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在线阅读 - 第三百零三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

第三百零三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三百零三章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两个使者前来应昌见戚继光,其实是一个很犯忌讳的事儿,戚继光最好的做法是不见。

    三娘子的两次到访都是得到了大明皇帝的首肯,是为了让三娘子知道大明军的现状,省的做出战略误判,而这两个使者,朝廷不知道,而戚继光最好就是什么都不做,让他们哪来的回哪里去,这样对戚继光而言最为安全,否则朝中的言官,最少也要弹劾戚继光一个阴结虏人的罪名。

    什么都不做,对自己有利。

    陈大成倾向于不见,而戚继光选择了见。

    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可是戚继光还是见了,见的理由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陛下对草原的战略,以战促和,用斗争争取和解,如果不是要军事驱逐,那必要的沟通还是需要的,而戚继光有陛下赐予的天子剑,那是陛下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赐予,至今,陛下从未收回,戚继光领兵在外有便宜行事的权力。

    比如晋党发动了叛乱,戚继光就可以选择放下既定目标,回京平叛。

    戚继光有见的权力,有见的理由,所以他选择了接见,陈大成无法阻拦他也知道戚继光从来没有变过,和张居正一模一样,先公后私,先思虑大明的国朝利益,至于自己的荣辱,反而放在了身后去考虑。

    “拜见戚帅!”土蛮汗和俺答汗的使者,那是大眼瞪小眼,他们被戚继光安排住的紧邻,不仅如此,还一起召见了他们,这种安排差点让双方打起来。

    土蛮汗的使者是土蛮汗的继承人长子布延,而俺答汗的使者是长孙扯力克,扯力克的情绪不太好,他在来的路上收到了父亲的死讯,这次的出使必须要成功,否则他将面临失去继承人的资格。

    草原的继承说复杂有各种规矩,说简单,拳头大的就是爷。

    “坐坐坐。”戚继光表情十分的温和,根本看不出来他是那个杀穿了土蛮汗的防线夺回了大宁卫,而后再次出兵将土蛮汗这个宗主可汗彻底赶出草原的战神,戚继光在不打仗的时候,一直都很温和,谦逊有礼。

    “海东青带来了长生天的启迪,戚帅的威名连长生天都已经知晓。”扯力克的第一份礼物是一堆海东青。

    布延听闻扯力克的话,立刻就讥讽的说道:“长生天?俺答汗都开始礼佛了,你再提长生天就不怕招惹天怒吗?草原的叛徒,还好意思说这些吗?”

    “被打的抱头鼠窜的又不是我们右翼。”扯力克则十分淡定的回敬了一句,现在左右两翼的关系很差,双方都为了战败是对方的责任吵的不可开交,两个人的拉扯,根本还是为了谁要为战败负责而争论。

    布延立刻说道:“若不是俺答汗遣你父亲到我父亲这里游说,我父亲被蛊惑,这次的应昌之战,也不会发生。”

    戚继光眼神闪动了一下,被打的衔尾掩杀、跑的哪里都是的土蛮汗,居然不是舔自己的伤口,而是悍然发动了进攻,意图夺回应昌,土蛮汗到底哪来的勇气?

    答案揭晓了。

    死去的俺答汗长子僧格,亲自前往游说,并且答应合兵共击应昌,土蛮汗当然要搏一搏,战败之后,僧格为战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用自己的生命再次证明了戚继光在军事上的强悍。

    “还不是你父亲先找到了我父亲!现在赖到我们头上吗?长生天在上,你难道不承认这个事实吗!”扯力克拍桌而起,说起了曾经。

    万历五年三月份,土蛮汗进攻彰武失败后,就开始联络俺答汗诸部,联络的人就是僧格,而僧格最终说动了老迈的俺答汗,才有两个万人队赶到了应昌,虎视眈眈。

    这是土蛮汗的自救,但最后害了他,也害了僧格。

    戚继光也不说话,就是看着他们吵架,也不觉得吵闹,只觉得有趣,陛下说过,在战败的时候,连呼吸都是错的,所以戚继光每次在用兵的时候,都会把自己放在战败的一方去考虑。

    戚继光的立根之本,是他的战绩,他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堵住了所有言官的嘴,可是这些胜利实在太多也是一种困扰。

