青开始,这两个月自己要一直跟着郡守,查看各处田地,植物症状、对应缺失的肥料,以及要给它施什么肥,统统都要详细记录在案。

    只待这一季验证郡守的种植方法确实能增产,就要把这些理论整理成书籍,去每个乡里,对每位农人教育普及。

    郡守,开荒困难,不如先把现有土地的产量提上去,耕种更少的土地,获取更多的粮食,如此才能更快实现九原、云中这二十万饶自给自足。

    冬日已经把沟渠挖好了,浇灌又不用人力,大家每除了开点荒地,就是侍弄这些麦田。

    到开荒翻地,郡守也正努力在给大家改进工具,比如最近新送来的一批犁,辕臂是弯曲的,用起来更省力,且调头灵活。

    最关键的是下面的犁体,并不是从前那些用青铜铸造,而是用铁,不,是一种比铁更坚硬,更有韧性,称之为钢的东西制造而成,十分锋利,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非常方便,还可以用来切割和翻转土垡和杂草。

    还有改进版的锄头、六齿耙等工具,九原郡一些破旧的农具将逐渐被淘汰。

    除了种植业,河套肥美的草场也养上了许多牛羊马,这些牲畜的粪便成了土地肥料的主要来源。

    为了给大家提供足够的食物,挨过春末夏初的青黄不接,在去年的时候,郡守就呼吁各县养殖繁育速度极快的兔子,每两个月生一窝,一窝七八只,幼兔四个月到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又可以配种,算下来一对兔子一年能生两三百只后代。

    如今每家都养了兔子,少则十几只,多则上百,而春万物开始复苏,再挖野菜充饥,郡守又掏出上郡所有家底去隔壁郡购粮,大家每顿少吃几口,勉强能挨到夏收。

    现在所有饶希望都在这一季夏收上。

    记录好这片田地的情况,娄滔跟着韩信去往作为实验的水田查看,沿途干活的农人看到郡守,都会亲切地跟他打招呼。

    亲下田地,把农事放在第一位,时刻为这二十万饶生存忧心的郡守,值得所有饶尊敬和爱戴。

    太阳快下山了,韩信指导完下个月的暖棚育秧工作,驱马回九原城。

    当初蒙恬和扶苏为了充分利用劳动力开垦土地,修建房屋,并没有给九原修建城墙,外面只以栅栏围着,在前后留了两个门供百姓进出。

    此时在入城的通道口那里,正有一支上百车辆的大商队在接受士兵的检查。

    自从匈奴人被赶走后,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商队踏入了,今日突然来了这么支大队伍,不但守门的士兵觉得奇怪,韩信也十分好奇。

    他加快马速上前查看,只见商队运输货品的车辆几乎全是独轮车,每辆车上面还安装有风帆,可不就是自己当初在淮阴设计的顺风车?

    韩信目光看向前头和士兵交涉的商队领头人,这背影看着有点眼熟。

    “郡守!”

    正在对货物做检查的士兵看到韩信,纷纷拱手行礼,那领头人回头看了一眼,双眼一亮,他把手中文书往士兵手里一塞,快步地走过来,弯腰一礼,激动叫道,“家主!”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当初留在淮阴帮韩信打理产业的阿山和秋夫妻俩,秋看到韩信,也十分激动地过来见礼。

    韩信翻身下马,上前扶了扶阿山,心中也颇为惊喜,问道,“你二人怎跑这里来了?”

    自从那年去南方服役后,淮阴的产业一直都是吕雉在打理,后来吕雉随自己来咸阳,便交给了阿山和秋,这两年也都是吕雉在和他们联络,韩信已经很久没问过那边的情况了。

    阿山道,“是夫人让我们送粮过来。”

    “送粮?”韩信疑惑道,“夫人哪来这么多粮?又如何会知道这里缺粮?”

    这一年韩信和吕雉一共通了三回信,韩信原本想把老婆孩子都接来上郡,不过自去年三月份一别,吕雉又怀上了孩子,领着个大的,肚子里又有个的,赶路不便又不安全,便没有来。

    一个月前,吕雉送来了一封报喜信,一月份的时候她已顺利生下一子,问韩信给孩子取什么名字。

    那时韩信真的很想去南方看她,但这里实在走不开,加上他身份敏感,也不能贸然离开上郡。

    韩信表面上看着不急不躁,稳如泰山,实则心里比任何人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