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巴拉圭移民到账
巴拉圭战争造成了大量的孤儿外,其实最多的还是单亲家庭和单身妇女。 目前巴拉圭战争还没有结束,但至少估计也积攒了七八万失去丈夫和父亲的孤儿寡母。 随着黑兴根财团的介入,一部分人已经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前往东非开展新的生活。 按照前世巴拉圭战争结束的时间,这个项目还可以持续个三四年。 在巴拉圭新政府建立之前,东非殖民地至少可以吸纳数万巴拉圭移民,如果协调的好,十几万也不是不可能。 这种事也就是战争期间可以做,毕竟作为人口小国的巴拉圭,本来人就少,战前也就五六十万规模(也有数据说一百多万,毕竟那个时代许多国家没有人口普查)。 东非殖民地的做法,就是在挖断巴拉圭的根基,但是巴拉圭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本来巴拉圭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未来多吸纳些移民就行了,当然这话和放屁没有区别,要是移民那么好招募,恩斯特也不会那么难做了。 而且战后的巴拉圭又是被割走大片土地,国内又是一片废墟,哪個移民如此不长眼想来巴拉圭发展,隔壁的巴西和阿根廷不香么! 这一点,东非殖民地反而强的多,虽然东非殖民地开辟时间不长,但已经是非洲(不包括北非)发展相当不错的地方了。 而东非的环境,不说和阿根廷比(毕竟和欧洲类似,移民不用适应),总和巴西高原差不多。 加上东非殖民地有计划,有预谋的招收移民,比那些靠自发移民的美洲国家快多了。 也就是东非殖民地宁缺毋滥,对一些地痞流氓,小偷小摸的移民比较排斥,同时防范一些不好统治,不利于稳定的移民团体,比如乡党,宗族。 不然,每年移民数量超越美国都不是梦,光远东的移民就能排到世界各国移民数量第一。 这不是夸张,因为当代移民,想买的起一张船票,那是相当的困难,除非能遇到一些殖民地紧急招募人手的情况,问题是这种情况不是持续的。 也不是没有国家想好好建设殖民地来反哺自己,当年英国人在美洲付出的心血可不少,最后一场独立战争全打了水漂。 所以恩斯特对东非殖民地的移民把关相当严,杜绝出现美国那种反骨仔。 美国之所以能独立,是因为其大量的精英分子存在,毕竟五月花号逃到美国去的不是难民,而是有知识的和组织的清教徒。 前世有一种说法,就是加尔文的清教主义理论是美国的立国基础。 所以恩斯特对任何可能团结移民的理论和信仰,或者血缘和宗族……大为排斥。 东非殖民地连传教士和教堂都没有,而且移民的信仰混乱不堪,新教徒,天主教徒,东正教徒,甚至有少量的绿教徒。 来自远东的移民信仰就更混乱了,什么祖宗,家仙,老天爷,玉皇大帝,城隍……甚至有些和西方移民接触多的人,还会给上帝和真主猜一猜,充分体现了其实用主义思维。 东非殖民地在管理上类似于公司,恩斯特自然不会主动推动教堂的建设,而且没有招募传教士的想法。 东非的移民大多都是文盲和老农民,没有系统学习过宗教知识,即使自发的在家中来些仪式,也不过是一知半解,靠的是世代传承的经验。 而传教士是可以通过对宗教的解释权,同时通过传教活动,串联民众的,所以恩斯特严格禁止宗教人士进入东非殖民地。 而东非殖民地的移民,大多是些普通人,也没什么野心,领导层大多是退休就回到德意志养老的德意志人。 加上忠心耿耿的黑兴根军事学院学生牵制,黑兴根财团对领导层的不间断充实。 当前东非殖民地政府相当稳定,处在多方牵制的状态中,而唯一维系东非殖民地的枢纽就是恩斯特。 至于说在东非殖民地搞事,不说各方之间的牵制,就是离开黑兴根财团的外贸体系,东非殖民地的经济结构就会解体崩溃。 …… 1867年9月10日。 莫根斯·克罗格。 东非殖民地,下滨海区,罗恩罗达市,马萨西镇,恩加加村的村长。 他正带着从巴拉圭分配到恩加加村的移民,看他们的新居所。
“各位女士,当前东非地区的条件还不是太好,所以这些房子里的家具等设施还比较简陋,但是环境绝对不算差。” 莫根斯·克罗格指着门外说道: “你们看见那些成片的良田了么?是不是感觉很好,要知道一年前,恩加加村还是一片只有野生动物生存的荒野,而随着移民的到来,恩加加村以rou眼可见的速度被开发出来,所以不用担心东非殖民地的居住条件和未来发展前景。这里远离战争,而且秩序井然,随着政府对周围野兽的清理,已经看不到野兽的踪迹,十分安全。” 负责翻译的是巴拉圭会说德语的居民,这些从巴拉圭到东非来逃避战乱的移民,虽然大多数都是西班牙裔,但是德意志早些年的支离破碎和战乱造就了大量的德意志人出走海外。 目前普鲁士整合了北德意志地区才好起来,移民潮被降温,而女翻译就是祖辈移民到巴拉圭的德意志人,所以会德语和西班牙语两种语言。 莫根斯·克罗格接着说道:“而且你们绝对是赶上了好时候,为了照顾你们这些因为战争原因造成的孤儿寡母,普鲁士的恩斯特王子殿下,也就是东非殖民地的所有者,亲自讨腰包,补助你们这些可怜人,而且东非殖民地免费提供你们的孩子接受教育……所以安心在恩加加村生活,未来会好起来的。” 听过莫根斯·克罗格村长的介绍,这些从遥远国度漂洋过海的巴拉圭妇女放下心来。 有的喜极而泣,对着上帝,祝福恩斯特身体健康。 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她们也是可怜人,而且战争还在继续,看不到结束的希望,所以许多人为了孩子的安全,不得不离开巴拉圭那个是非之地,到东非来生活。 当然,生活补贴也给了她们下一些决心,毕竟以后孩子只能靠自己拉扯大了,有一笔补贴能减轻自己的压力。 在来东非之前,或许还担心当地政府食言,现在房子一分,心立刻就安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