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 狂热赞赏
“抽离所有色彩的黑白画面之中,大红色的长裙,墨绿色的跑车,湛蓝色的眼睛,芥末黄的皮肤,还有荧光色的剪影。兰斯洛特-施特雷洛打翻了调色盘之后,用缤纷的色彩作为武器,在一块黑白画布上,构建出了一座没有法律、没有道德、没有底线的黑暗城市,在这里,犯罪才是真理,暴力才是永恒,邪恶才是正常。 昆汀-塔伦蒂诺曾经在‘低俗小说’之中将台词的魅力推向了巅峰,睿智而讥讽,生动而深刻,即使抽去画面,电影也可以成为精彩的评书使用。故事里的角色永远都在聊天,永远有趣、搞笑,吓得要死或者胆大包天。许多电影的对白仅仅作为铺垫或推动剧情使用,没有人愿意挖掘文字语言本身的魅力,昆汀做到了这一点。 兰斯洛特-施特雷洛在‘罪恶之城’之中将画面的魅力推向了极致,即使抽去声音,电影也可以成为绝妙的画作艺术品来欣赏——不是用电脑视觉特效堆砌出来的镜头,而是一帧一帧构思搭建起来的精致画面,从拍摄角度到场景设置,从灯光运用到色彩使用,甚至于人物的移动方向、肢体语言都饱含深意。对于电影来说,画面是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但却没有人愿意将画面效果带来的反思和回味真正挖掘出来,兰斯做到了这一点。 电影开篇就有这样一个画面,杀手怀抱着女人的尸体,跪坐在高楼大厦的顶楼,风雨肆虐。女人穿着一袭鲜红色的长裙,残留着一口气,并没有立刻死去;杀手紧紧地拥抱着女人,彷佛在细细地感受着她的体温,双膝跪地的姿势显得如此虔诚,眉宇之间的落寞在犀利的光线之中若隐若现;一根根雨丝从高空落下,坠落在他们身边,轻轻漾起涟漪,四周不断吹起的狂风让人不寒而栗。 这个画面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杀手的良知与冷酷形成鲜明对比,女人的死亡与红裙的鲜活形成鲜明对比,狂风骤雨与生命消逝形成鲜明对比。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可以看到城市的朦胧灯光笼罩之下,在背景高楼里有这一起群体斗殴事件正在发生,而周围的人都在围观着,并没有人报警,就好像‘搏击俱乐部’一样。 仅仅只是一个画面,施特雷洛就用色彩和光线迅速勾勒出了这座城市的面貌,甚至是两个角色的性格和处境,根本无需台词,也无需配乐,画面就已经讲述了故事,一切都摆放在那儿,等待着观众的细心发现。施特雷洛的画面总是有弦外之音。” 这篇评论来自于大名鼎鼎的罗杰-埃伯特,继“借刀杀人”之后,罗杰又一次撰写了专业评论,刊登在了自己的个人网站上。仅仅是这一个细节就可以感受得到,罗杰对兰斯的推崇和喜爱。 在评论之中,罗杰按照常理出牌,对“罪恶之城”的影像风格进行了分析,但分析角度却显得与众不同,将兰斯作品对镜头的运用上升到了理论高度,第一次让人们感受到了兰斯作品的独特。除了“后天”之外,兰斯的其他三部作品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也让外行人们第一次真正地窥见到:为什么兰斯能够连续两年赢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 不过,罗杰对“罪恶之城”的评价可不仅仅如此。 “改编自同名原著漫画的‘罪恶之城’采用了环形结构讲述了四个篇章,顾客是上帝,艰难的告别,残忍杀戮,黄杂种。但这部作品和‘低俗小说’那惊世骇俗的打乱线性结构不同,四个故事并没有被拆分成碎片,重新排列组合,而是以类似于四个平行故事的方式,从个体到整体,又从整体化为个体,呈现出了这座罪恶之城的全部面貌。 以一场无法追根溯源的杀戮开始,揭开了罪恶之城的序幕,罪恶之花缓缓盛开;又以一场黑吃黑的杀戮结束,宣告了罪恶之城的彻底混沌,掐灭了最后的一丝希望。 施特雷洛用独一无二的视角诠释了弗兰克-米勒曾经描绘出的这座罪恶之城,却又赋予其更加深刻而沉重的现实意义:当正义不再成为抵抗邪恶的手段,当人们开始习惯漠视犯罪,当自我利益开始凌驾于所有事物之上,罪恶之城就是我们的未来。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因为我们始终坚信着,‘罪恶之城’里无法无天的混乱景象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就好像我们坚信着‘后天’里的世界末日不会到来一样,也如同1592年我们拒绝相信日心说一样。 