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八十九章内史腾,李信

第八十九章内史腾,李信

    内史腾,一作内史胜,战国后期秦国将领(生卒不详)。秦王政时任内史,名腾,姓氏不详。内史腾曾作为秦国代表接受韩国割让的土地,后又在南郡(今湖北江陵北)管理地方,为秦伐楚奠定了后方基础。之后任内史,管理京城,责任重大,可见秦王政对其信任。

    秦王政在消灭韩国后,准备攻打楚国,便命内史腾驻守在南郡。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内史腾来到南郡,为了严明法律,他发布了一纸及其有名的文告给县、乡。内史腾又命人发布文书,申明为吏之道。他的两篇文告,富有哲理,对为官为吏都有指导意义,因此,他的属吏帝业谨记心头,竭诚供奉,甚至有人以这两文陪葬。比如,近年来在云梦泽发掘的墓中,便在秦国安陆(今湖北安陆)令名叫喜的人身边发现了这两篇文告。学者推测,喜应当是内史腾的属吏。可见,内史腾的属吏对内史腾的教诲是如此至死不渝。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韩王安请求向秦称臣。秦王政十六年(前231),韩王韩安献韩国南阳一带给秦国。九月,秦王政派内史腾去接受韩国所献之地,任命他为代理南阳守。内史腾在南阳发布文告,抚定百姓之心,严防不法的行为,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内史腾奉嬴政之命前往攻打韩国,大败韩军,擒获韩王韩安,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在那个地方设置颍川郡(辖今河南中部及南部地)。

    内史腾把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法令严明,官吏恪尽职守,为秦王政进攻楚国提供了坚实的驻军基地。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秦将王翦率军灭掉了楚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国统一天下。不久,内史腾被任命为内史。内史是负责京都咸阳事务的官吏,但地位要比各郡郡守高。在这一任上,内史腾一如以往,恪尽职守,直到老死任上。

    “内史腾”何许人也?在两次灭国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个“内史腾”在秦国甚至秦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参与了当时非常多的重大事件,且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但很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史料中,只有这个名字以及他的些许事迹。

    “内史腾”姓氏为何,生于何年,死于何时又葬于何处等等信息,目前都不可考。《大秦赋》中所说的“宁腾”实际上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他并不是真正的“内史腾”。

    在秦国,“内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官职,文书订立,法令施行,以及爵位废置、君王诏命,都在其工作范畴之内。

    而这位名字是“腾”的官员,因为担任了“内史”一职,所以在史书中被称作“内史腾”。

    但有趣的是,这样一位重臣,和《大秦赋》中说的一样,确实是从韩国投降来的。

    《史记·始皇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是说,秦王政16年9月,秦国从韩国手中接收了“南阳”这块地方,而当时驻守南阳的是南阳假守腾。假守一职并不是正牌的地方官,而是被派去临时掌管该地的最高领导。

    可以看到,这个时候“腾”的官职还是韩国的南阳假守。但是第二年,就出现了“内史腾”的说法。说明这位曾经的韩将已经变为了秦将,并且还领军灭了韩国。

    从这一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到,“内史腾”在韩国是备受重视的,而到了秦国也得到了一众秦臣的信任,将灭国的首功都交给了这位从韩国来降的将领。

    而“内史腾”也不负众望,在秦王政16年的时候,投降秦国,并为秦国继续治理南阳;第二年便出师灭韩,行事雷厉风行,灭国之战打得异常干脆,可见其军事指挥能力出众。

    南阳是韩国重镇,驻扎的也是韩国精锐,所以内史腾的投降不是自己来的,他带来的还有大量韩军,灭韩之战的主力也就是这一批人,可见内史腾的治军确有一套。

    灭韩之后,内史腾被调离了韩国境内,奉命筹备另一场灭国大战,其地点就是南郡,也是曾经的“郢都”。

    楚怀王被扣留在秦国之后,继位的就是楚顷襄王,他背弃了与秦的盟约,想要合纵攻秦。

    所以,从公元前280年开始,秦昭襄王连续四年出兵伐楚,领军主将就是白起。

    公元前278年,白起打了一场精彩的“鄢郢之战”,攻下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使得其被迫迁徙到了“陈”地。而之前的“郢都”就变成了秦国的南郡。

    所以,南郡这个地区曾经作为楚国的中心,对于整个楚国都有着牵制作用,这里是伐楚的大本营,而内史腾就是作为先遣人员,被派来管理这个大本营的。

    只不过,这次内史腾并没有作为领军大将,而是成为了后勤主管,奉命经营南郡,为前线作战的王翦、蒙武大军提供后援支持。

    这同样也是一个非常艰巨且重要的任务,而内史腾做得极好,这也使得其治国理政的才能被发掘出来了。

    因为“内史”一职工作地点在咸阳,“腾”担任“内史”是在回到咸阳之后了,这时候的“腾”还只是南郡郡守。只不过史书为了叙述统一、方便,就全都用其主要官职来称呼。

    那么,“内史腾”在治国理政上有何贡献呢?

