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医者晚明在线阅读 - 第九十五章 修本草,张介宾思归

第九十五章 修本草,张介宾思归

    徐春甫的话也代表了众医家的心意,自从北宋《证类本草》之后,500年未有这样的皇皇巨著。五百年的沧海桑田,时代需要一本能适应众人需求的本草著作。

    “时代需要,我们需要这样一部本草著作,但需要不是盲求,不是将就,更不是滥竽充数。”

    “五百年来,诞生的本草专著不下百种,我朝开国至今,诞生的有一定影响的本草书目也有四十余种。”

    “综合性本草有八十年前王纶的《本草集要》,二十年前陈嘉谟的《本草蒙筌》。还有作为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明初兰茂编撰的《滇南本草》。”

    “食物本草就更多了,其代表就是周定王朱橚编撰的《救荒本草》。除此之外还有鲍山的《野菜博录》,王磐的《野菜谱》,周履靖的《茹草编》,其中《食物本草》就有卢和、汪颖、薛立斋、吴文炳几人不同版本。”

    “诸多本草专书的的问世,加上药学方剂的发展,重修本草不仅迫在眉睫,同样是水到渠成之事。”

    当徐春甫把重修本草之事娓娓道来,不少人才明白李时珍在做一件什么事,同时也知道了,前人已经做了多少努力。

    李时珍被徐春甫推了出来,生生受了众医家一拜。这一拜是众人发自内心,同时也是将后背托付给了他。药可以说是医家赖以生存的主要武器,没有药,天下大多数医家都不会治病。

    只有少部分可以用外治法,例如推拿按摩,针灸火罐,刀圭正骨等等治病。

    医学的发展离不开药学的进步,同样药学的进步同样依靠医学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东壁兄,说说本草修得如何了,哪天再来徽州,我定当陪同。”孙一奎笑着问道。

    李时珍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短时间我应该不会去各地考察了,《本草纲目》的编撰即将告一段落,我准备回乡闭关,将书稿完成。”

    “是新修本草就要问世了?”李梃满是期待的问道。

    李时珍微微摇头,苦笑道:“是初稿即将完成,最迟明年就能完稿,还得花时间修正,重修本草多大的事,我可不敢随随便便就推出来。”

    众人都知道,本草修订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也都理解李时珍的做法。

    “不知东壁兄是以何书为底本?”方有执问道。

    李时珍回答道:“北宋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原来是《证类本草》。”龚廷贤点了点头,此四字一出口,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划过心头,似乎很重要,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直到多年后,龚廷贤已经成了御医,更被当今圣上亲笔御赐“医林状元”,而李时珍也早已完成了《本草纲目》的修改工作,那时的龚廷贤翻阅宫中典籍,才想起原来早在七十多年前刘文泰就已经奉命修了一部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这部官修本草正是参照《证类本草》修订的。

    可惜的是,《本草品汇精要》编纂完成,因为适值孝宗病殒,刘文泰获罪,加之该书彩图印刷技术难以解决,这部药典性本草被束之高阁,藏于府内,未获刊行。

    《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明代医药知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全书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改编而成,是我国古代最大一部彩色本草图谱,共收图1358幅,其中366幅为新增,所有药图皆出自画工,工笔彩绘。

    在《本草品汇精要》编成近200年之后,在清康熙三十九年,于秘库中发现了弘治《本草品汇精要》原本。

    而此时《本草纲目》早已经风行天下。而作为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的《本草品汇精要》,最终只是成为孤本善本存在。

    类似于这样的惨剧,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这一场医学盛会持续了十几天,不过张介宾也就第一天见证了,谁让只有一天假呢?

    等好不容易快到月底了,结果这天杨济时带来了几位讲师,告知众人知晓。

    张介宾看着熟悉的面孔,有王门,司马大复等人,都是先前在一体堂见过的。他心里顿时有不妙的念头,赶紧询问道:“一体堂会议结束了吗?”

    杨济时感到有些奇怪,说道:“已经结束两日了,有什么不妥吗?”

    “那……李时珍、孙一奎、李梃、龚居中、傅仁宇等先生呢?”张介宾本想直接问,可还怀有些许希望,先问了其他人。

    “事情已了,自然都离去了。”杨济时说道。

    “那徐伯人呢?我好几日都没见,怪想念他的。”张介宾还是问了出来。

    “汝元兄啊,和东壁兄一同离京,回乡去了。”杨济时说道。

    “徐伯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我们还准备送行呢!”张介宾一听就着急了。

    杨济时笑道:“嗨,就你们这一月两日假,究竟是谁给谁送行,难道还叫汝元兄他们专门等你们放假?”

    张介宾很是失落的走在太医院内,此时院内人很多,也很热闹,可他却觉得有些孤独。

    朱国祚走了过来,问道:“介宾,你怎么了?整个人如同行尸走rou般。”

    “朱兄,他们都走了?”

    “谁走了?你是说汤显祖、崔元裕、赵台鼎、宋培、刘梦松他们吗?”朱国祚说道。

    张介宾点了点头,这段时间陆续走了不少医学生,除了扶柩归乡的汤显祖,其他人都去了国子监,有被家里人逼迫,也有自己想通了自愿去的。

    留下的人里面,也有不少已经不读医书,如同朱国祚一般一心备考科举的。

    众人心思浮动,却没人管他们,这段时间已经有半个月没怎么给他们讲课了。

    “还有院使徐伟,御医徐春甫都走了。”张介宾又说道。

    “有人走,有人来,这不是很正常吗?先前我见又来了几位太医,说不得明日你们就要开始上课了。”朱国祚笑道。

    “朱兄,我也想离开了,你是知道的,我有金师傅,他很厉害,我都还没出师呢,每天这样耗着真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