    而在某些时候,要适当的犯一些错,让自己不那么完美,这样一来,就不会走到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皇帝必要除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的地步,所以戚继光见两个使者也是自保,要给言官们攻讦的机会,如果太过于完美,难免让人联想到王莽谦恭未篡时。

    皇帝也是官僚,皇帝的第一要务也是保护和巩固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不受挑战。

    戚继光见这两个使者,听他们吵闹,是为了犯错,也是为了自己生存去考虑,他和李成梁不一样,李成梁要狷狂,因为他在辽东,戚继光要有缺陷,有缺点,因为他在京师,这是他的生存之道。

    戚继光绝对不是那种单纯托庇于张居正、托庇于皇帝,毫无任何政治智慧可言的莽夫,相反,他很懂朝廷。

    扯力克和布延一直在吵,甚至都吵到辈分上了,戚继光仍然没有说话,直到二人词穷,没有什么话题好吵了才坐下。

    “来者是客,看碗热茶吧。”戚继光看他们终于停下了演技劣质的表演,平静的说道。

    这两位是一家人,如果把左右两翼看作两个完全分化的集体,是一种错谬,在戚继光的眼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虏。

    扯力克和布延互相看了一眼,这戚继光打仗厉害,这涵养的功夫也是一等一的强悍。

    相比较他的军事天赋而言,戚继光在这方面是短板,奈何在文华殿上看多了演技精湛的表演,看多了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师爷,这两个人的表演,实在是拙劣至极。

    这二人再能演戏,还能有朝堂上的明公能演?王崇古当年为了让自己家的狗到京营吃一份皇粮,居然要用谭纶咳嗽把谭纶弹劾走,就因为谭纶阻拦了王崇古提举京营将帅的名录,而且还大张旗鼓的就朝日坛咳嗽进行了讨论。

    “戚某其实很不喜欢打仗。”戚继光坐直了身子,说出了第一句。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打仗的目的,从来不是建功立业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挣到一份世袭罔替的爵位,嘉靖二十九年,北虏倭患这两大军事危急之下,说大明亡国都是拥趸无数,他打仗的目的是但愿海波平。

    他提出的口号,上报天子,下救黔首,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践履之实的实践,他这么说也这么做。

    这大抵就是戚继光和张居正最大的共同点,先公后私,他们的主要目标里从来没有自己。

    这话在扯力克和布延听去,就像是一个大嘴巴扯得他们脸生疼,一个在草原上逞凶,两次杀穿了土蛮汗,甚至以一万兵力,周旋在左右两翼的夹击之下,并且大获全胜的不世悍将,一开口就说,我不喜欢打仗。

    那喜欢打仗该是什么样的?不喜欢打仗打成这样,那要是喜欢打仗,该打成什么模样?那战败方又是什么样的尴尬处境?

    “能好好过日子,谁愿意打仗呢?隆庆二年,眼看着只有广州的倭患还未平定,彼时我部正打算南下广州彻底荡平倭患,我当时跟部将言此战之后,解甲归田。”

    “京中噩耗传来,土蛮汗入寇京畿,戚某不得不带着客兵北上,镇守蓟镇,至此广州倭患又持续到了万历元年,被国姓正茂荡平。”戚继光说起了隆庆二年的旧事,那时候他已经跟陈大成等人开始商量打完了倭寇,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因为海波已平。

    土蛮汗入寇了。

    现在戚继光把土蛮汗赶出了他的老家,在大鲜卑山山道的大门口上,立了一个应昌,堵住了土蛮汗回家的路,从此以后,土蛮汗就是丧家之犬了,这如果放在中原王朝,就是播迁之祸。

    这就是大明的报复,你入寇,我攻伐,对等报复,这就是战争的理由,现在大明强,打赢了。

    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让敌人完全屈服于己方意志,这就是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之下,仍然无法调节矛盾,并且矛盾激化到了最激烈的程度时,不得已的手段。

    佳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善战者服上刑。

    戚继光作为这个年代最闪耀的军事家,在跟自己的武学弟子大明皇帝讲武的时候,说的两句话,他真的不喜欢打仗,军事行动是最后的手段。

    “今日之果,昨日之因。”戚继光做了总结性的发言,今天这次会面的根本原因,不是僧格和土蛮汗的联袂,而是当初的入寇是原因,今天大明军的征伐是结果。

    扯力克和布延都无话可说。

    “戚帅,我们这番前来,是来乞和的。”布延思前想后,发现戚继光的话简直是无懈可击,连布延都觉得土蛮汗该打,俺答汗在嘉靖年间入寇,你土蛮汗在隆庆年间入寇,才唤醒了大明这头庞然大物。

