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阴阳家~少年丞相甘罗
书迷正在阅读:歌行:我在青城山修仙、诡异东京,我为怪谈之主、斗罗:绝世之斗天雨浩、转生后成为帝师开始养老慢生活、八百年难得一遇、爱的海市蜃楼、漫威:从模拟格温蜘蛛宇宙开始、万古最强龙帝、四合院:别惹我,我只想当闲鱼、无良悍妃:皇上快住手
甘罗,子姓,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县)人,战国时秦国名臣甘茂之孙,秦国上卿。 “甘罗十二岁作宰相,周瑜七岁调令兵”,这估计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典故了。司马迁的《史记》中对甘罗是这样描述的:“甘罗者,甘茂孙也,甘茂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甘罗的祖父甘茂,原来是秦国的左丞相,声名显赫,后来卒于魏国,作为政治家的后代,如果没有土地,也不去经商,那么只有沿袭父辈的老路去当门客,一来解决饭碗,二来有机会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甘罗父子便到秦国投奔了吕不韦,吕不韦当然很高兴,这父子二人毕竟是名门之后。 甘罗说服张唐去燕国,这段故事史书有记载,但是细节可能是为了渲染甘罗而作了艺术夸张,混淆了史实与故事之间的区别,也就是说甘罗在这个事件突发奇想,提醒了吕不韦,吕不韦又独出心裁选派年仅十二岁的甘罗作为大使。 理由是: 一、甘罗是名门之后; 二、甘罗天资聪颖并且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对外交细节了如指掌; 三、派一名小孩出使赵国,可以名震诸侯,显示秦国的强大,在政治上能达到震慑诸侯的目的,为统一六国先在精神上解除各国的武装。 吕不韦所以能做出这惊人的举措,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是故伎重演,历史上他就把在赵国当人质的“异人”变成秦国的太子“子楚”,他把自己歌姬宠妾也变成了赵太后,这就是樊於期所说的“纳妾盗国”,他把秦王嬴政把玩於鼓掌之中,何况一介布衣三尺顽童的甘罗。在这场密谋策划中,充分体现出吕不韦的商人气质和本色。 这场外交活动结束之后,甘罗为秦国立下大功,封为上卿,被世人传为佳话。 他就是少年丞相甘罗,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 甘茂去世时,甘罗年仅12岁,在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手下担任少庶子之职。 当时,权倾朝野的吕不韦想要攻打赵国来扩张自己在河间的封地,于是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做大臣。三年后,蔡泽说服燕王派燕太子丹到秦国为质。 吕不韦便打算将张唐派去燕国做相国,这样他便可以联合燕国攻打赵国,他的封地就得以扩张了。 可是吕不韦千算万算,偏偏算漏了一件事,那就是张唐愿不愿意去燕国。 原来张唐早些年帮助秦昭襄王攻打过赵国,赵王恨他至极,曾扬言谁要逮住他,就赏赐方圆百里的土地。若要前往燕国,必定经过赵国,张唐害怕,自然不肯去燕国。 强扭的瓜不甜,吕不韦没办法强人所难,只好先让张唐退下,另外想办法。就在这时,甘罗站了出来,说:“我有办法让张唐去燕国。” 吕不韦听了却厉声斥到:“去去去!我亲自出马他尚且无动于衷,你个小孩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甘罗说:“古时项橐七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如今我12岁,君侯为何不让我试一试,还不由分说地呵斥我呢?” 吕不韦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吧,就同意让甘罗劝说张唐。让吕不韦意外的是,甘罗不仅成功说服了张唐,还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十几座城池,立下奇功,连秦始皇都惊叹不已。 甘罗拜见张唐,问了张唐两个问题,一是“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二是“应侯范雎与吕不韦相比,谁的权势更大?” 张唐认为他功不及白起,而且吕不韦权势大于范雎。甘罗听后便说:“当年范雎想攻打赵国,可白起阻拦他,结果范雎绞死白起。现在吕不韦亲自请您前往燕国而您不肯,我不知您将身死何地啊!” 张唐听了惊出一身冷汗,于是立刻让人准备车马盘缠,择日起程。 说服张唐后,甘罗又对吕不韦说:“请君侯替我准备五辆马车,让我先去赵国替张唐打通关节。” 吕不韦将他推荐给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了甘罗,耳提面命一番后才派他前往赵国。 来到赵国的甘罗见到了赵悼襄王,面对君王的强大气场,他豪不怯懦,询问赵王是否知道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以及张唐要到燕国任相的事,赵王回答有所耳闻。 