单纯将‘罪恶之城’割裂来看,施特雷洛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混乱而黑暗的世界,政/府机关形同虚设,仅仅成为了避免暴力进一步蔓延的防御手段;宗教信仰堕落黑暗,将信仰的利刃演变成为谋取私利的借口;正义英雄自顾不暇,沾满鲜血的双手已经忘记了所谓的伸张正义,沦为只是以暴制暴的媒介。 所谓的正义、道德和法律都已经不复存在,只有邪恶、更加邪恶、最邪恶的区分,没有人是清白的。在整部电影的四个篇章之中,似乎都拥有一个代表‘正义’的角色,但他们最终都掐灭了希望。 第一篇章中的杀手,替天行道,但却杀害无辜;第二篇章中的肮脏警/察和无辜少女,但肮脏警/察受迫自杀,无辜少女残暴血腥;第三篇章中的卡西莫多,双手沾满鲜血之后,被法律送上电椅;第四篇章中的前任罪犯,化身黑帮、剿灭警/察、自建体系。 由于这部电影才刚刚上映,大部分读者应该还没有看过它,所以我不打算太过深入剧透。但我就告诉你,四个故事里的希望都被掐灭了,遁入黑暗、化身邪恶。这就是一部完完全全绝望的电影,如同电影的黑白色彩一般。 ‘罪恶之城’是一部看似斑斓缤纷但却纯粹深刻的电影,架构在真实而令人恐惧的隐喻之上,经历了一场视觉盛宴之后,却久久无法平静。 话题又重新回到了现实隐喻上——‘罪恶之城’到底映射了什么?于是这就回到了这篇评论的标题之上:犯罪三部曲。 让我们认识兰斯洛特-施特雷洛的‘上帝之城’讲述了一个现实情况:就在距离我们生活的不远处,有一座上帝之城,罪恶和黑暗横行,那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并不遥远,也许就在街角处。但我们却选择了忽略、无视、漠然,放任甚至是纵容罪恶的滋生,彷佛将他们圈在那片区域里,让他们自生自灭,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故事里的小霸王、红毛、帅奈德都是如此,他们在生存底层挣扎着,苦苦寻找着一条出路,但却屡屡失望,于是最终陷入了自相残杀的漩涡之中,全部灭亡。唯一的希望就是,阿炮逃出生天了,他来到了报纸任职,成为了一名摄影师,试图让外面的世界听到他的呼唤。 那么,社会听到了阿炮的呼声吗?‘借刀杀人’给出了答案:没有,每个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甚至自顾不暇,怎么可能有时间去搭理其他人呢——至少我们是这样说服自己的。 除此之外,目前依旧正在影院公映的作品‘借刀杀人’又更近一步,抛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话题,罗生门。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借口,使得犯罪不再是犯罪,就好像乔治-布什发动的战争一样,彷佛站在正义旗帜之下,一切行为都可以合理化、合法化。 故事里的文森特将杀戮变得理所当然,仅仅只是一种求生手段而已;但麦克斯却不认同,于是他进行了抗争,那么最后他成功了吗?麦克斯和文森特同归于尽,却让代表正义的安妮得以逃出生天——至于安妮的未来如何,电影没有给出答案,直到‘罪恶之城’的问世。 社会的漠然和纵容,让遥远另一个世界的‘上帝之城’一步步演变成为了我们正在生活着的‘罪恶之城’。这不是一部单纯的商业电影,这也不是危言耸听的先知预言,这更不是不切实际的艺术创作,因为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见证了这一切。 自1955年以来,美国天主教一直发生着神父/性/侵/犯未成年儿童的事,而且不仅仅是一起两起,仅仅波士顿地区就多达八十七起;更可怕的是,主教一直都是知情的,他不仅利用教会的力量压下了消息,通过律师不经过法律程序的私底下和解来掩盖真相,而且还继续聘用犯错的神父,将他们调换到不同教区,继续将伤害扩大下去。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不是第一次被爆料出来。曾经闹上了法庭,我们忽视了;曾经见诸报端,我们忽视了;曾经牵扯出了十几名受害者的大型案件,我们忽视了。 这就是上帝之城,这更是罪恶之城。 在‘罪恶之城’首映式结束之后的采访环节之中,我向兰斯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你所谓的社会冷漠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为什么说这不是单独个体的特殊行为,而是一种普遍行为? 兰斯是这样回答的:在‘借刀杀人’里,第一起杀人事故发生意外之后,麦克斯质问文森特为什么要杀人,文森特的回答是,‘你听说过卢旺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