    那么放弃起因,直接寻求答案,才是正途。

    “这要取决于二位的诚意了,大明劳师远征,靡费颇重。”戚继光仍然很平淡,选择了敲诈勒索,停战是可以的,但是战争赔款也要到位,如果没有战争赔款,那就威逼利诱。

    “大明要什么?”扯力克攥紧了拳头问道。

    戚继光抖了抖袖子,拿出一封信来,开口说道:“助军旅之费,三千头牛、一千五百匹种马,三万战马、十万驿马、十二万头羊;投降人口,不得相论;以后若有虏逃地投奔,不得过问,中国汉人若去投虏,拿住送还;虏打死汉人,以命抵命不得包庇,中国汉人打死北虏,罚牛一头骆驼一只,依中国法度处治。”

    “有,各部台吉世袭之时,应当报备,得朝廷回执后,方可生效。”

    “再有,中国汉人,出边偷盗虏人马匹牛羊衣物者,拿住送还,照依中国法度处治,虏人在中国犯案以中国法度处治,不得饶舌。”

    “还有,北虏私越墙而来,打死无论,拿住充作奴籍。”

    “到京为算,每年羊毛两万袋,良驹五千匹、驽马一万五千匹,无故缺少,则视为挑衅,大军征伐之。”

    “欺人太甚!”扯力克一听就恼火了,这和当年签订的《俺答初受顺义王封立下规矩条约》完全不同,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效力。

    戚继光念完了上面的字,而后把手中的信收好,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扯力克,笑着说道:“你可以选择不答应。”

    扯力克立刻就没了脾气,的确他可以选择不答应,那就接着打,打到答应为止。

    这封信,显而易见,是大明皇帝的书信,里面的内容就是让戚继光去提条件。

    助军旅之费是战争赔款,在这个条款里,北虏和牲畜一样,都是战争赔款的部分,包括了战俘、逃虏。

    司法上的要求,大明人犯案大明管,北虏在大明犯案,还是归大明管。

    私自越墙入中国者被抓到就是奴籍,但是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进入大明,比如互市,比如通关文牒等,大明和北虏是有正经的流通渠道的,非要翻墙的大多数身份都见不得光,都是细作,抓到就是贱籍,就可以送到解刳院里解刳了。

    在战场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绝对得不到。

    而戚继光能够在战场上得到,所以他说的话,更具有威慑力,之所以皇帝要他来说,其实就是典型一头白脸一头红脸,搭台唱戏,京师的明公们负责定下和解的风向,具体的条款,却由前线负责告知,这就是威逼利诱的环节。

    扯力克、布延,可以拒绝吗?戚继光这就是明晃晃的刀子威胁。

    戚继光也没有逼他们立刻答应下来,大明皇帝也表示了,可以谈,比如这个台吉报备的事儿,大明还要跟北虏打仗,这个报备可有可无,比如助军旅之费也可以谈,其实大明也收到了助军旅之费,就是土地和自然禀赋,以及很多的战俘以及牲畜。

    戚继光让他们自己去商量了,月上柳梢头,戚继光在处理犒赏之事,陈大成一脸兴奋的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说:“打起来了,扯力克和布延打起来了!”

    “走看看热闹去!”戚继光闻言,立刻站了起来,和陈大成一脸喜气洋洋的去看热闹去了。

    扯力克和布延的使团各自有二十多个人,夜里两个人讨论大明条件的时候,互相推诿,这次是利益之争,吵的厉害就开始动手,从两个人互相打架,到使团集体出手,得亏在他们入营之前被收缴了刀兵,没有利器傍身,否则就不是扭打了。

    戚继光和陈大成赶到的时候,已经是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戚继光赶到的时候,大家都让开了路,让戚帅也一起看热闹,这里没有巡营的军兵,都是吃饱喝足准备休息,饭后看热闹,戚继光都到了还没走,显然他们没有违反军纪。

    在不违反军纪的时候,戚继光和蔼可亲,在违反军纪的时候,戚继光铁面无情,军兵都对戚继光非常了解,连带着他的徒弟大明皇帝,都是这个性格。

    “这黑虎掏心,用得不好,力道太老,砸过去就没什么力了,晚些发力,这人必然内伤。”

    “那个胖胖的家伙在偷懒,他什么事儿都没有,躺在地上装死,你看你看,他的眼睛还睁着呢。”

    “这个摔跤摔得好啊,脚一别腰一扭手一拉,就是个背摔,厉害啊!不愧是怯薛军出身。”

    “打,打他的眼睛!掏裆就赢了,那个笨哟!”

