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辽东镇换帅,茅元仪出山(大章求追订月票)

第二十六章 辽东镇换帅,茅元仪出山(大章求追订月票)

    开局萨尔浒,翻盘难度有点大正文卷第二十六章辽东镇换帅,茅元仪出山万历的突然出手使得首辅方从哲有些措手不及。

    武大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武库司郎中,他保不保的住无关大局。

    可如今黄嘉善被拿下,却使得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由于辽东战事,兵部现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东林党如今把控着吏部,如果他们再将兵部收入囊中,那么“齐、浙、楚”三党在朝堂对东林党的全面压制将会被打破。

    现在他多少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应该舍弃武大员这个废材,不然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随着黄嘉善被拿下,现在武大员已经是一颗不折不扣的废子了,方从哲自然是不会再去保他。

    万历直接将他下狱,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严惩不怠。

    三司会审是指刑部、大理寺和督察院。

    如今大理寺少卿和左都御史全都空缺,最终大理寺派出了大理寺丞王之洹,督察院派出了佥都御史杨涟会同刑部尚书李志一同处理此案。

    李志是浙党,王之洹同杨涟是东林党。

    尽管杨涟等人对于武大员搞的“火龙烧仓”这套把戏是心知肚明。

    但是无奈他们没有直接的证据,武大员直接将罪名推给了已经“畏罪自杀”的武库司主事刘大成。

    对此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按照目前的情况他们也只能以渎职和监管不利的罪名将其革职查办。

    不过杨涟却没有就此善罢甘休,武大员将盔甲库连同账目一起烧了,刘大成死无对证,他的确对此无可奈何。

    但武库司可不止盔甲库一个仓库,他不相信武大员都能做的如此干净。

    果然经过核查之后查出了不少问题,不少军械都出现了账目同实物对不上的情况。

    在东林党人的穷追猛打之下,更是有武库司的吏员出来指证武大员挪用倒卖武库装备,牟取暴利。

    可武大员依旧是一副死不认账的状态,不是推给手下,就是三个字“不知道”。

    让杨涟等人想不到的是随着他们拿出的证据越来越多,武大员反倒是不慌了,每天在刑部大狱里不是吃就是睡,比之前更加淡定。

    武大员是不慌了,可牢外的其他人却慌了。

    醉仙楼的雅间内,成国公朱纯臣同英国公张维贤之子张之极为首的勋贵们正汇聚一堂。

    不过此刻他们可没有心情吃喝玩乐,私吞武库装备这种事武大员一个人可干不了。

    他不可能三天两头就来一个“火龙烧仓”。

    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同这些掌管京营的勋贵们联手,将兵部武库司的装备以下发的名义进行销账,然后再共同分取收益。

    经营连编制都吃了7成空饷,这么多空饷士兵的装备当然也是虚领的。

    这些不存在的装备损耗正好可以让武大员用来填补装备的亏空。

    张之极小声的说道:“东林党如今就像是一条疯狗,咬住了武大员就不肯松口,这该如何是好?”

    张之极的话说出了大家的担心,他们协助武大员进行武库装备的销账其实是一件小事。可万一杨涟上头,扯到京营吃空饷的事情上来,那无异于是一场大地震。

    尽管这是一件公开的秘密,就连万历皇帝都心知肚明。

    但毕竟是见不得光的,有些事情你可以这么去做,却不能这么去说。

    很显然“京营空饷”就属于这种类型。

    此时成国公朱纯臣抿了一口酒,将手中的酒杯重重地放到了桌上,冷冷地说了一句:“事到如今,也只有让武大员彻底闭嘴了,你们谁在刑部大牢有关系”

    当杨涟打算再次提审武大员的时候,却发现他躺在牢里一动不动,凑近一看其已然没有了气息。

    经仵作验尸最后发现武大员是被一块鸡骨头卡住了喉咙,导致窒息身亡。

    事到如今杨涟等人也只得就此打住了。

    最后查抄武大员的府邸,足足抄出了白银20余万两,坐实了其贪污的罪名。

    不过这个案子并没有最后了结。

    因为刑部尚书李志发现,武库司下拨给“辽东铁骑”的扎甲为100副,但实际只收到了50副。

    他借此向辽东巡抚袁应泰发难。

    不过袁应泰一口咬定兵部下发这批扎甲时并未署名是专门拨付给“辽东铁骑”的,故而他将部分扎甲拨发给了抚顺关的守军。

    此时刘主事已死,相关的文书也已经化为了灰烬,李志也只得作罢。

    虽说最后武大员被认定为畏罪自杀,多少有些“无头案”的味道,不过其被抄没的20余万两银子入了户部,万历也算是接受了这个结果。

    可接下来兵部尚书的人选就成了“齐、楚、浙”三党同东林党人争夺的焦点。

    方从哲思来想去,只有熊廷弼适合接任兵部尚书。

    虽然辽东经略的位置十分重要,可一旦失去了兵部尚书的支持,熊廷弼的辽东经略必将举步维艰。

    于是干脆借着这次“开原大捷”将熊廷弼升任兵部尚书。

    眼见方从哲推举了熊廷弼,东林党人一时也推不出更适合的人选来争夺兵部尚书的位置。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袁应泰推到辽东经略的位置上。