    “内史腾”对于“吏治”有很深的研究,对秦国影响深远

    “内史腾”在南阳的时候就曾经继续为秦国治理该地,后来调任南郡,为王翦、蒙武等大军提供了稳定的后方。

    内史腾在南郡的这段时间,他发布了大量对于“吏治”的规章。

    1975年,从先秦古墓中发掘出了大量的竹简,即云梦睡虎地秦简,据说墓主人是一个名为“喜”的小吏。

    在整理了这些竹简后,关于秦国吏治方方面面的认知都有了很大的补充,非常详实,甚至具体到了记录流产、外伤检验、环境保护、办案流程等等具体的细节。

    在整理出的《语书》一文中,开篇是这样写的:

    廿年四月丙戌朔丁亥,南郡守腾谓县、道啬夫……

    说得很明确,这就是“内史腾”对南郡辖区内各级官吏的教导。这部作品讲述了民的重要性,希望“吏”在治民之时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要各级官吏一定要明晓秦国律法,即要有过硬的职业素养。

    同时,内史腾还对官吏提出了很多要求,告诫他们什么样的是良吏,什么样的是恶吏,并使得下辖官吏充分认识到恶吏对于家国的负面影响。

    而在《为吏之道》中,更是详尽指出,如何才能做一个“良吏”。

    这是一篇专门讲述“吏治”的文章,可以看到秦国对于“吏治”的重视程度,甚至将这些基层人员当作了“国本”,只要这些人能成为“良吏”,那么社会必然长治久安。

    它甚至也打破了秦“暴虐”、“苛政”等印象,通过这样的细则能发现,内史腾等人治理国家并不是完全依靠法家,而是以法为主,儒道等学说都兼而用之。

    比如说,在《为吏之道》中就明确地指出了“五善”、“五失”。其中的“五善”大概的内容就是忠信、廉洁、公正、善心以及勤劳,而“五失”就是一些具体的如贪墨、倨傲、不公等等恶行。

    内史腾在这篇文章中从抽象的“良吏”概念到具体措施,几乎都描述地非常详尽。

    最为重要的是,他也明确指出,秦所设定的律法不是为了惩戒犯了错误的人,而是为了通过律法的禁止作用,使得民风淳朴,人人向善。

    即律法的根本目的不是惩恶,而是扬善;虽然具有强制性,但更重视教化功用。

    内史腾在南郡的时间应该并不长,但其影响力却异常深远,以至于如“喜”这等小吏都要将其所撰写的“准则”放在墓葬中,这要么是认为这些内容极为珍贵,要么是平日里经常需要用到的事物。

    内史腾在秦国统一之后回到了国都咸阳,正式担任“内史”一职,管理国都的具体事务。

    从这些流传下来的史料来看,内史腾最少参与过两次灭国之战,一次作为主将,还是灭国首功,另一次是作为后方保障,地位同样重要;而他还参与了秦国“吏治”的完善,为“以吏为师”的秦国制定了非常详尽的方略。

    然而,这位堪称“重臣”的内史腾却在后来的史书中缺乏记载,这也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

    要么是真的因为战乱等缘由,导致史料有缺,要么就可能是汉代人对于秦朝的偏见,使得他们有意忽略了这位重视“吏治”的降秦官吏。

    李信,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为显赫的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秦国灭楚之战一共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嬴政弃用身经百战的王翦,让李信担任主将。结果,李信先胜后败,嬴政不得不重新启用王翦。那么,这位李信是何许人

    追击太子丹有功,深得秦王政厚爱

    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并没有为李信单独立传,只是在《王翦传》中捎带提到了他。

    不过李信却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后代,那就是西汉时期名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广。

    李信是秦军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曾与王翦兵分两路合围赵军,后又在追击燕太子丹时立下大功。嬴政认为他贤能勇敢,从此对他信任有加。

