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愚人节之第四度空间在线阅读 - 046:何刚

046:何刚

    雷鸣走出了内宫,周刚正站在建极殿的外边的广场上检查执勤情况。

    现在,京城到处都乱糟糟的,皇宫更是如此,逃出去的成千上万的太监和宫女正在返回皇宫,这么多的人,负责查问的几个司礼监随堂太监也认不全所有的人,真的假的不知道,周刚不能不高度的重视。

    所以,除了司礼监那几个随堂太监负责审查外,警卫营的人也参与了审查。

    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务相当于后世的中央警卫团团长,权力大,责任也大,周刚并不想干这差事。

    在周刚的印象中,这锦衣卫就是一伙无恶不作的垃圾。

    一切印象来自他看过的电影、电视剧。

    其实,周刚受到了电视剧、电影受到的误导。

    文学作品吗?要想吸引人们的眼球,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艺术加工,隐藏真实,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蛋又编成好人,并进行有限度的夸张,只要不涉及现实,不借古喻今,都是允许的。

    要不怎么说是艺术呢?

    艺术就是脑洞大开,反正历史上那些受到冤枉的人也不能活过来起诉他们诽谤。

    当然,凡事儿要有度,脑洞开的再大,也不可以无限瞎编。只是,只要大事件、大人物不瞎编,其它的就无所谓了。

    其实,真正的锦衣卫并不是电影、电视剧上描写的那么糟糕。

    明朝开国以来,锦衣卫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本身职责是负责警卫皇帝的安全,还被赋予许多的特权,可以说锦衣卫在大明军队中是一个风光无限的所在。

    就锦衣卫每个士兵的本身来说,个人素质绝对是钢钢的,每一个人都是万里挑一的好男儿。

    其挑选十分的严格,选拔第一关,就是政审,每个人必须家世清白,不仅自己没有作jian犯科,连亲戚朋友也要清清白白的,否则,你就是关系再硬,也别想混进锦衣卫。

    想一想就知道了,皇帝身边的卫士怎么可能要那些乱七八糟的人。

    其次,除了自身清白外,要想成为锦衣卫士兵,还必须身材高大,孔武有本领。这个很好理解,长的不好如何彰显皇家的威仪?没有本事如何能履行保卫皇帝的差事?

    建国之初,朱元璋为了个人安全,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便成立了锦衣卫,作为皇帝的侍卫亲军和仪仗队,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其初始职能为三项:其一,守卫值,;其二,侦察与逮捕,其三,典诏狱。

    后来,朱元璋发现锦衣卫有滥用职权,非法凌辱、虐待囚犯的行为,便下诏焚毁锦衣卫刑具,废除了锦衣卫的刑狱职能,内外刑狱统统交由法司处理。

    明成祖朱棣是通过造反才当上的皇帝,他总觉得有人会心怀不满,会私下里闹事儿,另外还担心那个下落不明的先皇侄子朱允炆有一天会突然的冒出来,于是,又恢复了锦衣卫的所有权力,并有所加强,设置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从此,锦衣卫可以直接逮捕和拷问犯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司法机关无权过问,此期间,锦衣卫的职权不断扩大,一些在朝廷中由宪司负责的事项也逐步交给锦衣卫处理。