    阎鸣泰也得以凭借本次坚守南关的功绩,升任辽东巡抚。

    如此一来,双方才达成了妥协。

    东林党虽然没有拿下兵部尚书,但袁应泰成功就任辽东经略也算取得了一个突破。

    而保住了兵部尚书的位置后,“齐、楚、浙”三党依然能够在朝堂上形成对东林党的绝对压制。

    万历破天荒的迅速同意了这次的人事变动。

    在万历的过问下,首辅方从哲责令户部放了5万两的首级赏银给李献忠的开原路。

    下令兵仗局按照开原路的要求打仗扎甲,以及鸟铳和鲁密铳。

    很快大臣们就发现,开原总兵李献忠不是一般的受宠,向来不过问政事的万历皇帝,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过问开原的军务。

    这也让“齐、楚、浙”三党同东林党感觉辽东李家有重新崛起的迹象。

    二十多年前万历就是过于宠幸辽东总兵李如松,从而引发了整个文官集团对辽东李家的忌惮。然后开始了对李家的一步一步的限制和瓦解。

    如今的李献忠虽然不似李如松那般骄纵,李家也不是李成梁时期的李家,可这还是引起了方从哲的警觉。

    让他决定要遏制一下李献忠的发展势头。

    一方面他给辽东经略袁应泰下令,辽东各路要均衡发展,不可过于偏重开原一路。

    另外他准备调整现行的首级奖赏制度。

    方从哲以辽东现在的策略是“联蒙灭虏”为由,取消了辽东镇对于蒙古人首级的赏金。

    当然为了让他看起来不是那么针对李献忠,他将对建虏青壮的首级赏金提升到了25两一级。

    如此一来就堵住了李献忠用蒙古人来刷赏金的通道。

    对其他明军来说要取得蒙古人的首级不容易,因为他们都是骑兵;可是李献忠手下有大量骑兵,对他来说太容易了。

    而且取消这个政策也可以进一步向蒙古人示好,联合他们去对抗建虏可谓是一举两得。

    虽然之前李献忠在杨镐的事情上站在了首辅方从哲一边,但是毕竟和东林党也没有结下太大的仇怨。

    对于遏制李家,他们还不算太上心。

    可是宫里突然传出了李献忠向郑贵妃献宝镜,郑贵妃在替李献忠在万历面前进言的消息。

    这下东林党可是急眼了,他们向来同郑贵妃势同水火。

    妖妃干政?

    这还了得!

    于是御史弹劾的奏章像雪花一样飞到了万历这里。

    万历自然是老规矩,留中不发,眼不见为净。

    东林党人找不了郑贵妃的麻烦,自然只能找李献忠的麻烦。

    啥“擅起边患”、“勾结异族”、“杀良冒功”、“养寇自重”、“勾结后宫”.

    不管有的没的就是一通弹劾,有些老家伙甚至都懒得动脑子了,直接拿出了多年前弹劾李成梁的奏章原稿,将弹劾对象改了一下抄上一遍就递了上去。

    万历自然是不会理会这些,但李献忠突然多了一个“妖妃党羽”的名头。

    在东林党人眼里的口碑直线下降。

    李献忠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哭笑不得,这下自己和东林党算是彻底撕破脸皮了。

    他当初也只是想搞掉武库司这个毒瘤,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

    直接造成了朝局的动荡。

    当得知熊廷弼调任兵部尚书,袁应泰接任辽东经略的时候,他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感叹一下历史的自行修复能力。

    绕了这么一大圈,到头来袁应泰还是如同原本那般取代熊廷弼接任了辽东经略。

    从袁应泰扣发兵部调给辽东铁骑的装备来看,他是绝对不会重用自己的。

    这点和熊廷弼有很大的区别。

    不过好在辽东巡抚换成了阎鸣泰,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阎鸣泰也已经传递了类似的信息,内阁不希望开原镇过于强大,接下来会对自己有所遏制。

