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子午奇谋
刘钦兵败剑门关后,钟会大怒,免去了其伐晋先锋之职,并拔擢贾辅为中领军司马。 剑门关之战让钟会对自己和羊祜的实力有了清醒的认识,不禁长叹道:“想不到晋国竟然出了羊祜这个天下奇才,我军西征难矣!” 贾辅闻得此言,上前走了几步后,向钟会谏道:“主公,我军驻扎在汉中已经多年,虽然不愁吃穿、小富小贵,但汉中地盘狭小、人口不多,难以有大的发展。几十年来,曹魏仍然牢牢地占据着中原,东吴在陆抗的带领下足以保境安民,西晋有羊祜将军在就固若金汤。如果我们继续割据汉中而不思开疆拓土,最终只会变得越来越弱!” 钟会点了点头:“没错,这些年本将也在思考应该向何处发展之事。贾将军以为我军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贾辅早就憋了一肚子话,便和盘托出:“主公,汉中为一盆地,无论是距离西川还是距离关中均有高山阻隔。这些年魏国高贵皇帝之所以没有选择进攻汉中,主要原因就在于,得东川而不得西川,则东川为一鸡肋之地。部队驻扎在汉中,要么从西川搬运粮草,要么从关中投运物资。千里迢迢运粮势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无论是谁攻占了汉中,均会面临易攻难守、空耗国力的尴尬局面。如此以来,曹魏还不如像如今这般守住长安等富庶之地以图西进。” “贾将军所言甚是,汉中无论是对于曹魏还是晋国,均为烫手山芋。可是对于我们而言,却是立足之本。那么接下来,我们是继续西征还是走当年孔明六出祁山伐魏的老路呢?”钟会趁机将贾辅拉入正题。 贾辅接着说:“属下以为,无论是西征伐晋还是兵出祁山,均非上策!” “哦?西征面临强敌羊祜而只能暂缓,这个可以理解。可是兵出祁山伐魏也不可行,这又是为何呢?” “无论是当年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还是姜维的九伐中原,均是以汉中为大本营,兵出斜谷扎营祁山后择机伐魏,可无一例外都没有成功,诸葛亮甚至客死五丈原,主公可知原因何在?” 钟会想了想,索性抛砖引玉:“众人皆将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失败归咎于蜀后主刘禅无能。” “非也,非也!如果说刘禅每次都对北伐从中作梗,倒真的是难辞其咎。可是刘禅并没有连续作梗十五次吧?为什么连续十五次的北伐无一成功呢?” “你就别卖关子了,但说无妨!”钟会看到贾辅故弄玄虚,有点不耐烦。 贾辅便直奔主题:“主公,属下以为,蜀军北伐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在于选择的路线太过于保守!斜谷道路平坦,给养方便。五丈原位于渭河南岸,进可攻、退可守,且有水源能够满足军需,的确是北伐最稳妥的大本营。可是魏国名将曹真和司马懿难道不知如此道理吗?他们早已在渭河北岸部下重兵,只要坚守不出,蜀军就毫无便宜可占,最终蜀军反而因为自身补给困难而无奈退兵。” 钟会曾经多次跟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北伐,听到贾辅对蜀国北伐失败原因的总结后,顿觉茅塞顿开。 钟会曰:“贾司马之言,如醍醐灌顶般酣畅淋漓。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虽能守国安邦,却只能三分天下有其一。倘如司马所言,西征不行、北伐不行,我十几万大军莫非就要在汉中坐以待毙不成?” 贾辅摇摇头,接着道:“西征是死,北伐是死,坐以待毙也是死,既然无生路可言,我们何不效仿当年蜀国魏延之韬略,兵出子午谷,出其不意地奇袭长安?” 钟会不是没有想过子午谷奇谋,但一看子午谷的地形和地图,就变得心惊胆战。
子午谷,大体呈南北走向,长约六百六十里,北起长安西南秦岭山中,南至汉中郡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子午谷悬崖绝壁,自古以来人迹罕至,无栈道可供行军,其险要的原因乃在于秦岭。秦岭山势西高东低,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且为南北气候分界线。子午谷围于其中,其山势之险峻、路径之恶劣,均令人望而生畏。 蜀汉丞相诸葛亮首次北伐,大将军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率领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奇袭六百余里,一举拿下长安,并由诸葛亮率领大军发斜谷、出祁山,最终赴长安支援。诸葛亮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而魏延则认为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两人终究因为对子午谷奇谋的巨大争议而貌合神离。 思考了半晌,钟会终于开始发言:“诸葛亮无论是兵出斜谷还是兵出子午谷,都不至于伤筋动骨,因为有西川作为大后方供应粮草辎重。我军仅拥东川之地,兵出斜谷不仅耗时而且要面临着魏军的铜墙铁壁防线。贾司马所言,本将深以为然。两日以后,我将亲率十万精兵穿越子午谷,并命贾辅为开路先锋,奇袭长安!攻克长安以后,我与汝等共享富贵!” 贾辅曰:“主公本次亲征,末将一定全力协助!只是大军出征后,汉中只剩下五万人马,当任命谁为守将呢?” 钟会思考了片刻,当众宣布:“封田续为卫将军,统一节制汉中五万兵马,没有命令不得出战!” 子午谷奇谋就要在实战的环境中接受检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