甘罗便说:“燕国秦国这是要结盟起来攻打赵国,可若是赵王肯先送我五座城池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就能说服秦王放弃结盟燕国,而是帮助赵国攻打燕国。” 赵王听后心动不已,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池。甘罗回国后,履行了他的诺言,说服秦王送回燕太子丹,于是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座城邑,并分了十一座城邑给秦国。 甘罗小小年纪,胆识谋略丝毫不输给吕不韦这样的老狐狸,用奇计使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十几座城池,被拜为上卿,位同丞相。 可惜有关于甘罗之后的事迹史籍无载,否则真想看看这位神童还有多大的神通呢! 甘罗之死有两种说法 一,秦王杀害说。这种说法在鄢陵当地广泛流传,甘罗出使赵国,初出茅庐便旗开得胜,显露出它具有超群的应变能力和非凡的雄辩才能,他被封为上卿后,秦王把他招进内宫,陪娘娘赏花下棋,不让出宫。在宫中他看透秦王残暴狰狞的面孔,特别是在嫪毐事件发生后,株连数千人,太后也被打入冷宫,许多直臣劝谏被杀,甘罗恨的咬牙切齿,决心不保昏王暴君,但他又被圈在宫中插翅难飞,每日里度日如年,于是就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准备以身殉国。一天,甘罗正陪着娘娘下棋,忽报秦王回宫,甘罗心生一计,等到秦王走进宫门时,就一下子抓住娘娘的脚,正好被秦王看到,秦王气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拔剑便刺死了甘罗,一道剑光闪过,一代神童倒入血泊中。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明人们把甘罗的死归罪于残暴的秦王,以表达人们对这位神童英年早逝的惋惜。 二,无疾升天说。这种说法见于《东周列国志》的第一百四回,有诗云:甘罗早达子牙迟,迟早穷通各有时;请看春花与秋菊,时来自发不愆期。燕国太子丹在秦,闻秦之背燕而与赵,如坐针毡,欲逃归,又恐不得出关,乃求与甘罗为友,欲资其谋,为归燕计。忽一夕,甘罗梦紫衣吏持天符来,言:“奉上帝命,召归天上。”遂无疾而卒。高才不寿,惜哉!太子丹遂留於秦矣。 这种说法是把甘罗的死托付于鬼神,为甘罗的死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是封建社会的作家面对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而经常采取的写作手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谈甘罗是如何死的,这反映了司马迁对史料的认真鉴别和实事求是的严肃态度,但司马迁在评价甘罗时说:“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疆时,天下尤趋谋诈哉。”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很公正客观,他没有正面说秦国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但在字里行间却有谴责之意。 通过对吕不韦政治生涯的分析,甘罗很有可能是被吕不韦暗害的,然而对于甘罗的墓葬也仍是一个谜。 据《鄢陵地名志》载:甘罗村,原名张湾,据传甘罗灵柩从古蔡河上游冲下,至此搁浅,捞棺安葬于此,建墓筑庙,故以为村。甘罗在咸阳官居上卿,死后应葬在咸阳附近,棺木怎么会冲到鄢陵呢对此有的学者对鄢陵的水系进行过考察。 古时候的地貌不似今天这样平坦,是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而现在甘罗村之西北的确有一条西北至东南走向的旧河道,估计甘罗死后,是其父亲扶灵柩从水路乘船回到鄢陵,与他的祖父甘茂合葬在现甘罗村。因为古代漕运发达,水运曾经主宰交通几千年,只是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漕运才退出历史舞台。鄢陵县古代有蔡河漕运之利,甘罗的父亲走水路将灵柩运回去,与父亲墓地安葬完全合乎清理。据《民国县志》载:“甘罗墓不在鄢陵……甘茂得罪於秦,亡于齐,又使於楚,楚王欲置相于秦,范蜎认为不可,故秦相卒向寿,而茂竟不复入秦,足于魏。鄢系魏地,此当甘茂墓。”另外,据明代嘉靖年间的都御史刘刃所作《甘祠古枣》一首诗中说:“才犹未可轻年少,野史讹传早相秦。”可见古人对甘罗神童也认为是个谜。 昔日喧闹的古蔡河早已经干涸,只留下漫漶不清的旧河道,向人们昭示曾经辉煌的岁月已经渐渐流失。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荡涤了污泥浊水,大浪淘沙,神童甘罗尽管还有许多难解之谜,但他仍然像被洗涤后的美玉一样晶莹剔透,仍然像一坛老酒散发着诱人的醇香。 史载,甘罗,秦国人,是秦相甘茂的孙子,事奉秦国相国,担任秦国少卿一职,相当于宰相、丞相的位置。十二岁出使赵国,轻轻松松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秦王嬴政赐他上卿之位,但是之后就不见于记载。