    不过对李献忠来说这反倒是一件好事情,自己正好可以训练新兵,安稳地发展。

    以袁应泰那种半吊子的军事水平,估计早晚得让鞑子给坑了,到时候还得让自己出面收拾残局。

    虽说这次的武库事件给自己惹出了一身sao,不过也并非一无所获。

    兵部发下了5万两赏银,这笔钱自己当然不能独吞。

    李献忠让人按照名册将3月辽东大战时参与士兵的赏银发放下去了,按照兵部的一半,每级10两银子的标准。

    不过好多将士都已经阵亡了,这些人自然是不用发放了。

    他现在又不是皇帝,也没有必要做那些收买人心的事情。

    另外他又以清河堡首级赏金的名义给阎鸣泰送去了8000两赏银。

    阎鸣泰血战清河堡斩首鞑子4000级,这些首级朝廷不认,他这个兄弟得认,多少意思一下。

    当然现在自己在辽东还得靠这位阎大哥多照应,交情归交情,也不能少了好处。

    李三顺说道:“启禀少将军我们这次在回来的路上抓到一个jian细。”

    “此人在辽东的各处关隘,城池前偷画地图,他画的非常详细。”

    于是便将缴获的地图递了过来。

    穿越到这里之后,李献忠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个时代的地图了,比例实在是太失真了。

    大明兵部的《九边重镇图》,以及《辽东镇地图》简直就是一幅夸张的平面画。

    只能简单的看出各城池,关隘之见的位置关系,仅此而已。

    也亏得前世自己没少逛论坛,现在军所用的军事地形图,就是李献忠靠着前世的记忆,再结合现在的地图绘制出来的。

    如果要是用大明兵部的地图部署作战,估计他自己得发疯不可。

    原本他以为这个鞑子jian细的地图一定是鬼画符。

    看是打开一看的时候,他惊呆了。

    这张地图将城池,关隘,山川河流标注的十分清晰,而且之间的距离比例也很准确,最难能可贵的是连海岸线轮廓也比较清楚,差不多有自己地图七八成的水准。

    这是一个人才啊!

    李献忠赶紧问道:“这个jian细人在哪里,不会让你给杀了吧?”

    李三顺说道:“没有,末将也是带兵之人,一看到这副地图就知道这个jian细不简单,他在开原大牢之中。”

    不久后就看见一个身穿布衣,身背斗笠的年亲人被带了到了李献忠面前。

    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个人居然才二十出头,看样子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

    李献忠知道他肯定不是啥jian细,建州根本不可能招揽到这样的人才。

    便直接问道:“伱有学过西洋的地图绘制技巧?”

    那年轻人说道:“小人有幸跟传教士学过一些比例尺,以及网格平面绘制地图的放法。”

    李献忠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将其带到了自己的一间密室之中。

    说道:“虽然你绘制的地图比起本将的还是要差了一些,不过也算是难得的精品了,起码比兵部的地图强的多。”

    年轻人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正面的墙上挂着一副辽东防御图,除了城池、关隘、河流外、还有一条条不规则的线条,这些线条使得整张图开起来开具有立体感。

    尽管他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线,很明显这些线标明的是山地,线越密集的地方说明山势越高。

    李献忠笑着说道:“这些叫山形线,可以用来标明城池及周边的所出的位置。”

    然后他又看到在桌面上方当着一个模型,居然是这个辽东的地形,城池,关隘,河流,山川栩栩如生。

    城池上还插着不同颜色的小旗帜,用以标明城池的归属,看的他如痴如醉!

    然后他抱拳说道:“小人茅元仪,见过李总兵。难怪李总兵可以战无不胜,这些东西实在是巧夺天工。”

    李献忠也是大吃一惊,他没想眼前的这个“jian细”居然是大名鼎鼎的茅元仪。

    茅元仪家学深厚,喜读史书,雄杰异常,少时有仗义疏财、匡济黎民之志。又喜谈兵,熟知军务,是少有的文武双全型人才。

    曾纳秦淮名妓杨宛、王微为妾,人称:年少西吴出,名成北阙闻;下帷称学者,上马即将军。

    其家中藏书丰富,并与曹学佺、董其昌、汤显祖等学者和藏书家往来颇密。

    尤其是其编撰的《武备制》被后人称之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

    他能够绘制出这样的地图也就不奇怪了。

    李献忠说道:“这东西叫做沙盘,用来排兵布阵十分方便。”

    茅元仪突然抱拳说道:“小生自幼酷爱史书及兵书,虽然年纪不大,但这些年走遍了大明的各处边关,编撰了一部《武备志》。”

