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大悟自在经》
《大悟自在经·观海问道篇》 作者:洪荒佚名 正文: 一时,大悟智者游于东海,授诸修者清净妙法,阐明空寂非空之理。 有祥瑞仙光自伴而生,大悟智者踏波而行,欲归无上妙境。 观海之众自生凶障,围大悟智者于浅滩礁石,百千祈请,于是坐而论道,辨经明心。 众问:“智者曾言空寂非逍遥,又当如何得自在?” 智者曰:“自在非心,自在实体。” 众又问:“自在本源心之感,如何非心?常闻相由心生,此有错焉?” 智者笑曰: “相心生,欲心起,此外障,烦恼泉。 “欲争先,得暂欣,失则恨,可久安? “此外障,皆心见,生缺憾,祸难免。 “心起意,后意全,非自在,实自满。 “古妖帝,起权念,屠弱小,今可见? “羿射日,妻盗药,贪心起,月宫寒。 “兵主顺,百族安,杀心乱,尸可全? “古人皇,自在贤,得功隐,人共荐。 “是故,一切诸烦皆由心生,心不定而多欲念,欲念起而至灾乱。 “所谓自在,非心之所欲,故非心之所感。 “尔心起争念,欲定次位,长河争渡,一夕心安,起视四处而争者又至,于是再行争渡,乃至道心疲乏、后力亏损,此非揠苗助长焉? “自在清净,道之所循,争渡求先,非道非仙。” 观海之众皆有惭色。 众问:“自在实体,又当何解?” 智者复笑: “体为躯,盖日月,势无穷,福无边。 “需妙悟,察真性,控自心,明体感。 “腹饥渴,觅食饮,躯感危,避祸端。 “心为念,体为实,心驱实,体定念。 “非寡欢,非违性,非灭欲,度存参。 “体之欲,应适得,身之想,莫盈满。 “昔盘古,化万物,灵生灭,皆此间。 “天为体,地为躯,自在境,妙无言。 “是故,心为体之念。 “非体之所需,皆欲之所得。 “心体合一,方悟自在,此为自在实体之理。” 众问:“凡人所需不过丰衣足食,勤于手脚皆可得,炼气士所求为法财侣地,奔波cao劳难所得,凡人可比炼气士自在?”
智者叹曰:“蜉蝣朝生而暮死,可知它不自在?苍龙长生却族灭,可觉得它自在?二者如何横对?自在非强弱之得,逍遥非自身之感。” 观海之众皆有所悟。 大悟智者欲归无上妙境,观海之众泣而不舍。 故赠其言: “自在者,非执、非化、非求、非想,一目可明天地,一目可知红尘。 “人临山前自不凡,若得自在何须仙? “常有自欺者,以空幻假灭之意,言世间一切皆虚无,唯有本真存心间,见强凌弱而不理,屠刀落顶而自得,实荒谬之举、自满自臆,其身困于方寸心间,非自在。 “欲求自在,先知方圆。欲得自在,需明是非。 “得自在者居庙堂,为官本分、造福一方。得自在者隐江湖,体察天地、遵心而行。 “鱼游浅溪,龙翔天穹,蛙嬉田间,皆遵自然而明自心。 “红尘困苦,心念化执,不起掌外之欲,不落体需之念,修心性,悟自然。” 众拜谢而归。 时有群悟之事。 ………… (PS:随手整活,看之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