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空城计
司马懿被徐庶带到了学业堂,在这里司马懿第一次遇见了诸葛亮。 只见在学堂内诸葛亮一人坐在书桌上看着书,并且面露喜色,看来是在书中读到了有趣的内容。 “好了,别看了,带你去宋先生那你报告,办理去学手续。”徐庶对司马懿说道。 司马懿回过神回复道“哦,好的。” 来到另一处阁楼,阁楼里一位头带冠帽,身高七尺的中年男子在房间内写着字。此人正是当代经学宗师宋忠。 徐庶领着司马懿来到阁楼内,向宋忠作揖。徐庶说道: “宋先生好,司马家的二公子今日来到学堂,受司马先生所托带来您这办理去学手续。” 荣忠停下了手中的笔,见有新人报道,漏出喜悦的神情说道: “啊,是司马家的人啊,不错,那就做个登记,以后就安排在你的手下探讨学业吧。” 原来在学业堂里是以师承关系来带领学生学习的,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带领徐庶而徐庶带领司马懿学业,这就等于是师承司马徽门下。 做完了登记,司马懿则正式成为了学业堂的一员,开始在学业堂里享受这里的教育资源,并且和徐庶等学长们探讨书籍典故。 徐庶为人虽然在生活上很随便,可是读起书来却是十分的认真,在他读过的书里每一本书都被来回读过不下十遍。因此司马懿每天和徐庶一起研究书籍也养成了对学术严谨的态度。 而司马懿本身就拥有非常人的洞察力,司马懿每读一本书都要很长时间去学完,他在读典籍的时候同时分析当下。在学业堂学习的日子里使得他的处事风格是谨小慎微,善于明辨事理,同时洞察力比以往更胜一筹。 和司马懿恰恰相反的则是诸葛亮,诸葛亮每次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候,别人都是认真的看书,而孔明却是观大略,览群书。就这样,每期的学业考试第一名还总是他孔明考第一。所以诸葛亮和司马懿不同,他处事不过于严谨,反倒是个实用主义者,而孔明也就成为了一名全才。 转眼间三年已过,司马懿在学业堂也学业有成。这一天一匹快马跑来司马徽家中送信,来者正是司马家的家奴。信中说大哥司马朗被朝廷任命为兖州刺史,家中大小事物需要仲达照料,命司马懿速速回到许都处理家务。 司马懿收到信后将回到许都,临别前一个夜晚,他来到诸葛亮的草芦中想问问这位让他敬佩的同学他的理想是什么? 司马懿向孔明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他只愿守护自己的司马家,愿司马家的人能够继续保持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同时询问诸葛亮的理想。 诸葛亮听了司马懿的理想后,笑着回复道: “家族的复兴确实不错,仲达,比起家族的荣誉,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需要守护。” 司马懿疑惑地反问道:“你是想说大汉吗?守护大汉?” 孔明见他不解其意,笑而不语。 那一夜孔明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理想,也没有说明更重要的事情是不是大汉。但之后两人的仕途仿佛已经解开了司马懿当时的疑惑。 公元228年,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逼近西城。此时,诸葛亮城中仅有二千五百军士。众文武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失色。危急时刻,诸葛亮下令四门大开,每个城门前由二十名军士扮成百姓清扫街道。自己则带着两位小童,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兵临城下,见孔明摆出这个阵势,停下战马,在城下观察起周边动向起来。这时探子来报关兴和张苞分别率领精兵三千沿武功山前进。司马懿到报道后看了眼诸葛亮,开始闭上眼开始臆想起来。 在司马懿的臆境里司马懿站在了西城的城楼上,在他身旁的正是在抚琴的诸葛亮。司马懿说道 “孔明,探子来报关兴和张苞已经带兵出城了,如今城里是座空城,你却敞开城门,故作玄虚,我随即就将派大军杀入,将你擒拿。”
孔明依旧抚琴,神态自若道: “空城,是的,我的这座空城你敢入吗?” “有何不敢?杀了你,我将功不可没,我将不辜负先皇重托。” “那你还记得当时你的理想吗?”孔明问道。 (孔明指的是当时在隆中和孔明告别回许都的夜晚,那晚司马懿的理想是为了司马家的荣辱。) 司马懿接着问道“那你呢?那个比家族更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大汉已经亡了,你的理想已经覆灭了孔明。” 孔明这时手中的琴弦被弹断了。司马懿直接抽出腰间配剑将要砍向孔明。 “是大同”孔明说道。 司马懿此时睁开了眼,对身旁的司马师道“孔明做事向来周全,此时城门大开城内必有埋伏。传令不许攻城,撤军。” 司马师不解地问道“为何撤军?父亲,若怕有伏兵,围城即可。” 司马懿没有过多解释,策马带领大军回撤。 这时候在赵毅家的司马懿看着星空,一颗流星划过。 佳佳听了孔明的故事后连忙问道“那为啥司马懿要退兵啊?” 孔明回答道“因为理想。可能就是一个礼字吧” 孔明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