    “原本已经快要编完了,但如今觉得还有不少东西可以写。所以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李总兵可以将这些地图和沙盘的制作方法传授与我。”

    说完茅元仪突便恭恭敬敬地递上了几本《武备志》。

    说道:“这只是其中的几卷,全书目前有239卷,原本再写完最后一卷就成书了,目前可能会再加一卷关于地图和沙盘的。”

    其实茅元仪今年也才25岁,这部《武备志》他先后历时15年完成,差不多从十岁开始他就立志于编这部书了。

    其中收入了西周至明代的大量阵图都有详细说明,光阵图就有三百余幅。

    其中以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最为详细。

    而且还包含了各种战列分析以及大量先进武器的制作,甚至包括大量的火器。

    其中也包括平虏卫使用的鲁密铳,后世的李献忠就是看到了《武备志》中对于鲁密铳的“最远最毒”的评价,才决定打造鲁密铳的。

    可以说是集古今的军事大成之作,几乎囊括了关于军事的一切。

    全书200余万字,称其为百科全书,十分贴切。

    李献忠说道:“这些可都关系到军事机密,本将传授予你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你得答应本将一个条件。”

    听到李献忠愿意传授,茅元仪兴奋地说道:“无论什么要求我都可以答应,李总兵但说无妨?”

    李献忠笑着说道:“你要在我开原军中效命两年,期间我不但会传授你地图同沙盘的制作方法,还可以让你参与练兵,武器制造以及带你参加实战。”

    李献忠的话,让茅元仪显得十分兴奋。虽然他博览群书,并且走遍了大明的边关,但是毕竟没有参加过实战,是典型的“纸上谈兵”。

    于是说道:“不知道李总兵需要茅某在军中做些什么?”

    成国公给自己推选的锦衣卫,都是一些酷吏,干干刑讯还凑活,要铺设情报网,统筹情报着实有些勉为其难了。

    眼前这茅元仪虽说年轻,但其军事理论知识扎实,平时又善于同各种人交际,游历了大明各处,还是很适合搞情报的。

    李献忠说道:“你可以担任本将的军师,出谋划策,这样你便可以参与到所有的战役中来了。平时主要负责情报工作,包括情报的收集,谍报人员的安排,以及地图的制作等。”

    “其实情报工作也只战争中比不缺少的一环,我觉得的有必要补上这一课。”

    对此茅元仪还是有些顾虑的,毕竟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不过李献忠说的也很有道理,自己的《武备志》居然包换军事的所有内容,关于碟间只有几篇前人的描述也太过简单了。

    看到茅元仪仍在犹豫,李献忠说道:“你可以先干几个月,如果实在不合适本将自然会为你换其他更加合适的职位!”

    “你要是干的好本将还可以帮你出版这部《武备志》,并在军中推行。”

    “对了,本将这里有赵士桢的《神器谱》,可以借给你。”

    出版《武备志》的花销虽说不小,不过茅元仪也是出的起的,他还是有些家底的。

    不过他是一个书痴,他并没有看到过完整的《神器谱》,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一咬牙说道:“茅某就跟着李总兵干了。”

    很快两人就开始交谈了起来,李献忠也向他介绍起了目前自己开原路的各种情况。

    茅元仪绝对属于这个时代最牛的那种“键盘侠”,各种知识储备相当丰富,且很有见地。

    李献忠都觉得叫他负责情报工作是屈才了,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参谋总长”类型的。

    两个来自不同时代的“键盘侠”聊了许久。

    最后茅元仪就情报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主要就是要人和要钱。

    茅元仪提出了在各地开设各种酒肆或者商铺作为据点,建立联络站。

    一方面便于作为掩护,另外产生的收入也可以反过来支持情报司的发展。

    草原和建州也可以通过行商的方式来慢慢发展,目前有柳师爷和范永斗这两条线再扩展起来就容易很多。

    不得不说他在情报这方面是相当有天赋。

    银子没有问题,李献忠直接给他拨了1万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

    考虑到如今实行了“开中法”,梁三的业务也没有这么忙了。

    于是他决定将孔有德调来作为茅元仪的助手,如今孔有德比较熟悉塞外的情况,也算见过了市面,又有商人的身份,可以给茅元仪很大的帮助。

    就这样情报司的框架总算是搭起来了。

    新书上架,求推荐票,月票,订阅,评论,打赏支持!

    感谢书友“启东东”、“20221101101049265”、“20220907223126758”、“帝者归来”的月票支持。

    大章拉一下均订,感谢兄弟们订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