究竟去了哪里,各种推测也是各有各的说法,但都不怎么使人信服,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像这种没有找到相关史书证明的传奇人物,怎么离奇地失踪?实在是令人感到奇怪和惋惜,也给人留下了神话般的影子。 神童之名闻天下 说张赴燕——当时,甘罗是丞相吕不韦门客,秦王打算联合燕国攻打赵国,丞相吕不韦也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的封地,就派蔡泽在燕国作大臣。经过他多年的努力之后,使得燕王终于愿意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吕不韦接下来又计划派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但因为张唐曾与赵国曾结怨,而前往燕国途经赵国,张唐便借此推辞。
吕不韦虽然不满,但又拿张唐没有办法。甘罗看到却自信地说:我有办法让他去。吕不韦说:我亲自劝他都不愿出使,你一个毛孩子能有什么办法!甘罗解释说:项橐七岁为师,如今我十二,可以让我去试一试,吕不韦看到他信心满满,这才同意让他一试。 甘罗前往,见到张唐直接了当地说:当年的白起因为不服从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赵国,在离咸阳七里处起被范雎绞死身亡。现在吕丞相亲自请您前往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去,看来你离死期不远了。张唐听后感到情况不妙,吕不韦竟派一个孩童当说客,便乖乖答应出使燕国。出使赵国——甘罗为人做事非常地严谨威逼张唐赴燕后,还向吕不韦主动请缨出使赵国,为张唐探路,经吕不韦的一番安排后,甘罗不仅被秦王召见,秦王还派他出使赵国,劝说赵悼襄王。 赵悼襄王也是给足了面子,亲自到郊外迎接甘罗,甘罗见到赵悼襄王便直接表明来意:燕太子丹愿意到秦国作人质,这表明燕国是万万不敢背叛秦国的,而张唐到燕国任相,这表明秦国一定不会欺辱燕国。燕秦两国之间互相没有欺骗,原因显而易见,就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 我一定会报告秦王送回燕太子丹,然后帮助赵国攻打燕国。赵悼襄王分析其中的利弊后表示愿意划出五座城邑来满足秦国的要求。送回燕太子丹后,赵国这才派兵进攻燕国,就这样凭着甘罗一己之力,让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河间领地。 销声匿迹? 祖父甘茂是秦国有名的政治家,所以甘罗也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因为甘茂受到排挤,客死他乡,甘罗无依无靠才做了吕不韦的门客。从各种史载来看,在对甘罗最笼统的介绍就是一句“甘罗十二为相”大都来勉励孩子积极向上,敢作敢为,对他的历史介绍也都停在了历史神童的定义上。 但从此之后,历史上关于的介绍就销声匿迹后发生了什么,竟连一点都寻不到,让人觉得奇怪,毕竟十二岁为相可不是我们所以为的小聪明,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大智慧,天资聪颖的他势必在属于他的时代造就不凡的事迹,大放异彩。自幼聪明过人的他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这样神话般的人物就算是英年早逝也会在史册上记载,但却一点寻不得他的影子。 甘罗回到秦国后,秦始皇封赏甘罗担任上卿,并将甘茂原来的田地、房宅赐给甘罗。就好像是他的历史只有十二年,自此音信全无,而关于他的历史少之又少,这种少不是没有作为,而是一种神秘,一种令人难以琢磨的奇妙之处,值得人们去思考他在以后又做了什么,如此聪明的他在所有的人看来,他的故事不可能只停留在了十二岁,又或者因为一些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被史官被载入历史,为后人所知,又或者真如小说中所说的赵高篡诏之后,太子扶苏赐死,甘罗被杀陪葬秦王墓,因事前吃了长生不老药,于秦王墓中复活逃生。后来化名韩信辅佐刘邦灭秦完成大业,报了扶苏之仇。 关于甘罗的死忘原因也大大小小地出现过,但都陆陆续续地被推翻了,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答复。有一种说法比较多的就是隐居,后来嬴政封他为上卿,他就立即辞掉,退隐乡野,不再关心朝政之事。此后无载只能说明其事迹平平,或归老田园了。 甘卓传中有提过甘宁甘茂,甘茂是安徽人,而甘罗则继承了他的田宅,但甘宁却出现在重庆,如果甘宁也是甘茂后人,那只能说明甘家近蜀或入蜀,而且很可能是为了辟祸甚至是避世。想想这样一位十二为相的人,似乎也很说得通了。 有的说是甘罗得罪了嬴政,相关记载被销毁了,这就像是胡歌主演的电视剧《神话》中刘邦销毁穿越易小川的记载,也是销毁这种方法,不过这只是电视剧,在现实中像这种说法也不是很可信。也有说因吕不韦事件受牵连:众所周知,秦王后来曾对付其丞相吕不韦,而甘罗又是吕不韦的门客,因此而受牵连也是在所难免的的。又可能是因为甘罗被封上卿之后,吕不韦因嫉妒之心日益炽盛,最后用了jian计,让年仅十二的甘罗服盐自尽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