    当时,荆轲奉燕太子丹之命,带着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去秦国行刺秦王。结果众所周知,荆轲行刺失败被杀,嬴政趁机发兵攻打燕国。

    秦军攻占蓟城,燕王喜和燕太子丹逃往辽东,李信率领数千士兵一路追至衍水。燕王喜为了保命,听取赵代王嘉的建议,派人杀了太子丹,并将他的首级献给秦军。

    此战之后,李信一跃成为秦王嬴政的心腹爱将,他在军中的威信和地位也大大提升。

    领兵二十万伐楚,惨遭楚主力反杀

    在横扫韩、赵、魏三国之后,秦王嬴政打算对楚国动手。大战开始之前,首先要确定主将人选,于是嬴政召见李信、王翦,询问他们灭楚所需的兵力。

    王翦和李信这一老一少,一个说非60万人不可,一个说20万人足以。面对两个相差悬殊的答案,嬴政更加认同年轻气盛的李信,还认为王翦老了胆子也小了。

    就这样,李信与蒙恬率领20万秦军攻楚,王翦称病辞官归乡。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灭楚之战,竟是李信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担任主将。

    起初,李信在平舆大胜楚军,紧接着又攻破鄢郢,形势一片大好。然而不久之后,李信率领的秦军却被项燕率领的楚军主力反杀。

    此战秦军损失惨重,两座营寨被攻破,七名都尉被杀。不得已,秦王嬴政只好亲自迎回王翦。后来,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灭楚国,斩杀项燕、俘虏楚王负刍。

    从此与主将无缘,结局成历史之谜

    李信和蒙恬因为伐楚失利自缚请罪,秦王嬴政并没有怪罪二人,而是将战败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相关的正史上,也只说嬴政罢免了李信的主将之职,让王翦领兵继续伐楚。后来,李信还被任命为副将,跟随王翦之子王贲攻灭燕国和齐国。

    由此来看,李信在嬴政心中的信用度虽然有所打折,但是并没有因此断送军旅生涯。

    李信最终的结局,史书上并未提及,我认为他战死或自然死亡的可能性比较大。至于其结局到底如何希望今后的考古研究,能为我们找到答案。

    秦王政命王翦统帅伐燕。二十一年(前226),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和太子丹退保辽东,秦将李信紧追不舍。代王嘉致信燕王喜,说道:“秦军之所以追得这么紧,是想得到太子丹。如果大王能杀了太子丹献给秦王,燕国就能保住。”太子丹逃到衍水(今辽宁太子河)上,燕王派人斩了太子丹的头颅献给秦,李信、王贲并没有停止进攻。二十五年(前222),李信随秦将王贲攻取辽东,俘燕王喜,燕国灭亡。李信领功。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嬴政挟灭掉韩国的余威,以王翦、李信各率兵马合围赵军。王翦主要负责攻漳、邺,而李信则带兵攻太原、云中,作侧翼协应。此时的赵国,经历了之前长平之战的惨败,李牧也被赵王冤杀,没了大将支持的赵国如同枯木一般,不堪一击,一打就垮,很快兵败,赵王被王翦俘虏。

    赵国被击败后,嬴政的兵锋便指向了燕国。熟悉嬴政的燕国燕太子丹十分惶恐,决定采取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挽救燕国,那就是刺杀秦王嬴政。随后太子丹招募到了荆轲这个勇士。

    因为拿了燕太子丹的好处,荆轲不得不去刺杀秦王,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风萧萧兮易水寒”上演了。高渐离一首送别曲后,燕太子丹踏上了刺秦之路。又因为有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所以,荆轲见到了嬴政。本来荆轲可以杀死嬴政的,但奈尔自己学艺不精,功败垂成。

    荆轲失败后,燕国迎来了灾难,嬴政勃然大怒,发动了对燕的灭国战争,而此次灭国之战中,表现最抢眼的就是李信。而此时的李信,做出了最令秦王政舒坦的事情:“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公元前226年,李信的先锋部队大败燕太子丹的燕军主力,迫使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随后李信带着几千秦军,一直对太子丹穷追不舍,太子丹最后潜伏于河水中才逃得性命。不过在秦军的压力下,燕王喜献上了燕太子丹的首级。