    ……

    “戚帅?”陈大成询问戚继光的意见,这就这么看热闹吗?要不要劝架拉开?

    “扯力克不是布延的对手,你别看扯力克左右腾挪看似灵活,布延体重占了优势,只要被布延抓住,扯力克必败。”戚继光还以为陈大成询问他如何评价扯力克和布延的武力,十分真诚的做出了评价,扯力克辗转腾挪速度很快,可是布延体重大,力气足。

    陈大成扶额,自家大帅也喜欢看热闹!

    喜欢看热闹是人的秉性,不仅仅是大明人,是人的通性。

    话音未落,布延就抓住了扯力克的胳膊,用力一带,伸出脚一勾一绊,扯力克就来了个狗啃泥趴在了地上,布延一拧扯力克的胳膊坐在了扯力克的身上,赢得了这次斗殴的胜利。

    “输了输了,松开,疼疼疼!”扯力克只能求饶,这个布延的手劲儿很大,这一拧,差点把他胳膊给扭断!

    布延坐在扯力克的身上,志得意满的举起了两只手,引得班直戍卫的阵阵叫好,大明军兵也就只是乐,谁输谁赢他们才不在乎,只要打得好看就行。

    布延看到了戚继光在人群中,立刻就尴尬了起来,在别人的地头上,和自家亲戚打成这样,实在是有点丢人了。

    “损坏之物,照价赔偿。”戚继光笑了笑,说完拂袖而去。

    他还有活儿干,看完了热闹,就可以继续做事了。

    戚继光在核发犒赏,他还让掌令官和庶弁将对军兵进行走访询问,这犒赏和粮饷是否发放到位,陛下要发多少钱粮,你是否如数收到,所部营帅、庶弁将有没有对陛下的恩赏宣谕到位等等问题。

    戚继光也会自己突然询问遇到的军兵,他在保证大明的军饷粮草犒赏,切实的发到军卒的手里。

    朝廷有钱有粮不等于军卒能获得钱粮,朝廷有钱有粮,不见得能直接转化为战斗力,这需要执行。

    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南宋,富的流油的南宋,照样打不过北面的金国和蒙古,而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鞑清,鞑清在末年,真的非常有钱。

    顺治年间,鞑清朝廷一年岁收2400万两白银,那时候摄政王多尔衮还没有一统天下,在康熙二十四年,朝廷的岁入达到了3585万两,在乾隆十八年,增长到了4000万两,随后一直持续到了道光年间,都是4000万两上下幅度。

    光绪到宣统年间,鞑清朝廷一年岁入开始节节攀升,光绪十一年是7700万两,而到了宣统元年,清廷一年收入26321万两白银,超过了两亿六千万两白银岁收,即便是付完了每年的赔款,仍然有极大的富足。

    大明最鼎盛的岁收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和万历六年,折银大约为2800万银。

    鞑清收税入了关,征辽饷还收了近三百年,到了宣统三年,溥仪宣布退位。

    到了鞑清末年,手里握着海量银子的鞑清,是决计不敢强兵的,可不强兵如何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鞑清试探的强兵了一,就这一次,是袁世凯小站练兵,后来袁世凯把清廷的摊子都给掀了。

    朝臣们一直让皇帝警惕戚继光,因为皇帝真的给了戚继光太多太多的事权,让他带兵出征,很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种事历史上也发生过一次,那就是宋太祖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

    时至今日,即便是再挑剔的言官,也无法从戚继光身上挑出一点毛病来,戚继光出塞之后,是一个战无不胜、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悍将帅才,凯旋之后,戚继光就变的十分内敛,过分忍让。

