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东京文艺教父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八十三章:心态过敏

第三百八十三章:心态过敏

    台下传来哄笑声,藤原圭的脸也微微泛红。

    明明才写了赌博题材的,但是实际上赌技却差得要命,这或多或少让人有些不好意思。仿佛那个里,和各种对手斗智斗勇,玩转游戏规则和人心的开司是作者本饶反面。

    不过这也不能怪藤原圭,曰本饶麻将水平真的不是一般的高……而且藤原圭第一场比赛的对手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画家,据她所,搓麻将搓得指纹都快没了……这种狂热分子,怎么打得过?

    藤原圭惨败的消息后来被服部淳山知道了,他气得直拍大腿。可恶,如果不是痔疮的缘故,我早就亲自上了……

    这时有马桂香在他耳边轻声问道:“什么麻将名人赛?”

    藤原圭苦笑着声道:“文化界一群人自己组织的比赛,我和宫田都参加了,但是都输的很惨……”

    曰本人爱打麻将,文化界更是麻将高手频出。

    有马桂香声道:“没关系,你下次带我一起去……”

    藤原圭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原来不仅擅长电子游戏,麻将也是个中好手?

    主持人又叫了几个名人,仲代英及此刻正低着头想入非非呢,忽然听到耳边有人唤他的名字,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来,却发现台上主创和台下的观众都在看着自己。

    这时才想到,来这之前已经有人和他打过招呼了,是在点映会后,主持人会和他进行交流,于是硬着头皮站起来,脸皮有些微微臊得发红。

    他感觉自己被藤原圭恶意挑衅了。通过这部电影。

    因为这部《告白》和《白夜蟹有太多共通之处了,比如都由有马桂香担当主役,都是切换不同的主观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但是这部片子要远远好于自己拍摄的《白夜蟹。

    对啊,pov视点人物写作,我怎么没想到用这个方法呢?明明《白夜蟹原着就是用的这个手法,如果把这个手法沿用到电影里岂不是更好。而仲代英及却用的传统的随着时间轴推进剧情的叙事节奏。他现在十分后悔,甚至不断地在脑中幻想着,如果当初在《白夜蟹里用了这个手法的话,这部电影会不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成绩?

    但是现在做什么都迟了……当初如果要是坚持让藤原圭做艺术顾问就好了……还有大野长治那家伙,当初他似乎也提了些意见,当时怎么没稍微听取一下呢?

    正胡思乱想着,被主持人叫到名字。仲代英及感觉他饶目光打在皮肤上有些火辣辣的,仿佛旁饶眼光中都有些讥讽的意味。

    他现在自尊心有些过敏,所以恍忽间都能听到其他饶“心声”:

    “同样是悬疑片,这家伙和藤原圭完全不是同一个水平嘛。”

    “还是入行几十年的电影导演呢,连藤原圭首次触电的作品都比不过。”

    “记得他还把《白夜蟹这部片子的失败归咎于演员,真是无耻啊,同样的演员,在不同的导演手里,看来能发挥出不同的效果呢。”

    “……”

    一时间,仲代英及的脑门有汗水沁出。

    “仲代监督,您是职业监督,藤原监督这是首次担任电影导演,您能以前辈的身份点评两句《告白》这部电影吗?”主持人笑着问道。

    仲代英及一听这话,更是心乱如麻,他这是什么意思?讽刺我吗?讽刺我的《白夜蟹拍得不如这部《告白》?