    此事在《战国策·燕三》中有详细记载:于是,秦大怒燕,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

    灭燕战斗结束后,李信获得了秦王政极大的信任,“始皇以为贤勇。”随后嬴政将目光移到了齐国和楚国身上,嬴政问大臣齐国和楚国到底先打谁李信说了一句:“楚地广,齐地狭。楚人勇,齐人怯。请先从事於易。”李信意思是楚国“地广”、“人勇”,所以说“请先从事于易”,建议先攻打“地狭”、“人怯”的齐国,而后再攻楚国。不过嬴政并没有采用李信的建议,而是采取了先难后易的策略。先攻取了楚,最后才灭了齐。

    秦国横扫六国,势如破竹,灭三晋,数破楚军,燕王逃亡被灭。秦始皇欲灭楚,倾心于年少壮勇的秦将李信,认为他贤能果敢。李信曾领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至衍水,终破燕军虏获太子丹。秦始皇曾问李信欲破楚,须多少人马李信表示二十万即可。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始皇说:“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史记·王翦白起列传》)于是派李信及蒙恬将兵二十万南伐楚。王翦因秦王不用其话,就托病辞官,归频阳养老。这时的秦军在李信的率领下攻平与(今河南平与北),蒙恬攻寝丘(今河南临泉),大破楚军。李信又乘胜攻鄢、郢,均破之。于是引兵向西与蒙恬军会师城父(今河南平顶山市北)。项燕率领的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秦军三天三夜,终于大破李信军队,攻下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秦兵败逃。后王翦率60万大兵破楚。

    据史记记载,汉朝大将李广、及其子李陵一家即为李信后代。

    在战事开始之时,大军在颍川郡集结后,李信分兵蒙恬率一路军像东南方向,延汝水两岸向陈邑延商水运动,自己则自西南方向出发,延汝水以南做迂回运动。

    李信的打算,是走出一个两翼钳子攻势的战略包围楚军。刚开始也很顺利,平舆和寝丘两个楚国在淮北的据点,分别被两路军顺利的拔除。

    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让人看不懂了。在攻占平舆、寝丘两邑之后,李信大军并没有再按照正常的程序向东,或者向南扩大战果,而是调头向北返回中原腹地,去攻击曾经的楚都“陈”(河南淮阳),以及之前位于魏、楚博弈区的“鄢陵”(河南鄢陵县)。

    等等,这两块地区,早就是秦国属地了啊?李信为什么要回军去打这个本国属地?这是要造反吗?不然,李信又是去打谁?

    荆轲刺秦虽然未果,但却大大的伤害了嬴政的厚道心灵。他开始不再相信六国的这帮老贵族们,在这一年,他就把韩王从新郑迁到了郢陈。这个郢陈,就是李信回军攻打的那个陈邑。秦王政21年,发生了新郑造反,但后来很快被镇压。

    按照秦王的统一大计,秦国要攻打楚国。而对于攻楚的决定,当时作为丞相的昌平君应是不出意外的一句话没留下,但可以推测肯定是不同意的。因为当时外戚势力对于灭自己祖国,基本上都是不愿意。为啥?一是感情难舍,二是没有祖国,自己在秦国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但胳膊拧不过大腿。于是,因为与秦王的意见不合,王翦告病回家,昌平君则被外派到郢陈。

    当时的郢陈属于原来楚国的首都,也属于秦国刚刚吞并的领土,经过新郑之乱,秦王嬴政可能意识到了新占领区的民心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这位表叔。他想利用昌平君具有楚国贵族血统的这个优势,去楚国施展怀柔政策,整合这些新征服的楚地。

    这种事情在后来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国家征服另一个国家后,被推到前面控制地方的,往往就是那些服务于征服国的,被征服国的精英人物。

    楚人治楚地,是嬴政希望避免再度出现“新郑之乱”的对策。换句话说,他派昌平君去那里,是为了当政委去的。

    但他却万万没想到,他的如意算盘打砸了,自己的好丞相,好表叔却选择了在最关键的时刻背叛了自己。在李信深入楚地后,昌平君利用自身的威望上演了无间道,起兵反秦,切断了李信的归路。“荆将项燕立昌平君为荆王”(荆就是楚)。

    昌平君的突然反水,让李信陷入了极端的两难的境地,如果往前再接着打,那么由于归路被断,后续的粮草运不上来,自己也容易面临着两线夹击。如果回军打陈、鄢两地,那么后面又容易被楚军主力追击,同样还可能是两线夹击。

    在这种没有准备的突然被友军断了归路的情况下,古往今来,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最著名的就是威震华夏的关二爷斩庞德捉于禁,水淹七军,在前方打的曹cao差点迁都,但后面一旦孙权捅了刀子,马上就扛不住了。

    所以说,李信这一战,输的很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