    没有约束和监督,锦衣卫中的一些人自然会利用权力干一些巧取豪夺、收受贿赂,违法乱纪的事儿,长此以往,锦衣卫的坏名声就记录在册了。

    事情明摆着,只要你肯送礼,大事儿可以化作小事儿,如果你不配合,那就对不起了,监狱你就呆着吧。

    一切都有锦衣卫说了算,黑的白的由他定性,所以,官员没有人不怕锦衣卫。

    谁能像圣人那般的无过,犯错或者说了不对的话儿,有可能就成了证据,要是个人之间存在过节,或者某个锦衣卫的首领受人之托收了好处,小事儿便无限上纲变成大事儿。

    所以,屈死在锦衣卫监狱的大有人在。

    其实,锦衣卫胡作非为经常有,但并不是影视作品和书上描写的那样锦衣卫天老一我老二想干啥就干啥,如果锦衣卫敢那样,皇帝早就把锦衣卫撤销了。

    每个时期,锦衣卫的好坏和其首领的优劣分不开。

    以万历时期为例,万历初期,朱希孝为锦衣卫指挥使,其对权力的行使可谓规规矩矩,不扩大事态,严格遵守规矩,对事物的处理比较谨慎,这个时期,锦衣卫的名声就比较好,但万历十年后,刘守为锦衣卫都督,其与东厂狼狈为jian,作威作福,对锦衣卫的名声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总体说起来,这锦衣卫对于保卫国家还是有功的,但作为一个不受约束的单位,干的坏事儿也数不胜数。

    “情况都摸清楚了?”,雷鸣对锦衣卫如何也不清楚,电影、电视剧都把锦衣卫描写的特别邪恶,总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吧?

    这锦衣卫负责回家的侍卫,不能不特别的加以重视,所以,雷鸣交待周刚了解一下锦衣卫的情况。

    现在的周刚,恍然在梦中,就这半天不到的时间,他们的身份就发生了变化,雷鸣成了王爷,他成了国公,李丽还成了大公主。

    雷鸣交待的事情,周刚向来是严格执行,“都摸清楚了,锦衣卫总人数七千六百人,编制十四个千户,现在在京城参加守城的总共五千六百五十人,在外地出差的有一千多人,原来的锦衣卫头子骆养性正在天津督导军务,现在的两个指挥副使,一个叫李若珪,职务是指挥同知,代行职权,其先前是南镇服司的负责人,另外一个叫吴孟明,刚刚提拔的,了解了一下情况,据说这吴孟明和骆养性关系不错,本性比较贪,倒是在锦衣卫中人缘关系不错,先前也曾代管过锦衣卫。”

    五千多人加一千多人也就是六千人,不用说,剩下的几百人肯定是分散在京城和各地搞侦察去了。

    “千户中可有值得信任的人?”

    “暂时发现两个,一个叫高文才,一个叫马吉祥。”

    “小心那个吴孟明。”

    在历史记载中,吴孟明这个人正如大家评价的那样喜欢贪占小便宜,但还没有利用职权制造冤假错案。

    雷鸣对于张嫣提议周刚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是特别的乐意的,掌握了锦衣卫可以说有助于他们在合格时代站住脚。

    他知道这明朝要继续下去,非要进行改革不可,所谓的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要想社会稳定下来,就要剥夺一些人或者一些集团的特权,把这些利益让给给天下的老百姓,让他们有生存和发展的机遇。而这些被剥夺了利益的人肯定不服气的要对着干,这个时候锦衣卫的作用就明显了。

    不服?直接干他,大不了多杀几个。这是最简单,最粗暴,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不管什么年代,越是有钱、有权的人越珍惜小命,就不信了,谁肯玩命。

    “知道!”,周刚虽然不知道历史,但早朝上,雷鸣叫吴孟明带领锦衣卫继续守城,而将搜捕农民军暗探的事儿交给了李若珪,便知道这吴孟明不值得信任。

    “李丽怎么样?”,从上早朝到现在雷鸣还没有见到李丽。

    “她现在长平公主的那个叫什么钟粹宫里。”

    知道李丽在钟粹宫,雷鸣就放心了,“我现在要去看看城防情况,宫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待一会儿,内功的太监、宫女都回来了,便将何超那个连调出来。”

    周刚明白,何超那些人虽然已经算是亲随了,也不会再有二心,毕竟过去散漫惯了,出点事儿影响不好。

    刚才他曾经去宫内检查执勤情况,这宫里来来往往的年轻宫女太多了,经过了解,这皇宫里有各种各样的太监三万多人,宫女有一万两千人。

    当时的周刚很感慨,mama的,这皇家的人就是牛逼,光伺候人的奴才就有好几万。

    后来,周刚了解清楚了,原来内宦中还编制了两个内卫单位,一个叫龙骧卫,一个叫龙羽卫,目前这两个卫的内宦都在城墙上值守。

    “晚上咱们住驿馆,警卫营每个连队挑出四十名可靠、可信、胆量大的人再组成一个连,跟随我们,由李钰任连长,其它的人晚上全部安排到军营去住,三个连倒班执勤,有什么需要你先叫何超他们列计划,直接去文渊阁找内阁安排就行了,那个锦衣卫敢不听话,你直接处理就是了。”