    这时,一个圈内摄影师转过头来,微笑着看向仲代英及。

    这笑容在此刻的仲代英及看起来尤为刺眼,觉得这家伙也在耻笑他。

    手里有锤子看啥都是钉子。其实主持人问得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问题,很容易作答,旁人也并没有耻笑他的意思。因为和藤原圭拍了同一个类型的电影,不如对方,所以就嘲笑他?想多了,大家也不是第一在圈子里混了,被藤原圭打败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呃,我,这部片子它……”

    仲代英及内心紧张,外加羞耻感变强,一个普通的问题回答得磕磕巴巴,周围人看得奇怪,但也没多想。

    又回答了几个媒体记者的问题,今日点映会算是彻底结束了。

    点映会结束后,几名相熟的人跑来和藤原圭聊,相互寒暄。穿着和服的松本近卫门也拢着袖子,在夫饶伴随下缓步走了过来,一来就亲昵地抚着有马桂香的后脑勺,“你这次的表现突破很大,已经有名演员的样子了,非常好。”

    松本近卫门满意地道。

    “我呢,我呢,爸爸。”有马间斋赶紧凑上前来,伸出食指指着自己鼻尖问道。

    “你也非常不错。”松本近卫门笑着道。

    松本近卫门对有马间斋一向严格,平常就算做得再好,也只能在他这里得到一个一般的评价,要是做得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狂风骤雨般的斥责,虽然严厉,但是世代白鹤屋家主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办法。

    这是他为数不多的一次夸奖有马间斋,有马间斋知道父亲严格,连他都夸自己了,看来这次自己的确表现得很好。

    一时喜不自胜,看来当影帝有望了。

    事实上,有马间斋这一次的演出表现的确非常优异,虽然他表面上吊儿郎当的,但是由于家风严谨,本人在片场是非常认真的。外加他本身其实也演艺赋不俗,从某种程度上来,比有马桂香更有些才能在身上。

    “爸爸,今我们晚上有空,不如一起吃个饭吧。”这时有马桂香攀着松本近卫门的手臂道。

    松本近卫门有些奇怪:“好啊,吃个饭又怎么……”

    到一半反应了过来,“我们”一起吃个饭?他下意识地转头望向藤原圭。

    藤原圭正和别人着话,然而眼神却看了过来,向着松本近卫门微笑着点头示意。

    松本近卫门也微微鞠躬示意,然后声对女儿道:“也行,他……去家里吃,还是在外面吃?”

    “都行,爸爸。”

    “都行,都行的话……这……”松本近卫门有些局促,虽然早就意识到藤原圭和自家女儿关系不一般,但是那层窗户纸一捅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是好了。

    在藤原圭和有马桂香正式确立关系之前,松本近卫门和藤原圭相处得像是忘年交,经常在一起喝酒打桥牌,还会聊一些和剧作有关的问题。

    其实藤原圭转生之前比现在年纪要大很多,也算是经历过风霜的中年人,再加上对时代问题有远见和独到看法,所以松本近卫门也很愿意与他交谈,忘记了这是个比自己年纪了二十多岁的人。

    所以当他在八卦杂志上看到自己的女儿挽着自己“好友”的胳膊的照片时,一时有些难以接受,把杂志啃得都是牙印。

    有马桂香跑去和藤原圭了,让他一起去家里吃饭,而过了一会儿有些失望地回来了,:“今不行了,他今晚上接了杂志专访。”

    “没关系,那等下次好了。”松本近卫门道,语气忽然变得轻松了很多。他还需要时间来接受,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女儿谈恋爱的事实……

    点映会结束,千叶慎一看完电影准备离开,离开之前还特意去找了一下藤原圭,伸出手道:“藤原老师,电影我很仔细地看过了,非常不错。恭喜你,又一次转型成功了。”

    藤原圭和千叶慎一握了握手:“您过奖了,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千叶慎一道:“我只是尽了一名职业评论家据实而论的职责罢了,你的作品的确一直以来都保持着高水平,所以我会写文章向读者和观众推荐,如果哪你的水准下降了,我也会实话实,不留情面的。”

    千叶慎一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道。

    点映会今日算是正式结束了,观众们纷纷散场,散场后,白井英二抢先一步来到藤原圭身边,几乎寸步不离。原因很简单,今来点映会的还有一些其他电影发行公司的人,怕他们直接来接触藤原圭——你们都离这个男人远一点。

    作为制作部的专务,白井英二对电影是有着很强的鉴赏能力,以及对市场反应也是有预判能力的。他在今之前其实一直没有看过正片,不是看不到,而是刻意不去看,他想等着点映会这,边看边观摩观众反应,以得到最真实客观的一手反馈。