    所以,怎么把钱粮发给军卒,就成了大明朝富国强兵实践中的最大问题,而这个问题,是戚继光、谭纶、王国光三人共同完成的,戚继光是张党、谭纶是浙党、王国光是晋党,三方合力,通过发放实物、提前发饷、走访询问等等手段,完成了饷银的最后一里。

    第二天清晨,鼻青脸肿的扯力克和布延再次跟大明开始了谈判,最后终于得到了一个结果,牛羊的数量大量减少,台吉报备朝廷也不再强求,但是其他的事,戚继光一步也不肯让,最终达成了临时停战条约,这份条约在扯力克和布延签字之后,正式生效。

    至于这个临时,临时到什么时候,那就不是戚继光能够决定的了。

    扯力克和布延会带着一式五份的条约拿回去让土蛮汗和俺答汗用印,而后土蛮汗和俺答汗各自遣使入京,获得大明皇帝的下印,才算是和谈结束。

    十天后,朱翊钧收到了戚继光的书信,美滋滋的看完,笑容满面,这么苛刻的条件,北虏都肯答应,看来是真的被戚继光给打怕了,那就可以积极筹措下一步了。

    戚继光在书信里还告了贱儒一状,翰林院翰林、万历二年进士陈兴瑞到了大宁卫后,还要喝清前龙井,直接被谭纶给扔到了营造营干了两天活儿,大碗凉茶都喝的可高兴了。

    谭纶有两件心事,第一件事就是收复大宁卫,第二件事就是收复河套,下一步就是复套。

    大宁卫是大明东北方向的大门,是防止北虏和东夷合流的战略要地,而河套则是解决三边军镇粮食短缺的唯一办法,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就是河套平原,重新夺回河套,延绥、甘肃、宁夏军镇的军粮就能得到保障。

    哪怕是日后风力又变了,大明朝廷又穷的当裤子,大明军兵民们也能自己屯耕,不至于饿着肚子戍边。

    谭纶以为自己死的那一天,都无法得偿夙愿,现在,希望就在眼前了。

    朱翊钧乐呵呵的将戚继光的书信交给了冯保说道:“内书房誊抄收入古今通集库后,把原件给朕拿回来,朕还要妥善保管。”

    他和戚继光的书信,他和张居正的奏对,都是死后要跟着他进棺材的东西,朱翊钧专门弄了个松脂填充的模具可以把书信奏对,长久保存下去。

    哪怕自己被后世开棺鞭尸了,这些书信,这些奏对,都可以证明,张居正和戚继光不是佞臣贼子,他们所思所虑从来都只有大明,只有中国的利益。

    “陛下,大司徒王国光和户部尚书张学颜到了门前,请求觐见。”张宏有些犹豫的说道,张宏知道这二人为何而来,为了稽税院而来。

    “宣吧。”朱翊钧点头坐直了身子。

    王国光和张学颜上了一道奏疏,《论稽税院稽税条陈疏》,翻译翻译就是稽税院稽税行为准则,朱翊钧朱批否定,并且下诏此事不过廷议,不准。

    稽税院稽税是极为粗放的,甚至是抽象的,而且有点像包税制,只是像,并非包税,稽税院只稽税不惩jian除恶,不交税就是最大的恶,交税之后,稽税院根本不管你干什么营生。

    而王国光和张学颜的奏疏,就是为了粗放式的稽税而来。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王国光带着张学颜走进了广寒殿的御书房里,十分恭敬的行礼。

    “爱卿免礼,坐。”朱翊钧示意张宏看座,看着二人,十分确信的说道:“朕不止一次说过了,稽税院的事儿是朕食言,等先生回朝再改。”

    “臣昨日去了宜城伯府,张先生见了臣,在奏疏上签了名。”王国光一听立刻回答道,他可是找到了张居正,张居正愿意签名联名上奏。

    “大司徒,你还不知道先生吗?朕是怕先生跑了,再不肯回朝了。”朱翊钧摇头,十分明确的说明了自己的理由。

    张居正已经有了永久丁忧的念头,随着国事一切顺利进行,这个念头越来越厉害,朱翊钧每个月都去,张居正想要隐退做个山人的表现越来越明显了。

    中兴大明这么费劲的事儿,张居正起了头就想跑?没门!

    “陛下,是臣的奏疏有问题吗?”张学颜有些疑惑的问道。

    朱翊钧十分肯定的说道:“没有问题。”

    求月票,嗷呜!!!!!!!!!!