    周刚点头,这个时候,就要利用机会立威,听话也就罢了,如果那个敢站出来捣乱,他不在意杀两个,这方法十分的有效。

    转头,雷鸣告诉李钰,“你就在这里等着,连队组建成好后立刻带着去兵部找我。”

    李钰很兴奋,没有想到他也成连长了,立刻挺胸抬头,立正回答道:“是!”

    说完,雷鸣带着张兴、张旺去了兵部,他想了解召集守城的情况。只要有人,雷鸣相信李自成就不能怎么样。

    一路上到处都是新召集的参加守城的青壮,这些人看到雷鸣穿的军装感到非常的奇怪,便窃窃私语的议论起来。

    “这个人是谁呀?穿的衣服好怪!”

    “不知道呀,我也觉得非常的奇怪。”

    “你看他们背着的是什么东西?从来都没有见过,好像做工很精致哎。”

    “你不知道吧?我听说昨晚上就是他们打跑的流寇。”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要不流寇怎么突然的跑了?”

    “你说流寇还会不会来?”,一个人问道。

    另一个人答道:“这还用说,肯定会再回来,要不?朝廷急着征兵干什么?”

    “挖槽!还要打仗呀?”

    “废话!不打仗,我们咋混出人模样来?”

    “也是!”

    雷鸣一路听、一路看,感到总体感到还可以,只要有了人,李自成再返回来也不能咋样,有本事你就攻城看看,老子还正想你别走的那么快呢。

    兵部职方司主事何刚正在召集人站队,看到雷鸣过来,便上前行礼,“卑职兵部职方司主事何刚见过王爷。”

    兵部职方司,全称职方清吏司,兵部四司之一,负责掌理各省的地图、武职官员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之检阅、考验等事,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其中主事为各部司官中最低一级的官员,秩正六品,掌章奏文移及缮写诸事,协助郎中处理该司各项事务。

    明朝规定,六部正六品以上官员参加早朝,所以,何刚认识雷鸣。

    “你们这是干什么?”,雷鸣问道。

    “禀告王爷,散朝后,各部按照内阁的统一安排开始召集青壮参加守城,这一个多时辰就召集到了三四万人,其中愿意参军的人都集中在这里,每一千人编成一队,然后由负责守城的官员带领上城去,卑职刚刚领命带这一千人去守阜成门。”

    原来是这样,雷鸣觉得把召集市民和征召部队结合起来的办法非常的不错。

    “你去忙吧,要注意管带好新兵,不能打骂,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对待每一个士兵。”

    何刚立刻躬身答道:“卑职遵令!”

    看到远去的雷鸣,何刚感到这个王爷真的和其它的人不一样。

    何刚是上海人,贡生,几社、复社的重要成员,喜读兵书,最崇拜的人是戚继光,他认为只有效仿戚继光的练兵之法重新打造军队,才能打败农民军,抵抗建虏,二月初,何刚向崇祯皇帝建言“收人、用将、行兵”三策,说浙江东阳、义乌两地多智勇忠义之士,建议在这两个自古出名将、劲兵的地方募兵,悉数遵照戚继光的练兵之法,申详约束、开导忠义,只需年把便能赴汤蹈火,并向崇祯推荐了东阳本地的生员许都和进士姚奇胤等人。

    崇祯皇帝看了何刚的奏折觉得不错,听起来觉得很靠谱,便授予何刚兵部职方主事的职务,命其招手练东阳、义乌两地之兵,对于何刚推荐的许都,姚奇胤等人也让兵部量才任用却不知道的是许都早就因为造反被杀了。

    因为李自成的农民军来的太快,正等着进士姚奇胤、山西生员周奇、陕西生员刘湘客一同去浙江的何刚便留在了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