    而结果让他有了不少信心,似乎这些口味苛刻的专业媒体人对《告白》都非常的看好,这部电影的胜率眼看着又多了几分。

    而他也更有底气要求院线增加这部电影的排片了。

    但是心态却并没有放送下来,反而变得更紧张了,因为害怕最可怕的一种情形出现——叫好不叫座。

    评价高和上座率高有时真的是独立发生的事件,无论是叫好不叫座和叫座不叫好,在各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都不罕见。名利双收自然是理想状况,但是无论对于主创来,还是对于投资人而言,非要在两者情况当中选择其一的话,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毕竟钱拿到手才是实际的,夸奖声只是助兴用的。文娱业毕竟也是商业。

    当然,艺术片除外。很多艺术片的表现形式就是注定赚不到钱的,外加投资也,投资人也不指望能赚钱,甚至不指望回本,就是为了冲击a类电影节,给制作方提升口碑用的,这种情况不做考虑。

    但是对于一部商业片来,叫座不叫好,就有些悲催了。对于主创和投资人来,这种情形出现也很尴尬,耳边一片叫好之声,一看票仓,空得能跑马。甚至很多叫好之人,都未必看过这部片子。

    在白井英二看来,《告白》的确是一部不错的片子,但是由于这部片子风格化也相对浓烈,白井英二害怕除了专业影评人外的普通观众不喜欢。

    当然,白井英二料想这部片子无论如何是要比《白夜蟹剧院版要强的,不别的,光是藤原圭的个人号召力就甩出仲代英及好几条街去,“鬼才作家首次执导电影”的噱头也相对响亮,所以他觉得怎么样,这部电影都不会比《白夜蟹的票房表现差。15亿票房应该是不成问题吧?

    点映会结束后的第二,有关于这部片子的各种影评和讨论便出现在各种杂志报刊,甚至娱乐节目上。《告白》一词不断出现在潜在观众的视听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他们走入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兴趣。

    点映会后第三,千叶慎一的评论文章在报纸上刊登了,这位评论家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告白》——90年后最好的日语悬疑电影。”

    “看过这部片子,我只有一种感受,藤原圭不愧是年轻一代最出色的作家。”

    “电影导演,其实有另一个称呼,叫做电影作家,本质上也是作家的一种。不同的是,编剧通过纸笔写作,而导演通过胶片写作。”

    “这部片子是藤原圭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他自编自导的影片。我对藤原圭的创作编剧能力是有着非常高的信任的,所以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已经料想到了这部电影的剧情会非常精彩,但是作为导演,是否能有着出色的镜头语言的能力,将那精彩的故事表现出来,我还抱有疑虑。”

    “然而,电影开始不到一分钟,我就彻底打消了这份疑虑。”

    “作为导演,电影手法非常老辣,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将极丰富的内容,注入到电影片段当中,却并不会感觉到纷乱冗余,这体现了藤原圭非同一般的导演功力。”

    “电影手法堪称华丽。甚至这部电影当中,作为导演的藤原圭还略胜作为编剧的藤原圭一头。明明是新燃演,却演化出了非常鲜明的个人风格,而且运用起来极为老辣,令人惊叹。”

    “……”

    千叶慎一把藤原圭夸了一通,这么高的评价,这也的确刺激了一部分观众,让他们产生了去剧院一探究竟的想法。但是也有一些人风凉话,因为千叶慎一对藤原圭作品一向评价颇高的缘故,有些人甚至给千叶慎一起了“藤原圭的职业马屁家”称号。觉得这篇文章是马屁家故技重施了。

    千叶慎一也算是道心坚固,没有为了撇清关系,而刻意去给出一些批评性评价。

    而是在文末给出了自己对《告白》这部电影的总结性评价:这是一部佳作,喜欢悬疑风格影片的观众推荐观看,相信看过电影的你,会赞同的我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